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人口、经济环境对人寿保险发展的影响姓名:杨晨 班级:11商81 学号:11086023摘要: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中国保险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根据国际保险业的发展经验,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正是保险业高速发展时期。在影响保险业发展的各种环境因素中,人口环境和经济环境是影响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和研究人口及环境因素对保险业的影响,有助于保险公司根据环境变化的趋势,对未来的发展做出正确的预测,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本文将从保险密度这个指标来研究人口密度和人均GDP对人寿保险发展的影响。关键字:人口环境 经济环境 保险密度 保险深度 人口密度 人均GDP 相关性 回归分析一、我国人寿保险业的发展(一) 人寿保险的內涵、意义和作用 1.人寿保险的含义 人寿保险是人身保险的一种。和所有保险业务一样,被保险人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接受保险人的条款并支付保险费。与其他保险不同的是,人寿保险转嫁的是被保险人的生存或者死亡的风险。 2.人寿保险的主要功能 人身保险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经济生活的安定。一方面要根据合理的计算来测定危险,而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在保险事故发生时,要力使原有经济生活所遭受的不安定可以迅速得到恢复。因而人身保险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有其特殊的效用,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考察: 1)对个人和家庭的效用 (1)经济保障,化解意外伤害造成的损失。人身保险可以把个人、家庭的人身危险转嫁给保险公司,缴纳确定金额的保险费以后,发生死亡、伤残、疾病、衰老等人身危险时,从保险公司领取一笔保险金以保证家庭生活的稳定,避免因家庭主要劳动力成员发生保险事故造成的家庭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甚至使生活陷入困境等情况的发生。 (2)投资手段。由于长期人寿保险中保险公司要对投保缴纳的保险费计算利息,满期给付的保险金大大高于缴纳的保险费,所以投保长期人寿保险往往被作为一种投资手段。 (3)保险单所有人和受益人还可享受税收减免。一般税法规定,在被保险人死亡时给付的人寿保险金可以免交所得税。付给受益人的保险金还可以全部或部分免交遗产税。给保险单所有人的所有支付,如退保金、红利、两全保险期满生存的给付,可以免交所得税的收入金额相当于所交付的保险费金额。对年金收入也只征收适量的所得税,即只对其中的利息收入部分征税。 2)对企业的作用 企业作为投保人,缴纳保费为员工投保人身保险,当员工发生死亡、伤残、疾病等事故时或年老退休后可以从保险公司领取一笔保险金,从而稳定企业支出,提高员工福利,增强企业凝聚力。当然,通过投保人身保险,尤其是人寿保险,可以使企业经营不受重要职员的突然死亡的影响,可以使合伙事业不因任一合伙人的死亡而解散,可以使职工安居乐业;同时提高企业信用,使企业的证券发行工作顺利进行。 3)对社会的效用 人身保险,尤其是长期人寿保险在其经营过程中聚集大量资金(相当部分是长期资金),可由保险公司进行投资运用,以便保值增殖。人身保险资金的投资运用,实际是把部分个人消费在一定时期内投入生产领域或其他经济领域,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此外,人身保险对社会的效用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稳定社会生活。 (2)有助于扩大社会就业。人身保险实质是一项以人为本的行销策略,增员管理是人身保险行业的一个重要经营理念,表现为整个行业的人员流动量很大,不断有许多素质欠缺或缺乏适应性的员工被淘汰出局,但同时又会有更多吃苦耐劳、素质较高的新员工加盟近来,使得人身保险行业可以容纳数量极大的社会富余劳动力,从而可以为社会解决一定的就业问题。(3)有助于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 (2) 人寿保险指标的解释 1.保险深度 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保险深度取决于一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保险业的发展速度。 保险深度的计算公式为:保险深度=一国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保险深度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该指标的计算不仅取决于一国总体发展水准,而且还取决于保险业的发展速度。 2.保险密度 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额。 保险密度反映了该地(或该国)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一国国民经济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 本文主要选取人寿保险密度为指标,通过分析人口密度、人均GDP和人寿保险密度的相关性来研究它们各自对保险业的影响。(三) 我国保险密度的发展 从保险业增长潜力的视角看,“十二五”以及今后更长的一段时期,中国保险业仍具备较大增长潜力。与国际发达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比,中国保险业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增长潜力和空间仍十分巨大。2012年,中国保险密度为178.9美元,世界平均保险密度为655.7美元,中国在世界排名第61位。2012年,中国保险深度为2.96%,世界平均保险深度为6.50%,中国在世界排名第46位。研究显示,在20102020年期间,中国保险业增速(12.9%)约为同期世界保险业增速(5.2%)的2.5倍。 如图1所示,我国人寿保险密度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增长幅度有所波动,在2010年达到最高点。图1 2000-2012我国人寿保险密度变化情况二、我国人口环境的现状(一)人口环境的含义人口环境是指人口的数量、分布、年龄和性别结构等情况。人口环境既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要的人力资源条件,又是企业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条件,因而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外部环境。(2) 我国人口环境现状1. 人口基数大 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快,可是人口增加很快,这就是中国人口基数大的原因。我国目前的人口基数13亿。假设每年出生1万人,死亡5000人。那么13亿就是人口基数,而1万人是增长,死的5000是减少,5000就是净增长。2. 新增人口多 由于我个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尽管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仍然处于快速增长中。3. 人口素质偏低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2000到2012年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比例不断减少,说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高的水平。表2 2000-2012我国人口文化程度表年份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比例200015.19%200211.63%200310.95%200410.32%200511.04%20069.31%20078.40%20087.77%20097.10%20115.21%20124.96%4.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的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预期寿命和死亡率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图2 2010年人口金字塔三、人口密度对保险密度的影响(一)理论解释 1.人口密度的含义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每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世界上的陆地面积为14800万平方千米,以世界70.57亿人口计,平均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47人。 2.中国人口密度现状 中国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130人,且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很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每平方公里超过400人;香港旺角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地方,每平方公里有13万多人;中部地区每平方公里为200多人;而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中国人口密度,在计划生育的控制之下,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目前仍旧是世界人口大国。 3.人口密度对人寿保险密度的影响人寿保险市场规模决定于三个因素:人口、购买力及购买意愿,人口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人口密度对保险密度的影响不容易看出来,它往往通过影响一些其他的因素来影响保险业的发展,例如随着人口密度大,意味着同等面积的地区,人口数量要更多,在形成有效保险需求的情况下,人口数量,影响着保险需求量的大小。而且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风险增加,客观上促进了对保险的需求。(二)数据描述 本文选择了国家统计局中2000年至2012年全国共13年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处理:Y为人寿保险保险密度,单位元/人;X为人口密度,单位为人/平方公里。表3 人口密度影响我国人寿保险保险密度的模型时间序列表年份人寿保险保险密度(元/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200078.11 1322001111.58 1332002177.03 1342003233.00 1352004245.71 1352005279.07 1362006308.96 1372007374.61 1382008552.55 1382009610.30 1392010783.13 1402011709.56 1402012735.43 141(三)实证分析 1.建立模型 Y=o+1X 其中,因变量:Y-人寿保险保险密度 自变量:X-人口密度 为随机误差项2.散点图图3 散点图 由图3可以看出我国人寿保险保险密度与人口密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保险密度随着人口密度的增长而增长。3.回归结果图4 回归结果 4.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将回归结果整理后得Y=-10956.57+83.03397X 这意味着X每增加一个单位,Y将增加83.03397,即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人寿保险的保险密度也增加,符合经济意义。 (2)拟合优度检验 R=0.922934,调整后R=0.915928,说明回归方程即上述样本函数的解释能力大致为91.59%,表示我国居民储蓄y的总变差中,由解释变量人口密度解释的部分占91.59%。四、我国经济环境现状(一)经济环境的含义 所谓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能力和支出模式的因素,它包括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等。(二)我国的经济环境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在曲折中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使得GDP由1988年的14928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3658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由同期的4497亿元上升到61358亿元。各项指标也得到很大程度的上升。五、人均GDP对保险密度的影响(一)理论解释 1.人均GDP的含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称作“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2. 我国人均GDP状况 2012年8月15日,统计局发布了新世纪实现新跨越 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83元,按照平均汇率折算,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在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快速增加。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8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0.1%。2012年,中国人均GDP超10000美元城市排名3.人均GDP对人寿保险保险密度的影响经济增长会在扩大经济规模的同时,一方面会诱发可保风险规模的扩张,从而为保险业发展创造潜在需求;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会形成投保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从而为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奠定支付能力基础。因此人均GDP与保险业发展应当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会直接促进保险业的发展,构成保险业发展的源动力。 但是,近年来全球出现经济动荡,中国的经济环境也面临较大压力,居民收入也收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些也成为了寿险发展的制约因素。(2) 数据描述本文选择了国家统计局中2000年至2012年全国共13年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处理:Y为人寿保险保险密度,单位元/人;X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为元。利用曲线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人均GDP对我国人寿保险保险密度的影响。表4 人均GDP影响我国人寿保险保险密度的模型时间序列表年份人寿保险保险密度(元/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200078.11 7857.682001111.58 8621.712002177.03 9398.052003233.00 10541.972004245.71 12335.582005279.07 14185.362006308.96 16499.72007374.61 20169.462008552.55 23707.712009610.30 25607.532010783.13 30015.052011709.56 35197.792012735.43 38459.47(三)曲线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曲线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果表5 模型汇总和参数估计值模型汇总和参数估计值因变量: 人寿保险保险密度(元/人)方程模型汇总参数估计值R 方Fdf1df2Sig.常数b1b2线性.933154.005111.000-46.826.023对数.944185.633111.000-3874.188438.871二次.957110.421210.000-216.854.043-4.398E-007自变量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表5给出了模型汇总情况和参数估计值及相应的检验统计量。可以看出,三个回归曲线中,拟合度最好的是二次曲线模型(R方=0.957)。从F值来看,对数模型的拟合度最好,因为F值最大。三个模型的概率值都是0.000,因此三个模型都比较显著。另外,还得到了每个模型中常数和系数的结果。图5 回归曲线及散点图 图5给出了三个曲线模型拟合曲线及观测值的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对数模型拟合的曲线与原始观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项目立项分析工具包
- 基金从业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通信行业5G通信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2025年数字货币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业务合同管理与审批模板
- 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查询及答案解析
- 材料探究真题试卷及答案
-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手册企业运营版
- 护理礼仪竞赛题库大全及答案解析
- 客户需求分析工具与解决方案模板
- 2025年建筑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选煤厂)
- 2025高中英语3500词汇必背手册乱序版
- 粉尘清扫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 糖尿病预防及宣教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测验答案
- 数学活动自然数被3整除的规律
- TCNAS49-2025成人泌尿造口护理学习解读课件附送标准全文可编辑版
- 城区供水特许经营权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十年(2016-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0 解析几何解答题综合(解析版)
- 党校食堂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