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读登幽州台歌兼论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一曲登幽州台歌,以短短二十二字,长吟浩叹,雄沉悲凉,蕴含哲理,回荡着郁勃之气,激起遐思,令人震撼。黄周星在唐诗快中评赞说:“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神。”为什么陈子昂的这首诗,能成为千古绝唱,引起千百年来无数人的共鸣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革新诗歌筚路蓝缕功从唐初至陈子昂的数十年间,人们一直在呼唤文学新潮的到来,但却未能把握问题的关键。魏征曾提出合南北文学之长的目标,但他认为只要“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就能“尽善尽美”(隋书。文学传序)。他认为文学变革主要是通过既有风格的调和综合。初唐四杰的出现打破了诗坛的沉寂,揭开了唐诗变革的序幕,对当时宫廷诗风的批判也很有力,然而在某些重大问题上的理论表述,却仍然是陈旧而空洞的。与前人相比,陈子昂的观点真正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他提出的文学变革理论主张既清晰又透辟。他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性顿挫,光荣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矣。”(陈子昂修竹篇序)陈子昂标举“汉魏风骨”,目的在于恢复和发扬文学中的英雄性格,以矫正诗界软弱柔靡的倾向。但这不是单纯的复古,而是为了激发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黄钟大吕之声。陈子昂是开启唐代诗风的第一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中、晚唐诸多诗人无不把他看作前驱来敬重。杜甫在陈拾遗故宅中咏叹道:“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杨马后,名与日月悬。”元好问的论诗绝句:“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陈子昂不仅有理论上的革新,而且在创作上也能做到有所寄托并摒弃繁丽的词藻。其中感遇诗三十八首是他诗歌革新实践的成果。卢藏用说他“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陈伯玉文集序)。韩愈也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荐士)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真正代表陈子昂创作主流的是其感遇诗。而登幽州台歌以其空旷、高远,超脱现实体现了陈子昂的革新实践,唱出了千古仁人志士殊途同归的无奈。二、诗人气质酿慷慨悲歌陈子昂(659?702?)字伯玉,梓州(今四川)射洪人。出身豪富,早年“驰侠使气”,后览经史百家。24岁中进士,曾任麟台正字和右拾遗。先后两次从军西域幽燕,屡次上书揭露时弊,陈述民疾,议论军务,都因“言多切直”(卢藏用陈氏别传)未被采纳,还受到排挤、打击,于38岁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害死狱中,年仅42岁。陈子昂胸怀大志,渴望为国建功立业,他“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之三十五),“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然而当他在仕途上饱受挫折后,又以诗寄兴,抒发其抱负不展的悲愤,感遇诗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诗人借助草木零落的景象,以象征手法抒发其怀才不遇、美好愿望不得实现的感慨。表现了内心的苦闷之情。陈子昂也感悟人生、体认哲理,但他在这些思想后面,隐藏着强烈的入世愿望,如感遇之三十五: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悠。谁言未亡祸?磨灭成尘埃。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与抨击,他的诗歌也成了现实生活的干预者。陈子昂渴望乘时代风云而大展宏图,却重蹈了具有诗人气质的慷慨之士在官场中难以逃脱的厄运,陷没于险恶的政治漩涡。他自视甚高,却壮志难酬,直言诤谏,每忤权贵,先后两度受诬陷入狱。这些身世际遇自然也投影在他的诗中,最明显的,是怀才不遇、不为世人所知的强烈孤独感。但既使如此,他的孤独也绝不表现为沮丧沉沦,自哀自怜,而是英气勃发,高傲不屈。“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云海方荡谲,孤鳞安得宁”(感遇之二十五)。陈诗的风格是着眼现实,又超脱现实,他的想象力从现实膨胀到历史和宇宙的意识中去。因此,他的登幽州台歌才会苍茫悲凉,成为把历史和宇宙融为一体的慷慨悲歌。三、壮志未酬叹天地悠悠经过魏晋以来个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陈子昂即使在追求功业时,也不甘把自己视为君权的附属品,而要求获得相当的尊重,以某种带有平等性的君臣知遇为理想。所以他的诗中,反复咏唱燕昭王礼贤下士,使得郭隗、乐毅等英才得以大展智能的故事。陈子昂的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诗中便有一首燕昭王,缅怀了燕昭王礼贤下士的事迹,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苦闷。登幽州台歌与之做于同时同地。陈子昂因与建安王武攸宜不合,不为其所用,故而“登蓟北楼,感昔乐毅、燕尾服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泣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卢藏用陈氏别传)诗人情感压抑,悲愤至极而以豪语出之,运用了全景式扫描的手法,极目驰骋于天地古今之间。能任用贤能的“古人”,如燕昭王已成为过去;能任用贤能的“来者”尚未到来。二者皆不可见,可见的是今朝,而无识才的伯乐,也无任用贤能的“今人”。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世无知音、怀才不遇的沉痛感情。他身处高台,眺望茫茫辽阔的大地,缅怀远古人物的事功,想到历史的悠久无穷,感到个人生命的短暂和自己的无所建树只能与草木同朽,困而觉得无限凄怆。这后面两句,作者以通感的手法感悟宇宙人生,“思接千载,神游万里”,而呈现给读者的意境,则是透过字里行间见到的一幅时间悠久、空间辽阔的画面,和诗人昂首独立高台苍茫悲怆的孤寂形象。总的说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在其壮志难酬、抱负未展、怀才不遇而经历种种仕途风雨和官场挫折后,悲愤至极而以豪语道出的无奈。当他渴望建功立业以求与天地同垂不朽的愿望落空以后,这才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浙江岱山县安澜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安全教育教案课件
- 2025年江苏南通长江口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德育早课课件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期中理综生物 无答案
- 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一)数学试题 无答案
- 小微企业创业知识课件
- 护士在用药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
- 家政养老护理课件
- 颐和园的美景与文化课件讲解课
- 10.1 美国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人教版地理
- 受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
- 12.4 识读墩台结构图
- 《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课件
- 企业员工分红合同规定
- 2025届上海市(春秋考)高考英语考纲词汇对照表清单
- 医院临床输血工作总结
- AIGC背景下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模式浅谈
- 区域代理方案(3篇)
- 食堂餐饮服务个性化与多样化考核试卷
- 八年级期中英语试卷分析及整改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