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ppt_第1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ppt_第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ppt_第3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ppt_第4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文阅读,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筛选信息、分析与综合,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字,考纲,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1.一般动词。 2.使动用法。 3.意动用法。 4.作状语。,1. 名词。 2. 使动用法。 3.为动用法,1. 名词。 2. 一般动词。 3.使动用法。 4.意动用法。 5.为动用法,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二.动词的活用,三.形容词的活用,四.数词的活用,1.动词。 2.形容词。 3.副词,一.名词的活用,名词活用的类型: 1.一般动词。 2.使动用法。 3.意动用法。 4.作状语。,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A、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B、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C,两个名词连用,如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那么其中有一个名词就可能活用为动词。 D,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E,名词处于谓语部分且谓语中无其他中心词(如动词),此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A、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左右欲刃相如。 沛公欲王关中,(水:游水),(刃:用刀杀),(王:称王),B、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称呼),(1)朝服衣冠。 (2)籍吏民(鸿门宴),C,两个名词连用,如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那么其中有一个名词就可能活用为动词。,D,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 亡去不义(鸿门宴),(目:使眼色),(义:讲信义),与郑人盟。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E,名词处于谓语部分且谓语中无其他中心词(如动词),此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盟:结盟,朝:上朝,1。道芷阳间行 2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3填然鼓之。 (寡人之于国也)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同上) 5五十者可以衣帛。 (同上),(道路取道),(册造册登记),(鼓击鼓),(树木种植),(衣服穿上),6过秦论(过秦论) 7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8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9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过失指出过失),(帝王称帝称王),(军队驻军),(序列排列),2.名词活用为使动,名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既东封郑。 (烛之武退秦师),(疆界使成为疆界),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是什么”,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1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边邑把当作边邑),2吾从而师之。 (师说) 3耻学于师。 (师说) 4孔子师郯子、苌弘 (师说)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老师以为老师),(羞耻以为羞耻),(老师以为老师),(镜子以为镜子),4.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时间。E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F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1怒发上冲冠。 2南取汉中。(过秦论) 3西举巴蜀。(过秦论),(上面向上),(南向南),(西向西),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 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1席卷天下。(过秦论) 2包举宇内。(过秦论) 3吾得兄事之。 4以身翼蔽沛公,(席子像卷席子那样),(包裹像包包裹那样),(兄长像对待兄长那样),(翅膀像鸟张开翅膀一样),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3群聚而笑之。 (师说),(眼睛用眼)(耳朵用耳),(人群成群地),(脸当面),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时间,1道芷阳间行。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朝服衣冠。,(小道从小道),(夜间在夜间),(早晨在早晨),E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F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1日削月割。 六国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天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天每天),(天一天天地),真题,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动词活用为为动用法,1. .动词活用为名词。,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或“之”字,被定语修饰。如: 此亡秦之续耳. “续”,表示“后继者”。,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其进愈难,其见愈奇。,(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动词“至”用作名词:到的人,(见 : 看见的景物),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烛之武退秦师(退,带宾语“秦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1、项伯杀人,臣活之 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着),3.动词的为动用法,1、祭祀必祝之 触龙说赵太后 2、哀吾生之须臾,(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为祈祷),(哀:为而哀),三.形容词的活用,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1.活用为名词。2.用作一般动词。 3.使动用法。4.意动用法。 5.为动用法,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或数词。 此其志不在小。 供其乏困,(小的方面),(缺乏的东西),2.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的动词。 1、素善留侯张良。 2、秋毫不敢有所近。,(和交好),(接近),3.形容词活用作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如:“以愚黔首”(过秦论)“愚”,表示“使. .愚笨”。 1、拔剑撞而破之。 2、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勾践灭吴,(破碎 使破碎),(整洁 使整洁) (美丽 使美丽) (饱 使饱),4.形容词活用作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 .当作”。如,“且庸人尚羞之”中的“羞”,表示“把当作羞耻”。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丽 以为美丽)(邹忌讽齐王纳谏),5.形容词活用作为动用法,念悲其远也 触龙说赵太后,(悲,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悲伤),四.数词的活用,1、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 2、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数词“一”用作动词:看作一样),(数词“一”处在谓语的位置, 用作动词:是一样的),1,用作动词,2,用作形容词,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专注),3,活用为副词,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因大号,一座皆惊,(一全,都),(一满),考试大纲之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 C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E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返回,真题演练,(2008江西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