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剂科药事相关应知应会 部分讲解,会昌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刘伟华 2016.08.19,抗菌药物相关知识部分讲解,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 “核心条款”共33条,用“”标示 其中,药剂科共2个核心条款: 2个都是关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监督。,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核心条款,3,抗菌药物相关条款,4,5,抗菌药物相关条款,6,抗菌药物相关条款,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详见“各类抗菌药物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会人医字【2016】33号文中规定内科及非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不能超过7天,若超过应有微生物标本送检或细菌耐药监测报告并填写越级或延时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轻症感染-口服给药(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 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 病情好转后及早-口服给药。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不宜吸收、不宜耐药、不宜致过敏、不常使用),给药疗程,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混合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重症感染(例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例如结核病、慢性骨髓炎等) 联合用药时可以减少毒性反应,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原则,在临床上多数感染用一种抗生素药物即可控制,即无联合 用药的必要。 如果两种药物联用即可达到疗效,就应避免盲目使用三种或四种药物联用。 同类抗生素尽量避免合用,特别是应避免联用毒性相同的药物。,抗菌药物如何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 “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级。 医生级别相对应的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权限:非限制使用级(执业医师以上);限制使用级(主治医师以上);特殊使用级(副主任医师以上(含临床科主任),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必须达到哪些指标,二级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不超过35种;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中品种27种(目录内抗菌药物使用级别一定要掌握。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目录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目录外-万古霉素)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40%;我院门急诊无法分开,故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30%。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60%;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是吧 全院全性,全,全院性指标,会昌县人民医院临时采购抗菌药物目录,经2016年1月29日会昌县人民医院药师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拟定下列抗菌药物为临时采购品种: 1、硫酸依替米星:0.1g/100ml 2、氯霉素针:0.25g/2ml 3、四环素片:0.25g/100s 4、诺氟沙星胶囊:0.1g 5、林可霉素针:2ml 6、万古霉素针:0.5g,我院现有抗菌药品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最新),我院现有抗菌药品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最新),抗菌药物品种、品规数量要求,抗菌药物品种数=本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目录中抗菌药物品种数,复方磺胺甲恶唑(磺胺甲恶唑与甲氧苄啶,SMZ/TMP)、呋喃妥因、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5-氟胞嘧啶可不计算在品种内 本目录所列抗菌药物只包括全身作用的抗菌药物(含抗真菌药物)。不包括抗结核药、抗麻风病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用药原则:围手术期和预防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预防使用抗菌药的手术野分类,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P22-P26),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P22-P26),注: 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 对-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给药方法 在术前0.51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覆盖时间 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按治疗性应用的原则而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我院抗菌药物相关制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办法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和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会诊制度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诫勉谈话制度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调剂资格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细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和会诊流程,临床医生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上不允许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时,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并经扩大会诊同意或科主任审批同意,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方可使用。在使用前需送检做药敏试验。一般门诊不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需经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会诊人员由具有丰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专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临床药师担任。,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会诊专家组名单:赖雷鸣 卢邦宁 刘得青 文礼春 张瑾 彭燚焱 张人富 谢阳东 唐沛青 吴光标 陈尧森 谢丰 邱克勤 张红 林荣华 曾庆荣 郭敏飞 钟瑜辉 跨专科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会诊专家组名单: 文礼春 张瑾 曾庆荣 唐沛青 邱克勤 彭燚焱 吴光标,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流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申请表科室填写,科室请相关专家(1-2名以上)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剂量等,具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执行处方或医嘱,严密监测用药情况,及时记录上报治疗情况,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学特点:手术部位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 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的分类方法,将手术切口分为4类(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表1-1手术切口类别)。,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清洁手术(类切口):手术范围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范围无污染,如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等,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等预防用药纳入普外科清洁切口手术管理。,重点讲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类切口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增多者;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颅内手术、脾切除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不包括在内; 存在感染相关高危因素者,高危因素包括:年龄超过70岁、糖尿病控制不佳、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 (五)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内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药品不良反应相关问题,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以及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处理流程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封存)。一经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需详细记录、调查,按规定要求对典型病例详细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并按规定上报。 药物不良反应上报流程和时限 上报流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停止用药积极对症处理详细记录、调查上报医院ADR监测小组药品封存并送检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分析整理并上报国家ADR中心。时限:严重、罕见的或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最迟不超过15个工作日,其他的不良反应于30天内上报。,我院ADR报告与监测管理小组及职责,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与监测管理小组 组 长:卢邦宁 成 员:李发明 刘伟华 刘丽敏 张 瑾 朱丽琴 宋年年 曾清香 吴 琳 刘凤娇 刘桂莲 刘莲秀 曾李琳 万莉英 曹晓梅 王检秀 曹 霞 肖云蔚 孙新平 朱贵珍 文洪珍 周桂莲 李 琳 刘长林 曾庆涛 兰辛伟 各临床科室正护士长为我院ADR联络员 。 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与监测管理小组职责:全面指导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工作,从法规及业务上协助并督促监测工作的落实。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宣传、培训、咨询工作。组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方法的研究工作。承担国家及所在地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委托的工作、配合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和群体不良事件相关调查工作。,特殊药品相关问题,特殊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 我院特殊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第一、二类精神药品、易制毒类药品(按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 麻醉药品: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片,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磷酸可待因片。 第一类精神药品:盐酸氯胺酮注射液,盐酸麻黄素注射液(易制毒类药品、按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 第二类精神药品:地西泮,地佐辛,咪达唑仑,酒石酸布托菲诺针,阿普唑仑片,注射用苯巴比妥钠 ,苯巴比妥片,佐匹克隆 ,曲马多分散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定义和管理要求,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定义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隐癖的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 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要求: 对麻、精药品做到“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基数管理”、“三级管理”(药库-药房-临床科室)、“批号管理”。 药剂科定期对进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 各相关科室有相应的“特殊药品”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高危药品定义及管理要求,高危药品的定义: 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危害人体的药品。高危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高危药品管理要求: 高危药品应“专柜储存”、“专人负责”、“专柜专锁”(分区放置),“专用标识”我院标识为(黄底黑字)。领用时应凭医嘱单携带“高危药品专用药篮”到药房领用,药房应用“专用高危药品袋”配发高危药品。药剂科要定期(至少每月1次)进行检查并及时向护士长或药品管理员反馈和提出整改意见。,高危药品品种和分类,我院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的三级管理相关要求,按A,B,C等级分类现在共有16种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管理要求,对“看似”“听似”“多规”等易混淆药品医院建立了全院统一的“看似”“听似”“多规”药品目录和警示图,并在药品存放区域粘贴看似、听似、多规“看似”“听似”“多规”警示标识,在存放、使用时注意区分。 药剂科要定期(至少每月1次)对全院易混淆药品进行检查,调剂时应双人核对,确认无误后方能发放。 药师调剂易混淆药品时,应严格遵循“四查十对”原则。 给药护士在给患者使用易混淆药品时,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剂型、规格、生产厂家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给患者使用。 我院高危、易混淆药品标识:,住院病人自备药品管理制度,自备药品定义:指在医院允许的范围内,患者本次就诊期间因病情需要使用,由患者自备而非本院药剂科供应的药品。 患者自备药品使用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原则上不得使用患者自备药品,如因患者病情特殊,需要使用该药品但本院又无法提供时,可考虑使用患者自备药品。 患者必须确认自备药品来源合法、质量合格,并提供该药的来源依据,自备药品必须为国药准字号的药品,对没有我国批文的药品不予使用。 向患者告知,告知内容包括:药品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 医患双方需要签自备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并将自备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于患者病历存档。 自备药品的使用必须有医嘱和使用记录,所有工作人员禁止给患者使用没有医嘱的药品。 若因应用该药出现不良反应,责任由患者承担,病情危急时医务人员应积极履行抢救义务,但相关费用由患方承担。,存在以下问题的自备药品一律不得使用: 不能说明自备药品合法来源和提供来源依据的; 自备药品标签不清或无药品说明书的; 需特殊保管的药品如:冷藏,避光等,不能提供符合规范存放条件的; 过期的; 高危药品; 国产药品无国药准字号的; 进口药品未标明进口药品注册证号的; 适应症与诊断不相符的; 可疑、来路不明的。,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规定,超说明书用药的定义:超说明书用药是指临床实际使用药品的适应症、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书之内的用法,包括年龄、给药剂量、适应人群、适应症、用药方法、给药途径或疗程等与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不同的情况,又称超范围用药。 临床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原则 为保障病人安全,临床用药原则上不得超出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即不得超说明书用药。 特殊情况需超说明书用药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无合理的可替代药品和疗法,但必须充分考虑药品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权衡患者获得的利益大于可能出现的风险,保证该用法是最佳方案; 用药目的必须仅仅是为了患者的利益,而不是试验研究; 有合理的医学实践证据,有充分的文献报道、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及研究结果等; 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区急救、备用药品管理制度和领用、补充流程,病区配备抢救用药、专科应急用药和专科常用治疗药品,其药品仅供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非住院患者不得使用。药品不得擅自借用或挪作私用。 抢救车内药品目录及基数由护理部统一确定。 其他药品品种及数量基数则根据各临床专业医疗需要由科室填写备用药品审批表,由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审核,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批准。 清单分别留存药剂科和病区护士站。 非病区存放的药品,药剂科将统一收回登记,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病区原则上不配备贵重药品、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抗菌药物、生化及血液制品,如确实需配备少量上述药品,须经分管院长批准,并按本制度管理与使用,用后应登记以备查。 备用药品品种及数量审批后,原则上不再变动,因临床需要,确需增加品种、数量的,须填写补充备用药品审批表,说明理由,并附补充药品明细,上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后,方可变动。补充药品不得超出医院统一配置药品和科室专科用药目录。,病区急救、备用药品管理制度和领用、补充流程,病区所有药品按说明书规定条件储存,药品分类存放,标识醒目。 急救车摆放位置尽量做到全院统一,并在上方粘贴醒目的“抢救车放置点”标识。 注射剂、内服药放置病区配药室并严格分开放置。 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及抢救车放置处须粘贴醒目的“警示标识”。 第二类精神药、高危药品品应专柜加锁存放。 须冷藏的药品必须放置冰箱冷藏室内,冰箱温度及清洁记录规范。 须避光保存的药品要采取避光措施,不得长时间暴露在光照下。 近效期的药品摆放于易于先用的位置,以“左进右出”为习惯,使用时按效期和批号顺序以近期先用的原则使用。 病区药品管理人员每周检查药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运输安装安全管理方案范本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护理)儿科护理学(二)-外科护理学(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建筑工程)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结构力学(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建筑工程)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银发消费市场养老服务需求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城市配送体系智能化改造2025年规划与效率研究报告
- 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初步设计评估报告-2025年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信息化技术集成
- 无线通讯设备安规及维护方案
- 贵州省遵义求是中学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运动控制考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培训招生宣讲
- 2025玛纳斯县司法局招聘编制外专职人民调解员(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陕西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 瓜子的产品讲解
- 信访业务培训课件
- 2025年秋期人教版2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6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海关法律法规培训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