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达标验收(十)森林及其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达标验收(十)森林及其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达标验收(十)森林及其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达标验收(十)森林及其保护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1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C保持水土 D保护农田2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河水含沙量增加河道淤积水患加剧结冰期延长A BC D解析:1.C2.C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得该区域的森林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第2题,森林资源破坏会导致河水含沙量增加,河道淤积,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洪涝灾害加剧;结冰期与气温有关而与森林覆盖率没有密切关系。人们把森林称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据此回答35题。3森林的首要价值体现在()A为工业提供原料 B为人类提供食品C为建筑业提供木材 D改善生态环境4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不属于其产生的影响是()A水土流失加剧 B全球温室效应增强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南极臭氧空洞扩大5提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减少固体垃圾C减少木材的消耗量 D移风易俗解析:3.D4.D5.C第3题,森林的首要价值是改善生态环境,而其经济价值是次要的。第4题,根据森林的作用可知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后果,臭氧层空洞是氟利昂的排放引起的。第5题,提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木材的消耗量,减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6相对于我国,巴西的生物承载力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国土面积大水热充足生物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广阔土壤肥沃A BC D7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巴西的生物承载力有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是()A气候变暖 B降水减少C国土面积减小 D植被破坏解析:6.C7.D第6题,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与我国相比,巴西纬度较低,水热充足,生物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广阔,生物光合作用旺盛,生物承载力较高,正确,故选C。第7题,近几年来,巴西的热带雨林遭到破坏,雨林面积的减小使作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导致生物承载力下降,故选D。二、综合题8(全国卷)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解析:人为砍伐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经济作物之后,植被种群密度下降,树种单一,涵养水源功能和蒸腾作用减弱,所以湿度下降。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9(全国卷)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如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解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好的原因可从植被的结构、植被类型、根系作用等角度分析。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