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文艺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和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来研究古今中外的文艺活动和文艺现象的重要学科。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我们揭示文艺创作及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更深入地认识文学艺术的内在奥秘,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文艺心理学可谓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文 艺 心 理 学,通过本论的学习,从总体上了解文艺心理学的学科背景与研究对象;把握文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学科构架与学科特征;初步了解文艺心理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对文艺心理学这门专业基础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本章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并不多,重点在于理解贯通。,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第一章 ),第一章 文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背景与方法 引言:文艺心理学成为可能 文学与心理学的复杂关系 文学与心理学的不等关系(不同学科) 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研究文艺规律的科学) 心理:人的内心世界、意识活动、精神现象的通称。(研究心理现象客观规律的科学),文艺学,心理学,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第一章 ),来自权威的阻力 哲学家 康德: 美学、文艺学研究中的心理学方法不能令人信服,因为他相信审美判断中存在有一种“先验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却是他那个时代的心理学未曾触及到的。 美学家 科林伍德: 心理学对伪美学的贡献是巨大的,而它对真正美学的贡献等于零。 文艺理论家 韦勒克: 就心理活动及其机制的有意识和系统化的理论而言,心理学对艺术不是必要的,心理学本身也没有艺术上的价值。,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第一章 ), 寻找共通点 文学活动可以被看作一种心理现象,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就总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必然存在。 利用人类的智力成果 一方面,“人文化”宇宙,消解“物理的”和“心理的”之间的截然界限。 另一方面,人类对自身的探索:“向内转”。,人 学,文 学,心理学,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第一章 ),美国著名文艺学家里恩艾德尔: 文学和心理学日益抹去了它们之间的疆界。 勃兰兑斯: 文学,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就是研究灵魂的历史。 十九世纪晚期以来,一个优秀的诗人或小说家所提供的人文方面的、心灵方面的知识往往比一个心理学家所能提供的还要丰富,而在某些心理学流派中,心理学的知识也已经开始在文学创作中直接结出累累硕果。文学与心理学的相互渗透,使“文学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开始展现出诱人的魅力。,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第一章 ),文学研究不可回避的反思 文艺心理是一种客观存在 缺了心理层面的审视,文艺将是什么模样 文艺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和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来研究古今中外的文艺活动和文艺现象的重要学科。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我们揭示文艺创作及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更深入地认识文学艺术的内在奥秘,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文艺心理学可谓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第一章 ),第一节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背景 一、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作品 心理结构,审美体验,作家,读者,心理过程 社会,文艺心理学就是研究古今中外的审美艺术心理活动,其核心是研究文艺活动中具体的、感性的、活动着的人及其心理情感与心理意象。其着眼点是文艺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体验。,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第一章 ),艺术家的人格心理 (创作心理) 艺术文本的心理蕴涵 (艺术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中的心理活动) 艺术欣赏、接受与批评的心理规律 (艺术家、作品与受众三方互动之心理机制 ) 文艺活动的社会、民族、文化心理 同时,文艺心理学还要研究文艺、审美活动与当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心理等一系列课题。,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第一章 ),二、文艺心理学的学科背景 (一)西方古典文艺心理理论与审美实践 古希腊时期 毕达哥拉斯: “旁观”说柏拉图:“迷狂说” 亚里士多德:“净化说” 古罗马时代 朗吉努斯:想象和情感 17、18世纪 英国经验派美学:想象、情感和美感夏夫兹博里的“内在感官”说休谟的“同情”说 德国古典美学:康德:想象力 黑格尔:想象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想象,情感,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第一章 ),(二)西方近代心理学诞生以来的文艺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成果 19世纪末期(美学与自然科学结合: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变) 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审美体验,用“自下而上”的美学代替“自上而下”的美学研究 德国学者屈耳佩:审美观照与利害无关/ 瓦伦丁:审美主体客观型、心理型、联想型和性格型 英国心理学家贝里尼: “唤醒理论”,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第一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转向) 克罗齐和科林伍德: 直觉表现说 美国自然主义美学家桑塔耶: “美是一种客观化的快乐” 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移情说” 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和语言学家布洛:“心理距离”说 德国生物学家、美学家和心理学家谷鲁斯与浮龙李:“内摹仿说” 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堡:“孤立”说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无意识、性、人格结构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精神分析学:集体无意识 奥地利心理家阿德勒: “自卑情结”动机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将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糅合在一起,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爱欲活动;另一代表人物弗洛姆: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合作,克服弗洛伊德理论中非社会性和泛性欲论的缺陷。 美国学者霍兰德:读者反应批评 法国的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后现代批评家詹姆逊:重新阐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斯洛文尼亚理论家齐泽克:重新阐释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和美国心理学家、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异质同构”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 “积极的心理学”或“建设的心理学”。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创立的日内瓦学派:认识建构中同化与顺应 前苏联的心理学研究学派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人的心理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中形成并受人的实践制约的。,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第一章 ),(三)中国古代广博丰富的文艺心理理论和创作接受实践 先秦两汉时代 诗经创作中,“赋、比、兴”: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 孔子:“兴观群怨” 毛诗序:礼乐教化 道家的老子、庄子:“虚静”、“身与物化” 乐记:“物感说”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魏晋六朝 刘勰、陆机:“神思”说 唐宋以降 “意境”、神韵说 / 司空图:“滋味说” /严羽:“妙悟说” “以禅喻诗说 /公安三袁:“性灵说”/李贽:“童心说”,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四)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学科形成、建立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奠基期 国学大师王国维与教育家蔡元培 王国维:“解脱说”、“境界”说 / 蔡元培:人格审美教育 开创期 鲁迅、郭沫若、朱光潜、宗白华 鲁迅:潜意识或无意识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派别等著作,开创了我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新纪元。 宗白华:审美“静照”、艺术“空灵”和意境创造 沉寂期:40年代-80年代,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复兴期:80年代以来 开创性著作: 金开诚的文艺心理学概论童庆炳主编的“心理美学丛书”(13种)鲁枢元主编的“文艺心理学著译丛书”(5种)陆一帆主编的“文艺心理学丛书”(10种)滕守尧 研究西方理论的本土著作: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方汉文的拉康研究陆扬的精神分析文论等 宏观研究: 高楠的艺术心理学彭立勋的美感心理研究黄卓越的艺术心理范式吴思敬的心理诗学童庆炳、程正民主编的文艺心理学教程 作家创作心理研究: 吕俊华的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刘烜的文艺创造心理学鲁枢元的创作心理研究周宪的走向创造的境界杨守森的作家心态史研究 接受心理研究: 金元浦的大美无言丁宁的接受之维 古代文艺心理研究: 童庆炳等的中国古代诗学心理透视、畅广元的古代心理美学研究陶东风的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皮朝纲、李天道的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论纲 中国古代诗学阐释等。,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第一章 ),第二节 文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构架 一、学科性质 文艺心理学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的边缘交叉学科。文艺学 的人文学科性质,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社会学与社会心 理学的社会科学性质,使文艺心理学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和开 放性。 包容性,美学,文艺心理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艺心理学 审美心理或美感研究 美学 艺术哲学 文艺心理学 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学,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第一章 ),开放性 核心内涵:文艺学、心理学、美学(审美心理)和心理社会学 交叠 二级外延:哲学、伦理学、文化学和社会学 组构 三级外延:政治学、传播学、经济学、医学(治疗学)辐射,文艺学 心理学 美 学 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传播学,医学,经济学,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第一章 ),二、学科框架 文艺学 文艺心理学 文艺美学 文艺批评学 文艺社会学 文艺文化学 主体心理 创作心理 文本心理 接受心理 社会民族文化心理 小说心理学 诗歌心理学 戏剧心理学 艺术心理学 音乐 绘画 舞蹈,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第一章 ),第三节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交叉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 人文/精神/心理/社会 生理/物理 历史/现实 研究方法: 多元对话:展开各种不同学派和话语间的对话,寻找一种对位机制. 多维互动:选择和采纳当代文艺学研究的多种理论话语和方法,异中求同,为我所用. 整体综合:哲学指导、重实证:自下而上、以心理学方法为基础、重视美学研究成果、采纳社会心理学/社会学成果与方法,文 艺 心 理 学 总 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信息技术总监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银行中层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空间规划设计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外交公务员题库及答案
- 地铁护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企业法律事务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会计税务知识题库及答案
- 南航会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会计基本常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设计研究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乡风文明建设课件
- 校园禁烟制度管理制度
- 某停车场收益预估报告(共49)
- 拍卖公司业务管理制度
- 退林还耕地合同协议
- 2025年保密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附答案(完整版)参考答案详解
- 邮政快递行业安全生产专题培训
- 行政后勤管理员专业实操复习题
- 韩国驾照笔试题库及答案
- 《房屋市政工程类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