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A井组于2002年9月投入滚动开发,含油面积0.3Km2,地质储量32104t,该井组原油相对密度为0.86。体积系数为1.2。该注采井网为一注三采,其构造井位图如图1所示。图1 A井组构造井位图 图2 A井组连通图MPaA、C两口井分别于2002年9、10月压裂投产,B井于2002年11月酸化投产,D井于2002年12月压裂投产。为补充井组地层能量,通过对井区的构造和连通状况进行研究,A井于2003年5月转注,井组的连通状况如图2。2003年10月测注水井吸水剖面如表2所示。2004.5.10测得该井组抽油机动态控制图如图3所示。 表1 A井组生产数据表图3 抽油机动态控制图(2004.5.10)DBC表2 A井吸水剖面2003年10月测 1绘制B井采油曲线2计算(1)井组2003年及当年的采油速度?(2)B井2003年度5月和2004年5月的泵效?(3)C井截止到目前年度同期含水上升速度?(4).A井2003年10月及2004年5月的视吸水指数?3动态分析:(1)分析井组的生产动态变化原因?(2)提出改善井组生产状况的注水井措施?(3)提出改善井组生产状况的油井挖潜措施? 【22】:某七点法面积注采井组,原油相对密度0.86,原油体积系数为1.13,生产井的原始地层压力分别是:A井为9.5MPa,B井为9.4 MPa,C井为10.0 MPa,生产动态数据及注水数据如表:表1 A井生产动态数据表日期A 井 生产天数d生产参数 生产数据 泵深(m)静压 (MPa)备注 泵径(mm)冲程(m)冲次(n/min)产液(t/d)产油(t/d)含水(%)动液面(m)200612314439356 65210009.6200701314439326 6551000200702284439305 7601000200703314439284 8201000200704304439273 8401000200705314439293 8381000200706304439242 856100010.1 图1 A井示功图对比A井2007年6月示功图 2A井2006年12月示功图 表2 B井生产动态数据表日期B 井 生产天数(d)生产参数 生产数据 泵深(m)静压 (MPa)流压 (MPa)备注 泵径(mm)冲程(m)冲次(n/min)产液(t/d)产油(t/d)含水(%)动液面(m)20061231563128577.0 959509.53.820070131563129080.0 10095020070228563129085.0 859502007032970399584.0 4601050换泵20070430703910083.5 580105020070531703911083.0 650105020070630703911382.6 70010509.33.2表3 C井生产动态数据表日期C 井 生产天数(d)生产参数 生产数据 泵深(m)静压 (MPa)备注 泵径(mm)冲程(m)冲次(n/min)产液(t/d)产油(t/d)含水(%)动液面(m)20061231562.6614 55.0 802106310.620070131562.6615 55.8 750106320070228562.6611 56.3 600106320070331562.6610 57.0 450106320070430562.6610 59.0 285106320070531562.669 61.2 257106320070630562.668 64.5 267106311.3图2 C井示功图对比C井2007年6月示功图 C井2006年12月示功图 表4 E井注水数据表日期泵压(MPa)油压(MPa)套压(MPa)配注(m3/d)注 水 量(m3/d) 备 注 全井一层二层三层20061214.0 12.0 6.2 18017535806020070114.0 12.1 6.2 18017835826120070214.0 12.3 6.2 200201518070方案调整20070314.0 12.3 6.2 20020251807120070414.0 12.2 6.2 20020051797020070514.0 12.3 6.2 20021552857820070614.0 12.3 6.2 200213528477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和分析下列问题:1绘制B井采油曲线2计算(1)计算C井2007年6月的平均沉没度?(2)计算B井2006年12月总压差和与2007年6月的生产压差?(3)计算A井的理论排量及2007年6月份的泵效?(4)计算B井2007年6月的采液指数?(5)井组2007年6月的注采比?3根据示功图判断A井和C井泵的工作状况(1)A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说明判断依据。A井2006年12月示功图 : 正常示功图 A井2007年6月示功图 :气体影响(2)C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说明判断依据。C井2006年12月示功图 :正常示功图C井2007年6月示功图 :固定凡尔漏失(3)B井为什么换泵后油层压力还能够保持稳定?(4)注水井状况分析?4提出下步措施意见? 【21】解:1绘制B井采油曲线略2计算(1)井组2003年的采油速度=2003产油量/地质储量100%=14138.5/320000100%=4.42%井组2004年的采油速度=2004年5月日产油量366/地质储量100%=40.7366/320000100%=4.66%(2)2003年5月混合液密度=(1含水)原油密度+含水水的密度=(117.3%)0.86+17.3%1= 0.88(g/cm3)B井2003年度5月理论排量=(D/2)2Ln1440=(0.044/2)(0.044/2)3.144.251440=45.96(m3/d)B井2003年度5月泵效=日产液量/理论排量100%=10.4/45.960.88100%=25.71%B井2004年5月混合液密度=(1含水)原油密度+含水水的密度=(119.7%)0.86+19.7%1= 0.89(g/cm3)B井2004年5月理论排量=(D/2)2Ln1440=(0.038/2)(0.038/2)3.144.241440=27.42(m3/d)B井2004年5月的泵效=日产液量/理论排量100%=7.6/27.420.89100%=31.14%(3)C井截止到目前年度同期含水上升速度=2004年5月综合含水2003年5月综合含水=61.4%12.4%=49%(4)A井2003年10月视吸水指数=日注水量/注水压力=150/24.8=6.05 m3/(dMPa)A井2004年5月视吸水指数=日注水量/注水压力=80/27.2=2.94m3/(dMPa)3动态分析(1)分析井组的生产动态变化原因:2003年1月至2003年7月该井组产液量、产油量下降,含水略有上升,是因为井组依靠天然能量进行开采,属衰竭式开采;2003年5月A井转注,地层能量得以补充,井组产量开始回升,含水率上升,说明井组注水见效。 产油量下降快,主要是B井和C井影响,动态控制图中,B井位于供液不足区或参数偏大区,液面较低,自A井转注后,该井产量反而下滑,说明受效不好;C井日产油量下降主要是由于该井含水率上升造成的。井组含水率上升较快,主要是受C井影响,C井位于潜力区或参数偏小区,生产压差放的较大,在平面上水线向C井方向推进快,造成C井含水上升快,存在平面矛盾,对井组含水率影响也很明显。2003年 10月吸水剖面显示,A井上层不吸水,油压上升的情况下,注水量下降,视吸水指数下降,不吸水可能是未动用,水嘴堵或油层堵塞造成,需要验证。2003年 10月吸水剖面显示,A井下层吸水差异大(11.5%59.8%),是由于物性差异大,造成层间干扰大,吸水百分数差距大。连通图显示尖灭层较多,由于断层遮挡,D井上层与A井不连通,井组水驱控制程度差。2004年5月动态控制图合理区上图率低,说明管理滞后。酸化投产主要影响近井地带,所以B井受效差还要分析注水井配注量改变后,各生产井与之对应关系,是否受影响(2)提出改善井组生产状况的注水井措施;验证该注水井是否分层开采,若未分层,尽快进行分层注水。上层如果未动用,尽快补孔动用。检查水嘴,若堵塞则更换,若未堵塞则证明是油层堵塞,采取洗井,酸压解堵。调剖注水,加强低渗层的注水。(3)提出改善井组生产状况的油井挖潜措施。B井压裂引效、适当调大工作制度。目前应该调小C井测产液剖面,分层开采,对高渗层堵水,之后调整合理工作制度。加强管理,提高合理区上图率。D井上层补孔,分层开采。D井旁断层遮挡内打注水井,或开采上层。【22】解:1 绘制B井采油曲线略2 计算(1)C井2007年6月平均沉没度=泵挂深度动液面深度=1063267=796(m)(2)2006年12月总压差=静压原始地层压力=9.59.4=0.1(MPa)2007年6月生产压差=静压流压=9.33.2=6.1(MPa)(3)A井理论排量=/4D21440Sn=3.14/40.0442144039=59.09(m3)2007年6月泵效=Q实际/(Q理论L)100%=24/(59.09(91.7%+(191.7%)0.86)100%=41.09%(4) B井2007年6月的采液指数=日产液量/生产压差=11.3/6.1=18.52t/(dMPa)(5)井组2007年6月的注采比=日注水量/(日产油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密度+日产水量)=213/(301.13/0.86+16030)=1.263分析(1)A井受到气体影响。依据:产液量下降,液面下降,地层压力上升。由于受到气体影响,泵的充满程度降低,使采出能力受到抑制。(2)C井固定凡尔漏失。依据:产液量下降,液面上升,地层压力上升。由于举升出现问题,导致液体不能及时采出,造成地层憋压。(3)B井2007年3月换大泵生产,对应注水井2007年2月调整方案,调大了1、3层的分层配注量,所以换大泵带来的地层采出能量损失得到及时补充。(同时也调小了冲次)(4)注水井E井2007年5月开始在注水压力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实际注入量大于配注量,可能存在水嘴被刺大或窜槽。2007年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生产设备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合同
- 2025版科技创新融资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工艺品范文质量员聘用合同
- 2025年度外贸流程:装箱单制作与运输合同
- 2025年大连淘宝代运营服务合同涵盖店铺优化及数据分析
- 说课课件公众号
-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培训教案课件
- 2025浙江省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劳动合同
- 红色足迹课件
- 2025现代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 汽车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课件
- 电梯每日巡视检查表
- 《健康评估技术》课件-7.《发绀》
- 《分析化学总复习》课件
- 《生物试卷分析》课件
- 皮肤科常见疾病瘙痒症护理的课件
- 2023年湖北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总工会协理员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招投标结果申诉函
- 内部准驾证管理办法
- dd5e人物卡可填充格式角色卡夜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