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劝学》巩固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劝学》巩固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劝学》巩固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巩固练习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红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蓼(lio)蓝 靛(din)青 其曲中(zhng)规 参省(xng)B.跂(q)而望 埃(i)土 金就砺(l) 骐骥(j)C.跬(ku)步 舆(y)马 槁暴(p) 金石可镂(l)D.用心躁(zo)也 须臾(y) 句读(du) 参(cn)省乎己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3.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4.对下列句子加红的词语解释最恰当的一组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暴:露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指长者C.故不积跬步 跬:一步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忽略5.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求人可使报秦者; B.甚矣,汝之不惠;C.自古以来,未之尝闻; D.吾日三省吾身。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在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 B.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的“蓝”和“取之于蓝”中的“蓝”相同。 C.劝学是荀子里的第一篇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D.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7. 名句名篇默写1)故木受绳则直,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吾尝终日而思矣,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_。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 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811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8对下列句中加红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9下列句中加红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0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大略)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焉能治国政?子姑亡,子之身乱之矣。”(墨子公孟)12荀子、墨子二人都很重视言行一致,但又有所侧重。请简要谈谈两者的不同。13你更欣赏谁的观点,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1.B(A项“中”应读“zhng”;C项“镂”读“lu”; D项“参”应读“cn”。)2.C(A项“知”通“智”;B项“生”通“性”;D项“有”通“又”。)3.D(A项“日”,名词作状语;B项“上”“下”名词作状语;C项“水”,名词作动词。)4.C(A项暴:晒干;B项须臾:片刻;D项省:反省。) 5.A (A项定语后置句;B项主谓倒装;C项宾语前置;D项陈述句。)6.B(A项用的是本义,不是比喻义;C项第1、2段谈学习的重要性,第3段谈学习的态度和方法;D项战国末期赵国人。)7. (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3)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8A(“利”应该解释为“使走的快”)9D(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A项“于”,介词,表示比较/介词,相当于“向”;B项“者”,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10C(“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11(1)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听的特别清楚。(2)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洞和鳝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用心浮躁。 12荀子对治国者的建议:一定要摒弃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