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茶之序第一章 茶之序 1.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 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第一章 茶之序-神农传说北沙参莲子茶叶金银花C 2.“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 茶学专著?()第一章 茶之序-神农传说大观茶论茶经茶录茶述B 3.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第一章 茶之序-茶文学初步兴起 孙楚的出歌 西晋杜育的荈赋 王微的杂 诗 晋宋时期的搜神 记B 4.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第一章 茶之序-茶文学初步兴起唐代宋代元代明代A 5.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第一章 茶之序-茶文学初步兴起 走笔谢孟谏 议寄新茶 谢木韫之舍人赐 茶 饮茶歌诮崔 石使君 一字至七字诗茶 A 6.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第一章 茶之序-茶文学初步兴起赵佶李白神农氏陆羽A 7.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 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第一章 茶之序-饮茶方式改变明清时期唐朝宋朝元朝A 8.“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 出的?()第一章 茶之序-饮茶方式改变朱元璋赵佶朱棣乾隆A 第二章 茶之源第二章 茶之源 1.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 家?第二章 茶之源-茶叶的起源日本韩国英国中国D 2.茶字萌芽于哪个朝代?第二章 茶之源-茶字的由来隋朝汉朝唐朝明朝B 3.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第二章 茶之源-茶字的由来隋朝汉朝唐朝明朝C 4.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第二章 茶之源-茶字的由来荼槚茗茶A 5.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第二章 茶之源-茶的利用方式药用食用饮用药食同源A 6.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第二章 茶之源-茶的利用方式隋朝汉朝唐朝明朝C 7.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第二章 茶之源-茶的分类及其特征红茶绿茶白茶黑茶B 8.黄茶的最大特点是?第二章 茶之源-黄茶黄汤黄叶高香持久绿叶红镶边汤色清亮A 9.黑茶的干茶颜色是?第二章 茶之源-黑茶纯黑色深褐绿色灰色紫黑色B 10.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第二章 茶之源-白茶 绿茶制作失误 形成的发酵过度发酵过轻 偶然发现的白叶 茶树采摘而成的D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第三章 茶之饮第三章 茶之饮 1.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第三章 茶之饮-饮茶方式调饮煮茶煎茶吃茶A 2.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正确的是?第三章 茶之饮-饮茶用水 泡茶用水最好 要“活” 泡茶用水最好要“ 甘” 泡茶用水最 好要“清” 泡茶用水最好要 是南零泉水D 3.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 制茶具?第三章 茶之饮-饮茶用具秦朝魏晋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C 4.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第三章 茶之饮-饮茶用具秦朝魏晋南北朝宋朝唐朝C 5.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第三章 茶之饮-泡茶三要素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冲泡时间茶壶质地D 6.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第三章 茶之饮-泡茶三要素塑料杯金杯铁碗玻璃杯D 7.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 温冲泡?第三章 茶之饮-泡茶三要素85-90沸水80度左右75度左右C 8.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第三章 茶之饮-泡茶三要素100度沸水80度左右75度左右85-90A 第四章 茶之事第四章 茶之事 1.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第三章 茶之事-茶马古道运送丝绸运送大米茶马互易运送金银C 2.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第三章 茶之事-茶马古道1条2条3条很多条B 3.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哪个朝代?第三章 茶之事-茶税秦朝南北朝明朝唐朝D 4.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三章 茶之事-茶与鸦片战争红茶黄茶绿茶黑茶A 第五章 茶之艺第五章 茶之艺 1.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 第一部专著是什么?第五讲 茶之艺-茶经大观茶论神农本草茶经天工开物C 2.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第五讲 茶之艺-大观茶论宋徽宗明太祖陆羽皎然A 3.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著作是哪一部?第五讲 茶之艺-茶经大观茶论茶经 齐民要术 梦溪笔谈B 4.茶经的作者是谁?第五讲 茶之艺-茶经宋徽宗明太祖陆羽皎然C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大观茶论概括的茶道精神 是?第五讲 茶之艺-大观茶论致静致清导和修身D 6.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哪一部?第五讲 茶之艺-大观茶论神农本草大观茶论周易荈赋B 7.首次在诗中提出“茶道”一词的作者是谁?第五讲 茶之艺-茶之诗陆羽神农氏皎然李白C 8.七碗茶歌的作者是谁?第五讲 茶之艺-茶之诗卢仝李白李商隐皎然A 9.周昉是唐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 像,下列作品中哪一个是其所画的与茶有关的画作?第五讲 茶之艺-茶之绘调琴啜茗图卷簪花仕女图 执扇仕女 图仕女图A 10.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 下,清风满鬓丝。”的画是哪一幅?第五讲 茶之艺-茶之绘兰亭序山窗清供事茗图调琴啜茗图卷C 11.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诗中提到“茶,香 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第五讲 茶之艺-茶之诗李白白居易卢仝元稹D 第六章 茶之韵第六章 茶之韵 1.茶韵中有音韵、岩韵、雅韵、冷韵、幽韵与?第六讲 茶之韵-茶的六韵陈韵香韵味韵形韵A 2.茶韵中的韵味是按照什么而分的?第六讲 茶之韵-茶的六韵气味味道形状茶叶的特质D 3.茶韵中音韵是指什么?第六讲 茶之韵-茶的六韵茶叶的声音泡茶的声音 铁观音的观 音韵乌龙茶的韵味C 4.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的 仙山灵草湿行云, 其中灵草是指什么?第六讲 茶之韵-茶的六韵茶芽灵芝金银花野菊花A 5.“东方美人茶“实际上是下列哪种茶?第六讲 茶之韵-东方美人茶白毫乌龙茶冻顶乌龙茶安徽铁观音普洱茶A 6.“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哪一茶种所具有的醇厚的感觉?第六讲 茶之韵-茶的六韵岭头单枞武夷岩茶罗汉沉香奇兰B 7.午子绿茶的茶韵是什么?第六讲 茶之韵-茶的六韵幽韵雅韵冷韵岩韵A 第七章第七章 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佛教认为的茶的三德呢?第七讲 茶之道-茶与佛学思想提神有益静思帮助消化 让人忘记凡尘一 切D 2.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人是谁?第七讲 茶之道-茶与佛学思想玄奘最澄郑和皎然B 3.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是谁?第七讲 茶之道-茶与佛学思想玄奘最澄皎然荣西禅师D 4.茶道一词是由谁首先提出来的?第七讲 茶之道-茶与佛学思想皎然陆羽卢仝荣西禅师A 5.荣西禅师写了一本茶学著作,是以下哪一部呢?第七讲 茶之道-茶与佛学思想茶养生记茶录茶述问茶A 6.以下与茶相关的养生思想,哪一项不属于道家提出的呢?第七讲 茶之道-茶与道家思想尊人虚无贵生无己B 7,下列选项中,那一项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 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第七讲 茶之道-茶与道家思想尊人贵生坐忘无己C 第八章第八章 1.茶与茶文化向国外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第八讲 茶之绎-茶与儒家思想 公元三至四世 纪公元四至五世纪 公元五至六 世纪公元六至七世纪B 2.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 经西伯利亚带至哪一地区?第八讲 茶之绎-茶与茶文化的传播美洲欧洲西亚中亚D 3.现在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产茶量最多的国家?第八讲 茶之绎-茶与茶文化的传播中国日本印度美国B 4.极富盛名的日本茶道源于哪里?第八讲 茶之绎-日本茶道中国阿根廷印度英国A 5.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一种是煎茶道,另一种是?第八讲 茶之绎-日本茶道煮茶道点茶道抹茶道蒸青茶道C 6.红茶在哪一时期传入英国?第八讲 茶之绎-英式茶礼17世纪16世纪15世纪14世纪A 7.日本正宗茶道是谁创立的呢,并提出“和静清寂” 的茶道精神?第八讲 茶之绎-日本茶道最澄千利休荣西禅师陆羽B 第一章第一章 1.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大致说来,有哪 几种观点?第一章 茶之序-饮茶的起源学说三国说先秦说西汉说魏晋说ABCD 2.自茶被饮用之后,也就开启了茶文化的历史,两晋 南北朝是茶文化酝酿形成时期,此后,经历了哪几个 发展阶段呢? 第一章 茶之序-茶文化初步兴起的 表现隋唐五代宋代明清当代ABCD 3.下列文献哪部提到了茶? 第一章 茶之序-茶文化初步兴起的 表现娇女诗杂诗荈赋出歌ABCD 4.以下选项哪些不属于我们常说的六大茶类?第一章 茶之序-六大茶类黄茶灰茶白茶花茶BD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第二章第二章 1.下列选项中属于茶的别称的是哪些?第二章 茶之源-茶字的由来槚蔎茗荈ABCD 2.茶叶的利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二章 茶之源-茶利用方式的演变粥茶法饼茶煮茶法 研膏团茶点 茶法散茶泡茶法ABCD 3.下列几种茶中哪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第二章 茶之源-红茶 印度阿萨姆红 茶祁门红茶大吉岭红茶 斯里兰卡高地红 茶ABCD 4.下列选项与鸦片战争有关的是?第二章 茶之源-红茶茶叶鸦片丝绸大米AB 第三章第三章 1.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有哪几种?第三章 茶之饮-饮茶方式清饮调饮煮茶煎茶AB 2.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施法正确的是?第三章 茶之饮-饮茶用水 泡茶用水最好 要“活” 泡茶用水最好要“ 甘” 泡茶用水最 好要“清” 泡茶用水最好要 “轻”ABCD 3.泡茶三要素有哪些?第三章 茶之饮-泡茶要素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冲泡时间茶壶质地ABC 4.紫砂茶具泡茶特点是什么?第三章 茶之饮-饮茶用具有特殊的香味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传热慢不烫手BCD 第四章第四章 1.通过茶马古道运送的货物有哪些?第四章 茶之事-茶马古道茶叶马匹内地土特产 布匹、五金、日 用百货等ABCD 2.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的是?第四章 茶之事-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带动 了藏区社会经 济的发展 茶马古道促进了藏 区社会的城镇化发 展 茶马古道促 进了藏族与 汉族及其他 民族的文化 茶马古道扩张了 内地的领土面积ABC 第五章第五章 1.茶经的特点以下有哪些?第五章 茶之艺-茶经 世界现存最早 介绍茶的专著 世界现存最全面介 绍茶的专著 世界现存最 完整介绍茶 的专著 从养生角度介绍 茶的专著ABC 2.下列选项中大观茶论概括的茶道精神是?第五章 茶之艺-大观茶论致静致清导和韵高ABCD 3.下列诗中,哪首写到了茶?第五章 茶之艺-茶之诗 走笔谢梦谏 议寄新茶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寒夜试院煎茶ABCD 4.下列艺术作品中,与茶有关的是?第五章 茶之艺-茶之绘 萧翼赚兰亭 图山窗清供事茗图仕女图ABC 第六章第六章 1.下列选项中属于茶韵的是?第六章 茶之韵-茶韵陈韵香韵音韵雅韵ACD 2.西湖龙井的雅韵是指?第六章 茶之韵-茶韵色绿香郁味甘形美ABCD 第七章第七章 1.下列哪个选项属于佛教所指的茶的三德?第七章 茶之道-茶与佛学思想提神有益静思帮助消化 让人忘记凡尘一 切ABC 2.道家提出的与茶相关的养生思想有哪些?第七讲 茶之道-茶与道家思想尊人虚无贵生无己ACD 3.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哪三个层次?第七讲 茶之道-茶与道家思想物质行为天地精神ABD 第八章第八章 1.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分别是?第八章 茶之绎-日本茶道煮茶道点茶道抹茶道煎茶道CD 2.千利休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了怎样的茶道 精神?第八章 茶之绎-日本茶道清静和寂ABCD 第一章第一章 1.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大致说来,有先 秦说、西汉说、三国说、魏晋说。 正确 2.茶一开始是被人们食用的,饮用在食用的基础上形成,茶 的利用方式也就是饮用和食用。 错误 3.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 散文。 错误 4.七碗茶诗的作者是唐代诗僧皎然。错误 5.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宋徽宗赵佶。正确 6.明清时代出现了一个饮茶文化的巨大变革,那就是从唐宋 时代的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 正确 判断题判断题 7.现今流行的六大茶类都是在唐朝基本形成的。错误 第二章第二章 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树最 早原产于中国的云南和中原地区。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 达1700年左右。 错误 2. 现在的茶字,萌芽于汉代,确定于唐代。它是由荼字演 变儿来的,荼字此前身兼二职,即指一种野菜,又指茶叶。 正确 3.茶最初的利用方式主要是药用和食用。当时人们是生嚼茶 叶来解毒治病。 正确 4.煮茶法的形成与流行是在唐代,茶开始走进寻常百姓,饮 茶不再是官宦贵族的特权专享。 正确 5.在唐代,煮茶法逐渐过渡到点茶法。人们逐渐重视茶叶原 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 茶,茶类生产由茶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 错误 6. 在制茶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 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 花茶、白茶、红茶、青茶。 错误 7.在明代之前,人们生产制作的茶全部是红茶,其他的几类 茶均是在红茶之后产生的。 错误 第三章第三章 1. 以饮茶时是否添加其他佐料来区分的话,就只有两种饮 用方式:即”清饮法”和”调饮法”。 正确 2. “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 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这是张大复在 梅花草堂笔谈提到的。 正确 3.明清时期,陶瓷茶具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 与明清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直接有关。 错误 4. 泡茶用水最好选“活”、”甘”、”清”、”轻”之 水,就是说水品为活水,水味要甘甜,水质要清净,水质为 软水。 正确 5.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属陶器茶具的一种。紫砂茶具 起始于秦,盛于明清,流传至今。 错误 6.泡饮时,取茶叶入茶壶、茶杯,开水冲泡,留下茶渣不 食,进入完全的”调饮法”。而清代则更加普及和发展了调 饮法。 错误 7.泡茶三要素:第一是茶叶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 冲泡时间。 正确 第四章第四章 1 文成公主进藏和亲不但让唐、吐蕃两个王朝保持了一百年 的和平、给吐蕃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还是茶叶历史上的 一次重要传播。 正确 2.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只限于 茶马互易。 错误 3.茶马古道的线路有且只有一条,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其 往日的光辉了。 错误 4.对于藏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茶马古道功不可 没。茶马贸易的兴起使大量藏区商旅、贡使有机会深入祖国 内地;同时,藏传佛教也是伴随着茶马古道的千年历程逐渐 向内地渗透。 正确 第五章第五章 1.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唐代陆羽所著,公 元780年问世。此书奠定了中国茶道文化的基础,陆羽也因 此被后世誉为茶圣。 正确 2.大观茶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 关茶事的综合性茶业著作,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 错误 3.宋徽宗时期,茶文化兴盛,宋徽宗本人不仅嗜茶、爱茶, 还对茶学有很深入的研究,并亲自他撰写了大观茶论, 这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 正确 4.茶经极有见地,他在序中写道:“至若茶之为物,擅 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 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 得而好尚矣。”错误 5.宋徽宗从文化角度对茶道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并把茶道 精神概括为“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八个字,较为全面 而准确地揭示了中国茶道精神的本质,茶道精神也是他在我 国历史上首次提出的。错误 6.历代茶诗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唐代卢仝的饮茶歌诮崔石 使君,和皎然的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又称七碗茶 诗)。错误 7.卢仝,唐代诗人,号玉川子,济源(今河南)人。卢仝一 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 正确 8.唐代诗人元稹,与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诗唱和,所以人称 “元白”。元稹有一首宝塔茶诗,题名一字至七字诗茶 。 正确 9.“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 砖炉石铫行相随。”是李白在试院煎茶中描绘的诗句。错误 10.宋代诗人杜耒的有首名诗寒夜,把寒夜饮茶的境界 做了精到独绝的描述。 正确 11. 唐代阎立本所绘的萧翼赚兰亭图,画面描述的就是 唐太宗为了得到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的兰亭序,派谋士 萧翼从辩才和尚手中骗取真迹的故事。 正确 第六章第六章 1.世人总结,茶韵中有音韵、岩韵、陈韵、雅韵、冷韵、幽 韵之分。正确 2.音韵即指大红袍的观音韵。 是大红袍好茶的品质和特性 的象征错误 3. “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品种所具有的“岩骨 花香”、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厚而能长留口 中、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又称“茶底硬”。正确 4.普洱茶的陈香显著浓郁,甘冽纯正,“气感”较强,冷嗅 陈香悠长,是一种独特的陈韵。正确 5.六安瓜片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 在杯中,芽叶色绿,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素以“色绿 、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故而以“雅韵”称之。错误 6.冷韵所指“轻香冷韵状元茗”,这也就是太平猴魁茶所透 出的茶韵。错误 7.我们所说的幽韵则特指午子绿茶的茶韵。正确 第七章第七章 1.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为提神,夜不能寐,有益静思; 二是帮助消化,整日打座,容易积食,饮茶可以助消化;三 是使人不思淫欲。正确 2.自从唐代茶圣陆羽首开中国茶道之先河,茶道一直是中国 茶文化的核心内容。正确 3.茶道一词是陆羽提出的,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 中首次提出的。错误 4.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是日本留学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保健按摩师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政务服务办事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假肢制作装配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热力运行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机械冷加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地质勘查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水生产处理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图书资料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银行金融类-金融考试-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铁路职业技能鉴定-铁路职业技能鉴定(铁路钢轨探伤工)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届高三摸底考试数学试题
- 2024-2030年中国膏药市场风险评估与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 系统解剖学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代理记账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数据监测分析研究报告
- 记账凭证封面封底
- 初中军训方案
- T-CAPC 012-2023 零售药店经营糖尿病、高血压与血脂异常治疗药品药学服务规范
- 康宝莱价值远景-康宝莱公司的价值远景
- 中医经络穴位走向歌
-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3-202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