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报告.doc_第1页
化工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报告.doc_第2页
化工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报告.doc_第3页
化工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报告.doc_第4页
化工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报告 日期:2010-04-06 作者:肖亚梅 【选择字号:大 中 小】本案例评估方法简介:在对该企业的评估过程中,我们首先是充分利用了评估指标案头分析的方法,选择了税负率及应纳增值税绝对值分析、采取实际生产与生产能力和生产计划对比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毛利率分析等类分析法进行了案头评估分析;其次采取前期建立的评估模型和预警指标值进行了实地核查和帐务核查相结合的具体核查方法实施了对该企业增值税的评估工作。一、基本情况1、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务登记证号某某,法人代表某某,财务负责人某某,经济类型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精制棉、纤维素纳等,注册资本110万元,现有固定资产净值3700万元,职工人数235人,月工资总额28万元。该企业始建于1982年,年生产规模2.3万吨,主要生产以棉短绒为原料的精制棉产品和CMC。目前已形成运用于醋酸纤维素、醚类纤维素和硝化纤维素等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其主导产品1000号特高粘精制棉、5号特低粘精制棉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了进口,是国家重点新产品,多次纳入国家重点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生产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产品行销广东、上海、重庆、四川、江苏、浙江等21个省市,远销瑞士、意大利、捷克、泰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2、主要工艺流程:开棉浸渍蒸煮黑浆碾压漂洗白浆碾压烘干打包,一个工艺流程时间为24小时。3、主要设备:3台锅炉(1台10吨硫化床和2台6吨链条式)、8个蒸球(25立方米蒸球5个、15立方注蒸球3个)、漂白机、压榨机(2个黑浆碾压机和3个白浆碾压机)、打包机(3个打包机)、烘干机。二、评估对象确定在确定评估对象时,我们采取了日常巡查采集信息掌握企业相关情况、人工案头分析筛选、增值税纳税评估系统筛选和专项评估相结合的方法。1、该企业2008年主营业务销售额111327755.85元较2007年的主营业务销售额105879644.7元上升5448111.12元,其中:2008年内销收入95623601.27元,较2007年内销收入98616351.02元减少2992749.75元。2008年应纳增值税4133706.45元,较2007年应纳增值税5488299.21元减少983113.4元;2008年税负率6.11%较2007年税负率6.34%下降0.23%。该企业应纳税额较同期下降较大,异常。2、增值税纳税评估监控系统中显示该企业为异常户。3、该企业为化学行业属重点项目企业,属专项评估对象。综合上述情况,该户被确定为重点评估对象。三、案头分析情况(一)锁定疑点首先进行了信息的采集一是对企业的纳税申报表、相关附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相关数据,以及CTAIS中相关数据和“一户式”中相关数据进行了采集;二是通过供电部门获取用电量信息,2008年该企业耗用电量为 5237275度;三是从生产工艺比较,该企业主要原材料为棉短绒在生产过程中必定有下脚料的产生;四是召集主管税务官员对其生产情况进行座谈,获取该企业2008年有技改在建工程及生产区、生活区电力并用的情况,针对上述信息,我们对该企业进行了案头定性分析,主要是利用测算评估指标分析法进行了案头分析,通过分析该企业可能存在以下几个疑点问题,具体分析情况及疑点确立如下:1、采取实际生产与生产能力和生产计划对比分析:存在较大差异。该企业年生产规模为2.3万吨,2008年度生产计划1.5万吨,而2008年企业生产入库产品1.1661万吨,2008年实际生产入库产品产量与企业生产规模不相符,与计划产量相差0.3339万吨。该企业生产入库产量与生产规模、与计划产量存在差异。 确立疑点之一:通过案头分析,该企业是否可能存在生产产品未入帐或帐外销售的问题。2、税负率及应纳增值税绝对值分析:2008年申报应纳增值税较同期下降幅度较大,同时税负率下降。该企业2008年主营业务销售额111327755.85元,较2007年的主营业务销售额105879644.7元增加5448111.12元,2008年内销收入95623601.27元,较2007年内销收入98616351.02元减少2992749.75元,2008年应纳增值税4133706.45元,较2007年应纳增值税5488299.21元减少983113.4元,2008年税负率6.11%较2007年税负率6.34%下降0.23%。确立疑点之二:通过案头分析,该企业是否存在少申报应税销售收入或是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时间销售收入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收入合计销项税额2007年98616351.027263293.71105879644.73 16764779.772008年95623601.2715704154.58111327755.85 16256012.22同比-2992749.758440860.875448111.12 -508767.55时间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应交税金税负率2007年11617723.46341242.95488299.216.34%2008年12750471.96628166.214505185.816.11%同比1132748.5286923.31-983113.4-0.23%3、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分析:2008年2月、8月、10月、12月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超出正常预警值范围。2008年2月主营业务收入为8233591.62元,与2008年1月比对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为-23.80%;2008年8月主营业务收入为7951975.82元,与2008年7月比对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为-31.36%;2008年10月主营业务收入为10361313.21元,与2008年9月比对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为40.28%;2008年12月主营业务收入为3709340.93元,与2008年11月比对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为-57.74%。这4个月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超出预警值-20%-20%的范围,2008年2、8、10、12月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异常。确立疑点之三:通过案头分析,该企业是否存在发出商品未申报应税销售收入的问题。时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20080110805946.912008028233591.62-23.80 2008039872725.619.91 20080411865959.3720.19 20080510455230.93-11.89 20080610321874.68-1.28 20080711585736.7812.24 2008087951975.82-31.36 2008097386048.01-7.12 20081010361313.2140.28 2008118777866.31-15.28 2008123709340.93-57.74 4、对资产负债表中“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数据分析:2008年1-12月,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原值”金额增加,“在建工程”有余额,从报表上反映该企业有新购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我们在案头分析过程向该企业税收管理员了解到该企业正在进行锅炉房改造和购进少量生产设备,在评估过程中应对该企业的固定资产购进和在建工程领用进行重点核查。确立疑点之四:通过案头分析,该企业2008年应纳增值税绝对数减少,是否存在购进固定资产多抵扣进行项税额和在建工程领用材料是否未作进项转出的问题。时间固定资产原值在建工程20080148468177.53620946.7120080251629198.79620946.7120080368798228.92620946.7120080469519646.85620946.7120080570156983.56020080670375792.22020080770472578.2320080872362346.7320080972392912.6320081072428555.63135445.320081172559674.68135445.320081272984640.99135445.35、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正常情况下二者同步,比值接近1。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情况如下表所示,2008年2月、6月、9月、11月四个月配比值异常。确立疑点之五:通过案头分析,该企业是否存在多结转销售成本,帐外经营或是未及时申报应税销售收入的问题。时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20080110805946.91#VALUE!10449591.09#VALUE!2008028233591.62-23.80 7825159.15-25.12 94.78 2008039872725.619.91 9410463.0420.26 98.27 20080411865959.3720.19 11406510.5821.21 95.18 20080510455230.93-11.89 10020385.19-12.15 97.83 20080610321874.68-1.28 9937981.24-0.82 155.10 20080711585736.7812.24 11171636.4912.41 98.64 2008087951975.82-31.36 7511899.43-32.76 95.74 2008097386048.01-7.12 6924481.4-7.82 91.01 20081010361313.2140.28 9922305.6743.29 93.05 2008118777866.31-15.28 8191175.92-17.45 87.59 2008123709340.93-57.74 3305410.24-59.65 96.81 6、毛利率分析:该企业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11327610.2元,主营业务成本为106076999.4元,平均毛利率为4.72%,毛利率偏低,同时,每个月的毛利率不平衡,最低为3.30%,最高为10.89%。毛利率异常。确立疑点之六:通过案头分析,该企业是否存在未及时申报应税销售收入的问题。 时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20080110805946.9110449591.093.30 2008028233591.627825159.154.96 2008039872725.69410463.044.68 20080411865959.3711406510.583.87 20080510455230.9310020385.194.16 20080610321874.689937981.243.72 20080711585736.7811171636.493.57 2008087951975.827511899.435.53 2008097386048.016924481.46.25 20081010361313.219922305.674.24 2008118777866.318191175.926.68 2008123709340.933305410.2410.89 小计111327610.2106076999.44.72 (二)提出分析结论对上述疑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之后,将分析结论加以汇总: 税负率及应纳税绝对值分析分析结论:1、可能存在账外销售收入;2、可能存在超政策抵扣进项税税额;3、可能未及时结转收入;4、可能存在下脚料收入未申报应税收入资产负债表据分析实际生产与生产能力及计划对比分析毛利率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及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四、约谈举证情况通过案头分析,该企业可能存在账外销售收入、多抵进项税税额或未作进项税转出、未及时结转收入、存在多结转销售成本和下脚料收入未申报应税收入的疑点。报经分局分管领导批准,对该企业财务人员和法人代表进行了约谈。针对上述疑点,纳税人约谈情况如下:1、企业年生产规模为2.3万吨,由于受设备的维修保养的原因,不能满负荷生产,2008年度生产计划为1.5万吨,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产品的内销、外销数量减少,2008年企业仅生产入库产品1.1661万吨,与计划产量相差0.3339万吨,所以该企业生产入库产量与生产规模、与计划产量存在差异。2、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及与主劳业务成本配比存在异常、毛利率较低、税负下降的原因:一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产品销售不稳定,每个月主营业务收入存在较大增幅、减幅。二是原材料棉短绒的收购价格由收购每吨2875元/T,上升到5600.1元/T,上升比例95%,而销价只上升了67.08%,同时,企业外购了棉短绒除尘设备,使企业的产品质量有所提高,而企业的产品产出比有原来的棉短绒1.24吨生产一吨精制棉上升到由1.3吨生产一吨,这样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配比异常、毛利率较低,本期税负下降。三是企业存货余额比同期上升822007.55元,其中:原材料9281411.83元,产成品下降1061336.33元,这样,原材料一项,对我们税收影响绝对额120多万元,税负率下降及应纳增值税绝对值减少。3、2008年1-12月,该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增加,有新购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有余额,虽在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上核算,实际上是是购进少量零件配件,所以抵扣了进项税额。通过评估约谈,由于政策理解上的偏差,对购进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况,企业要求自查作进项税转出及调整帐务。4、关于下脚料收入未申报应税收入问题,根据该企业的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来看,该企业在开棉投料过程产生棉尘,在其它生产过程中没有下脚料产品。对企业棉尘销售收入问题,我们重点进行了约谈,企业先是欲言又止,我们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税收政策宣传与辅导,企业承认棉尘销售未申报应税销售收入,直接冲减了的制造费用,对具体销售情况,企业要求自行申报并补交税款。5、该企业产、供、销过程在帐务上进行反映、核算,财务较为健全、规范,不存在多结转销售成本,产品不入库的问题。五、实地核查情况经约谈,该企业财务人员对疑点问题进行举证说明,认识到了由于政策理解偏差造成的少申报应税销售收入的问题,但具体帐务处理情况、生产情况需进一步核实,经分局领导批准,我们对企业下达了实地核查通知,对该企业进行了实地核查。首先,我们对该企业的生产车间、仓库进行了实地查看,实地查看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生产工艺流程及原材料、产品情况并进一步获取相关信息数据。然后针对疑点问题首先采取前期所建立的评估模型及测算问题值进行测算验证;第二对企业的帐薄、凭证、申报资料进行核查,并与企业约谈情况验证,最终对企业申报的真实性、帐务核算的准确性进行判定,具体核查过程如下:(一)我们根据实地掌握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数据情况,利用自身优势,全方位搜集企业信息,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投入产出法、能耗法进一步核查企业是否存在帐外经营及企业纳税情况真实准确与否。1、模型一:根据主控模型-原材料投入产出模型测算精制棉生产数量进行评估该企业生产主要原材料是棉短绒,主要产品是不同型号的精制棉及少量纤维素纳。该行业投入产出比为:生产1吨精制棉需1.281.30吨棉短绒。该企业2008年帐面反映全年耗用棉短绒14282.998吨,生产入库精制棉11028.8745吨。评估期测算精制棉生产数量=评估期生产耗用棉短绒数量每吨精制棉耗棉短绒量14282.9981.2911072.09147(吨)评估期精制棉生产数量问题值=(评估期测算精制棉生产数量-企业实际申报当期精制棉生产数量)评估期测算精制棉生产数量 100%(11072.0914711032.821)11072.09147100%0.35%评估产量测算问题值为0.35%远小于测算问题值预警指标3%,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该企业生产入库数量为正常值,对“企业是否可能存在生产产品未入帐的疑点问题基本予以排除”。2、模型二:根据电力耗用定额模型测算评估按生产每吨精制棉耗电量测算精制棉生产数量进行评估,该行业生产每吨精制棉耗电量为430440度之间。2008年该企业耗用电量为 5237275度,生产入库产品11661.771吨,其中:生产入库精制棉11032.821吨,生产入库CMC628.95吨。评估期测算精制棉生产数量=评估期生产耗电量每吨精制棉耗电量5237275435=12039.713(吨)评估期精制棉生产数量问题值=(评估期测算精制棉生产数量-企业实际申报当期精制棉生产数量)评估期测算精制棉生产数量 100%(12039.71311661.771)12039.713100%3.13%评估产量测算问题值为3.13%略大于测算问题预警指标2.5%,利用电力耗用定额模型测算评估,该企业生产入库数量与评估测算生产数量存在377.942吨的差异,针对该差异向纳税人征询,纳税人解释厂区内生产用电与生活用电及非生产性用电存在并用的情况,应予剔除,根据纳税人提供的情况,我们进行了查证,对生活用电和非生产性耗用电量50000度予以剔除后计算评估产量测算问题值为2.21%,介于前期测算的-2.5%2.5%的区间值之间,结合“模型一”的测算值比较,该疑点基本可以排除。但考虑到生活用电及非生产性用电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问题,决定对企业帐务处理情况予以进一步核查,若企业纳入抵扣,应作进项税转出调整。3、模型三:根据煤耗用定额模型测算评估按生产每吨精制棉耗煤量测算精制棉生产数量进行评估,该企业生产每吨精制棉耗煤量为0.85吨左右,2008年该企业耗用煤为9718.68度,生产入库产品11661.771吨,其中:生产入库精制棉11032.821吨,生产入库CMC628.95吨。评估期测算精制棉生产数量评估期生产耗煤量每吨精制棉耗煤量9718.680.8511433.74(吨)评估期精制棉生产数量问题值=(评估期测算精制棉生产数量-企业实际申报当期精制棉生产数量)评估期测算精制棉生产数量 100%(11433.74-11661.77)11433.74-1.95% 评估产量测算问题值为-3%-1.95%3%,利用煤耗用定额模型测算评估,该企业生产入库数量正常。利用能耗法(电耗、煤耗)和投入产出法分别对精制棉生产数量进行评估,然后进行综合分析,该企业生产入库数量正常。(二)通过上述三种评估模型的评估核查,对该企业是否存在隐瞒产品产量不入库及帐外销售的问题予以排除,对案头分析及约谈中有关销售收入未申报应税销售收入及在建固定资产、生活用电是否存在抵进项税额的问题需进一步进行帐务核查:1、产成品销售收入核查(1)我们在审核该企业产成品帐和凭证时,发现该企业2008年销售部分CMC产品收到现金,帐务处理如下:借:现金 322795.00元 贷:产成品 322795.00元应税销售收入3227951.17%275893.16(元)应纳增值税275893.1617%46901.84(元)2008年销售的CMC产品未申报应税销售收入275893.16元,应补申报增值税46901.84元。(2)2008年8月销售精制棉运输过程中丢失短货,个人赔款5520元,企业作如下帐务处理: 借:其它其收款 5520 贷:产成品 5520根据税收政策规定,因企业属丢失短货,没有权威机关的证明材料,我们不予认可,视同销售实现,企业应申报销售收入4717.95元,补申报增值税802.05元。即: 应税销售收入55201.17%4717.95(元) 应纳税额4717.9517%802.05(元)2、下脚料销售收入核查该企业销售棉尘冲减制造费用未记销售收入,其在2008年2月3号凭证中帐务处理如下:借:制造费用 -11536 贷:应收帐款 11536通过核查,2008年共销售棉尘1171368元(含税),不含销售收入1001169.23元,应补申报增值税170198.77元。3、进项税额抵扣核查(1)在建工程购进及进项税核查,2008年10月购进螺纹钢抵扣进项税额23025.70元,企业帐务处理如下:借:在建工程-10吨锅炉房 135445.3 应交税金进项税额 23025.70 贷:现金 42046.88 其他应收款 116424.12通过核查,企业在建工程购进材料抵扣进项税额23025.70元,不符合政策规定,应作进项税转出。(2)固定资产购进及进项税核查,2008年购进固定资产(双层双螺旋机、鼓风机、除渣器等)抵扣了进项税额,不符合政策规定,应作进项税转出164467.22元。(3)2008年购进固定资产发生运费40495元,抵扣进项税额2834.65元,不符合政策规定,应作进项税转出。(4)收取职工水电费直接扣职工工资和非生产用水电费103721.46元,应作进项税转出103721.46(1+17%)17%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