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格式说明和模板.doc_第1页
中文格式说明和模板.doc_第2页
中文格式说明和模板.doc_第3页
中文格式说明和模板.doc_第4页
中文格式说明和模板.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大学第十二届基础学科论坛中文论文格式说明及模版格式说明:中文论文关键格式(按行文次序)如下。建议您在中文论文模板上直接行文。1. 页眉中间:“XX大学第12届基础学科论坛”,页眉最右端:标准学科分类名(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文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页码:若文章有单独封面,则封面无页码。正文开始页面的页码为1。页码须居中。2. 论文题目格式为“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作者信息、导师信息格式参见模板。作者名格式为“五号、宋体、居中”,信息为“10号、宋体、居中”。学院名和年级数须为全称。3. “摘要:”“关键词:”两词及冒号为“10号、黑体”,后面内容为“10号、楷体_GB2312”。4. 各级标题以开头,并逐级展开(见模板)。第一级1的标题格式为“黑体、四号、加粗、左对齐”。第二级1.1的标题格式为“黑体、小四、加粗、左对齐”。更次级的标题格式一律为“黑体、五号、加粗、左对齐”。5. 正文文字格式为“宋体、五号”,段落开头要空两个汉字的格数。出现的数学参数字母必须为公式编辑器状态下的斜体英文(如参数),其余出现的英文须为Times New Roman格式,字号为5号。6. 编号a) 图、表要有编号。格式为“图1”“表1”,图号在图正下方,表号在表正上方。可在“图1:”“表1:”后附上适当文字描述,整体文字格式为“宋体 10号”。b) 除去在正文中平铺书写的公式,其余占单独一行的公式都要居中,且在行末编号,格式为“(1)”。全文所有公式序号必须对齐。c) 正文中出现文献时,右上角的角标格式为“1”(Shift加Ctrl加+),在全文中依次编号。文末参考文献按上述编号列出。7. 可在“结论”后适当附上“致谢”“附录”。8. 参考文献(请仔细阅读)a) 参考文献只选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一般不宜引用。文献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外加英文半角方括号“ ”,空一格后开始书写文献。中文格式须为“五号、宋体”,英文须为“五号、Times New Roman”。b) 书写文献时,各项间的分隔点为全角英文句号“”,最后以分割点结束;出现的逗号为半角中文逗号“,”;出现的冒号为半角中文冒号“:”。c) 若文献为期刊,请按下列次序书写: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可缩写),年份(卷号或期号):起止页码外国作者姓前名后,名缩写,省略缩写点。3人以上只列3人,后加“等”字。缩写的期刊名中分隔点为英文半角句号“.”。起始页码中间用半角中文波浪号“”分隔。d) 若文献为专著,请按下列次序书写:作者书名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9. 英文摘要、关键词。(请作者务必提供)包括英文题目、英文姓名、作者和导师信息等,详见附件三中的要求2和3。4xx大学第十四届基础学科论坛 社会学自然资源的使用与社会文明发展作者1,作者2(xx大学匡亚明学院2004级)作者3(2006级)指导教师:(XX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摘要: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学着如何使用各种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来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但随着社会发展(建议您将摘要压缩在1/3页) 关键词:资源;文明;可持续发展(中间用分号隔开,末尾不要分号)“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1 (您可以在1之前有适当的引言)1.一级标题辞海中对自然资源的解释是:“一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材料来源和布局场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21.1 二级标题1.1.1 三级标题 1.1.2 1.2 二级标题 2.一级标题正文(一个公式出现的例子。根据语句的结构,注意公式后必要的英文句号或逗号。)Einstein最终推导出. (1)(另一个公式出现的例子。注意此时根据句意,此公式后无需英文句号。)最终我们可以推导出加速度的定义式,我们将其写在下方。 (2) (一个平铺书写公式的例子,无需编号)众所周知,加速度的严格定义为,因此3.一级标题(一个图片出现的例子,注意图片说明) 图 1: 比热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一个表格出现的例子,注意表格说明) 表1: 一些元素的性质比较元素/()/()He0.003410.02370Ne0.02110.0171Ar0.1340.0322Kr0.2320.0398Xe0.4190.0510H20.02440.0266N20.1390.0391O20.1360.0318(一个引用公式和图表,并出现数学参数的例子,应该注意文中夹杂的参数字母都为公式状态,而非New Times Roman的普通英文。)(3)在式(3)可知,电阻与电阻率和长度成正比,而与面积成反比。同时根据图1和表1,我们可知4.结论(除了对全文进行总结,您也可进行适当的讨论。)致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xx的许多帮助,在此附录1(除非该附录对文章至关重要,否则我们不建议文末出现附录。)附录2参考文献1 赵凯华,罗蔚茵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42552 臧涛成弹簧系统能量计算大学物理,2005,24(2):573 Kohmoto MTopological invariant and the quantization of Hall conductanceAnn. of Phys,1985(343)中文稿件以下内容勿缺Th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Social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Author 1, Author 2(2004, Department for Intensive Instruction Nanjing 210089)Author 3(2006, Department of Physics,)Mentor: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Abstract:Human beings started learning to use varieties of resources since the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