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二实用类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材料一:“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因罹患肺癌、病情恶化抢救无效于9月15日夜间逝世,享年72岁。国家天文台16日发布讣告称,遵其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南仁东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自1994年起,他一直负责工程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编订了科学目标,指导了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及试验。(选自2017年9月17日新华网)材料二:就在刚才(2017年10月10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在贵州建设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大锅,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了新的脉冲星!而且不止一个!我不知道你怎么想,反正我是立刻想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一个人FAST望远镜之父,9月15日刚刚驾鹤西归的南仁东老师。(选自刘博洋这颗星星,献给他:“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材料三:1993年,在日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仁东跟同事们说:“咱们也建一个吧。”1994年7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概念提出。1994年始,南仁东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建设巨型球面望远镜作为国际SKA的单元,开始启动贵州选址工作。为了给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选址,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先后对比了1000多个洼地,时间长达12年。1995年11月,“大射电望远镜”中国推进委员会成立,由南仁东任主任。2006年,南仁东任国际天文学会射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主席,为中国天文学界第一次在此层面任职,在国际射电天文界得到同行的认可与尊重。2007年7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作为“十一五”重大科学装置正式被国家批准立项。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选自百度百科)材料四:姜鹏来天文台面试的时候,并不知道南仁东是谁,“只是感觉到他强大的气场,一看就是头儿,甚至有点儿像土匪头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筹划FAST项目时,南仁东就一直留着一撮小胡子,过了20多年,头发和小胡子都已变得花白。在工地上他随意地穿着大汗衫,鼻梁上架着近视镜和老花镜,回北京又变回了时髦老人,有时候回到校园给研究生上课,他会穿花衬衫和牛仔裤,有一次还穿了条很潮的皮裤。“出国参加学术会议也很注重形象,要带一箱子衣服去。”FAST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张海燕说。南仁东是1963年吉林省的高考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文革”之后,在北京天文台读天体物理的研究生。他是一个爱好艺术和哲学的科学家,尤其喜欢画画,在日本国立天文台访学期间,创作了一幅油画富士山,至今仍挂在该校教学楼的大厅里。“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反射面周围的六座百米支撑塔要等间距排布,打乱排不是能减少很多工作量吗?结果他就一句话,那样不好看。别看他忙,但做PPT特别讲究,有一次开完会其他单位的人问我,你们是请专人帮忙设计的PPT吗,怎么版式那么好看?其实都是南老自己做的。”FAST工程副经理张蜀新向本刊回忆道。(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17年第41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天眼”计划经南仁东先生提出并参与整个工程的建设,前后耗时20多年。南仁东先生鞠躬尽瘁为此一事,成就了大国重器。B南仁东先生生前主持建造的“中国天眼”在建成一年多后就发现了不止一个新的脉冲星,能够看到自己的成就他死而无憾。C“中国天眼”工程仅选址就耗费12年时间,可见建造地址在整个工程中的重要性,以及选址的艰难程度。D南仁东先生不仅是能成为理科状元的学霸,也是有艺术情调的科学家,尤其擅长画画。答案B解析B项错在脉冲星被发现时南仁东先生已经去世。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天眼”计划的各个关键时间点上都少不了南仁东先生的身影,可见他为整个工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B南仁东先生不仅是“中国天眼”工程的总负责人,也是国际射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主席,使得中国的天文学在国际上得到了尊重。C南仁东先生的离世是中国天文界的一大损失,使“中国天眼”计划搁浅,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D南仁东先生在工地、教室、学术会议场的穿着是不同的,像工人一样随性,和学生能够相近,和学者可以相敬。穿衣风格反映了他的为人处世。答案C解析C项推断没有依据,南先生去世前“中国天眼”已经启用,并在他刚刚去世后就发现了脉冲星。3请结合材料指出南仁东先生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答:_答案有理想,从构想“中国天眼”可以看出。有前瞻意识,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提出要建“天眼”。勇挑重担,坚韧不拔,成为“天眼”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为工程耗费了20多年,克服了无数难题。简朴,从文中遵其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可看出。注重仪表,教室、学术场合的穿着不同。爱好广泛,喜欢画画而且水平高。爱国,推动大国重器建造,提高了中国天文学的国际地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材料一:黄旭华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前不久,老人还荣获了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4年,感动中国给黄旭华的颁奖辞是这样写的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1988年,在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黄旭华把这个使命般的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此后的20多年里,黄旭华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还在延续。这位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每天8点半走到办公室,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黄旭华少年时期曾在聿怀中学读书。2017年9月29日,聿怀中学举办建校14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黄院士携夫人精神矍铄地回到母校出席活动,寄望同学们立自强之志,迈坚实步伐,成为新一代国家栋梁。(摘编自汕头日报)材料二:1958年,中国的核动力潜艇完全白手起家。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设备成千上万。其中,核动力装置、艇体结构及艇型等7项难题号称“七朵金花”。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动力潜艇艇型是“水滴型”,美国为实现水滴型构造,谨慎走了三步。中国该怎么办?黄旭华大胆提出,“必须三步并作一步走”。既然国外已成功地将水滴型艇和核动力结合,就说明这条路切实可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国国力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只能少走弯路”纸上得来终觉浅。要使想法变成现实,除了大胆,还要苦干。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反复论证,黄旭华带领同事们仅用3个月就提出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方案一出,黄旭华又一头扎进上海交大的试验室。黄旭华至今还珍藏着一把“前进”牌算盘。在没有计算机之前,研制核潜艇的许多关键数据,就是从这把算盘上跳出来的。黄旭华说,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常常是两拨人一起算,结果一致还好,不一致两边都要重新算。除此之外,黄旭华还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核潜艇体积狭窄,而装艇设备和管线数以万计,如何知道艇体和设备的精确重量、确保重心稳定?黄旭华要求,所有设备都要过秤。在之后数年的建造过程中,大小设备件件如此、天天如此。“斤斤计较”使得排水量达4000多吨的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和设计值完全吻合。为了艇上千万台件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网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牵涉面广,难度可想而知。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送走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终于,中国的核潜艇搞出来了。(摘编自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曾拿着算盘算数据)材料三:下潜的深度,决定了核潜艇能否躲过对手的监视而成功攻击目标。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在深潜试验中葬身大海的,艇上100多人全部遇难。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也要做深潜试验。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为了稳定军心,黄旭华在和潜艇的官兵们开会时,大胆提出了要一同下水的决定。时年62岁的黄旭华随着核潜艇下潜至水下300米,在这一深度,一张扑克牌大小的核潜艇艇壳要承受1.5吨的压力,黄旭华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摘编自臧江江、吴夏曦核艇之父黄旭华人间蒸发30年成就赫赫之功)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的颁奖辞赞颂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深潜人生。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第一代核潜艇研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直至耄耋之年仍延续着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B材料一写黄旭华93岁仍坚持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还到校园参加活动,为了国家和地方的科技人才培养奔走操劳,贡献余热。C材料二中,中国早期核潜艇科研手段一片空白。黄旭华只能带领同事们拿着算盘算数据,用此手段提出了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原有的尖端技术问题就都迎刃而解。D材料三写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在深潜试验时,下去后再没有上来,艇上人员葬身海底。一是证明科学研究总是存在危险的,二是为写黄旭华做铺垫。答案C解析C项以偏概全,黄旭华除了带领同事们拿着算盘算数据外,还将所有设备都过秤,才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用了比较生动的语言含蓄地使读者感受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浑金璞玉般的品质,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情感力度。B材料二提到美国三步实现艇型水滴型构造,意在为下文衬托黄旭华提出“必须三步并作一步走”的胆识做铺垫。C这三则材料运用了引用、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就黄旭华的事迹做了客观、真实的报道。D材料三中,作者写到黄旭华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说明黄旭华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其他做此研究的科学家要大得多。答案B解析A项材料二用的是平实的语言,朴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书店阅读活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考核试卷
- 体育产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考核试卷
- 软件敏捷开发规范考核试卷
-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行业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跨文化背景下的金融AI产品推广策略考核试卷
- 印刷工艺水墨平衡控制考核试卷
- 计划生育证明承诺书
- 企业年终工作总结12篇
- 化工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 正道新风活动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无线通讯检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机会报告
- 2025年上海徐汇区高一(下)信息技术合格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铁电存储器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机会预测报告
- 医院医保医疗管理制度
- 危急重症救治管理制度
- 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服务方案(投标文件)
- CJ/T 123-2016给水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
- T/SHPTA 068-2023汽车内饰粘结用热熔胶膜
- 新生儿喂养困难应对指南
- 网络钓鱼攻击与防范策略教学课件
- 河北安管人员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