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个明辨”推进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到实处.doc_第1页
政法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个明辨”推进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到实处.doc_第2页
政法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个明辨”推进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到实处.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法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个明辨”推进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到实处在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中,政法领导干部到底有没有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能不能真正把法治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关键要做到“三个明辨”。要在政治原则和立场问题上明辨是非曲直。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问题上来不得半点含糊和动摇,这种定力取决于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在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各类思潮交锋激荡中,善于分清是非、判断曲直是政法领导干部的根本政治底色。面对有的人把党的领导与党主张的依法治国、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对立起来,排斥和诋毁党的领导,抛出“党大还是法大”等伪命题,质疑党管政法制度;面对有的人对政法机关在党的领导下纠正和防止冤假错案的努力和成效闭口不提,对政法机关力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承诺和实践视而不见,却抓住执法司法瑕疵极力抹黑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借机宣扬西方的法治理念和司法制度;面对有的人把党纪与国法割裂开来,对党纪党规严于国家法律说三道四,对从严治党心存抵触等奇谈怪论和错误观点,政法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自觉抵制、有力驳斥,决不做爱潜羽毛的“绅士”。要在秉持公正上明辨公私义利。政法领导干部作为社会利益的协调者、裁判者,如何做到有权威、有公信、能服众,关键要摆正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克己奉公、重义轻利既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也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价值取向高度契合。执法办案中,怀揣一己之私情私利,势必偏私护私、先利后义、重利轻义。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奚晓明之子开办律师事务所,大量接手特大经济纠纷案件和其他案件,通过奚晓明直接或间接打招呼、暗示及影响,使得本不可能胜诉的案件如愿判决,再以协议收费的方式收取巨额代理费用。可见,公与私倒置、义利观扭曲的奚晓明把国家公器变成了谋私的“利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面对广大拆迁群众的切身利益,在2015年山西太原市城中村拆迂改造中息括政法机关在内的有关部门坚持依法办事、阳光操作、廉洁发展,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坚持让利于民,做到了依法拆迁、和谐拆迂、安全拆迁、按期拆迁,成为解决难题与实现共赢的成功范例。政法领导干部肩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必须以公心公平公正公开为标尺,始终把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决不能谋私忘义、与民争利,坚决防止利益分歧向利益冲突、利益对抗转化。要在人格操守上明辨进退荣辱。人格无亏、操守无缺是政法领导干部做人做官的境界,这种境界一旦形成就具有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稳定性,就能在诱惑、欲望和鄙俗面前知进退、明荣辱,坚守住清白,保持好名节。明辨进退荣辱要强化规矩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把不守政治规矩的现象概括为“七个有之”,告诫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猫扑向玻璃鱼缸里的金鱼,受挫后这只猫从此对充满诱惑的金鱼视而不见。寓言中的玻璃鱼缸就相当于纪律规矩,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底线”、“红线”、“高压线”。明辨进退荣辱,一定要强化法度意识。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是说欲望追求应有度,法度之内、道德伦理认同的欲望促进发展进步,而放任无度、徇私纵欲则会过咎染身、罪祸临头、自取其辱。政法领导干部修身养德,在规矩、法度方面不能有半点松懈和放任。法治兴则天下兴。政法领导干部只有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