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隆中对课题: 隆中对(第二课时)课型新知预展学习目标:1、说出诸葛亮的形象人物特征 。2、指出详略得当的选材的好处。3、学习高度精练的语言特点。学习重点:概括诸葛亮的人物特征。自主预习:一、 朗读课文,盖洛文章内容,并给文章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意思二、 第二部分中,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三、 阅读第三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态度?刘备的话有哪几层意思? 2、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成就蜀汉大业规划了一条明确而完整的内政、外交政策和军事路线,他的主要对策是什么?3、在这样的内政外交政治上,他为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4、通过对他的介绍及他对刘备献策,给我们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诸葛亮?(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的?本文中刻画其他人物的方法又有哪些?四、本文的写作特点有哪些? 问题一:第一部分(1),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第二部分(2),徐庶推荐诸葛亮。第三部分(3到5),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第四部分(6),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问题二:卧龙的比喻形象的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架”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第三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在这一部分里,诸葛亮十分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推断了未来的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立霸业,复兴汉王朝的政策和策略。问题三1: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针对时局特点,表明生平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2、西和诸戎 南抗夷越 外结好孙权 内修政理 3、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4、有远大抱负,具有远见卓识,审时度势,观察分析形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