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毕业论文摘要: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绿地, 它最能贴近居民生活, 也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 本文在指出存在问题的同时, 提出了以人为本, 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多项措施, 并指出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关键词:风景园林 居住区绿化建设 管理体制 养护 。一、居住区绿化美化现状(一) 发展状况普通人是城市的主人, 在景观设计和城市建设中应该得到关怀, 而在城市美化思想指导下的绿化建设, 强调的是纪念性、机械性和形式性、展示性。事实上, 城市绿化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休闲、生活及工作环境, 而不是主题游乐。特别是在新建居住区中, 真正为居民的生活和栖居而美化的社区并不多见。而大量出现的是, 样板示范区导向的美化, 目的是展示政绩, 供人参观; 商利导向的美化, 试图通过美化招徕住户。这两种导向都把居住者和居住环境作为展示品, 忽略了环境美化对居住者的日常生活和居住意义, 导致了居住区美化走入了歧途。但是,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建成区不断地迅速扩大, 新建居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居住区的绿化与城市建设、交通、卫生、教育、商业服务及其他物业管理等, 共同构成现代化城市居住区的总体形象。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绿地。它最贴近生活、贴近居民, 也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在城市的大园林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据统计, 居住区占地绿化面积已远超过其他公共绿地增长速度, 也创造了一定的生态效益, 得到各级领导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 更深受小区居民的关心和瞩目。(二) 存在问题(1) 自觉执行绿化法规的意识不够, 尚未形成规范化管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 些建设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改变了部分规划绿地使用性质。如: 摆摊设亭, 建存车棚、停车场等。绿地成了无视法规的挤占对象。宣传执法力度不够, 管理办法落实不够。对随意折枝、摘花、伐树和车辆碾压绿地等行为, 查处工作薄弱, 无形中助长了侵占、蚕食、破坏绿地的行为, 致使一些人和个别单位的领导绿化意识淡薄, 法制观念极差。存在各行其是的现象, 设计与施工未经园林部门审核(设计施工资质, 绿化规划设计) , 影响了居住区绿化美化水平的提高。(2) 绿化规划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不相适应一些开发商在报规划时, 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但具体到施工时, 一些配套设施就发生了“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待到投入使用时, 问题接踵而至。例如停车场问题、商业配套设施问题等。为了缓解矛盾, 开发商不得不考虑补扩建, 而补扩建的唯一办法就是挤占绿地。(3) 管理体制不顺, 经费明显不足建成区的居住区绿化, 有时因为产权和管理范围交接不明晰, 责任不清而造成管理不到位。依照法规规定, 小区绿化建设和养护经费应由房屋产权单位负责。但由于目前实行房改, 房屋产权多样化, 至今养护经费不能落实。如果此类问题得不到解决, 包袱越背越重, 势必会造成将来承受不了而被迫弃管。另外, 有一些市政工程, 在居住区或重点大街施工, 毁坏树木、占用绿地不缴纳绿化损失费, 无形中为绿化养护雪上加霜, 影响了整体绿化水平的提高。二、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措施(一) 规划设计是关键(1) 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要想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美化水平, 就必须做到规划设计合理, 使规划到位, 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如执行居住区绿化面积占小区总面积的30% , 还要按照设计人口居住小区集中绿地面积人均1m2、居住区人均2m2的要求, 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游憩康体设施, 供居民游憩赏景及进行各类活动的公共绿地。(2) 配套设施完善, 综合功能齐全居住区的基础设施除了绿地外, 还应包括教育设施、商业网点、卫生保健、娱乐场所、行政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等。(3) 规划要有超前意识, 留出一定比例的待建用地(4) 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要注重创新, 注重经济实用, 注重管理, 注重绿化设计手法儿童活动区内要树种树型丰富, 色彩明快, 比例恰当。一般采用生长健壮, 少病虫害, 树姿优美, 无刺、无毒、无飞絮的树种。配置的方式要适合儿童的心理, 色彩丰富, 体态活泼, 便于儿童记忆和辨认。老人活动区应选择高大乔木为老人休息处遮荫, 为晨练、散步创造意境。对于大多数长年户外活动的人群要通过用自然流畅的林缘线, 与丰富的大色块相结合的方式, 取得良好的感官环境效果。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在植物的配置上应考虑季节变化, 营造春则繁花吐艳、夏则绿萌清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的景观, 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建议选择一些具有强烈季相变化的植物。如: 雪松、玉兰、法桐、元宝枫、紫薇、女贞、大叶黄杨、柿树和应时花卉等, 萌芽、抽叶、开花、结果的时间相互交错, 达到季相变化。还应乔灌花草相结合, 常绿与落叶相结合、速生与慢长相结合。同时考虑住宅的通风、采光。最后达到功能优先、注重景观、以绿为主、方便居民的目的。(二) 增加投资是提高绿化水平的重要保障绿化经费投入一定终身或一次性使用的办法, 都可能造成绿化水平的参差不齐和管理水平的逐年滑坡。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小区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资金渠道, 是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美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所以, 小区开发商应加大绿化投资力度, 同时也要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机制,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小区的绿化建设和管理, 也是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1) 单位自管房屋, 可按有关条例规定, 由该单位按年度制定支出预算, 物业公司或房管站管理的房屋, 则由物业公司或房管站制定支出预算。无论由谁管理, 都要确保绿化养护经费足够到位。(2) 本着“谁受益, 谁投资”的原则, 在居民中筹集一定数量的绿化养护经费, 按照物业有关管理规定中的0155元/m2的标准收取绿化费。使居民既尽了义务, 又对绿地增加了一份责任和情感。(3) 分清职责, 加强对居住区绿化的保护和管理。园林绿化部门要认真履行政府管理职能, 对居住区的绿化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 依法加强管理。并制定养管标准, 开展检查评比活动, 奖优罚劣。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要把监督管理绿化作为己任, 纳入工作日程。房屋产权单位或物业公司是居住区绿化的责任单位, 一方面要安排好绿化养护经费, 组织好专业力量进行规范有效的养护管理; 另一方面要接受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或街道办事处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使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4) 对于尚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 居民委员会要采取新的有效措施, 积极鼓励认建认养绿地的活动, 增强居民爱绿、护绿意识。(5) 实行养护招投标, 走有特色的市场化道路。实行养护招投标是真正实现养管分离, 节约养护成本, 确保绿地养护质量的有效途径。(三) 完善绿地养护管理制度, 是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水平的重要保证过去由于管理体制不顺, 养管主体单位不明确, 责任不清, 出现了一年绿、二年荒、三年光的现象。为了避免此现象发生, 在房屋产权单位多样化的今天, 对新建居住区的综合管理, 应由开发商组织物业公司进行管理。物业公司可自管, 也可委托具有一定实力、资质的专业部门管理, 但绿化行政管理单位一定严把质量关, 实行养管责任制, 明确责任。并执行绿化养护考核标准, 加强各项养护措施并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四) 多管齐下, 确保绿地安全, 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措施(1) 要强化全民绿化意识, 充分利用媒体大造声势, 利用植树节设立宣传、咨询站, 提高公众爱护绿化成果的自觉性, 力戒有法不依的现象, 坚持不懈地对群众进行绿化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 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绿化的功能和作用, 使绿化造福人类的思想家喻户晓。(2) 加大执法力度, 严格依法行政, 遏制破坏绿化的违法犯罪行为, 严格控制树木的伐移审批手续。凡不按绿化法规缴纳有关费用的单位和个人, 不予办理绿化审批手续; 凡单位庭院尚未达标的, 一律从严审批开工项目; 凡挤占破坏绿地的一律限期腾、辟出绿地, 由绿地部门统一规划, 实施绿化, 从而有效保护绿化成果。(3) 加强植保和养护技术研究, 提高绿地养护的科技含量。为确保居住区绿地植保工作的规范有序和实效性, 应下大气力做好绿地病虫害预测预报, 生物天敌的试验和应用, 生物防治方法的推广工作。目前, 随着养护管理范围的不断扩大, 植保和养护工作的量和难度不断扩大, 应进一步充实植保养护的专业技术力量。(五) 应用多种植物材料, 提高居住区绿化品位居住区绿化经过10多年的实施、总结和应用筛选, 形成了适应的乔灌草配套的基调树种, 特别是推广应用了一些适合居住区特点的植物品种。如: 金丝桃、金丝梅、八仙花、凤尾竹、火棘、丝兰等, 这些植物体量适中, 耐阴湿, 速生, 具备自我维护的功能。居住区内还保存了丰富的花灌木, 如: 锦带花、黄金条、榆叶梅、斗球等等, 常用品种有100种。但是居住区绿地迅速发展, 这些品种被反复使用, 绿地给人以雷同感。继续丰富和扩大植物应用品种, 是目前的重要任务, 建议一要绿地增加观花植物, 如木本的杜鹃、茶花、茶梅、牡丹、月季等, 二要提倡自然植被, 即以铺设的草坪生长高度为标准, 允许多品种共存, 以降低养护成本。三、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一) 处理好规划与建设的关系。居住区绿化水平的高低, 主要看规划起点的高低。凡要建成高标准的绿化环境, 既要有足够的土地, 还要有资金。若不具备这两点, 再高明的设计者, 施工者也难为“无米之炊”。绿化所需之地来源于规划, 规划要具有前瞻性, 只要努力追求, 就能够争取更多的绿化用地。(二) 处理好居住区绿地建设与城市自然保护的关系。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城市中的主要开放空间, 是城市中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可能载体, 由此也成为开展城市自然保护的主要场所。城市自然保护包括城市地区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保护两个方面, 它不是简单的城市的植树种草, 而是要将自然生态引入城市空间。通过城市绿地在城市这种开发强度很高的地区, 开展自然保护活动, 必须对城市绿地进行有效组织, 实施绿地景观的生态重建。(三) 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绿化成果向来是“三分种, 七分管”。这也充分说明了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小区绿化同样如此。但就目前状况而言, “重建轻养”的现象较为普遍, 更有甚者只建不管, 甚至弃管, 把好好的一处绿地弄得面目全非。当然, 多数居住区管理还较完善, 那是在当今房屋制度改革的大好形势下, 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深刻认识到环境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我们要总结推广好经验, 对于管理不到位的单位, 依法严加管制。同时, 政府绿化管理部门也要加大监督检查。(四) 处理好绿化与居民的关系。小区绿化的最直接服务对象就是本区居民。因此, 在规划设计阶段, 首先要考虑到广大居民的需求, 地理环境, 创造自然优美的居住环境, 促进居民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另外,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民众的文明素养, 增强绿化意识, 使大家自觉参加到绿化养护和保护的公益事业上来, 这将达到质的飞跃。总之, 居住区的绿化美化工作, 只要严格遵循总体规划的原则, 体现绿化设计的最佳效果, 实行规范的施工程序, 强化有力的养护管理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及执法力度, 定能使城市居住区绿化美化工作再上新台阶。结语居住区景观环境是城市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生活中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的场所。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提高自然生态意识,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还要满足居民各种活动的需求,为居民创造多种户外活动的绿色空间,便于居民的活动、休闲、交往。更要突出地域性历史文化特征,使居民在居住区环境内就能感受到地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527-2:2025 EN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properties - Part 2: Test conditions for moulding and extrusion plastics
- 【正版授权】 ISO 21043-3:2025 EN Forensic sciences - Part 3: Analysis
- 北京教育考试院2025年公开招聘综合能力测试(笔试)及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第五章缩聚反应及其实施方法高聚物合成37课件
- 第六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第一节主要分离类型与原理66课件
- 初中道法教学课件
- 古代两河流域说课课件
- 2025年新高一英语人教新版学困生专题复习《阅读理解》
- 中职英语Unit6 Living History of Culture 课件
- 2025年海绵城市建设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分析报告
- 《教育系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知识培训
- 变电站钥匙管理规定
-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 大学物理实验-拓展提高篇 课件 实验3.9-太阳能电池特性实验
- 老年急重症诊疗及护理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下册单词(含音标)
- 人教版(2024)第三单元-汉语拼音《yw》教学课件
- 初中语文九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
- 2024年便携式储能行业分析报告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