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名: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发展及改革分析摘要:主要分析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交通管理运输体制的发展历史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从不同角度与侧面进行了阐述,然后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方案以使我国的交通运输能够长久、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最后,对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未来发展改革方向的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交通运输 体制改革 发展历史 改革方向 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的发展历史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和大框架下,我国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管理职能不断转变,市场在交通运输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加强。实践证明,深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交通运输体制创新,增强交通运输市场活力和竞争力,构建健康、有效的现代交通体系,是促进交通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 中国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有3个重要时间节点:1978、1992 和 2002 年。这三个节点,一是在认识上有跨越性转变,二是在体制上有重大突破,三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了新的台阶。1978年是中国交通体制改革的元年,也是中国改革的元年。1992 年是中国交通运输实行市场经济的元年,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元年。2002 年是中国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元年,这一年,我国正式提出了建立综合运输体系的框架构想。 自实施交通改革以来,我们解决了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点认识:一是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到底起什么作用,二是交通运输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对这两点的认识实际上也是随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的大背景下不断提高、不断深入,在三个阶段实现了三次跨越。 第一次跨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决定把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沿海地区率先发展,鼓励全社会发展交通,但方式粗放,主要解决有无问题。这个阶段,由于人们的思想长期禁锢,认识的过程相对较长,要求也是相对较低。 第二次跨越是从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开始的。从此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交通领域认为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要优先发展。交通发展方式开始注重网络建设,强调投资效益,提出建立综合运输网络,但对建设高品质交通基础设施争议较大。这一阶段的认识已较为系统,道理也比较深刻,要求也较高。 第三次跨越。2002年,中央明确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此大背景下,人们认识到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作用,要加快发展,要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交通发展方式以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更加注重先规划后建设,建设中注重各方式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衔接,注重区域平衡发展,注重综合运输效率,做到又好又快可持续,从而实现了交通发展认识的第三次跨越,这一次认识也是最为科学的。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的三条主线 1政企分开就是明确界定政府的职能,并尽可能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交通领域最早实施政企分开的是公路行业。1979 年由贵州省开始,到 1987年 10 月公路管理条例实施,全国公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1995 年开始“管养分离、事企分开”的改革,1998 年,交通部与直属企业完全实现政企分开。 港口管理体制的改革是 1987年所有部属港口全部下放地方,实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到 2002 年 3 月,与秦皇岛港一起全部下放地方管理,实行政企分开。水运企业,中远、中海、长航、中外运等,1999 年与主管部门脱钩。 民航方面,1987 年初步政企分开,组建管理局、航空公司、机场。1994 年,虹桥机场下放地方,2002 年,除首都国际机场和西藏机场,其余机场全部下放地方,基本实现政企分开。至 2002 年,交通运输行业中,公路、水运、港口、民航全部实现政企分开。 铁路方面,2000 年,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铁铁路建筑总公司、中国铁路机车车辆总公司、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和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等 5 大公司与铁道部脱钩,实现政企分开。2003 年开始实施主辅分离,将中铁物资公司、铁通公司、设计院、施工企业移交国资委,学校、幼儿园、医院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实现政企分开。 2.事权划分,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交通发展方面的责权利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应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具有效率高、效益高的优点, 但也有很大的不足:经济增长跌宕起伏,通货膨胀经常出现,收入分配不公。市场的这些不足,要由政府去补充,因此决定了政府具有调控宏观经济发展的方向、维持市场秩序、保障公共产品以及提供服务的职能。这三大职能如何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分配, 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基本内容。 市场经济要求中央政府具有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 由于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的经济,它要求在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个要求是地方政府做不到的,只有中央政府才能调控,也只有中央政府才有权力、有条件对全国的经济进行统一的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要求地方政府在国家法制规范下主要负责实施本地区的各种保障职能,承担本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任务。 在交通领域,交通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行使中央政府在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共产品服务的职能,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养护、管理则应区分情况交由地方政府管理。 交通方面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在交通领域下放中央权力,最早开始于公路方面,而且是一步到位。到 1987 年,公路运输企业全交由中心城市管理。国道、省道由省级政府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县乡道分别由县乡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港口是分两步走,到 1987 年,实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2002 年,实施属地化管理。 民航方面,属地化管理开始于 1994 年上海虹桥机场下放地方。2002 年,除首都机场、西藏机场外,已实现全部属地化。 铁路方面,近几年,地方投资铁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责权利关系还不明确,因此,铁路领域的改革才刚刚开始。 3.国企改革 我国交通领域国有企业改革大致分两步。第一步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激发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 这一步主要在 1992 年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第二步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行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起始于 1992 年实行市场经济之后。这一步改革是国企的实质性改革。 交通领域第二步国企改革主要有两大举措: 举措一,打破国企垄断,引入竞争机制,从而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培育出有竞争力的优势行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地方资本进入。 外国资本进入。民营资本进入。 举措二,实行国有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动有条件的国企上市。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1.除个别领域外,交通运输业基本实现了政企分离、政事分离和政资分离,交通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基本实现了由行政管理、 微观管理向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转变 这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 也是其他改革措施得以顺利推行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政企分离、政事分离和政资分离,交通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微观管理逐渐回归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在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维护运输市场竞争秩序、提供基本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逐步得到强化,从而有效弥补了交通领域存在的“市场失灵”。与职能转变相适应,政府的管理手段也从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行政化管理手段逐渐转向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交通法律法规体系、交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各种财政税收杠杆已成为配置交通运输资源、调节交通市场供求关系、规范交通运输市场行为的有力手段。 2. 逐步理顺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交通运输投资、运输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责权利关系,既确保了中央政府在交通发展上的宏观调控职能,又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在交通建设和管理上的积极性 改革以来交通运输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在交通建设投资和运输管理上的积极性,推动了交通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改革30 年来,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逐渐向分权演化,通过“赋权”,地方政府在交通发展中的责任和权利得到明确,从而大大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就是很好的例证。另一方面,通过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管理权限,使得一些领域长期存在的政令不一、多头管理、责权不明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既确保了中央政府在行业管理上宏观调控职能和权威性,又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的管理自主权和重要补充作用,在这方面,海事管理体制则是又一个成功的例证。 3. 完成了国有运输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基本建立了交通运输市场体系,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企业管理制度逐步走向规范化实现交通运输业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交通运输国有企业从依附于行政管理机构的生产单元逐渐演变为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市场主体, 企业管理制度逐步走向规范化,基本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目前,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交通运输企业已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未来我国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对交通运输业提出了综合化、 多样化和高效化的要求。除了不断应用高速度、 高效率的运输工具外,更重要的是将交通运输业看作一个综合、有机、相互补充而又相互制约的整体来加以规划、建设和发展。而要做到科学统筹规划、综合安排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协调发展,必须要建立统一的交通运输业管理体制,才能够制定好各项全国性的交通运输建设规划和政策法规。 应当看到,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够强求一步到位,管理结构的调整、职能的确定和管理方式手段的改革,都需要在长期中不断摸索,必须要围绕着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与改革这个中心逐步展开。从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以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和改革要求来看,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关键。改革突破口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1、 改革的目标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化和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交通运输体系”;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我国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认真吸取国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普遍经验,逐步推进交通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部分省市进行改革实践和制度创新,特别是要鼓励跨区域的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合作。 2、 从中央与地方权利的关系方面来看,有可能逐步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在综合交通管理体制上的职能分工,中央政府将会逐步强化综合交通体系的统一规划和政策协调职能,地方政府的管理体制和职能逐步明确,主要是加强规划的执行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养护、管理职能。 3、 在具体的业务领域内,铁路改革可能会有重大突破;公路的发展将会逐步完善,健全的投融资体制、管理和养护机制可能形成;水运市场将会进一步规范,避免目前形成的局部过度竞争状况;民航将会在逐步强化集团化发展的基础上日益规范; 此外,城市问与城市内交通之间的管理协调问题 将会引起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城市交通被长期排斥在大交通之外的局面会有所改变;一些新的交通产品和交通组织形式的出现将会按照其属性纳入交通管理部门,而不再是以增加新的管理机构出现。 4、 在行业的监管领域内,需要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的现代监管治理结构。一些具备独立性、专业性、透明性和可问责性的行业监管机构将构成行业的内部监管体制,同时一些市场中介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将会逐渐介入,形成行业的外部监督机制。与此同时,一系列有关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和改革的法律法规将会重新修订或者出台,进一步规范、统一政府和行业内企业的行为,保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公平、公开和公正。参考文献1贾顺平.交通运输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8.2杨浩.运输组织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3.3杨茂新浅析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J现代商业,2007.4陈晓峰关于道路交通体制改革的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1999.5赵金涛,刘秉镰.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5. 小组活动总结小组成员介绍扎西热旦 11251022运输1101班主要负责:提出改革方案以及论文整体撰写。嘎松旺姆 11251069运输1103班主要负责:提出我国交通管理运输体制的发展历史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论文的审定。第一次讨论在正式讨论之前,我们确定了分工,之后组织策划在思源进行第一次讨论,研究我们的课题,以便更好地完成我们的课题任务。这是我们小组的第一次讨论活动,小组成员主要是根据我们的课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并确定了报告的主体框架,即分成四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纺织品市场动态分析试题及答案
- 国际美术设计师考试知识点回顾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广告师考试知识图谱试题及答案
- 社工比赛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复习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证书备考中的经验借鉴试题及答案
- 潍坊化学初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的工作愿景考题及答案
- 精雕细琢2024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试题及答案
- 体能教练测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纳米银网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 初中生物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件 2024-2025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兴教育港澳台联考学校高考英语二模试卷
- 危重患者风险评估与安全护理体系
- 车务调车合同协议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
- 俗世奇人试题及答案
- 儿童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课件
-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