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 陈晓红课件_第1页
癫痫 陈晓红课件_第2页
癫痫 陈晓红课件_第3页
癫痫 陈晓红课件_第4页
癫痫 陈晓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癫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 陈晓红,目的要求,了解癫痫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掌握癫痫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掌握抗癫痫治疗的用药原则 了解癫痫的防治方法,概述,癫痫定义; 流行病学; 病因; 影响发作的因素; 发病机制; 病理。,癫痫定义(epilepsy),癫痫是多种病因导致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的特点。,与癫痫有关的概念,痫性发作(seizure); 癫痫综合征。,流行病学,年发病率:50-70/万; 患病率:0.5%; 死亡率:1.3-3.6/10万; 每年新发病例:65-70万。,病因,症状性癫痫(synptomatic epilepsy); 特发性癫痫(idiopathic epilepsy); 隐源性癫痫(cryptogentic epilepsy).,症状性癫痫(synptomatic epilepsy),多由于脑部病损和代谢障碍 1. 脑先天性疾病; 2.脑外伤; 3.产前期和围生期疾病; 4.颅内感染; 5. 颅内肿瘤; 6.脑血管病; 7.脑变性疾病; 8.营养代谢疾病和中毒; 9.高热惊厥; 10.其他。,特发性癫痫(idiopathic epilepsy),病因未明,与遗传因素有关,无脑结构损伤或功能异常。具有在特定的年龄段起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及脑电图表现等。,隐源性癫痫(cryptogentic epilepsy).,临床表现提示症状性癫痫,但目前的检查手段不能发现明确的病因。,影响发作的因素,年龄; 遗传因素; 睡眠; 内环境改变等。,痫性活动的发生: 1. 神经元膜的兴奋性提高; 2 .抑制性冲动不足; 3 .神经元膜电位不稳定; 4 .遗传素质. 痫性活动的传播,发病机制,痫性活动的终止: 主要由于各层抑制作用: 1 .致痫灶周围抑制性神经元的作用; 2 .胶质细胞对兴奋性物质的回收; 3 .尾状核、黑质网络区和小脑的抑制作用 4 .脑部同时释放一些抑制痫性放电的物质,发病机制,各种病因 基因表达异常 神经递质或调质异常 离子通道结构和功能异常 离子异常跨膜运动 神经元异常放电 癫痫发作,异常放电传播 谷氨酸+ GABA- 痫性放电 (脑电图可见) 谷氨酸+ GABA- 癫痫发作 (临床可见),病理,病理改变既可以是癫痫发作的病因,也可是癫痫发作后的结果,如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等。,癫痫的分类,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癫痫发作分类。,癫痫发作的分类,根据痫性发作起始的异常放电是源于一侧脑部(部分性发作)还是两侧脑部(全面性发作)、病人的意识是否保存分为:部分性发作(partial seizures)和全面性发作(generalized seizures)。,部分性发作(partial seizures),单纯部分性发作(不伴意识障碍) 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有意识障碍) 部分性发作继发为全面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 (simple partial seizures),1.部分运动性发作 2.部分感觉性发作 3.自主神经性发作 4.精神性发作,部分运动性发作,病灶多在中央前回及附近。表现为身体局部不自主抽动,常见于一侧眼睑、口角、手指、足趾。 Todd麻痹 局灶性运动发作遗留的短暂的肢体瘫痪。 Jackson发作 异常运动自局部开始,延皮质运动区移动。 旋转性发作 双眼突然向一侧偏斜,继而头部不自主的同向转动,并有身体的扭转,很少超过180。部分患者过度旋转可引起跌倒,继发全身发作。 姿势性发作 一侧上肢外展,肘部屈曲,头部向同侧扭转,眼睛注视同侧。 语言性发作 不自主地重复发作前的单音或单词,偶可有语言抑制。,部分感觉性发作,病灶多在中央后回。有躯体感觉性发作、特殊感觉性发作、眩晕性发作。,自主神经性发作,病灶多在间脑,表现为自主神经症状。,精神性发作,病灶多在边缘叶。可出现记忆障碍、情感障碍、错觉、幻觉等。,复杂部分性发作 (complex partial seizures),1. 仅有意识障碍 2. 表现为意识障碍和自动症(automatisms); 3. 表现为意识障碍和运动症状。,自动症 automatism,部分患者有先兆 随后出现意识障碍和一些看似有目的的活动。 发作后意识模糊,头昏,不能回忆。,部分性发作继发为全面性发作,全面性发作 (generalized seizures),1. 失神发作 (absence seizure) 2. 肌阵挛发作 (myoclonic seizure) 3. 阵挛性发作 (clonic seizure) 4. 强直性发作 (tonic seizure) 5. 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 GTCS) 6. 失张力发作 (atonic seizure),失神发作 (absence seizure),典型失神发作 突然发生和中止的意识丧失,中断当前活动,持续数秒。每天数十次至上百次。预后良好。 偶有肌阵挛或自动症。 发作后立即清醒,继续之前活动。无相关回忆。 EEG:3Hz棘-慢复合波,背景活动正常。 不典型失神发作 起始、终止较为缓慢,常伴有肌张力降低。EEG表现为不规则的棘-慢复合波,常不对称,背景活动异常。预后较差。常合并智能减退。,肌阵挛发作 (myoclonic seizure),快速、短暂、触电样的肌肉收缩。 可遍及全身或局限于某个肌群。 EEG:多棘-慢波或棘慢波。,阵挛性发作 (clonic seizure),全身性惊厥发作无强直表现,表现为全身性的肌肉交替性收缩与松弛。,强直性发作 (tonic seizure),四肢肌肉强直性收缩,常使肢体固定于某种紧张的位置,呼吸肌受累时面色可由苍白变为潮红,继而青紫。EEG多为暴发性多棘波。,失张力发作 (atonic seizure),肌张力突然丧失,导致患者跌倒。 局限性肌张力丧失仅引起患者头部或肢体的下垂。 儿童期发病,多见于有弥漫性脑损害的儿童。,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 GTCS),分为强直期、阵挛期和发作后期。 强直期:特征为所有骨骼肌呈持续性收缩,表现为:面部:两上睑上抬,两眼球上窜,喉部痉挛,发出叫声;口唇:强张后突闭,可咬破舌;头部:头颈极度后仰;肢体:上肢屈曲或伸直,两手握拳,拇指内收,下肢伸直,足内翻,躯干屈曲后呈足弓反张状。此期持续10-20秒,EEG电压由低至高,每秒10周棘波。,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 GTCS),阵挛期:强直期后出现震颤,由小至大延及全身,表现为肌肉收缩与松弛交替,头和肢体呈屈曲抽动。此期持续30秒-1分钟,最后一次强烈抽搐后,惊厥终止。脑电图呈多棘波和慢波。 以上两期中伴随症状:A:植物神经障碍;B:呼吸暂时中断,皮肤粘膜由苍白转为紫绀;C:生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出现。,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 GTCS),发作后期(惊厥后期):首先呼吸恢复,口鼻喷出泡沫或血沫,植物神经功能恢复。此期约4-9分钟,脑电图呈低平慢波,后恢复正常节律。,ILAE提出的新的癫痫发作类型,痴笑发作; 持续性先兆。,癫痫或癫痫综合征的分类,1.与部位有关的癫痫; 2. 全面性癫痫和癫痫综合征; 3. 不能确定为部分性或全面性的癫痫和癫痫综合征; 4. 特殊综合征。,与年龄有关的癫痫,1.伴有中央-颞部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 2.伴有枕叶阵发性放电的良性儿童癫痫; 3. 原发性阅读性癫痫。,伴中央-颞部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 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3-13岁。9-10岁为发病高峰,男孩多见。 通常为局灶性发作,极少数可继发全面发作。 发作性语言停顿,舌、口、面部麻木,恶心、呕吐。 多在夜间发作。 发作轻微、稀疏,可不经治疗于16岁前自愈。 EEG:中央-颞区可见一侧或双侧的局灶性棘波或棘慢波。,具有枕区放电的良性儿童癫痫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occipital parosysms,好发于1-14岁,高峰期为4-5岁。 始于视觉症状(黑蒙、闪光、视幻觉或错觉),继之眼肌阵挛、偏侧阵挛,也可合并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或自动症。 常伴有偏头痛样头痛和恶心、呕吐。 EEG:一侧或双侧枕区棘慢复合波或尖波。,原发性阅读性癫痫,阅读诱发,多见于青春期。 阅读时出现下颌阵挛,牙齿嚓嚓响,常伴有手臂的痉挛,继续阅读则会出现GTCS。 可能伴有短暂的认知功能障碍。 阅读引起失读症、语言停止、双侧肌阵挛和失神见有报道。,与部位有关的癫痫,1.颞叶癫痫; 2.额叶癫痫; 3.顶叶癫痫; 4.枕叶癫痫; 5.持续性部分性癫痫,颞叶癫痫 temporal lobe epilepsy,起于颞叶。 单纯部分性发作,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症状和精神症状。 复杂部分性发作,常伴有自动症。 继发全身性发作。 超过1分钟,发作后意识模糊或嗜睡。 40%以上患者有热性惊厥病史。,额叶癫痫 frontal lobe epilepsy,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性全身发作。 丛集性出现,每次发作的时间短暂,少于1分钟。 多于夜间发生。 强直或姿势性发作多见,容易全身化。 发作后往往没有意识模糊现象。 EEG常见双侧棘波,广泛性局部放电。,枕叶癫痫 occipital lobe epilepsy,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 盲点、偏盲、黑蒙。 闪光、火花、幻视。 常伴有头眼偏向一侧。 可继发全身性发作。,顶叶癫痫 pariatal lobe epilepsy,单纯感觉性部分性发作为主。 麻木、感觉缺失。 触电感、烧灼样疼痛感。 视幻觉、眩晕、感觉性失语。 可继发全身性发作。,持续性部分性癫痫,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年。 影响身体某部分的节律性肌阵挛,1-2Hz,睡眠中不消失。 60%患者伴其它类型的发作,如继发性全面发作。 少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肌无力、感觉缺失和腱反射改变。 EEG:无特异性,可在中央区出现局灶性的棘慢复合波。,全面性癫痫和癫痫综合征,1.良性新生儿家族性惊厥; 2. 良性新生儿惊厥; 3. 良性婴儿肌阵挛性癫痫; 4. 儿童期失神癫痫; 5. 青少年期失神癫痫; 6. 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 7. 觉醒时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 8. West 综合征; 9. Lennox-Gastaut 综合征,良性新生儿家族性惊厥 benign neonatal familial convulsion,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出生后2-3天发病。 肌阵挛或呼吸暂停。 EEG无特殊改变。 14%患儿成年后发展为癫痫。,良性新生儿惊厥 benign neonatal convulsion,出生后第五天发病。 频繁而短暂的肌阵挛或呼吸暂停性发作。 EEG:阵发性棘慢复合波。,良性婴儿肌阵挛性癫痫 benign myoclonic epilepsy in infancy,1-2岁发病。 常有家族史。 发作性、短暂性全身肌阵挛。 EEG:阵发性棘慢复合波。,儿童期失神癫痫 childhood absence epilepsy,6-7岁起病,女性居多,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 频繁的典型失神,一天内多次发作。 EEG:双侧同步对称的3Hz棘慢复合波。,青少年期失神癫痫 juvenile absence epilepsy,青春早期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发作频率少于儿童期失神癫痫。 多伴发GTCS。 EEG:广泛性棘慢复合波。,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 juvenile myoclonic epilepsy,好发于8-18岁。 肢体的阵挛性抽动,多合并GTCS或失神发作。 EEG:正常的背景活动中见到广泛性棘慢复合波或多棘慢复合波。,觉醒时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 epilepsy with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 on awaking,好发于11-20岁,清晨醒觉后或傍晚休息时发病。 GTCS,可伴有失神或肌阵挛发作。 剥夺睡眠容易诱发。,West 综合征,婴儿痉挛症。 出生后一年内发病,男性多见。 波及全身的肌痉挛:点头、双上肢外展、下肢和躯干屈曲。 智力发育迟滞或退化。 EEG:高度失节律。,Lennox-Gastaut 综合征,好发于1-8岁。 多种发作形式并存。强直性发作最常见,其他依次为失张力发作、肌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和GTCS。 对常用的抗痫药物耐药,容易出现持续状态。 智力障碍。 EEG:1-2.5Hz棘慢复合波,睡眠中10Hz的快节律。,癫痫的诊断,唯一仅靠病史即可诊断的神经科疾病。,诊断原则,是否癫痫,依据共性特征: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刻板性。 是否符合某一类型的发作,依据个性特征。 能否分类为某种癫痫综合征。 有无继发性因素。,辅助检查,脑电图; 神经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假性发作(pseudoseizures) 晕厥(syncope)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发作性睡病 低血糖症,晕 厥,诱因 发作体位 伴发症状 原发病 缺失症状 EEG仅见慢波,TIA,老年患者 基础病史 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缺失症状常见 肢体抽动多不规则 EEG无痫性放电,基底动脉型偏头痛,意识障碍发作缓慢,且程度较轻; 有双侧偏头痛; 伴有眩晕、共济失调、双眼视物模糊或眼球运动障碍; 意识丧失前有梦样感觉。,发作性睡病,不可抑制睡眠; 睡眠瘫痪; 入睡前幻觉; 猝倒发作。,低血糖症,血糖水平底; 多半有大汗; 有糖尿病等病史。,癫痫的治疗,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癫痫的药物治疗原则,原则1 药物治疗时机,39%患者有自发缓解倾向。 半年内2次以上发作,诊断明确即开始治疗。 发作频率低于半年1次或首发患者,可酌情暂不服药。,原则2 药物选择,根据癫痫发作类型、药物副作用、药物来源和经济负担能力来选择。 发作类型是首要因素。 须考虑长期治疗的维持。,原则3 药物剂量选择,小剂量递增。 宁可满足于部分控制,不要出现有明显影响的副作用。 药物浓度监测。,原则4 谨慎联合用药,单一药物治疗是基本原则。 药物的替换需要5-7天的过渡期。 以下情况可考虑多药治疗:有多种类型的发作;针对药物副作用;患者的特殊需要;部分单药治疗无效的患者。 药物联用的注意事项:药理作用相同者不联用;副作用相同者避免联用;不可作为广谱抗痫治疗;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原则5 服药方法,根据药物的半衰期选择单次或分次服用。 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原则6 药物副作用监测,治疗前常规体检,查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 治疗期间每月查血尿常规,每季度查肝肾功能。 出现严重的副作用,须停药或换药。 常见副作用可交待患者注意。,原则7 中止治疗的时机,GTCS、强直性发作、阵挛性发作完全控制4-5年。 失神发作停止半年。 有自动症的患者可能需长期药物治疗。 停药需缓慢减量,一般不少于1-1.5年。,难治性癫痫,定义:先后使用2种或以上的一线抗癫痫药物达到最大耐受剂量、2年以上正规单药治疗均失败后,如再经过一次正规的联合治疗也不见效者,称为难治性癫痫。 治疗:联合用药,新型抗癫痫药物,外科治疗。,传统的AEDS,苯妥英(PHT)对GTCS和部分性发作有效,可加重失神和肌阵挛发作,0.30.5/d。 卡马西平(CBZ):适应证同上,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发作首选。自我诱导作用,治疗3-4W后半清除期降低一半以上,需增加剂量0.6-2.0/d,10-40mg/(kgd)治疗血浓度4-12mg/L。 苯巴比妥(PB):适应证同PHT,对GTCS疗效好,也可用于单纯及部分性发作,预防热性惊厥,60-300mg/d,2-6mg/(kgd),治疗血浓度15-40mg/L。 丙戊酸钠(VPA):广谱抗癫痫药,失神发作,GTCS肌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1.0-3.0g/d,10-70mg/(kgd)治疗浓度50-120mg/L。,新型AEDs,加巴喷丁(gabapentin,GBP):可作部分性分作和GTCS的添加治疗。 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对部分性发作,GTCS,LGS有效。 托吡酯(topiramate,TPM):妥泰,可作为VPA的替代药物,对难治性部分性发作,继发GTCS, LGS, West syndrome有效。200-400mg/d。 菲氨酯(felbamate,FBM)对部分性发作,LGS有效,可发生再障。1.8-3.6/d,儿童15mg/(kgd)。,新型AEDs,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为卡马西平的衍生物,适应症与卡马西平相似,单药剂量600-1200mg/d; 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对部分性发作、GTCS和肌阵挛发作有效,副作用少; 普瑞巴林(pregabalin):为治疗部分性发作的辅助用药。 氨己烯酸(vigabatrin,VGB):用于部分性发作,继发GTCS,LGS, West syndrome有效,500-3000mg/d。,单次发作的治疗,自限性,不需特殊处理。 GTCS:取卧位,防止跌伤;放置牙垫避免咬伤;松解领口、腰带,利呼吸通畅;关节部垫软物防止擦伤;避免按压造成脱臼或骨折;引流分泌物,避免窒息。多次发作者可肌注安定或苯巴比妥。,癫痫持续状态 ( status epilepticus ),部分或全身性发作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持续30分钟以上。 全身性发作在发作间期意识不清楚。,全身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保证呼吸道通畅,吸氧; 监护(心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