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号序号选择题选择题答案答案 1 根据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而确定的地质时代次序称为( )。 A、相对地质时代 B、绝对地质时代 C、地层 D、地层单位A 2 下列地层单位中全部属于地质时代单位的一组是( )。 A、宙、代、系 B、宇、代、期 C、宙、代、纪 D、界、统、阶C 3 下列地层单位中完全属于岩性地层单位的一组是( )。 A、群、组、阶 B、宇、组、段 C、群、段、组 D、界、组、层C 4 国际地层单位中最小的地层单位是( )。 A、界 B、统 C、阶 D、带D 5 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有( )种类型。 A、2 B、3 C、4 D、5A 6 地层接触关系总体上分为( )两种接触关系。 A、整合接触和平行不整合接触 B、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 C、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D、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 C 7 地质学把自然界引起( )不断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A、整个地球 B、地表形态 C、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 D、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地表形态 D 8 松散物质在搬运过程中发生沉积作用的条件是( )。 A、松散物质的自重 B、物化条件发生变化 C、物化条件发生改变或介质动能减少 D、物化条件发生改变或介质动能减少以及生物作用 D 9 地质作用根据能量来源和发生的部位分为( )2大类。 A、表层地质作用和内部地质作用 B、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C、搬运作用和剥蚀作用 D、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A 10 成岩作用是指使松散沉积物固结形成沉积岩的作用,主要有( )三种形式。 A、沉积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 B、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变质作用 C、沉积作用、压实作用、重结晶作用 D、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 D 11 搬运作用属于表层地质作用,其主要方式有( )。 A、机械搬运作用 B、机械搬运作用和生物搬运作用 C、机械搬运作用和化学搬运作用 D、机械搬运作用、化学搬运作用和生物搬运作用 D 12 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表层地质作用的是( )。 A、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作用 B、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C、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构造运动 B 13 内部地质作用中构造运动可以使岩层产生( )。 A、背斜与向斜 B、褶皱与层裂 C、褶皱与断裂 D、褶皱与风化壳 C 14 内部地质作用包括( )。 A、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变质作用 B、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 C、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D、成岩作用、岩浆作用、沉积作用 B 15 下列物质中属于矿物的是( )。 A、方解石 B、灰岩 C、白云岩 D、砂岩 A 16 矿物是( )作用的产物。 A、地质 B、物理 C、化学 D、生物A 17 矿物形态一般包括( )形态。 A、单体和集合体两种 B、单体和连生体两种 C、单体、连生体和集合体三种 D、连生体和集合体两种 C 18 根据成因分类,矿物颜色有( )种。 A、1 B、2 C、3 D、4 C 19 矿物的光泽一般分为( )四类。 A、玻璃光泽、金刚光泽、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 B、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玻璃光泽 C、珍珠光泽、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油脂光泽 D、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特殊光泽、丝绢光泽 B 20 条痕主要用来鉴定( )矿物。 A、透明和不透明 B、不透明和半透明 C、半透明和透明 D、透明 B 21 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 )。 A、颜色、解理和断口 B、光泽、透明度和密度 C、颜色、光泽、透明度和条痕 D、颜色、光泽、透明度和硬度C 22 在摩氏硬度计中石英和正长石的硬度分别为( )。 A、5和6 B、7和8 C、7和6 D、7和5C 23 方解石的摩氏硬度为( )。 A、2 B、3 C、4 D、5B 24 世界上硬度最大的矿物为( ) A、石英 B、黄玉 C、刚玉 D、金刚石D 25 矿物的相对密度取决于它的( )。 A、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B、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 C、晶体结构和晶体外形 D、化学组成和物理相态 B 26 下列属于碳酸盐矿物的是( )。 A、石英和长石 B、硼砂和电气石 C、方解石和白云石 D、石膏和重晶石C 27 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是( )。 A、元素 B、晶体 C、矿物 D、物质C 28 按岩石成因分类,地壳上的岩石共分为( )三大类。 A、化学岩、碎屑岩、生物岩 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C、岩浆岩、陆源岩、变质岩 D、岩浆岩、风化岩、变质岩 B 29 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称为( )岩石。 A、单矿物 B、复杂 C、复合 D、复矿物D 30 岩浆岩是由( )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A、液态的岩浆 B、气态的岩浆 C、融熔状态的岩浆 D、融熔状态的岩屑 C 31 岩浆是( )作用的产物。 A、内力地质 B、外力地质 C、温度 D、重力 A 32 下列矿物属于岩浆岩特有的是( )。 A、石榴石 B、石英 C、长石 D、石膏A 33 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板岩A 34 地球表面出露面积最大的岩石是( )。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侵入岩C 35 沉积岩是由( )作用形成的。 A、内力地质 B、外力地质 C、重力 D、变质B 36 自然界分布最多的三种沉积岩是( )。 A、页岩、砂岩、生物岩 B、页岩、砂岩、石灰岩 C、页岩、石灰岩、硅质岩 D、页岩、砂岩、硅质岩 B 37 沉积物最主要的来源是( )。 A、母岩的风化产物 B、生物残骸和有机质 C、火山物质 D、陨石 A 38 自然界中最主要的两种搬运和沉积介质是( )。 A、流水和冰川 B、流水和生物 C、流水和大气 D、流水和二氧化碳 C 39 下列岩石中属于有机岩的是( ) A、页岩 B、砂岩 C、泥岩 D、油叶岩D 40 沉积岩的碎屑物质成分有( )。 A、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和生物碎屑三种 B、矿物碎屑和生物碎屑两种 C、岩石碎屑和生物碎屑两种 D、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两种 D 41 沉积岩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岩石的( )。 A、色素成分和成岩作用 B、色素成分和矿物成分 C、矿物成分和成岩后生作用 D、色素成分和成岩后生作用B 42 沉积岩的颜色按成因划分为继承色、自生色和次生色,其中( )为碎屑岩特有颜色。 A、继承色 B、自生色 C、次生色 D、继承色和自生色 A 43 根据沉积岩的( )将沉积岩分为他生和自生两大类。 A、成因 B、成分 C、结构 D、构造 A 44 碳酸盐岩是一种( )。 A、粗碎屑岩 B、泥质岩 C、碎屑-生物-化学岩 D、细粒碎屑 C 45 下列属于自生沉积岩的是( )。 A、砾岩 B、泥质岩 C、碎屑岩 D、化学岩D 46 陆源碎屑岩中矿物成分以( )最常见,且含量较高。 A、长石 B、石英 C、白云母 D、黑云母B 47 常见的胶结类型有( )。 A、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 B、基底式、孔隙式、镶嵌式 C、孔隙式、接触式、镶嵌式 D、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镶嵌式 D 48 相同条件下,碎屑岩的胶结类型中储层物性最好的是( )胶结。 A、孔隙 B、接触 C、基底 D、镶嵌 B 49 在碎屑岩中,组成岩石的主要粒级颗粒的含量大于75%,说明该岩石分选( )。 A、较好 B、好 C、中等 D、差B 50 碎屑岩的分选性可粗略地分为( )。 A、好、差两级 B、好、较好、差三级 C、好、中、差三级 D、较好、差两级 C 51 根据砂岩的不同成因可分为陆源砂和内源砂,下列完全属于陆源砂的一组是( )。 A、石英、长石、云母 B、石英、长石、化石碎屑砂 C、石英、云母、钙质鲕粒砂 D、内碎屑砂、石英、长石 A 52 胶结物是指碎屑之间孔隙内的充填物,这种充填物属于( )。 A、次生矿物 B、自生矿物 C、岩石碎屑 D、生物碎屑 B 53 根据碎屑颗粒的粒度大小将砂岩分为( )类。 A、3 B、4 C、5 D、6B 54 细砂岩的颗粒直径是( )。 A、0.10.01mm B、0.250.1mm C、0.50.25mm D、20.5mmB 55 粗砂岩的颗粒直径是( )。 A、0.250.1mm B、0.50.25mm C、20.5mm D、1mmC 56 粉砂岩的颗粒直径是( )。 A、90% D 58 在长石砂岩的碎屑组分中,长石的含量是( )。 A、25%D 59 下列矿物完全属于粘土矿物的一组是( )。 A、脱石、高岭石、长石 B、石英、伊利石、绿泥石 C、蒙脱石、绿泥石、方解 D、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 D 60 在泥质岩中最常见的四种粘土矿物是( )。 A、蒙脱石、白云石、蛋白石、伊利石 B、蒙脱石、高岭石、海绿石、水铝石 C、绿泥石、石膏、海绿石、伊利石 D、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 D 61 根据有无( )构造,将泥质岩划分为泥岩和页岩两大类。 A、层理和页理 B、纹层和页理 C、成层和页理 D、裂缝和纹层 B 62 碳酸盐岩最主要的矿物成分是( )。 A、方解石和长石 B、方解石和白云石 C、方解石和海绿石 D、白云石和长石 B 63 按矿物成分划分,碳酸盐岩可分为( )两种基本类型。 A、石灰岩和云灰岩 B、灰云岩和白云岩 C、石灰岩和白云岩 D、泥云岩和泥灰岩C 64 碳酸盐岩的胶结类型主要为( )。 A、泥质胶结 B、硅质胶结 C、钙质胶结 D、铁质胶结C 65 变质岩是( )作用的产物。 A、沉积 B、岩浆 C、变质 D、风化 C 66 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变质后形成( )。 A、片岩 B、片麻岩 C、大理岩 D、石英岩 C 67 常见的区域变质岩有( )。 A、片岩、片麻岩、碎裂岩、石英岩 B、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碎裂岩 C、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 D、片岩、大理岩、石英岩、碎裂岩 C 68 岩层的产状是用( )来表示的。 A、走向和倾向 B、走向和倾角 C、走向、倾向和倾角 D、倾向和倾角 C 69 韵律变化的薄层有规律地重复出现所组成的层理称为( )。 A、递变层理 B、韵律层理 C、平行层理 D、波状层理B 70 层理是由岩石( )的差异及其排列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的。 A、成分、颜色、粒度、形状 B、成分、颜色、光泽、形状 C、成分、条痕、粒度、形状 D、成分、颜色、粒度、硬度 A 71 背斜在构造图上的层面上表现为中心等高线值( ),两翼等高线值( )。 A、高;低 B、低;高 C、高;高 D、低;低 A 72 向斜在构造图上的层面表现为中心等高线值( ),两翼等高线值( )。 A、高;低 B、低;高 C、高;高 D、低;低B 73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 )。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移断层 D、直立断层B 74 根据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对位移的方向分类,断层分为( )三大类。 A、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B、正断层、逆断层、直立断层 C、正断层、直立断层、平移断层 D、逆断层、直立断层、平移断层 A 75 石油的馏分包括( )。 A、烃类、非烃类、微量元素等 B、正构烷烃、芳烃、含氮化合物等 C、石油气、汽油、煤油等 D、异构烷烃、环烷烃、硫氧化合物等 C 76 石油的成分以( )为主。 A、含氮化合物 B、硫氧化合物 C、烃类 D、有机金属化合物C 77 石油在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液态 B、固态 C、气态 D、气液混合态A 78 石油中在荧光灯下发光的物质为( )。 A、烃类和有机金属化合物 B、硫氧化合物和烃类 C、多环芳香烃和非烃 D、烃类和含氮化合物 C 79 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比水中要大,并随温度升高而( ),随压力增大而( )。 A、增大,增大 B、增大,减小 C、减小,减小 D、减小,增大D 80 下列不属于石油生成的有利地质条件的为( )。 A、要有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的有机质环境 B、要有良好的还原环境 C、相对较快的沉积速度 D、活跃的构造运动 D 81 油源岩按岩石类型可分为( )两大类。 A、泥质岩、碎屑岩 B、粘土岩、碳酸盐岩 C、碎屑岩、蒸发岩 D、碳酸盐岩、蒸发岩B 82 碎屑岩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以( )储集层分布最广,储集物性也好。 A、砂砾岩、粗砂岩 B、巨砾岩、中砂岩 C、砂砾岩、中砂岩 D、中砂岩、粉砂岩 D 83 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起主要连通作用的储集空间类型是( )。 A、溶洞 B、粒间孔隙 C、粒内孔隙 D、裂缝D 84 石油地质常按岩石类型把储集层分为( )和其他岩类储集层3类。 A、碎屑岩储集层、岩浆岩储集层 B、碎屑岩储集层、变质岩储集层 C、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 D、粘土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 C 85 石油中所含的硫是一种有害的杂质,通常含硫量较高的石油多产自( )含油层。 A、砂层 B、火成岩 C、碳酸盐岩和膏岩 D、变质岩 C 86 衡量岩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参数是( )。 A、孔隙性、渗透性 B、孔隙度、渗透率 C、溶解性、渗透性 D、有效厚度、总孔隙度B 87 87. 油田安全生产特别管理规定:不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上岗操作的要进行( )处理。 A、批评教育 B、批评教育和下岗 C、罚款 D、批评教育和罚款 D 88 劳动防护用品中工作鞋的主要功能是( )。 A、防滑、绝缘 B、防滑、耐油 C、耐油、耐热 D、防砸、绝缘D 89 HSE是指( )方面的简称。 A、健康、安全 B、健康、环保 C、健康、安全、环保 D、健康、质量、环保C 90 90. 根据井场安全要求,摆放野营房时,必须符合( )井场安装标准。 A、标准化 B、自动化 C、常规 D、方形或圆形 A 91 野营房搬迁时,房内严禁放置( )物品。 A、化学 B、易燃易爆 C、化验仪器 D、易碎 B 92 化学试剂存放必须符合防火、防爆、防潮、( )、通风的要求。 A、防高温 B、防冷 C、防震 D、防晒C 93 下列药品不能直接用于录井现场试验的是( )。 A、质量分数为37.5%的盐酸溶液 B、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 C、0.05 mol/L的硝酸银溶液 D、四氯化碳溶液 A 94 化学试剂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 )与试剂直接接触。 A、严禁 B、允许 C、必须 D、可以A 95 下列化学试剂可以鉴别石灰岩与砂岩的是( )。 A、氯仿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稀盐酸溶液 D、四氯化碳溶液 C 96 下列化学试剂能与白云岩发生剧烈反应的是( )。 A、冷盐酸溶液 B、热盐酸溶液 C、冷硝酸银溶液 D、热硝酸银溶液 B 97 井场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采用( )灭火器灭火。 A、清水 B、泡沫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C 98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强酸性气体,低浓度时具有( )味。 A、无 B、香 C、臭鸡蛋 D、霉C 99 硫化氢含量达到( )时,2min可使人失去知觉,死亡。 A、20ppm B、100200ppm C、300400ppm D、600700ppmD 100 钻井岩屑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 A、与岩屑相混杂的钻井液和石油类物质 B、岩屑中所含的泥岩物质 C、岩屑中的流砂物质 D、岩屑中所含的碳酸盐岩物质 A 101 下列现象中( )是发现溢流的一个可靠信号。 A、钻井液池液面升高 B、悬钟发生变化 C、泵压下降 D、地层压井增大 A 102 巡回检查路线正确的为( )。 A、地质房气测房钻台泵房地质房 B、地质房振动筛库房地质房 C、钻台振动筛地质房气测房 D、地质房场地钻台泵房钻井液槽振动筛砂样台岩心房气测房地化房地质房 D 103 直径为200mm、长度为0.25m三牙轮钻头,通常采用下列( )的表示方法。 A、200mm3A0.25m B、2003A0.25m C、3A200mm0.25m D、3A2000.25 C 104 钻井过程中地面机械动力是通过( )传递给钻头的。 A、游动滑车 B、水龙带 C、方钻杆 D、转盘C 105 钻井过程中,井深的准确性是由( )决定的。 A、下井钻具长度的准确性 B、迟到时间和钻时的准确性 C、方钻杆长度的准确性 D、综合录井的深度记录仪的精度 A 106 方钻杆的长度丈量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 )位,单位为m。 A、1 B、2 C、3 D、取整数 B 107 丈量入井钻具长度所用的计量单位是( )。 A、m B、cm C、mm D、cm或mA 108 钻杆接头的长度丈量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 )位,单位为m。 A、1 B、2 C、3 D、取整数B 109 钻具日常管理中,如果现场有综合录井和地化录井等工作项目时,钻具记录必须做到( )。 A、工程和地质两对口 B、地质和综合录井两对口 C、工程、地质和综合录井三对口 D、地质、综合录井和地化三对口 C 110 在钻具管理工作中,除了有钻具丈量的原始记录和钻具卡片外,还必须建立井下( )记录。 A、钻具变化 B、钻具倒装 C、钻具计算 D、钻具计算和钻具变化 D 111 倒换钻具时要求将倒装钻具的长度、钢号、倒置位置和计算结果等详细记录在专用的( )记录中,以 备查考。 A、钻具丈量 B、钻具计算 C、井深计算 D、钻具变化D 112 某井钻至井深818.35m时到底方入为2.55m,那么钻至井深823m时的整米方入为( )m。 A、6.20 B、7.20 C、7.35 D、7.45B 113 钻具总长等于( )长度之和。 A、钻头、钻杆、钻铤及方钻杆 B、钻铤、钻杆、接头及钻头 C、钻杆、钻铤及钻头 D、接头、钻杆及钻铤 B 114 已知井下钻具总长为908m,方钻杆长度为11m,方入为3.20m,则钻头所在位置的井深为( )。 A、922.20m B、919.20m C、911.20m D、908.00mC 115 已知某井下钻到底后的井下钻具长度分别为:钻头长0.25m,钻铤总长为78.65m,钻杆总长为627.35m, 接头总长为1.35m,方钻杆总长为11.65m,方入为2.67m,方余为8.98m,那么目前的井深为( )。 A、719.25m B、719.00m C、716.58m D、710.27m D 116 某井钻至井深815m起钻接单根,起钻前的到底方入为11.60m,起钻后接入一根长9.65m的钻杆,则接单根 后的到底方入为( )。 A、2.15m B、2.00m C、1.95m D、1.90mC 117 某井钻到井深912.35m起钻接单根,已知912m时的整米方入为11.30m,起钻后接入一根长9.55m的钻杆, 那么下钻到底后钻至915m时的整米方入为( )。 A、6.75m B、6.40m C、5.40m D、4.75m D 118 某井钻至井深1217.65m起钻找钻具刺漏点,起钻方入为2.85m,起钻后发现两根钻杆被刺漏,其长度分别 为9.65m和9.45m;下钻时重新替入两根长度分别为9.35m和9.25m的钻杆,那么下钻后钻至井深1219m时的 方入为( )。 A、4.70m B、4.20m C、3.70m D、3.35m A 119 钻前地质准备中必须注意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协调工作,按规定必须在( )两方面的准备都就绪后才能 开钻。 A、地质与气测 B、地质与地化 C、录井与钻井 D、地质与综合 C 120 核实井位后,若发现井位错,应( )。 A、自己决定移动 B、将错就错 C、钻探后再说 D、立即向主管部门汇报 D 121 地质设计书中有中途测试项目时,必须掌握中途测试的( )基本内容。 A、原则、目的及要求等 B、次数、时间及工具等 C、次数、方法及工具等 D、时间、方法及要求等A 122 由于条件所限只能在架空槽上捞样时,对架空槽的安装要求是:架空槽坡降应均匀一致,且要求每米坡 降为( )。 A、200m C 202 固井合格要求:套管内水泥塞深必须在最低油气层底界以下( ),试压合格。 A、50m B、40m C、20m D、60mC 203 在固井作业过程中,地质工必须现场测量( )。 A、水泥浆密度 B、水泥浆粘度 C、隔离液密度 D、隔离液粘度A 204 为提高水泥浆与套管壁和井壁的胶结强度,注水泥浆前必须( )。 A、打钻井液 B、打隔离液 C、碰压 D、试压B 205 人工井底是指( )。 A、套管外水泥塞高度 B、套管内阻流环深度 C、套管内水泥塞深度 D、套管外水泥塞深度 C 206 下列不符合固井质量检查合格条件的为( )。 A、水泥必须上返至最上一个油气层顶界以上50m B、油气层上下20m不窜通,胶结良好 C、套管内水泥塞不替空 D、固井时水泥浆密度必须符合要求 D 207 在重复丈量和校正套管长度时,两次误差不得超过( ) A、0.5cm B、1cm C、1.5cm D、2cmB 208 套管尺寸的表示单位为( )。 A、cm,保留1位小数 B、mm,保留1位小数 C、cm,保留2位小数 D、mm,保留2位小数B 209 在固井过程中,下列数据不属于地质人员手机的是( )。 A、固井的起止时间 B、水泥的用量 C、水泥浆的密度 D、水泥的返高位置 D 210 地质人员需向固井队提供的数据是( )。 A、表层套管数据、油层套管数据等 B、油层套管数据、钻井液性能、泵压等 C、井下情况、技术套管数据等 D、钻井液性能、槽面显示情况等 B 211 气测录井评价的目的是( )。 A、判断储层 B、判断盖层 C、判断生油层 D、判断非储层 A 212 在碎屑岩油气显示段,地质操作工应收集的气测资料为( )。 A、显示段的全烃值和甲烷值 B、显示段的全烃值和非烃值 C、显示段的最大全烃值和甲烷值 D、显示段的最大全烃值和非烃值 C 213 气测录井分析的对象是( )。 A、岩屑 B、岩心 C、钻井液滤液 D、井壁取心C 214 固井质量测井时,地质值班人员应向测井队提供的数据是( )。 A、套管的阻流环深度及短套位置 B、表套及油套的相关数据 C、本井的油气显示井段及录井情况 D、本井的钻井液性能及井斜数据 A 215 电测时,下列数据中不属于地质人员应收集的是( )。 A、测井层位、项目等 B、测井起止时间、测井过程中井下情况等 C、测井仪的型号、性能等 D、测井井段、测井项目等 C 216 视电阻率曲线主要用于( )。 A、确定岩性、划分岩层 B、划分岩层界面、划分渗透性岩层 C、确定岩性、划分渗透性岩层 D、确定岩性、划分油水界面A 217 自然电位曲线主要用于( )。 A、确定岩性、划分岩层 B、划分岩层界面、划分渗透性岩层 C、确定岩性、划分渗透性岩层 D、确定岩性、划分油水界面 C 218 应运LWD对采油水平井井眼轨迹进行随钻监测时,利用( )曲线的变化跟踪砂岩。 A、中子 B、密度 C、井斜 D、自然伽马及双侧向D 219 下列项目中( )的设计是水平井成功实施的关键技术。 A、地层压力 B、完井方法 C、井深结构 D、井深剖面C 220 螺杆在水平井钻进过程中( )。 A、起导向及提高钻速的作用 B、起钻铤的作用 C、起减震器的作用 D、起扶正器的作用 A 221 自然电位测井测量的是井内( )的变化。 A、自然电位 B、自然电位差 C、岩石电阻率 D、地层电导率B 222 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划分渗透层时,岩层界面一般划分在曲线的( )。 A、顶部 B、底部 C、半幅点 D、中部 C 223 进行地层对比时,常利用感应测井曲线确定( )。 A、断层 B、泥岩标志层 C、砂岩标志层 D、古生物标志层B 224 在声波时差测井曲线上显示高时差的岩性是( )。 A、灰岩 B、白云岩 C、砾岩 D、泥岩D 225 声波时差曲线可用来( )。 A、计算地层孔隙度 B、计算冲洗带电阻率 C、计算冲洗带含水饱和度 D、计算地层电阻率 A 226 自然伽马曲线上显示高幅度值的是( )。 A、页岩 B、砂岩 C、灰岩 D、石膏 A 227 下列岩层中,自然伽马值最低的是( )。 A、海绿石砂岩 B、泥岩 C、白云岩 D、泥质灰岩C 228 下列情况中声波时差会出现周波跳跃的是( )。 A、致密灰岩 B、泥岩 C、水层 D、气层D 229 背斜在构造图上的层面上表现为中心等高线值( ),两翼等高线值( )。 A、高;低 B、低;高 C、高;高 D、低;低A 230 向斜在构造图上的层面上表现为中心等高线值( ),两翼等高线值( )。 A、高;低 B、低;高 C、高;高 D、低;低 B 231 地质预告的基本目的是( )。 A、实现优质安全钻进,及时发现和保护油气层 B、便于地层对比 C、便于岩屑描述 D、便于调整钻井液性能 A 232 一个盘地内沉降幅度最大,沉积物最厚的地带称为( )。 A、沉积中心 B、构造盆地 C、沉降中心 D、同沉积盆地 C 233 岩屑分层的总原则为( )。 A、以新成分的出现为总原则,见到新成分即可定为新层 B、以百分含量为总原则,含量多即为新层 C、以新成分的出现和百分含量的变化为总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D、以岩屑的粗细和新鲜程度为总原则 C 234 岩性相同而颜色不同,或颜色相同而岩性不同,厚度大于( )m的岩层均需分层。 A、1 B、0.5 C、0.2 D、0.4B 235 下列关于岩屑分层步骤的描述,不正确的为( )。 A、摊开数包岩屑,远看颜色、岩性的宏观变化,初步分层 B、近查岩性的含油情况及颜色细微变化,进行细小分层 C、目估百分比,根据新成分出现及含量变化划分层界 D、不需参考钻时等资料,直接定名,用相应岩性符号画草图 D 236 碎屑岩定名原则为( )。 A、颜色+含油级别+岩性 B、颜色+含油级别+含有物+岩性 C、含油级别+颜色+岩性 D、含有物+颜色+含油级别+岩性 B 237 碎屑岩是按照大于( )的粒级颗粒来定名的。 A、25% B、50% C、60% D、80% B 238 某岩样的成分分析如下:泥岩占30%,不含油细砂岩占35%,褐色油斑细砂岩占35%,则该岩样的岩石名称 为( )。 A、褐色油斑泥质细砂岩 B、褐色油斑细砂岩 C、褐色油斑含泥细砂岩 D、油斑泥质细砂岩 A 239 进行岩屑描述时,其颜色应以( )的颜色为准。 A、新鲜潮湿 B、干燥表面 C、新鲜干燥 D、潮湿表面C 240 为了判断碎屑岩的胶结物,经常使用浓度为( )的盐酸来鉴别是否为灰质胶结。 A、0.5% B、2% C、5% D、10% C 241 下列关于碎屑岩的描述方法,错误的是( )。 A、大段摊开,宏观观察颜色、岩性变化 B、远看颜色,近查岩性 C、干湿结合,挑分岩性 D、依靠上述内容,即可准确确定 D 242 在现场进行碳酸盐岩岩屑定名时,区分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常用方法是( )。 A、用放大镜观察 B、酸不溶物分析法 C、加稀盐酸 D、薄片鉴定法C 243 243. 在碳酸盐岩中,与稀盐酸不反应,且小刀刻划不动的可能是( )。 A、白云质灰岩 B、白云岩 C、白云质泥岩 D、燧石A 244 某岩样的成分分析如下:方解石占80%,白云石占15%,粘土占3%,岩屑占2%;该岩样的岩石名称为( )。 A、含云灰岩 B、灰质云岩 C、云质灰岩 D、石灰岩 C 245 方解石占85%,粘土矿物占12%,白云石占3%的碳酸盐岩应命名为( )。 A、石灰岩 B、泥灰岩 C、含泥灰岩 D、泥云岩 C 246 某岩样的成分分析如下:方解石占19%,白云石占60%,粘土占18%,石英占3%;该岩样的岩石名称为( )。 A、含泥含灰白云岩 B、灰质白云岩 C、泥质白云岩 D、含灰含泥白云岩 A 247 某岩样成分分析如下:方解石占30%,白云石占15%,粘土占55%;该岩样的岩石名称为( )。 A、含灰含云泥岩 B、含云含灰泥岩 C、含云灰质泥岩 D、含灰云质泥岩C 248 岩屑分层的界线应以( )的变化为准。 A、颜色、岩性 B、钻时 C、粒度 D、含油性A 249 碎屑岩的结构是指( )。 A、胶结物、含有物 B、条带、裂缝、孔洞 C、化石、虫孔、含有物 D、分选、磨圆、粒度 D 250 碎屑岩岩屑的定名应包括( )。 A、颜色、古生物、岩性名称 B、颜色、含油级别、含有物、岩性名称 C、颜色、主要矿物、胶结物、岩性名称 D、颜色、主要矿物、含油级别、岩性名称 B 251 稠油碎屑岩岩屑的含油级别划分为( )三级。 A、富含油、油斑、油迹 B、饱含油、油浸、油斑 C、富含油、油浸、油斑 D、富含油、油斑、荧光C 252 裂缝性岩屑的含油级别划分为( )四级。 A、油浸、油斑、油迹、荧光 B、富含油、油斑、油迹、荧光 C、饱含油、富含油、油浸、油斑 D、富含油、油浸、油斑、油迹 B 253 岩屑录井草图采用的比例尺通常为( )。 A、1500或150 B、1500或1100 C、1500或1200 D、1200或1100 C 254 钻时曲线的比例尺要选择适当,某一段钻时较大时,采用第二比例绘制,换比例时上下必须重复( ) 点。 A、1 B、2 C、3 D、4 A 255 绘制颜色符号时,厚度小于( )m的地层可不填色号,但特殊岩性要填写。 A、0.5 B、1 C、2 D、1.5 A 256 岩屑录井草图可以为测井解释提供依据,下列选项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探井来说,利用岩屑录井草图,可大大提高测井解释精度 B、消除单纯电性解释的多解性,以提高电测解释的准确性 C、在碳酸盐岩剖面中,电测资料只有依靠岩屑录井草图才能准确地解释缝洞地层 D、在砂泥岩剖面中,特殊岩性含油在电性特征上常常反映不明显,根据岩屑录井草图更能准确解释油气 层。 C 257 在绘制岩屑录井草图岩性剖面时,常规碎屑岩岩屑含油级别一般用( )。 A、富含油、油斑、油迹、荧光4级 B、富含油、油浸、油斑3级 C、饱含油、油浸、油斑、油迹、荧光5级 D、饱含油、富含油、油浸、油斑、油迹、荧光6级 D 258 关于岩屑录井草图的应用,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 A、提供地质研究资料 B、是测井解释的依据 C、是绘制岩心录井草图的基础图件 D、是绘制完井综合录井图的基础 C 259 古生物研究对象为( )。 A、岩石 B、古生物 C、生物 D、化石D 260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 )。 A、特殊岩石 B、生物遗体或遗迹 C、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D、古生物矿物 C 261 为绘制1:100岩心柱状剖面图的需要,对于一般岩性而言,凡长度在( )以上的不同岩性均需分层,不 足者按条带处理。 A、1cm B、2cm C、5cm D、10cmD 262 262. 下列不属于岩心构造描述内容的为( )。 A、描述其层理、层面特征及接触关系 B、描述节理、缝合线、虫孔构造 C、描述胶结物成分、类型及胶结程度 D、描述缝洞及充填物情况 C 263 描述岩心层间接触关系时,要综合判断其接触关系。不同岩性逐渐过渡,无明显界限时,该接触应为( )。 A、突变接触 B、渐变接触 C、断层接触 D、浸蚀接触 B 264 岩心的油气味分( )四级。 A、浓、较浓、淡、较淡 B、浓、淡、较淡、无 C、重、较重、轻、无 D、浓、较浓、淡、无 D 265 岩心含油产状分( )。 A、均匀、不均匀、条带、荧光 B、均匀、斑块、斑点、条带 C、饱满、富含油、油斑、荧光 D、饱满、斑块、不均匀、条带 B 266 岩心描述中泥岩的坚硬程度用( )表示。 A、软、硬、坚硬三级 B、软、较软、硬三级 C、软、硬二级 D、硬、较硬二级A 267 正常情况下,( )的岩心具有膨胀性。 A、砂岩 B、岩浆岩 C、泥岩 D、碳酸盐岩C 268 泥质岩类岩心的层面上常分布( )。 A、石膏、菱铁矿 B、黄铁矿、云母片 C、气孔、流纹构造 D、搅混构造 B 269 描述碳酸盐岩时,加稀盐酸不起泡或起泡很弱,加热盐酸起泡强烈,可听到响声,判断为( )。 A、石灰岩 B、泥质灰岩 C、白云质灰岩 D、白云岩D 270 碳酸盐岩岩心描述时,首先要区分( )两类矿物。 A、方解石和白云石 B、白云石和石膏 C、文石和白云石 D、文石和高镁方解石 A 271 以孔隙性为主的碎屑岩,其含油面积占岩心面积的( )时,定为富含油。 A、5%40% B、40%70% C、70%95% D、95% C 272 碳酸盐岩岩心含油级别分( )三级。 A、富含油、油斑和荧光 B、油斑、油迹和荧光 C、油浸、油斑和油迹 D、饱含油、富含油和荧光 A 273 缝洞岩心的含油级别分为( )。 A、富含油、油浸、油斑、油迹 B、富含油、油斑、油迹、荧光 C、饱含油、油浸、油斑、油迹 D、饱含油、富含油、油浸、油斑 B 274 为了研究碎屑岩储层的含油饱和度,下列岩性出现于岩心中时,必须进行采样并封蜡的是( )。 A、油页岩 B、粉砂岩 C、油浸砂岩 D、石灰岩C 275 关于岩心录井草图的绘制方法,下列绘制错误的是( )。 A、当岩心收获率低于100%时,剖面自上而下绘制 B、当岩心收获率大于100%时,剖面应从该筒底界向上依次绘制 C、井深逢10m标全井深,并画5mm长的横线,其它只标井深个位数,并画3mm的横线 D、岩样位置在岩心位置左侧用长5mm横线标定,逢10 m要写上编号 D 276 某岩心做滴水试验时,十分钟内不渗入,呈圆珠状,可推断该岩心为( )显示特征。 A、水层 B、含油水层 C、油层 D、油水同层 C 277 岩心含油含水试验,可采用直接观察法。下列描述为油层特征的为( )。 A、水外渗,未见油的痕迹 B、见原油外渗,无水湿感 C、见油迹、油斑,岩石具润湿感 D、略有潮湿感,但油染手 B 278 下列关于井涌、井喷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钻井液密度过低,不能平衡地层压力 B、起钻时未灌满钻井液 C、起钻时的抽汲作用,使井底压力减小 D、停止循环,作用在井底环空压力增大,使井底压力减小 D 279 边喷边钻时可以在( )捞取岩屑样品。 A、振动筛处 B、钻井液槽上 C、放喷管线末端 D、钻头上的打捞杯中 C 280 下列造成井漏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层中有裂缝、溶洞 B、钻井液密度过大,井内压力不平衡 C、开泵过缓造成压力激动 D、下钻过快造成压力激动 C 281 发生严重井漏,钻井液有进无出时,砂样在( )捞取。 A、振动筛处 B、钻井液槽上 C、放喷管线末端 D、钻头的打捞杯中D 282 发生井漏时,应收集齐全各项资料,并分析其原因。通常井漏发生的原因有三种,下列描述属于地层原 因的为( )。 A、地层孔隙大,渗透性好造成 B、钻井液密度过大造成 C、下钻过快、过猛造成 D、地层压力大于钻井液压力造成 A 283 当钻井液涌出转盘面的高度达到( )以上时就称为井喷。 A、0.2m B、0.5m C、0.8m D、1mD 284 井喷处理应收集的资料有( )。 A、处理方法、压井时间、压井时的泵压、压井时的钻井液排量、加重剂用量 B、处理方法、压井时间、压井时的钻压、钻井液排量、加重剂性质 C、处理方法、压井时间、加重剂性质和用量、井喷前及压井钻井液密度变化 D、处理方法、加重剂性质及用量、转速、泵排量、泵压、钻压 C 285 钻井中,当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会对钻柱产生横向推动,使其紧贴井壁,长时间钻柱失去自由易 发生( )。 A、缩径卡钻 B、泥包卡钻 C、粘附卡钻 D、键槽卡钻 C 286 由于钻井液悬浮能力差,停泵后,岩屑下沉堵塞环空,埋住钻具的现象称( )。 A、砂桥卡钻 B、沉砂卡钻 C、井塌卡钻 D、缩径卡钻 B 287 落物时应收集( )资料。 A、时间、名称、大小、钻头位置、井底层位 B、时间、名称、长度、大小、层位、深度、处理方法及效果 C、名称、长度、大小、处理方法及效果 D、名称、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绥阳特色考试题目及答案
- 美妆集合店2025年门店设计与顾客体验提升报告
- 2025年日语簿记三级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识字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叉车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每日一练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濮阳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笔试烟草特色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会计硕士模拟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矿井粉尘防治试题及答案
- 神农架林区烟草公司2025秋招物流管理类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服装商品企划实务与案例》课件第一章
- 水运工程港口航道课件
- 幼儿园户外运动发展教研计划
- 小肠憩室的临床护理
- GA 1812.2-2024银行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数据中心
- 迪士尼人力资源管理
- 《帕金森病的护理》课件
- 专题01 二次根式5种压轴题型全攻略(解析版)
- 消毒供应中心安全警示教育
- 装饰装修工程技术标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