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002weijia.doc_第1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002weijia.doc_第2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002weijia.doc_第3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002weijia.doc_第4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002weijia.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验科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实验室名称: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检 查 内 容1仪器设备使用运行、维护情况仪器运行情况维 护保养是否有特殊维护或检修正常异常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 否1.2全自动血球仪是 否1.3电解质分析仪是 否1.4尿液分析仪是 否1.5化学发光仪是 否1.6血凝仪是 否1.7离心机是 否1.8恒温水浴箱是 否1.9显微镜是 否1.10冰箱、低温冰箱是 否1.11电脑是 否1.12打印机是 否1.13紫外线消毒灯是 否1.14高压灭菌消毒锅是 否1.15生物安全柜是 否备注2实验室材料使用情况有无有何特殊需要和用途2.1个人防护品(帽子、口罩、手套等)2.2生化室应用试剂、一次性材料2.3临检室应用试剂、一次性材料2.4微生物室应用试剂、一次性材料2.5免疫室应用试剂、一次性材料2.6其它备注3实验室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应 用修 改有何增加或减少3.1实验室规章制度3.2微生物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3.3免疫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3.4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3.5临检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3.6生化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3.7血库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备注注:请在检查表所选内打“”序号检 查 内 容4个人防护4.1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好不好有何特殊情况:4.2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有无4.3实验室入口处张贴生物危险标志有无4.4个人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有无是否需要特殊处理:是 否4.5个人防护物品有无备注5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分 类是/否登 记是/否消 毒是/否其 它5.1生化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是 否是 否是否5.2临检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是 否是 否是 否5.3微生物实验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是 否是 否是否5.4免疫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是 否是 否是 否5.5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是 否是 否是 否5.6血清样品是否保存3至5天是 否5.7废弃物处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符合 不 符 合备注6实验室消毒消 毒消毒记录其 它6.1物体表面消毒是 否有 无6.2操作台面消毒是 否有 无6.3仪器表面消毒是 否有 无6.4空气消毒是 否有 无6.5备注7实验室登记记录完善不完善其 他7.1生化室登记记录表格7.2临检室登记记录表格7.3微生物实验室登记记录表格7.4血库登记记录表格7.5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登记记录表格7.6免疫室登记记录表格7.7临检室登记记录表格7.8标本接收登记本备注 注:请在检查表所选内打“”检查人员签字: 顺德明景糖尿病医院检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SOP)1、目的有效地针对科室进行全面的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2、范围适用于生物安全专业实验室。注(1)、本实验室为一级生物实验室。(2)、本实验室成立了生物安全管理小组。3、职责3.1、主任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小组的运行。3.2、技术负责人负责生物安全小组的日常工作的安排。3.3、安全员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具体工作。4、工作程序4.1、生物安全小组成4.1.1、主任任安全管理小组组长:韦家成4.1.2、经年度考核,从科室成员中选拨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实验室知识的技术骨干,由主任命为生物安全管理安全员: 郑素芬 小组由3人组成。4.2、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维护和检查4.2.1、生物安全管理小组指定针对安全操作和安全装备的检查方案,至少每年检查一次。4.2.2、生物安全管理小组建立安全清单,为回顾性检查提供资料并进行记录,形成安全记录。4.2.3、对危险品、危险区进行鉴定并加以标志。4.2.4、实验室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所有的事件和潜在的危险因素。4.2.5、管理小组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对各种紧急情况下应急措施进行培训。4.2.6、若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生物安全管理小组人员。4.3、警告标记和标签的建立。4.3.1、对不同危险程度的实验工作区进行标志。4.3.2、对高度危险性区域要张贴危险公告。4.3.3、装存危险物质的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其内容应详细。5、安全操作规程5.1、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规程5.1.1、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物品使用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在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掉并洗手。更换下来的防护服、手套、口罩和鞋套要先经高压灭菌后再行清洗或废弃,眼镜和面罩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后清洗。1、实验防护服应选用长袖、后开口、在袖子和前襟部位衬有塑料防渗透材料的防护服,并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当防护服被危险材料污染时应立即将防护服内面向外反卷脱下,把污染处包在里面放入高压消毒锅。2、手套应选用乳胶或乙烯基手套,保证所戴手套无漏损,大小合适,可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盖实验防护服的袖子。每次操作完成或中间离开实验室时都要换掉手套,在手套破裂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要及时更换,用过的手套和污染物放在一起处理。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时手套若被严重污染应在安全柜内摘掉手套放入污染物收集袋中。摘手套时应内面向外反卷脱下。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3、鞋最好选用防渗透的鞋套,用后高压灭菌废弃。或选用可消毒的包住脚面的鞋,用后消毒清洗。4、护目镜、面罩视所要进行的工作选择用防碎塑料制成的护目镜或面罩保护眼睛和脸部,以防溅出物冲击。普通眼镜和隐形眼睛不能防止生物学危险,护目镜应戴在正常验光的眼镜外面。面罩应适合于脸形并用带子或帽子固定。5、口罩、呼吸器进行清理溅出的污染性材料或易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依据危害类型和等级选择口罩或呼吸器进行呼吸防护。5.1.2、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安全行为标准、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1、在实验室工作区禁止吸烟。2、禁止在实验室放置食物、饮料及类似的存在有潜在的从手到口的接触途径的其他物质。禁止用实验室的冰箱(柜)储存食物。3、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应使用安全镜、面罩或其他的眼睛和面部防护用品。4、在实验室工作区,污染区应穿白大衣或隔离衣,服装应符合实验室设备的要求。5、应穿着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子。6、在实验工作区头发不可下垂,避免与污染物质接触或影响实验操作,有此类危险的饰物应避免带入工作区。不可留长胡须。7、由实验工作区进入非污染区要洗手,接触污染物后要立即洗手。8、实验室禁止堆积过多的垃圾,至少应每日清理一次。9、禁止在实验工作区存放个人物品。10、在实验室指定清洁区和非清洁区,非本室工作人员禁止进入工作区。11、从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12、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13、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14、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活,高压灭活。需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必须放在专用密闭容器内。15、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一定要分开装放。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2(2010-08-28 22:50:33)转载标签:杂谈分类:工作资料5.2、样本处置的生物安全规程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对于所有可能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样本或未知危险样本(如临床标本或现场采集的流行病学标本),无论来源如何,应该始终坚持全面防护的原则。5.2.1、样本的采集现场采集样本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和手套,必要时戴口罩、护目镜和防护鞋套。样本应装在大小合适的螺旋盖塑料容器中,以样本量不超过其容积的2/3为佳。将样本的基本信息用非水溶性墨水写在标签上,牢固的贴于容器外壁。5.2.2、样本/病原分离物/菌毒种的运输样品的运输采用三层包装。1、最内层是样品存放管,用封口膜或胶带密封管口,外包适量有吸收能力的物质(如棉花吸水纸)。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2、第二层包装为双层塑料袋或可密封塑料盒。同一患者的不同样本可放在同一个塑料袋内,不同患者的样本应分袋放置。塑料袋可用热力、防水胶带或拉链密封。3、将装有样本管的密封塑料袋/盒放入三级螺旋盖硬质塑料容器里,周围填充有吸收能力的物质。不同患者的样本在严格密封的情况下,可以放在同一个三级塑料容器里。把三级容器内所有样本的详细情况、与样本有关的信息、运送者及预期接受者的具体地址备份在一张纸上并密封在塑料袋里,用胶带贴在三级塑料容器外面。根据样本对温度的要求和运输部门的安全要求,将三级容器装入有明显生物安全标志的冷藏包或专用运输箱中进行运输。运送样本的冷藏包和运输箱必须专用,绝对不可再用于运输疫苗、药品等,并且应该定期用消毒剂浸泡消毒。5.2.3、样本的接收每个生物安全实验室都要设立对样本的唯一性识别系统,以保证在任何时候对样本的识别不发生混淆。样本的检验信息应包括采集时间、样本序号、样本种类、采集环境条件等信息。样本登记处应设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外的缓冲区,审核送检表后首先要给样本一个唯一的检验编码,登记有关样本的详细资料。收样者应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打开样本运输箱,检验证实样本容器无破损、无渗漏后,再打开三级容器,分别在各样本双层密封塑料袋外壁贴上检验编码,按要求在特定条件下贮存。样本的贮存放置要有序、便于查取。如果样本包装有破损或渗漏,则应在生物安全柜中处理或换包装。如果污染过量或认为样本有不可接受的损坏,则应将样本销毁而勿开启。实验室收到样本时其状态是否正常应记录在案。5.2.4、样本的销毁完成全部检验项目的样本按要求保存一定时间后,经12130分钟高压灭菌并焚烧销毁。销毁过程要在安全监督员现场监督下由两人操作进行,并登记、签字备案。5.3、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应急规程5.3.1、意外接种、割伤和擦伤受伤人员应迅速脱去实验防护服,洗净双手,用有效的消毒剂清理受伤部位,同时通知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受伤的原因及所污染的微生物,如果需要应应急接种生物制品、预防服药或看医生,并把完整的医疗资料存档。5.3.2、潜在的危险材料的意外吸入或吞入应迅速脱去实验防护服去医院,告诉医生吸入或吞入的材料及危险性,应用必要的抗菌素或生物制品预防发病,并把完整的医疗资料存档。5.3.3、有潜在危险气溶胶的释放(在生物安全柜内除外)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任何暴露的人员都应咨询医疗建议。有排风系统的实验室至少1小时、无排风系统的实验室24小时内任何人不得再进入,并贴出禁止进入标识。待气溶胶散去及重粒子沉降后,应穿实验防护服、戴帽子、手套、厚口罩或面罩,在安全负责人的监督下进行房间净化消毒,必要时用甲醛熏蒸消毒。5.3.4、打碎或溅出传染性物质(包括培养物)以下所有步骤均要求穿实验防护服、带手套进行。先用一块布或纸巾盖上溅出的污染物,把适宜的消毒剂倒在上面浸泡30-60分钟后,进行清理。玻璃碎片应用镊子夹取,污染区域应用消毒剂拖干净。清理污染物用过的器具要高压消毒或放在有效的消毒剂里浸泡24小时。如果实验记录等被溅出物污染,在重新抄写后将原件高压销毁。5.3.5、火灾和自然灾害在火灾或其他自然灾害过后,应该告诉政府应急部门在实验大楼里或附近有潜在危险,应急人员只能在受过培训的实验人员陪同下才能进入。培养物和感染性材料应收集到防渗漏容器里,安全负责人要因地制宜地决定是抢救这些实验材料还是处理后销毁。5.3.6、应急服务以下电话号码和地址应贴在所有电话机旁的显著位置。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科室主任、实验室主管、水电工、120、1105.3.7、应急设施急救箱、合适的灭火器或熄火装置、房间消毒用具(如喷雾器、甲醛熏蒸器)、工具(如锤子、扳手、梯子等)等基本应急设施应常备。6、记录安全记录6.1、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记录6.2、实验室消毒记录6.3、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记录。附录1生物安全术语与定义1、 生物安全:避免危险因子造成实验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2、生物因子: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3、病原体:可使人、动物或植物致病的生物因子。4、危害废弃物:有潜在的生物危险、可燃、腐蚀、有毒、放射和起破坏作用的对人、环境有害的一切废弃物。5、气溶胶: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100微米的固态或液态微笑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6、一级屏障:是操作者和被操作对象之间的隔离,也称一级隔离。如生物安全柜、手套、口罩、眼镜、个体防护装备等。7、二极屏障: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外部环境的隔离,也称二级隔离。8、生物安全实验室:通过防护屏障,达到生物安全要求的生物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附录2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级1、危害等级1(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2、危害等级2(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致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奉贤有限。3危害等级3(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4危害等级4(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体。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演练方案一、目的为进一步做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实验安全、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堵塞安全漏洞,确保实验室在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以及开展检测工作时能以安全、有效和高质量运作,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检验科于3月18日上午举行了一次生物安全事故处理应急演练。二、演练内容病原微生物意外事故处理三、演练地点实验室实验区四、演练组织机构以及职责分工指挥部:负责本次演练的组织领导,制定演练方案,指挥协调各参加科室,指挥整个演练活动,对演练活动进行评估。总指挥: 副总指挥: 演练办公室:负责落实指挥部的有关指令以及演练的具体事务。主任: 参加科室及人员:检验科全体,后勤科主任以及负责垃圾焚烧安全保卫人员,科主任以及负责消杀人员,结防门诊部主任五、演练物质及保障由后勤科、科负责消杀物品以及设备的准备。六、演练规则1、参加演练的科室和人员必须按照真实事件对待,服从指挥部现场指挥与协调。2、参加演练的科室和人员必须安全防范,防止意外发生。3、认真做好相关报告记录的填写。七、演练情景设计及演练程序1、意外事故情景:在检验室实验区,一名工作人员不慎将用于培养的沙门氏菌的新鲜增菌肉汤溢洒于地面上,造成了一个具放射状的约3030cm的污染面,但并未造成工作人员人体本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