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大道曹龙路互通立交工程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大道曹龙路互通立交工程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大道曹龙路互通立交工程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大道曹龙路互通立交工程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大道曹龙路互通立交工程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大道曹龙路互通工程 项目建议书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大道曹龙路互通立交工程项目建议书一、 项目概况瓯海大道曹龙路互通立交工程(以下简称曹龙互通)是连接瓯海大道与曹龙路的道路立交工程。曹龙互通位于温州市龙水镇王宅村南侧、双石碣村东侧、横浃村北侧、东林村和何家桥村西北侧;工程区域内地形平坦开阔,立交西侧龙水河系九级航道,地面高程一般为3.54.5米左右。工程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自然环境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雨量1735mm。工程区域现代地震活动极微弱,一般仅限于3级以下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力参数区划图的划分,本工程构造措施按现行规范6度设防烈度即可。工程区域地层上部为海相淤泥、淤泥质粘土,厚度较大,最大可达4060m;近山前逐渐减薄或尖灭缺失。下部为湖海相粘土、粉质粘土及冲洪积相的砂、砾、卵石层;底部为硬质岩石,主要有花岗岩和晶玻屑凝灰岩。工程区域内南北向道路有双石路,路面宽度为5.4m,水泥路面,无等级;南北向还有一条无名路,从龙水中路龙湾信用联社到东林村,路面宽度为8.4米,水泥路面,无等级。东西向道路有龙水中路,其路面为水泥路面,路宽6.7m,属于乡镇道路;在建道路瓯海大道位于龙水中路南侧,走向基本平行。工程地理位置图二、 建设的必要性根据温州市“建设现代化新温州”的总体部署和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温州市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为“二横四纵快速路,主次干道成棋盘,支路形成致密网”的路网格局,其中“二横”是指东西向的江北过境公路和江南的瓯海大道,而本项目正位于“二横四纵快速路”之一的瓯海大道与规划主干道曹龙路的交汇处,为确保瓯海大道的城市快速路功能,必须实施本立交工程。因而本项目是温州市快速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与其他快速路形成快速路系统,通过本互通加强城市组团之间的紧密联系。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中心向东南移动。通过曹龙互通,有机地将龙水片区与连接老城区、机场的瓯海大道连接在一起,有利于解决本片区蓬勃发展带来的物流、客流的运输需求,充分利用瓯海大道经济带动、辐射作用,进一步促进本片区的经济发展。曹龙互通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城市交通网,有利于龙水片区与新城市副中心紧密联系,彻底缓解龙水中路的交通压力,改善城市交通压力分布,为龙水片区的城市化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必要的条件。曹龙互通的建设对适应并有力地促进温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进入景观大道与迎宾大道的互通立交,曹龙互通的建设,不但藉曹龙路沟通了本片区南北地块的交通,还对于提高本片区的城市品味和发展地位,提高本片区土地开发价值,树立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形象,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本项目的建设,无疑对于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温州市的投资环境,特别是沿线的土地开发、利用等均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效益。由于瓯海大道建设已经将近开工阶段,而曹龙路作为规划主干道的建设相对要滞后,为了妥善解决本片区路网交通需求,充分利用瓯海大道的经济带动、辐射作用,同步建设曹龙互通已经非常紧迫。三、 交通量预测本项目区域位于温州市现建成区南缘,项目域内缺少现状O-D资料,为此采用预测远期居民出行O-D,进行交通量预测,同时采用较高的出行指标。本次预测的基本技术路线为:预测2020年高峰小时居民出行O-D,同时考虑外围O-D分别,并在温州市2020年规划路网的基础上进行交通量分配,并得到本项目的交通量预测值。本次交通量预测是采取规划年高峰小时居民出行预测,城市土地利用模式采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用地模式,因此模型的预测值对土地利用的调整敏感性较大,部分换向交通量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经交通量分析调整后,2020年该交叉口总流量为8950PCU/h,直行车流占较大的比重,曹龙路直行车辆占总流量的16.1,瓯海大道直行量占总流量的63.5,换向车流占总量的20.4。瓯海大道直行交通量由主线承担80,辅道承担20;转向流量由辅道承担。根据交通工程手册98版,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一个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为1900PCU/h。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分级为:二级服务水平(相当于美国H.C.M中的BC级服务水平)MSV2CBV/C1300PCU/h(V/C=0.67)三级服务水平(相当于美国H.C.M中的CD级服务水平)MSV3CBV/C1600PCU/h(V/C=0.83)瓯海大道对MSVi的折减:侧向宽度修正fW1.0大型车通行能力修正fHV0.9(考虑坡度折减)多车道折减:左侧第一车道为1.0,第二车道为0.9,第三车道0.75,瓯海大道主线直行车道单向设计通行能力(二级服务水平)CDMSV2fWfHV(1+0.9+0.75)3100PCU/h因此瓯海大道主线能满足二级服务水平。瓯海大道辅道与温强路形成平交口,设计考虑采用展宽式信号控制,进交叉口路段机动车车道由原来的2车道拓宽为3车道。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计算,交叉口总体饱和度在0.75左右,能满足未来的交通需求。四、 建设标准根据温州市瓯海大道工程初步设计以及温州市规划局文件,本项目瓯海大道主线采用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主线车道宽度为212.25米,中央分隔带宽度为9.5米;瓯海大道辅道设计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辅道驶出互通部分道路宽度为15.5米,其他路段宽度为12米;曹龙路采用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近期先建设曹龙路交叉口,预留接口(宽度按40米预留);瓯海大道辅道与曹龙路平交,设展宽式相位信号灯控制;并设瓯海大道辅道与双石路、无名路平交口,近期车辆主要通过该两处平交口组织,净空要求较高的车辆行驶至曹龙路交叉口通过;瓯海大道主辅道之间设连接道,宽7米。互通立交布置形式见附图。桥梁设计荷载遵照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规定执行。五、 建设规模本互通内瓯海大道主线起点位于K11+477.18处,主线终点为K12+250,长度为773米;瓯海大道右辅道起点为K11+450,辅道终点为K12+250,长度为800米;瓯海大道左辅道起点为K11+500,辅道终点为K12+250,长度为750米;互通范围内曹龙路长度为170米。其中设瓯海大道主线桥梁一座,长度约为632米;辅道设桥梁二座,长度分别约为66米与76米,主辅连接道上设桥梁二座,长度约为150米。六、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本项目占地面积为134亩,拆迁建筑10317平方米,桥梁面积20438平方米,道路面积31000平方米,估算造价为7278.9万元(详细内容见下表)。造 价 估 算 表项目工程量单价单项造价道路3100048114,911,000 桥梁20438220044,963,600 建设管理费4.40%2,634,482 勘察设计费3.40%2,035,736 征地134230003,085,492 拆迁建筑103175005,158,500 合计72,788,811 本表单位见前文;其中道路、桥梁造价已经分摊交通工程等其他工程费用。2.资金筹措本项目按国家要求,实行项目业主责任制,由项目业主负责资金的筹措、建设、开发和还贷。根据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精神,本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资本金按30%考虑,其余资金通过土地抵押方式向商业银行贷款解决。七、 建设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