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1、某同学在写一论文,其中涉及“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的论据的是( )A.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出现著名的商帮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C.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D.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2、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材料旨在说明( )A.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B.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C.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实现“均贫”“均平”的社会秩序。这主要是因为重农抑商( )A实践了儒家的“仁政”主张 B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C彰显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D抑制了工商业者私欲的膨胀4、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A.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5、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6、“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A.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 民族工业的产生C. 贸易中心的转移D. 传统纺织业的发展7、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沿海居民生活艰难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海禁政策后果严重8、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缴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久。这将会导致( )A.田庄经济产生B.大量自耕农出现C.土地兼并加剧D.有效保护非耕地9、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这一制度的推行( )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强化了君主集权统治C.巩固了土地国有制度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0、唐玄宗天宝年间,租庸调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2/3多。代宗大历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重点则开始转向田亩税。赋税征收重点转移是由于当时( )A.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B.国家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C.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D.国家无法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11、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说明宋朝的土地政策()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C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化 D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12、明万历十五年十月,明朝颁布法律规定:“无论官民之家,有立券用值、工作有年限者,皆以雇工人论;有受值微少、工作止计月日者,仍以凡人论。”可见在现实生活中( )A.雇主与短期雇工间实现自由雇佣B.明朝依然固守着重农抑商的政策C.地主与佃户间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国家法律偏重于保护自耕农利益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二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二经济现象的特点是什么?(2)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对前面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出的经济现象会产生什么影响?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末年,1711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就让丁税固定了下来。康熙蠲(jun免除)免钱粮(免交赋税) “有一年蠲及数省者”或“一省连蠲数年者”,甚至有全国性的蠲免。史载,1691年与1703年康熙皇帝免除天下钱粮2759万多两。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间,政府蠲免钱粮共计545次,免除天下钱粮计银1.5亿两。论康熙皇帝的经济政策 材料二 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再加上常年西北用兵,黄河泛滥成灾,造成了整个国库亏空甚多。随着地主经济的复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地权转移因土地买卖而加速。农村里分化出大批无业光丁。同时,人丁逃亡和丁役不均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雍正时,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是谓“摊丁入地”,一举取消了人头税。实行“耗羡(官府在征收赋税时借口征收钱粮有损耗而额外加征)归公”,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发给官吏。论雍正王朝经济改革的得失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康雍十七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二者经济改革的落脚点是什么。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二者在赋税改革上有何继承性,其主要的积极意义是什么。答案1.C2.B解析:起决定作用”说法过于夸大,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区别本末的理由和“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可得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态决定了社会中的“重本轻末”思想,故B项正确;C项说法绝对化,错误;材料说明的是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本质,D项错误。3.B4.B5.C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抑商政策。从当时商人的乘马“雕鞍银镫,装饰焕烂”可见其经济地位优越,A项表述正确;但是商人的这种行为在宰相王涯看来是一种“僭越”,且为“前代所禁”,可见商人的政治地位低下,没有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B、D两项表述正确;C项的表述过于绝对。6.C7.D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沿海地方土地并不适宜农耕,居民多以海为生;如果禁海的话,民众无以为生,多结队出海为盗;故选D。A项材料并未体现;B项不是材料的中心意思,材料主要是说禁海政策影响民众的生计;C项材料也为体现。8.C解析:本题考查汉代赋税和土地制度。田庄经济产生在东汉, 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可以自由买卖,并且汉初减免赋税的政策,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地主经济的发展,使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而自耕农就会减少,故B项错误;从汉朝初年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国家税收制度的实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来看,这些措施加剧了土地兼并,故C项正确;农业发展会促使农民大量开垦荒地,破坏生态环境,所以并没有保护非耕地,反而是破坏了非耕地,故D项错误。9.D1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仿代赋税制度改革的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实行租庸调制是因为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国家能够分给农民土地,从而征收租税,到唐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现象日益激烈而国家手中能够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原来实行的均田制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导致国家无力控制土地和人民,所以实行两税法,故D项正确。A项不是唐代赋税改革的原因,排除;B项中“不抑兼并”是宋代的土地政策,排除;赋税改革主要涉及的是农业和土地制度,与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11.B12.A解析:根据“受值微少、工作止计月日者,仍以凡人论”可知短朗雇工并未被政府列为雇工,而是以平民论处,这说明雇主与短期雇工间可以实现自由雇佣,A项正确。B、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反映的是雇工的信息,未反映地主与佃户间的人身依附关系,C项错误。13.(1)材料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材料二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分散性等(2) 观点:重农抑商。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4.1.主要原因:清初长期战争,经济破坏严重;土地兼并,政府收入减少,社会矛盾激化;封建统治固有的腐败顽疾;从根本上巩固清初在全国的统治。(任答三点即可)落脚点:从重视农业、稳定农业入手。2.继承性:由康熙固定全国人丁税到雍正废除人丁税,并在税收手段上进一步规范化。意义;赋税规范征收,手续简化,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从根本上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京东新员工入职合同范本
- 合同保密约定协议书模板
- 卫生间改造后期协议合同
- 外资验货员兼职合同范本
- 公司农产品合作合同协议
- 劳动合同出售协议书模板
- 嘉定区班车租赁协议合同
- 2025年环保型新材料注塑模具研发与售后保障服务合同
- 2025年高标准厂房租赁安全设施全面维护与风险控制合同
- 2025年商业综合体空调系统优化改造及节能服务合同
- T/CATCM 026-2023中药液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指导原则
- 低空经济培训项目工程方案
- 中国冷冻榴莲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眼科手术器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人教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7《单元写作》课件
- 外贸英语专业课件
- 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9分数与分数相乘及分数乘法练习
- 2025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报告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各单元必会重点短语和句型默写版(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