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学习导航1.认识各种微生物形成的菌落特征。2.学会利用涂布平板法分离、培养微生物,并能测定其数量。3.掌握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特定微生物的方法。重难点击简述分离、培养微生物的方法及数量测定。一、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基本理论1.纯培养物培养在实验室中利用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和分离某种微生物,然后在高度稀释的条件下,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该微生物形成单个菌落,即由一个微生物(如某种细菌)形成的单个菌落。单个菌落即为纯培养物,可用于科学研究。2.分离特定的微生物(1)平板分离法概念:能将单个微生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里面,每个孤立的活微生物体经过生长、繁殖均可形成单个菌落。分离、培养微生物最常用的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类型:平板分离法有多种,如涂布平板法、混合平板法等。a.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10倍系列稀释,取一定稀释度的样品0.1 mL倒入预先制备好的培养基平板中,用无菌玻璃涂布器将样品涂布均匀,恒温培养一段时间,以获得单个菌落的方法。b.混合平板法分离细菌: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10倍系列稀释,取一定稀释度的样品0.1 mL与熔化冷却至50_左右的培养基混合均匀,将混合液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制成平板,培养一段时间,以获得单个菌落的方法。(2)选择培养分离概念:科学家针对某种微生物的特性,设计一个特定的环境,使之特别适合这种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这种通过选择培养进行微生物纯培养分离的技术称为选择培养分离。依据原理: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营养需求或对某种化学物质有不同的敏感性。举例a.要分离耐高温菌,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培养。b.要分离对某种抗生素具有抗性的菌种,可在加有该抗生素(如链霉素或青霉素)的平板上进行分离。c.在培养基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d.运用将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培养基,可以有效地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e.运用无氮培养基(培养基完全不含氮元素),可选择能固氮的细菌。f.运用只含尿素而不含其他氮元素的培养基,可以选择能分解尿素以获取氮的微生物(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尿素)。3.观察各种微生物形成的菌落(1)菌落:指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2)菌落特征: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如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特征、隆起程度、颜色等,这些可以作为对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1.如何从众多微生物中分离某种微生物,所利用的原理是什么?答案根据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氧气、pH不同利用选择培养基选择。2.结合教材完善下图中两种分离和纯化微生物的平板分离法并思考:(1)涂布平板法的实质是什么?答案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2)试比较两种分离和纯化方法项目操作特点结果涂布平板法取一定稀释度的样品涂布平板用无菌玻璃涂布器将样品涂布均匀先制作平板后加入菌液细菌菌落通常仅在平板表面生长混合平板法取一定稀释度的样品与熔化的培养基混合将与样品混合后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共同倒平板细菌菌落出现在平板表面和内部3.选择培养分离所利用的培养基是什么培养基?它利用的原理是什么?答案选择培养分离所利用的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它利用的原理是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营养需求或对某种化学物质有不同的敏感性。4.通常以菌落的哪些表观特征来对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等?答案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特征、隆起程度、颜色等。归纳总结(1)菌落的特征: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程度等。每一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这些特征对菌种识别、鉴定有一定意义。(2)选择培养基筛选微生物的方法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改变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3)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板法的比较项目优点缺点平板划线法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不能计数涂布平板法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不干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1.下列有关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C.在适宜条件下培养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答案D解析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用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接种,只有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被分散成单个细胞,才能够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而不是所有培养基上均可出现单个菌落。一题多变(1)移液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案移液管也需经过灭菌。操作时,试管口和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2 cm处,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2)如何处理涂布器?答案将涂布器浸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取出时,让多余的酒精在烧杯中滴尽,然后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2.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_(填“高盐”或“低盐”)环境采集,培养厌氧菌的菌样应从_(填“有氧”或“无氧”)环境采集。(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应于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的环境条件,使待分离微生物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达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目的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对嗜盐菌富集培养的培养基应是_培养基;对含耐高温淀粉酶的微生物富集培养应选择_的培养基,并在_条件下培养。(3)实验室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利用高温处理达到杀菌的效果。高温灭菌的原理是高温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发生_。_灭菌法是微生物研究和教学中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湿热灭菌法。(4)如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答案(1)高盐无氧(2)加盐以淀粉为唯一碳源高温(3)变性高压蒸汽(4)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解析(1)在长期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高盐环境中采集,培养厌氧菌应从无氧环境中采集。(2)对嗜盐菌富集培养的培养基应是加盐培养基,对含耐高温淀粉酶的微生物富集培养应选择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且在高温条件下培养。(3)高温能使蛋白质和核酸发生不可逆转的变性,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湿热灭菌法。(4)从培养基中菌落分布看,获得图A用的是涂布平板法,获得图B用的是平板划线法。二、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数量测定1.原理:采用唯一氮源为尿素的选择培养基来培养。分离出能在此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微生物。2.实验流程采集土壤,制备悬液:制备系列稀释液选择培养:采用选择培养基培养接种:涂布平板培养与观察计数菌落:选取菌落数为30300的一组为样本进行统计3.显微镜直接计数法(1)原理此法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但不能区分细菌的死活。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上面有一个特定的容积为110.1mm3的计数室。计数室的规格有两种,分别是2516个小方格或1625个小方格。但两种规格的计数室都是由400个小格组成的。具体如下图:(2)操作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用无菌的毛细滴管吸取摇匀的土壤微生物培养液,在盖玻片的边缘滴一小滴,让培养液沿着缝隙通过毛细渗透作用自动进入计数室。加样后静置5 min,然后将血球计数板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所在位置,再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和计数。(3)计数若规格为1625型的血球计数板,则在计数室内选4个中方格(如图中加黑点的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角)中的菌体进行计数。若使用规格为2516型的血球计数板,则在计数室内选5个中方格(四个角和中央的方格)中的菌体进行计数。对位于格线上的菌体,一般只统计上方和右边格线上的。求出每个小格所含细菌的平均数,再按下面公式求出每毫升样品中所含的细菌数。计算公式如下:每mL原液所含细菌数每小格平均细菌数400104稀释倍数。(4)使用完毕后,将血球计数板用水反复冲洗干净,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完后自然晾干即可。1.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选择培养基下面是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使用的培养基的配方,请分析:KH2PO41.4 gNa2HPO42.1 gMgSO47H2O0.2 g葡萄糖10.0 g尿素1.0 g琼脂15.0 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1)在培养基的配方中,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的分别是什么物质?答案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尿素。(2)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选择培养基是如何进行选择的?答案该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尿素是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因此,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3)为什么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答案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能合成脲酶,而脲酶可将尿素分解成氨,从而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氮源。2.下面是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试写出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实验流程。答案土壤取样样品稀释取样涂布微生物培养观察并记录结果细菌计数。(2)统计菌落数目甲、乙两位同学用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两种统计结果。甲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230,该同学的统计结果是否真实可靠?为什么?答案不真实。为增加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应设置重复实验,在同一稀释度下涂布3个平板,统计结果后计算平均值。乙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21、212、256,该同学将21舍去,然后取平均值。该同学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是否合理?为什么?答案不合理。微生物计数时,如果实验中出现重复实验的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应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的影响因素,找出差异的原因,而不能简单地舍弃后进行计数。某同学在三种稀释度下吸取0.1 mL的菌液涂布平板,统计菌落数,得到以下的数据,试计算1 g样品的活菌数。平板稀释度 平板1平板2平板3104320360356105212234287106212318答案105的稀释度下取0.1 mL涂布的三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在30300之间,计算其平均值为(212234287)/3244。进一步可以换算出1 g样品中活菌数为(2440.1)1052.44108。为什么统计的菌落数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答案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归纳总结分离尿素分解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在实验操作中,每个步骤都要注意无菌操作,以防培养基被污染,影响实验效果。(2)样品稀释液的最佳浓度为获得每个平板上有30300个菌落,这个稀释度细菌一般为104、105、106倍稀释液,放线菌一般为103、104、105倍稀释液,真菌一般为102、103、104倍稀释液。(3)为排除非测试因素(培养基)的干扰,实验需设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空白对照。(4)每一稀释倍数的菌液都至少要涂布3个平板,作为重复实验,求其平均值,若其中有菌落数与其他平板悬殊过大的,需要对该平板重新制作。3.下列有关微生物筛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全营养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筛选大肠杆菌B.用高NaCl的培养基筛选抗盐突变菌株C.含酚红的尿素培养基筛选鉴别出分解尿素的菌株D.利用高温条件筛选耐热的Taq细菌答案A解析全营养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常用于大肠杆菌的培养,该培养基对微生物无选择作用,A项错误;抗盐突变菌株具有耐高盐的能力,因此可以利用高NaCl的选择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B项正确;分解尿素的菌株会分解尿素形成氨,使培养基pH升高,因此可以利用含酚红的尿素培养基筛选鉴别出分解尿素的菌株,C项正确;利用高温条件可以筛选耐热的Taq细菌,D项正确。4.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往往是混杂生长的。人们在研究微生物时一般要将它们分离提纯,然后进行数量的测定。下面是对大肠杆菌进行数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步骤制备稀释倍数为102、103、104、105、106的系列稀释液。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应选用_法接种样品。适宜温度下培养。(2)结果分析测定大肠杆菌数目时,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与事实更加接近的是_。A.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B.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20和260,取平均值240C.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400、212和256,取平均值289D.四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60、240和250,取平均值240一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上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12,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约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体积为0.2 mL)_。用这种方法测定菌体密度时,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_(填“多”或“少”),因为_。答案(1)涂布平板(2)D1.06109个多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解析(1)若对大肠杆菌进行计数,则需要用涂布平板法接种样品。(2)应选取多个菌落数相差不大的平板进行计数,取其平均值。2120.21061.06109(个)。因为一个菌落可能由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生长而成,所以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多。一题多变(1)如果某同学的稀释倍数仅为104,则测定的数值要比题中测定的数值高还是低?为什么?答案低。因为稀释倍数太低,则大部分菌落是由多个细菌繁殖而成,所以测定的菌落的数值要偏低。(2)第(2)问第小题C项中菌落数为400的平板不符合要求,试分析该平板中菌落数目多于其他平板的可能的原因。答案a.培养基被污染,一些菌落是由杂菌繁殖而成的;b.接种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感染了杂菌;c.取菌液时没有摇晃,导致所取菌液中细菌个体浓度偏大等。方法链接用涂布平板法计数微生物的注意事项(1)涂布平板操作要求:按照平行重复的原则,每一稀释度的菌液涂布3个或3个以上的平板。(2)计数的时机:当各平板上菌落数目稳定时进行计数。(3)选择可用于计数的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相同稀释度的平板均符合该特点)进行计数,然后取平均值。三、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1.原理(1)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都能分泌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成小分子糖类物质以满足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2)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2.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刚果红染色法,即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说明菌落是由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形成的。其原理是:纤维素分解菌红色复合物红色消失,出现透明圈1.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1)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什么物质?答案刚果红染色剂。(2)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在目的和物理性质方面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定的作用底物和指示剂,观察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分解底物所释放的不同产物,通过指示剂的反应不同来鉴别微生物;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物质,以促进目的菌的生长繁殖,同时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繁殖。选择培养的培养基中没有加入琼脂,所以属于液体培养基,而鉴别培养基一般为固体培养基。2.透明圈的形成(1)对分离的纤维素分解菌作进一步的鉴定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可能是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也可能是能降解刚果红的菌种,所以需要进一步鉴定。(2)简要概述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透明圈是如何形成的。答案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纤维素产生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不能与刚果红形成红色复合物,而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3)向含有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会出现类似的圈吗?答案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加入酚红指示剂后会变红,也会形成以尿素分解菌为中心的红色的圈。5.分析下表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下面的问题。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组分含量纤维素粉5 gNaNO31 gNa2HPO47H2O1.2 gKH2PO40.9 gMgSO47H2O0.5 gKCl0.5 g酵母膏0.5 g水解酪素0.5 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1)此培养基配方中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主要是_、氮源是_。(2)此配方为_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配方。(3)此培养基选择出的微生物主要是_。问题导析(1)该培养基中纤维素是主要的碳源,所以可以用于筛选纤维素分解菌。(2)由于该培养基中没有加入琼脂,所以为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中微生物与营养成分的接触更充分,可以提高微生物的代谢效率。答案(1)纤维素粉NaNO3、酵母膏、水解酪素(2)液体(3)纤维素分解菌解析该培养基的主要碳源是纤维素粉,氮源有NaNO3、酵母膏、水解酪素。因没有凝固剂成分,因此,该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看属于液体培养基。因该培养基仅以纤维素粉为主要碳源,因此,可用于选择培养纤维素分解菌。一题多变(1)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哪种情况下可以省略选择培养?答案当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很高时,可以省略选择培养这一步骤。(2)本题中的培养基配方中的酵母膏可以为微生物提供什么成分?答案可以提供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3)该培养基中纤维素是否为唯一的碳源?答案不是,纤维素是主要的碳源,另外,酵母膏和水解酪素也可以提供少量的碳源。6.下列有关刚果红染色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刚果红可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B.刚果红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C.刚果红在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加入的刚果红不需要灭菌D.在菌落形成后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不需要灭菌答案C解析刚果红可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也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则所加刚果红要进行灭菌,以防杂菌的侵入,影响纤维素分解菌菌落的形成;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刚果红,则不需要灭菌。易错易混关于纤维素分解菌筛选的三个易错警示(1)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中的碳源并不只有纤维素,其中酵母膏和水解酪素也可起碳源的作用。(2)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中生长的不只有纤维素分解菌。因此,选择培养后要进行鉴别培养,才能获得纤维素分解菌。(3)出现透明圈的菌落也不一定是纤维素分解菌。1.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A.细菌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B.菌落的大小、形状和颜色C.有无鞭毛 D.培养基的不同答案B解析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形成的菌落在大小、形状、边缘特征、隆起程度、颜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可以作为微生物鉴定的重要依据。单个的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故细菌的个体特征不能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2.用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加入105 g/mL土壤悬液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A.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B.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C.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D.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答案D解析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涂布至少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与准确性。C项虽涂布了三个平板,但是,其中一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两个相差太远,说明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三个平板的计数值用来求平均值。3.根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下列寻找目的菌株的思路不正确的是()A.从热泉中寻找耐热菌B.从成熟的葡萄皮上寻找酵母菌C.从贫瘠的土壤中寻找分解尿素的细菌D.从树林的腐殖土中寻找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答案C解析贫瘠的土壤中尿素含量少,应从富含尿素的环境中寻找分解尿素的细菌。4.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过细菌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琼脂15 g尿素1 g葡萄糖10 gMgSO47H2O0.2 gNa2HPO42.1 gKH2PO41.4 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_,这种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和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目的是_。(3)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_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4)下列材料或用具: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玻璃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其中需要灭菌的是_;需要消毒的是_(填序号)。答案(1)目的菌选择(2)尿素葡萄糖为目的菌提供氧气(3)涂布平板(平板划线)(4)和解析(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2)尿素可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提供氮源,振荡可为目的菌株提供氧气。(3)在固体培养基中接种常用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4)操作器械需灭菌,操作者双手需消毒。课时作业学考达标1.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加尿素不加尿素加琼脂不加琼脂加葡萄糖不加葡萄糖加硝酸盐不加硝酸盐A. B.C. D.答案C解析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够合成脲酶,将尿素分解生成氨,利用尿素中的氮合成自身有机物。培养基中只加尿素一种氮源,分解尿素的细菌能生长,其他微生物不能生长;分离微生物要用固体培养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属于异养微生物,需要加葡萄糖作为碳源。2.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答案C解析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对照遵循的是单一变量原则,所以与选择培养基一样接种、培养。3.能够测定样品活菌数的方法是()A.涂布平板法 B.重量法C.直接计数法 D.比浊法答案A解析利用涂布平板法能够在不影响细菌生活的情况下将细菌个体从固体培养基上分离出来,并可以繁殖形成菌落,可根据菌落数测定样品活菌数。4.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结果的产生原因不可能有()A.由于土样不同 B.由于培养基污染C.由于操作失误 D.没有设置对照答案D解析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和是否设置对照有直接关系,但实验结果和是否设置对照无关。5.某混合样品中微生物R的含量极少,要得到大量的R,比较理想的方法是采用()A.天然培养基B.涂布平板法C.利用适合R生长但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的微生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D.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寻找,再培养答案C解析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该微生物能生长繁殖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基,使微生物R能在该培养基上成为优势菌种而大量繁殖。6.下表是关于对四种生物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组是()硝化细菌乳酸菌根瘤菌衣藻能源利用化学能分解乳酸固定N2利用光能碳源CO2糖类糖类CO2氮源NH3N2N2NO代谢类型自养需氧型异养厌氧型异养需氧型自养需氧型A.硝化细菌与乳酸菌 B.乳酸菌与根瘤菌C.根瘤菌与衣藻 D.硝化细菌与衣藻答案D解析乳酸菌不能直接利用N2,且能量来源为糖类;根瘤菌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糖类等有机物分解。高考提能7.下列对菌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肉眼可见的菌落一般均是由许多细菌大量繁殖形成的B.霉菌等在面包上生长形成的不同颜色的斑块即为菌落C.噬菌体能使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裂解,从而使菌落变得透明D.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不同答案A解析由于细菌间存在着竞争关系,故不同种类的细菌不可能生长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故A项错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形成的菌落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噬菌体能在细菌体内增殖,从而使细菌裂解死亡。8.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答案A解析对培养基要灭菌,而不是消毒。9.菌落的特征包括()菌落的形态菌落的结构菌落的大小菌落的颜色菌落的隆起程度菌落的数量A. B.C. D.答案A解析菌落是由许多细菌聚集在一起构成的,没有一定的结构,菌落的数量也与菌种无关。10.某课题小组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培养B.采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C.采用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D.接种后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答案C解析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天然培养基,成分不明确,欲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应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A错误;平板划线法能对细菌分离、纯化,但不能对细菌进行计数,B错误;涂布平板法可以分离菌种还可以进行计数,C正确;接种后须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不是必要条件,D错误。11.下表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题使用的培养基,分析培养基配方,回答下面的问题:KH2PO41.4 gNa2HPO42.1 gMgSO47H2O0.2 g葡萄糖10.0 g尿素1.0 g琼脂15.0 g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1)在该培养基的配方中,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的分别是_。(2)按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理由是培养基中含有_;该类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的_等。(3)由于_,所以该培养基只能用于能够合成_的微生物的培养。用此培养基培养土壤浸出液能够从土壤中筛选出_的细菌。(4)在微生物学中,将_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答案(1)葡萄糖和尿素(2)固体琼脂纯化、分离、计数(3)培养基中只有尿素一种氮源脲酶分解尿素(4)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并能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的微生物生长解析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可以推断培养基的类型以及适于培养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含有琼脂、明胶等凝固剂的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不含凝固剂的为液体培养基。不含碳源的培养基适于自养微生物的培养,不含氮源的培养基适于固氮微生物的培养等。固体培养基常用于菌种的纯化、分离、计数等;液体培养基常用于菌种的扩大培养和工业化生产。12.如图为分离并统计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要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从高温热泉中寻找耐热菌,这说明_。(2)接种微生物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板法,本实验宜采用_法。(3)用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最好选择菌落数在_的平板进行计数。若统计出在一稀释倍数为105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30个,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 mL,则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为_个。答案(1)根据目的菌株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2)涂布平板(3)303001.5107解析(1)因为纤维素分解菌和耐热菌有不同的生活习性,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故要根据目的菌株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2)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宜采用涂布平板法来纯化该细菌。(3)涂布平板的时候,菌落数目太少和太多都不好,因为太少的话不准确,太多的话不好计数,这样也是减少误差;根据公式可知300.21051.5107(个)。13.生物乙醇是以生物为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生产乙醇,其技术流程为:纤维素酶解酵母菌发酵蒸馏成品。纤维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能否实现乙醇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最好选择怎样的环境采集土样?_。(2)下面是一种培养基配方:纤维素粉5 g、NaNO3 1 g、Na2HPO47H2O 1.2 g、KH2PO40.9 g、MgSO47H2O 0.5 g、KCl 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雅安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耳鼻喉面试题及答案
- 河道清淤面试题及答案
- 保险课堂考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新闻稿
- 离子色谱考试题及答案
- 职业病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水库防汛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合肥七中紫蓬分校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礼貌礼节面试题及答案
- 创新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 指南
- 新入职体育教师培训
- (高清版)DZT 0388-2021 矿区地下水监测规范
- 采购合同追加款项
- 《医德医风培训》课件
- 物联网综合安防管理平台V4
- 教师副高职称答辩题库【3篇】
- 房屋建筑工程监理规划(范本-附带监理细则内容)
- 2023山东艺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题库
- 配电室运行维护投标方案(技术标)
- 公司境外佣金业务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