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冶炼工艺指导书1.doc_第1页
转炉冶炼工艺指导书1.doc_第2页
转炉冶炼工艺指导书1.doc_第3页
转炉冶炼工艺指导书1.doc_第4页
转炉冶炼工艺指导书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吨纯氧顶吹转炉冶炼工艺指导书1. 30吨纯氧顶吹转炉炼钢工艺流程图炼钢转炉氧 枪高位料仓22吨钢包铁 水 包混 铁 炉废 钢 斗铁 水 包高 炉连 铸精炼2. 转炉主要工艺设备参数:2.1. 30吨纯氧顶吹转炉序号参数名称单位数据1公称炉容t302最大容量t303熔池深度mm4炉膛直径mm5炉口直径mm6有效容积m37炉 容 比m3/t0.908炉体高度mm2.2. 钢水包容量:30吨3. 主要原材料及技术要求:3.1. 铁水:3.1.1. 执行GB71782标准,铁水温度1250,带渣量0.75。 GB71782标准铁水品种炼钢用铁水牌号炼04炼08炼10代号L04L08L10成份硅0.450.450.850.851.25锰一组0.30二组0.300.50三组0.50磷一组0.15二组0.150.25三组0.250.40硫特类0.02一类0.020.03二类0.030.05三类0.050.07碳3.5%3.2. 废钢:3.2.1. 执行Q/XPB 04015-1999标准。3.2.2. 单重不大于150Kg,最大边长400mm。3.2.3. 不得有封闭容器、易燃和易爆炸物品、毒品。3.2.4. 加工后的废钢铁中,不得有铅、锡、铜。3.2.5. 合金钢和有色金属零件如不锈钢、铅、锡、铜套等,不得有高炉高硫、高磷铁块混入。硫不得大于0.07%。磷的含量不得大于0.4%。3.2.6. 废钢铁中的钢渣、泥土、橡胶、油污等夹杂物尽量清除。3.2.7. 废钢铁按来源(回收和外购)分别堆放。3.2.8. 废钢铁不得潮湿,不得带有冰、雪块。3.3. 铁块:3.3.1. 执行标准GB717-98.要求S0.05%。3.4. 高碳铬铁:3.4.1. 执行GB5683-87标准。使用前必须烘烤或者熔化处理。3.4.2. 化学成分要求。合金名称化学成分,%CCrSiPSFeCr67C6.06.062.0-72.03.00.030.063.5. 锰铁:3.5.1. 执行GB/T37951996标准;3.5.2. 入包块度580mm,不得有杂物,使用前进行烘烤不得有潮湿现象。3.5.3. 化学成分要求:牌 号Mn%C%Si%P%S%FeMn79C7.579857.51.21.20.20.300.03FeMn79C7.5-A75797.51.21.20.20.300.03FeMn79C7.5-B755mm时,含量70 kg/t4.2.5. 硅铁加入量:硅铁100kg4.2.6. 基本标尺枪位控制范围:0600mm(标尺“0”位就是氧枪喷头距熔池液面500mm的位置)。4.2.7. 工作氧压:0.750.85Mpa4.2.8. 终点温度:17204.2.9. 开新炉前三炉必须连续吹炼。4.2.10. 尽量做到红包出钢,减少热量损失。5. 基本工艺过程和控制5.1. 装入制度5.1.1. 每炉装入量根据炉龄、前一炉的热平衡,以及全连铸钢水供应的实际情况而定,装入范围控制如下:铁水:24.527.00t废钢: 3.05.50t最大装入量不大于30吨5.2. 供氧制度:5.2.1. 使用水冷四孔拉瓦尔氧枪喷头。5.2.2. 供氧制度:恒氧压变枪位操作。5.2.3. 吹炼氧气压力0.81.10MPa恒定。 5.2.4. 化渣标尺枪位0900mm,时间不大于2分钟5.2.5. 吹炼标尺枪位0600mm 5.2.6. 拉碳标尺枪位不大于300mm5.2.7. 终点降枪吹炼时间不小于1.5分钟,以均匀钢水成分与温度。5.2.8. 严禁使用小于0.6MPa或大于1.10MPa的工作氧压(指表压)。5.3. 造渣制度5.3.1. 基本原则:前期早化渣,中期化好渣,后期造粘渣。5.3.2. 白灰加入量按如下公式计算:2.14Si铁水(%)白灰加入量(kg/t)R1000CaO有效(%)式中:CaO有效(%)CaO(石灰)%Si2(石灰)%R根据公式计算:当有效CaO85%、碱度取2.55.3.3. 镁球加入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终渣要求MgO量-白灰带入MgO量镁球加入量(kg/t)=镁球中MgO含量式中:终渣要求MgO量一般控制在8%12%白灰带入MgO量=白灰加入量白灰中MgO含量5.3.4. 冶炼前期在开吹打着火后加入全部镁球,白灰加入总量的1/22/3;5.3.5. 前期渣基本化好后,再分批少量多批次剩余渣料的1/21/3,以控制温度缓慢升高;如果前期泡沫渣严重,可适当提枪,再慢慢降枪,并加入少量白灰压制泡沫渣,直到泡沫渣不严重溢出。5.3.6. 冶炼中期,枪位控制不要过低,以避免发生暴发性喷溅;如果炉渣发生返干,适当提枪化渣,并加入适量烧结矿帮助化渣。5.3.7. 冶炼中后期,不要过早降枪,以避免碳的剧烈反应,发生喷溅。5.3.8. 终点降枪前2分钟不得加入任何渣料,保证降枪冶炼在1.5分钟以上。5.3.9. 注意事项:5.3.9.1. 严禁留渣操作,在炉龄50炉之前(包括50炉)冶炼的炉次出钢后必须倒净钢渣,在炉龄50炉之后冶炼的炉次溅渣完毕后倒炉倒净渣,开始吹炼下一炉。5.3.9.2. 如果有剩余钢渣,必须加入适量白灰,在炉内无液体钢渣时,再先加废钢再兑铁水,以避免发生喷溅5.3.9.3. 当铁水硫超过0.70%时,可采用双渣或多渣法,具体操作如下:l 碱度(CaO/SiO2):双渣留渣法前期渣碱度控制在2.2-3,后期渣碱度控制在3.5-4.0。l 渣料加入量控制和加入方法:第一批渣料(石灰)为总量的3/4,在开吹时加入,第二批渣料在倒去前期渣,拉碳前三分钟小批加完。5.3.9.4. 倒前期渣温度控制在14501500。5.3.9.5. S每增加0.001%减废钢150kg。5.4. 温度制度5.4.1. 常用的冷却剂种类:废钢、矿石、生铁块几种冷却剂造渣剂的冷却效果常用几种冷却剂、造渣剂冷却效果推荐数值种 类1kg物质可使吨钢水降温()以废钢为标准的换算值废 钢1.21铁矿石3.03.53生铁块0.70.90.60.7白 灰1.52.51.01.2渣 钢1.01.41.01.25.4.2. 温度的调整以废钢为主,烧结矿为辅。5.4.3. 吹炼全过程必须坚持先低后高的升温制度,杜绝全过程高温操作。5.5. 终点工艺及控制5.5.1. 终点钢水成分要求:元 素CPS含量(%)0.070.100.0150.0205.5.2. 温度要求:165016805.5.3. 根据火焰,结合供氧时间及有关数据判断吹炼终点。5.5.4. 终点倒炉、取样并作C、S、测温、观察判断钢水含碳量及氧化性,炉渣的流动性。5.5.5. 结合上炉冶炼情况,成分波动有超出成分上下限趋势,及时取样分析,采取相应措施。5.6. 脱氧合金化5.6.1. 合金加入量按成分控制标准成分中限配加,计算公式如下:成品中限成分(%)-终点残余成分(%)其它合金带入量(%)合金加入量(t/炉)合金元素回收率(%)合金元素含量(%)5.6.2. 脱氧合金化原则:强脱氧剂先加以提高其他合金的收的率,难熔化的合金先加以保证熔化完全。5.6.3. 合金加入时间控制:出钢前往钢包内加入2/3总量的脱氧剂,加入增碳剂,其余脱氧剂及合金料在钢水出至1/4-1/3时开始加入,出至2/3-3/4时加完。5.7. 出钢工艺控制5.7.1. 钢流要求:出钢过程要求钢流集中,不散流。5.7.2. 出钢时间要求:出钢时间1分10秒至2分。5.7.3. 挡渣出钢时,当钢水剩余1/5投入挡渣球。5.7.4. 出钢时严禁钢渣混出。5.7.5. 出完钢及时用挡渣帽挡住出钢口。6. 溅渣护炉工艺6.1. 在炉龄达到50炉后进行溅渣护炉。6.2. 冶炼前期加入一定量的菱镁球,控制炉渣MgO含量达到8-12%。6.3. 冶炼终点要求终渣粘度适当,控制渣中氧化铁含量13%,出净钢后留适量的渣量;如果终渣较稀,可加适量的调质剂调整炉渣至合适。6.4. 将氧枪降至适当的枪位,开始溅渣护炉,吹氮压力0.81.0MPa,吹氮时间1.53分钟,吹氮结束后,倒炉倒渣,开始吹炼下一炉。6.5. 如果炉内有剩余钢水,则停止溅渣护炉,加入适量脱氧剂,再加入一定量的白灰冷却钢渣,然后再加废钢、兑铁水进行冶炼,避免出现喷溅事故。7. 炉体及出钢口维护7.1. 补炉原则是高温快补、均匀薄补、烧结牢固,维护合适正常的炉型。7.2. 补炉方法主要有投补、喷补、贴补。7.3. 炉役前期要勤观察炉况,发现大小面有坑等异常现象,可投补适量补炉料进行维护;炉令中期一般采用投补方法进行维护,补炉料用量根据炉子侵蚀情况进行确定;炉役中后期一般采用投补、喷补、贴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维护炉衬。7.4. 贴补小砖的理化性能指标与炉衬耐火材料相近,要求使用沥青的配比略高、以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