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第11章 核酸合成.ppt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3/3b0b75e3-2d52-419f-9b7a-c2b219f917dc/3b0b75e3-2d52-419f-9b7a-c2b219f917dc1.gif)
![[农学]第11章 核酸合成.ppt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3/3b0b75e3-2d52-419f-9b7a-c2b219f917dc/3b0b75e3-2d52-419f-9b7a-c2b219f917dc2.gif)
![[农学]第11章 核酸合成.ppt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3/3b0b75e3-2d52-419f-9b7a-c2b219f917dc/3b0b75e3-2d52-419f-9b7a-c2b219f917dc3.gif)
![[农学]第11章 核酸合成.ppt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3/3b0b75e3-2d52-419f-9b7a-c2b219f917dc/3b0b75e3-2d52-419f-9b7a-c2b219f917dc4.gif)
![[农学]第11章 核酸合成.ppt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3/3b0b75e3-2d52-419f-9b7a-c2b219f917dc/3b0b75e3-2d52-419f-9b7a-c2b219f917dc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5/7,1,第11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2019/5/7,2,主要内容: DNA复制:DNA复制的半保留方式;DNA复制的起始点和方向;DNA复制的酶类和蛋白质;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DNA的修复:DNA的损伤修复,突变; RNA的生物合成:不对称转录;RNA聚合酶;转录过程;转录后加工过程; RNA复制和逆转录:RNA复制;逆转录; 重点:1.DNA复制;2. 转录; 难点:DNA复制和转录过程。,2019/5/7,3,DNA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生物机体的遗传信息以密码的形式编码在DNA分子上,表现为特定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三联体密码),并通过DNA的复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在后代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遗传信息自DNA转录给RNA,然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以执行各种生命功能,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性状。,DNA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载体,2019/5/7,4,中 心 法 则,1964-1970 劳氏肉瘤病毒的 遗传方式 致癌RNA病毒、植物RNA病毒,1958年,遗传信息的单向,遗传信息的传递,2019/5/7,5,复制:亲代DNA或RNA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生成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或RNA的过程。 转录:以DNA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将其所 含的遗传信息传给RNA,形成一条与DNA链互补的RNA的过程。 翻译:亦叫转译,以mRNA为模板,将mRNA的密码解读成蛋白质的AA顺序的过程。 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生成DNA的过程。,2019/5/7,6,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DNA的复制(DNA指导下的DNA合成) 逆转录(RNA指导下的DNA的合成) DNA 突变 DNA的损伤与修复(修复合成),2019/5/7,7,DNA的存在形式 染色体与质粒,严紧控制质粒,单拷贝质粒: 每个细胞内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拷贝,松弛控制质粒,多拷贝质粒: 每个细胞内含有许多拷贝(20以上),1 DNA的复制,2019/5/7,8,病毒与细菌的DNA,2019/5/7,9,真核细胞的染色体,2019/5/7,10,1.1 DNA的半保留复制 (一) 定义和实验证据:由亲代DNA生成子代DNA时,每个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958年Meselson和Stahl用同位素15N标记大肠杆菌DNA,首先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2019/5/7,11,细胞在15N标记培养基中(NH4Cl)连续培养15代,使所有DNA分子均标记上15N,转入14N标记的培养基,CsCl密度梯度离心 浮力密度 15NDNA 1.742g/ml 14NDNA 1.710g/ml 15N/ 14NDNA 1.717g/ml,2019/5/7,12,原核细胞DNA的半不连续复制复制过程,复制叉的移动方向,3,5,3,5,复习,2019/5/7,13,DNA的半保留复制的生物学意义:,DNA的半保留复制表明DNA在代谢上的稳定性,保证亲代的遗传信息稳定地传递给后代。 DNA在代谢上的稳定性并非指DNA是一种惰性物质:在细胞内外各种物化因子均可导致DNA损伤,需要修复;在复制和转录过程中DNA会发生损耗,必须进行更新;在发育和进化过程中DNA可能进行修饰、删除、扩增和重排;在进化的角度上,DNA更是处在不断的变异和发展中。,2019/5/7,14,1.2 复制起点、方向和方式,1.2.1复制起点(origin , ori或 o , 复制原点),原核生物染色体DNA(或真核生物的细胞器DNA) 单复制起点,即整个染色体只有一个复制单位。,真核生物染色体DNA : 多复制起点 一个genome中有多个复制单位,复制起点:复制开始处DNA分子的特定位置 复制子(Replicon)(复制单位 ):从一个起点到一个终点所包含的DNA区域,是基因组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许多生物的复制起点都是富含A、T的区段,2019/5/7,15,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DNA复制进行时,在眼的两侧出现两个叉子状的生长点(growth point),叫复制叉。在复制叉上分布着各种与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因子,它们构成的复合物称为复制体(replisome) 大多数复制是双向的,形成两个复制叉;,复制眼(replication eye):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复制的DNA,复制的区域形如一只眼睛,1.2.2 复制方向及方式,2019/5/7,16,复制方式,双向复制(bi-directional) : 大多数复制从起点开始向2个方向复制 2个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单向复制(unidirectional) : 少数复制从起点向1个方向复制 1个复制叉或生长点(growing point),2019/5/7,17,真核染色体DNA 线环状双链,E .coli染色体DNA 环状双链,2019/5/7,18,1.3 与DNA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1.3.1 DNA聚合酶 1.3.2拓扑异构酶 1.3.3 DNA解旋酶 1.3.4单链结合蛋白 1.3.5引发酶及引发体 1.3.6 DNA连接酶 目前已发现30多种酶及蛋白质因子参与DNA复制,2019/5/7,19,1.3.1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延长子链,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合成子链,只能延长 DNA聚合酶:多种类、多种活性,2019/5/7,20,2019/5/7,21,1)DNA聚合反应条件,(1)底物 dNTP(dATP,dGTP,dCTP,dTTP),(2)聚合酶,(3)模板 单链的DNA母链,(4)引物 寡核苷酸引物(RNA),(5)其他:解链酶,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连接酶,2019/5/7,22,2)聚合机制,(1)DNA聚合酶: 5 3的聚合活性,需引物链,2019/5/7,23,(2)DNA聚合酶:核酸外切酶活性 35外切酶活性 53外切酶活性,2019/5/7,24,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主要有三种DNA聚合酶,分别为: 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E.coli DNA聚合酶,DNA聚合酶IV和V:1999年发现,当DNA严重损伤 时,诱导产生。,2019/5/7,25,原核生物中的DNA聚合酶,在大肠杆菌中发现有三种DNA聚合酶(用突变株研究其功能): DNA聚合酶:单体酶,多肽链内含一个锌原子(其鳌合剂是O-二氮杂菲),多功能酶。它具有5 3 聚合酶功能(对脱氧核苷酸的选择); 3 5 外切酶活性(对双链无作用,校对功能。但在正常聚合条件下,此活性不能作用于生长链)及5 3外切酶活性(双链有效,主要是对DNA损伤的修复,以及在DNA复制时RNA引物切除及其空隙的填补);在DNA链的3 形成焦磷酸解(生理意义不大);无机焦磷酸盐与dNTP之间的焦磷酸基交换。 DNA聚合酶:多亚基酶,聚合作用,但聚合活力很低;具有3 5外切酶活性。其它生理功能尚不清楚,可能在修复紫外光引起的DNA损伤中起作用。,2019/5/7,26, DNA聚合酶:是原核生物DNA复制的主要聚合酶,该酶由10种亚基组成,其中、形成全酶的核心酶。具有5 3 DNA聚合酶活性( 亚基,速率高); 具有3 5外切酶(亚基)的校对功能,提高DNA复制的保真性;还具有5 3外切酶活性(单链有效,其意义未知)。 (4) DNA聚合酶IV和V:1999年发现,当DNA严重损伤时,诱导产生。,2019/5/7,27,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亚基数目 1(单体酶) 多亚基酶 多亚基酶 53 聚合活性 + 中 + 很低 + 很高 3 5 外切活性 + + + 5 3 外切活性 + ,2019/5/7,28,拓扑异构酶:使DNA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作用是松解负超螺旋,反应不需要能量。主要集中在活性转录区,同转录有关。,拓扑异构酶:使DNA两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当引入负超螺旋时需要由ATP提供能量,同复制有关。 二者共同控制DNA的拓扑结构。,1.3.2 拓扑异构酶: 催化DNA的拓扑链环数发生变化的酶,在DNA重组修复和其他转变方面起重要作用。 除链环数不同外其它性质均相同的DNA分子称为拓扑异构体,引起拓扑异构体反应的酶称为拓扑异构酶(Topo,解超螺旋酶),2019/5/7,29,Topo : 切开DNA中的一条链,与另一 条链解缠绕或再缠绕连接,Topo 同时切开DNA双链 解旋或再螺旋连接,2019/5/7,30,本质:切断DNA磷酸二酯键 改变DNA的链环数,再连接 兼具DNA内切酶、连接酶的性质,断裂、连接反应相互耦联 不能连接事先已经存在的断裂DNA,2019/5/7,31,2019/5/7,32,2019/5/7,33,1.3.3 解螺旋酶 (解链酶):通过水解ATP将DNA两条链打开。E.coli中的rep蛋白就是解螺旋酶,还有解螺旋酶I、II、III。每解开一对碱基需要水解2个ATP分子。,1.3.4 单链结合蛋白(SSB-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稳定已被解开的DNA单链,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不被核酸酶降解。,2019/5/7,34,1.3.5 引发酶及引发体,引发前体:它由多种蛋白质dnaA、dnaB、dnaC、n、n、n 和i组成。 引发酶:此酶以DNA为模板合成一段RNA,这段RNA作为合成DNA的引物(Primer)。实质是以DNA为模板的RNA聚合酶。引发前体再与引发酶结合组装成引发体。,引发体可以沿模板链53方向移动,具有识别合成起始位点的功能,移动到一定位置上即可引发RNA引物的合成。 移动和引发均需要ATP提供能量,引发体的移动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同,与冈崎片段的合成方向相反。,以DNA为模板合成一段RNA, 作为合成DNA的引物。,2019/5/7,35,DNA中一条链有切口,切口一端是3-OH,另一端是5-磷酸基,连接酶可催化这两端形成磷酸二酯键,使切口连接。不能将两条游离的DNA单链连接起来。,1.3.6 DNA连接酶,大肠杆菌和其它细菌的DNA连接酶要求NAD+提供能量,在高等生物和噬菌体中,则要求ATP提供能量。T4噬菌体的DNA连接酶不仅能在模板链上连接DNA和DNA链之间的切口,而且能连接无单链粘性末端的平头双链DNA。,2019/5/7,36,2019/5/7,37,连接酶的反应机制: 酶 + NAD+(ATP) 酶-AMP + 烟酰胺单核苷酸(PPi) 酶-AMP + P-5-DNA 酶 + AMP-P-5-DNA DNA-3-OH + AMP-P-5-DNA DNA-3-O-P-5-DNA+AMP DNA连接酶在DNA复制、损伤修复、重组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作用,2019/5/7,38,酶-AMP,AMP-P-5-DNA,磷酰胺键,以焦磷酸活化磷原子,2019/5/7,39,拓扑异构酶,解链酶,单链结合蛋白,DNA聚合酶,引物酶及引发体,DNA连接酶,引物,DNA双链,DNA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2019/5/7,40,拓扑异构酶,解链酶,单链结合蛋白,DNA聚合酶,引物酶及引发体,DNA连接酶,引物,拓扑异构酶 与DNA双链 结合,解开 超螺旋。,DNA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2019/5/7,41,拓扑异构酶,解链酶,单链结合蛋白,DNA聚合酶,引物酶及引发体,DNA连接酶,引物,解链酶解开 DNA双螺旋,DNA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2019/5/7,42,拓扑异构酶,解链酶,单链结合蛋白,DNA聚合酶,引物酶及引发体,DNA连接酶,引物,单链结合蛋白防止复螺旋,DNA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2019/5/7,43,拓扑异构酶,解链酶,单链结合蛋白,DNA聚合酶,引物酶及引发体,DNA连接酶,引物,引物酶合成引物,DNA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2019/5/7,44,1.4 DNA的半不连续复制,1968年由冈崎通过实验证明 DNA复制是半不连续的,2019/5/7,45,1.4.1 冈崎片段的发现(1968): 同位素实验,3HdT 短时间内为DNA小片段一段时间后检测到 DNA大片段。当用DNA连接酶的变异株时,检测到大量DNA片段的积累 证明DNA复制中有小片段合成。 由于U替代dT,被尿嘧啶-DNA-糖苷酶切除。测定DNA小片段,远远大于合成DNA的一半。 在缺少尿嘧啶-N-糖基酶的突变植株中,检测到一半3H标记出现在小片段(冈崎片段)中。,后两个实验表明:在DNA复制时只有一条链是不连续的!,2019/5/7,46,领头链在DNA复制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并连续合成的链(前导链)。 随后链在DNA复制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最后再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滞后链)。这些不连续的片断,称为冈崎片断。每个冈崎片段的合成也都需要引物。 冈崎片段:真核生物中100-200个核苷酸(核小体的DNA单位)。原核生物中1000-2000个核苷酸。 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在DNA复制时,领头链是连续合成的,而随后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不连续复制。,2019/5/7,47,1.4.2 半不连续复制,2019/5/7,48,冈崎片段合成后由DNA聚合酶切除RNA引物并催化合成一段DNA填补留下的空隙。 再由DNA连接酶把他们连成一条完整的子代链,称为滞后链。,2019/5/7,49,1.5 E.coli.染色体DNA复制过程,起 始 延 伸 终 止,2019/5/7,50,1.5.1复制的起始,2019/5/7,51,大肠杆菌复制的起点由245个bp构成,其序列 很保守,有两组短的重复: 3个13 bp的序列和4个9 bp的序列,2019/5/7,52,20个DnaA结合在四组9bp重复区,形成起始复合物,DNA环绕此复合物。 三组13bp重复区依次变性,产生开放型复合物。 DnaB(解螺旋酶)在DnaC协助下与开放复合物结合,进一步解链。 解链时带来的扭曲张力还需DNA旋转酶(属DNA拓扑异构酶)引入负超螺旋消除。,2019/5/7,53,单链结合蛋白( SSB)结合在单链区,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DNA不被核酸酶降解 引发体:引物合成酶与各种蛋白质因子构成的复合体(引发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 6-10个碱基)引发,2019/5/7,54,在DNA的复制原点,双股螺旋解开,成单链状态,分别作为模板,合成其互补单链。,解链,2019/5/7,55,引发体在复制叉上移动,识别合成的起始位点, 引发RNA引物的合成。领头链先引发开始合成,以原来一条DNA单链为模板(3 5),按5 3的方向合成一段RNA引物链。领头链开始合成后,随后链也开始合成其引物。在引物的3端为游离的羟基。,RNA引物合成,DnaB蛋白活化引物合成酶。引物长度约为几个至10个核苷酸,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同, (引物酶的底物是核苷三磷酸) 5端含3个磷酸残基,,2019/5/7,56,大肠杆菌复制原点起始复制所需蛋白质,SSB,解链酶,引物,引物酶,拓扑异构酶,2019/5/7,57,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底物,在RNA引物的3端加上脱氧核糖核苷酸。,1.5.2 DNA链的延伸,2019/5/7,58,DNA链的延伸,2019/5/7,59,延 伸,前导链只需要一个RNA引物,随后链的每一个冈崎片段都需要一个RNA引物。 链的延长反应由DNA pol.催化。 复制体:在DNA合成的生长点(既复制叉上)分布着许多与复制有关的酶和辅助因子,它们在DNA的模板链形成离散的复合物,彼此配合进行高度精确的复制。,2019/5/7,60,、和三种亚基组成核心酶,核心酶形成二聚体 -亚基犹如一个夹子夹住DNA分子,并向前滑动,使DNA聚合酶在完成复制前不再脱离DNA,2019/5/7,61,复制体沿着复制叉方向前进,同时进行前导链和滞后链的合成。 一分子的 DNA pol III. 协同合成前导链和滞后链,因此滞后链必须绕成一个突环。,2019/5/7,62,1.5.3 DNA合成的终止,E.coli 有两个终止区域,分别结合专一性的终 止蛋白 tus 序列一:terE terD terA 序列二:terF terB terC 共6个终止位点。,每个区域只对一个方向的复制叉起作用 Tus蛋白-ter复合物阻止一个方向的复制叉前移(通过抑制DNA解旋酶而发挥终止作用),2019/5/7,64,终 止,两个复制叉向前移动,最后在终止区相遇并停止复制,由DNA聚合酶填补空隙,最后由连接酶封口。结果形成两个DNA双股螺旋分子。,2019/5/7,65,原核细胞DNA的半不连续复制复制过程,复制叉的移动方向,3,5,3,5,2019/5/7,66,1.6真核生物染色体DNA的复制,1.6.1真核和原核DNA复制比较,、 、 、 、 负责核DNA的复制 负责线粒体DNA的复制,较慢,较快,2019/5/7,67,在真核细胞内有五种DNA聚合酶 (与细菌DNA聚合酶的性质基本相同:底物、模板、引物、方向) 定位 细胞核 细胞核 线粒体 细胞核 细胞核 3-5 外切 - - + + + 酶活性 功能,引物 合成,修复 作用,线粒体DNA 的复制,核DNA 的复制,修复 作用,2019/5/7,68,1.6.2 真核生物中DNA的复制特点,1、真核生物染色体有多个复制起点,多复制眼,呈双向复制,多复制子。 2、冈崎片段长约200bp. 3、真核生物DNA复制速度比原核慢。 4、真核生物染色体在全部复制完之前起点不再重新开始复制;而在快速生长的原核中,起点可以连续发动复制。真核生物快速生长时,往往采用更多的复制起点。 5、真核生物有多种DNA聚合酶。 6、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两端有端粒结构,防止染色体间的末端连接。由端粒酶负责新合成链5端RNA引物切除后的填补,以保持端粒的一定长度。,2019/5/7,69,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复制过程中 组蛋白的装配,核小体的结构(200bp左右) 在真核生物的复制子上,亲代染色体的核小体被逐个打开,组蛋白以完整的八聚体形式直接转移到子代DNA的前导链上,新合成的组蛋白与后随链组装成核小体。因此,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而组蛋白则是全保留的。,2019/5/7,70,1.6.3真核生物染色体DNA末端复制的问题,真核生物线状染色体在复制最后,5末端RNA引物被切除后,无法向原核那样填补空缺,如果没有特殊的机制合成末端序列,将造成5 末端序列缩短,染色体就会在细胞传代中变得越来越短。 通过端粒酶催化形成端粒结构来解决,原核生物染色体DNA是环状的,其随后链的5最末端冈崎片断的RNA引物被切除后可借助另半圈DNA连向前延伸来填补,,2019/5/7,71,端粒酶是含RNA的逆转录酶,端粒酶与细胞老化有关,端粒(telomeres) :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所特有的结构,有许多串(1000串或更多)短的重复序列组成,通常3末端链是富含G的短序列。,端粒酶:含有RNA和蛋白质(起DNA聚合酶的作用)两种组分,RNA分子约150b,含有与重复端粒结构互补的一个片断,可作为端粒链合成的模板。,2019/5/7,72,1.7 确保DNA复制忠实性的机制,1、采用DNA聚合酶催化聚合反应 2、依赖DNA聚合酶核酸外切酶活性 3、使用RNA引物 4、依赖核苷酸代谢库调节系统(保证dNTP的正常水平),多种修复系统,2019/5/7,73,1.8 DNA复制的其它方式,大肠杆菌双链环状DNA的复制(一个复制起点,双向复制) 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DNA的复制方式(多个复制起点,双向复制) 单向滚环式复制(噬菌体X174DNA单链环状),D-环式复制方式(线粒体双链环状DNA:两条链的复制起点不同位置,且复制不同步;或同步为2-D环),切开正链,以负链 为模板开始复制,2019/5/7,74,2.1 DNA的损伤,某些理化因子(紫外线、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剂等)作用于DNA,造成其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从而引起生物突变和致死的效应DNA的损伤,常见的DNA损伤方式嘧啶二聚体的形成,2 DNA的损伤与修复,2019/5/7,75,1、DNA分子的自发损伤,1)碱基错配: 尽管DNA聚合酶具有校对修复功能 仍存在极少量的错配(10-10),2)自发性化学变化: 碱基异构 碱基脱氨基 脱嘌呤、脱嘧啶 碱基修饰 链断裂,3)物理因素引发的损伤,紫外线 电离辐射 DNA链断裂 交联,4)化学因素引发的损伤,烷化剂对DNA的损伤: 碱基烷基化、碱基脱落 断链、交联 碱基修饰剂、类似物对DNA的损伤 人工促变剂、抗癌药物 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2019/5/7,76,2、DNA损伤的后果,1)DNA分子的改变: 点突变、缺失、插入、倒位、易位、链断裂,2)DNA损伤的结果: (1)致死性 (2)丧失某些功能 (3)改变基因型而不改变表现型 (4)发生有利于物种生存的结果,生物进化,2019/5/7,77,2019/5/7,78,在一定条件下,生物体能使DNA的损伤得到修复:,暗修复,2.1光裂合酶修复 2.2切除修复 2.3重组修复 2.4诱导修复(SOS修复) 2.5错配修复,2.2 DNA的损伤,2019/5/7,79,光复活:400nm左右的光激活光复活酶,专一分解紫外光照射引起的同一条链上TT(CC CT)二聚体。(包括从单细胞生物到鸟类,而高等哺乳动物无) 切除修复:将DNA分子中的受损伤部分切除,以完整的那条链为模板再重新合成。特异内切酶、DNA聚合酶、 DNA外切酶、DNA连接酶均参与。(发生在DNA复制前) 重组修复 (发生在复制后):复制时,跳过损伤部位,新链产生缺口由母链弥补,原损伤部位并没有切除但在后代逐渐稀释。P318 诱导修复:造成DNA损伤或抑制复制的处理均能引起一系列复杂的诱导效应,称为应急反应(SOS response)。此过程诱导产生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中的关键蛋白和酶,同时产生无校对功能的DNA聚合酶。所以会有2种结果:修复或变异(进化)。,2019/5/7,80,光复合酶特异地和嘧啶二聚体结合,2.1DNA紫外线损伤的光裂合酶修复 (光复活作用直接修复),酶被可见光激活,解聚二聚体后酶被释放,2019/5/7,81,2.2 切除修复,一般DNA的两条链只有一条受损伤,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可将损伤部分切除,根据互补链的序列对其进行修复。,2019/5/7,82,2.3DNA的重组修复,是复制后的修复 DNA链的损伤并未除去 一直只存在母链上!若干 代后相当于被稀释。,胸腺嘧啶二聚体,2019/5/7,83,2.4SOS修复,为DNA的损伤所诱导,而产生缺乏校对功能的DNA聚合酶,它能在DNA损伤部位进行复制而避免了死亡,可是却带来了高的突变率(所以会有2种结果:修复或变异(进化) ,这属于倾向差错的修复。,2019/5/7,84,2.5 错 配 修 复 DNA在复制中发生错配,如果新合成的链被校对,基因编码信息可得到恢复;但如果模板链被校对,突变就被固定。,生物体内存在错配修复系统:能够识别“新” “旧”链!(依据甲基化),2019/5/7,85,3 DNA的突变,概念: D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从而导致DNA的复制以及后来的转录和翻译产物随之发生变化,表现出异常的遗传特性,称为DNA的突变。 产生: DNA在复制中可能产生错配,但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突变率非常低 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如紫外线、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剂(烷化剂、碱基类似物、嵌入染料)等,2019/5/7,86,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突变成为自然突变,突变率非常低,能提高突变的物理或化学因子称为诱变剂。 碱基类似物(base analog):5-溴尿嘧啶 碱基修饰剂(base modifier):亚硝酸 嵌入染料(intercalation dye) :吖啶橙、溴化乙锭 紫外线(ultraviolet)和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2019/5/7,87,诱变因素及突变类型,2019/5/7,88,碱基对的置换(substitution) 转换:两种嘌呤或两种嘧啶之间互换(常见) 颠换:嘌呤与嘧啶或嘧啶与嘌呤之间互换 移码突变(framesshift mutation),突变分子改变的类型,2019/5/7,89,转换,野生型基因,-T-C-G-A-C-T-G-T-A-C-G- -A-G-C-T-G-A-C-A-T-G-C-,颠换,点突变(HNO2、NH2OH、烷化剂等),插入或缺失1-2个碱基,2019/5/7,90,移码突变,由插入或缺失单个或2个碱基而改变整个基因序列、阅读框架的突变,称为移码突变。,2019/5/7,91,DNA的合成方式:,DNA的复制:以DNA为模板合成DNA。 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修复合成(DNA聚合酶I、连接酶、修复酶系统等),2019/5/7,92,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transcription):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催化下,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一条与DNA链的一定区段互补的RNA链的过程称为转录。,2019/5/7,93,1958,Crick,中心法则,转录DNA指导下RNA的合成,2019/5/7,94,DNA复制:以DNA为模板合成DNA,遗传信息自上一代细胞向下 一代细胞传递,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RNA,遗传信息自DNA转录至RNA分子,翻译: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遗传信息表达至蛋白质,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RNA病毒、真核细胞的端粒酶),RNA复制:以RNA为模板合成RNA(RNA病毒),2019/5/7,95,顺式作用元件,调节转录的DNA序列,如启动子、终止子、增强子,反式作用因子,可与顺式作用元件结合的调节蛋白;如启动转录因子、终止因子,RNA聚合酶,几个有关的概念,转录的主要酶,即依赖DNA的RNA聚合酶,加工,转录产生的RNA的切割、加帽、加尾和化学修饰 (如形成稀有碱基),DDDP: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DDRP:依赖DNA的RNA聚合酶,2019/5/7,96,转录的不对称性(asymmetric transcription):在RNA的合成中,DNA的二条链中仅有一条链可作为转录的模板,称为转录的不对称性。 反义链(无意义链,负链):在RNA的转录中,用作模板的DNA链称为反义链。 有义链(编码链,正链)在RNA的转录中,不作为模板的DNA链称为有义链。,2019/5/7,97,转录产物:mRNA 、rRNA、 tRNA、各种小RNA 基因表达的产物:RNA和蛋白质 转录起始于DNA模板的一个特定位点,并在另一位点终止,此转录区域称为一个转录单位。 一个转录单位可以是一个基因(真核)单顺反子mRNA ,也可以是多个基因(原核)多顺反子mRNA 。,2019/5/7,98,1.1 E.coli RNA聚合酶: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只有一种,全酶由5种亚基2 组成,另有两个Zn2+ 因子与其它部分的结合不是十分紧密,它易与2 分离,没有、 亚基的酶称为核心酶只催化链的延长,对起始无作用。 五种亚基的功能分别为: 亚基:与启动子结合功能。 亚基:含催化部位,起催化作用,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 亚基:在全酶中存在,功能不清楚。 亚基:与DNA模板结合功能。 亚基:识别起始位点。,2019/5/7,99,E.coli RNA聚合酶的特点:,反应底物:NTP(ATP/GTP/UTP/CTP), DNA为模板、Mg2+促进聚合反应。 RNA聚合酶不需要引物,合成方向53 。,2019/5/7,100,1.2 E.coli RNA的转录过程: 起始位点的识别 转录起始 链的延伸 转录终止,2019/5/7,101,1.2.1起始位点的识别,RNA的合成不需要引物。体外实验证明,不含亚基的核心酶会随机地在一个基因的两条链上启动,当有亚基时就会选择正确的起点。 亚基起着识别DNA分子上的起始信号(启动子指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的作用。启动子的结构至少由三部分组成:-35序列提供了RNA聚合酶全酶识别的信号;-10序列是酶的紧密结合位点(富含AT碱基,利于双链打开);第三部分是RNA合成的起始点。,2019/5/7,102,1.2.2转录起始,RNA聚合酶全酶扫描解链区,找到起始点,然后结合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加入的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常是GTP或ATP,很少是CTP,不用UTP。完成最初的几个(2-9)核苷酸连接后,亚基就会被释放脱离核心酶。 所形成的启动子、全酶和RNA链复合物称为三元起始复合物。,因子仅与起始 有关,RNA的合 成一旦开始, 便被释放,2019/5/7,103,1.2.3 RNA链的延伸,DNA分子和酶分子发生构象的变化,核心酶与DNA结合比较松弛,可沿DNA模板移动,并按模板顺序选择下一个核苷酸,将核苷三磷酸加到生长的RNA链的3-OH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转录延伸方向从5 3,2019/5/7,104,R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A,C,G,A,C,G,U,U,模板DNA,5,3,新合成RNA,2019/5/7,105,1.2.4 转录终止(终止子和终止因子),在DNA分子上(基因末端)提供转录停止信号的DNA序列称为终止子(terminators),它能使RNA聚合酶停止合成RNA并释放出RNA。(RNA聚合酶只能感受已经转录的信号序列),终止因子,协助RNA聚合酶识别终止信号的辅助因子(蛋白质)。终止因子因子能与RNA聚合酶结合但不是酶的组分,它的作用是阻止RNA聚合酶向前移动,于是转录终止,并释放出已转录完成的RNA链。,大肠杆菌有两类终止子: (1)不依赖于因子的终止子(强) (2)依赖因子的终止子(弱终止子),2019/5/7,106,不依赖于因子的终止子有2个特征(强终止子) 在DNA中,在转录单位的终点之前都有一个回文结构,其转录本形成发卡结构,且柄部富含GC碱基对。 终点前大约有6 个连续的A,它转录成U。,2019/5/7,107,寡聚U序列可能提供信号使RNA聚合酶脱离模板。,依赖的终止子,必需在因子存在时,才发生终止作用。终止点前无寡聚U序列,回文对称区不富含GC。,2019/5/7,108,有些终止子的作用可被特异的因子所阻止,使酶得以越过终止子继续转录,称为通读( readthrough),能够引起抗终止作用的蛋白质称为抗终止因子(antitermination factors),因子是一个碱性的蛋白,三个二聚体组成.与合成的RNA结合,移动到终止信号,再与RNA聚合酶结合,使之离开摸板.,2019/5/7,109,RNA合成过程,起始,双链DNA局部解开,磷酸二酯键形成,终止阶段,解链区到达基因终点,延长阶段,RNA,启动子(promoter),终止子(terminator),2019/5/7,110,基本原则与原核相似,但真核基因的转录更复杂, RNA聚合酶不相同 启动子有三类,分别由RNA聚合酶I、II、III进行转录。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由转录因子,而不是RNA聚合酶识别(没有对应的因子) 转录因子:RNA聚合酶在进行转录时,常需要一些辅助因子(蛋白质)参与作用,此类蛋白质统称为转录因子。 多种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在起点形成前起始复合物,起始转录。,1.3 真核生物的转录,2019/5/7,111,分子量都在50万左右,真核生物RNA聚合酶,2019/5/7,112,1.4 RNA生物合成的抑制剂,1.4.1 嘌呤和嘧啶类似物:人工合成的碱基类似物能够抑制和干扰核酸的合成。如,SH,SH,作为代谢拮抗物抑制 合成酶类或直接掺到核酸 分子中,形成异常RNA 或DNA。,2019/5/7,113,1.4.2 DNA模板功能的抑制物:可以与DNA模板结合,抑制其复制和转录,(1)烷化剂:使DNA发生烷基化,发生在G-N7,A-N1、N3 N7 ;C-N1。易引起嘌呤的水解,在DNA上留下空隙干扰复制或转录;或引起碱基错配。 (2)放线菌素:放线菌素D与DNA形成非共价的复合物,抑制其模板功能(低浓度抑制转录,较高浓度抑制复制)。具有类似作用的还有色霉素A3 、橄榄霉素、光神霉素。 (3)嵌入染料:可插入双链DNA分子相邻的碱基对之间,一般具有芳香族发色团。吖啶类染料;溴化乙锭(EB)。EB是一种高灵敏的荧光试剂,常用来检测DNA和RNA。与DNA结合后抑制其复制和转录。,2019/5/7,114,嘌呤和嘧啶类似物: 可通过抑制核苷酸的合成,抑制 RNA生物合成。 还能掺入核酸分子中去,形成异常DNA、RNA,影响核酸功能。 人工合成的主要有:6-巯基嘌呤、硫鸟嘌呤、2.6二氨基嘌呤、8-氮鸟嘌呤、5-氟尿嘧啶 、6-氮尿嘧啶 碱基类似物进入体内后需转变成相应的核苷酸,才表现出抑制作用。 烷化剂: 氮芥(二(氯乙基)胺的衍生物)、磺酸酯、氮丙啶、乙撑亚胺类。它们带有活性烷基,使DNA烷基化。 烷化位点:鸟嘌呤N7 ,腺嘌呤N1、N3、N7,胞嘧啶N1 烷基化后,碱基易被水解下来,留下的空隙可干扰DNA复制或引起错误碱基掺入。带有双功能基团的烷化剂,可同时与DNA两条链结合,使双链DNA交联,从而失去模板功能。 放线菌素D: 有抗菌和抗癌作用。 它可与DNA形成非共价复合物,使其多肽部分在DNA的“浅沟”上如同阻遏蛋白一样,抑制DNA的转录。,2019/5/7,115,此类机理的放线菌素还有色霉素A3、橄榄霉素、光神霉素。 嵌入染料: 扁平芳香族染料,可插入双链DNA相邻碱基对之间,使DNA在复制时缺失或增添一个核苷酸,从而导致移码突变,并能抑制RNA链的起始及质粒的复制。 溴化乙锭、吖啶类染料(原黄素、吖啶黄、吖啶橙等)。 RNA聚合酶的抑制物 (1) 利福霉素 包括其衍生物利福平,特异地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 强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结核杆菌,它主要抑制RNA合成的起始。 (2) 利链菌素 与细菌RNA聚合酶亚基结合,抑制转录过程中链的延长。 (3) -鹅膏蕈碱 主要抑制真核RNA聚合酶和,对细菌的RNA聚合酶作用极小。,2019/5/7,116,1.4.3 RNA聚合酶抑制物,(1)利福霉素:抑制细菌RNA聚合酶活性。利福平可以高效抑制结核杆菌,杀死麻疯杆菌,在体外有抗病毒作用。 (2)利链霉素:与细菌RNA聚合酶亚基结合,抑制转录过程中RNA链的延长反应。 (3)-鹅膏蕈碱:抑制真核生物RNA聚合酶活性。,2019/5/7,117,2 RNA的转录后加工(post-transcriptional processing) 在细胞内,由RNA聚合酶合成的原初转录物(primary transcript)往往需要一系列的变化,包括链的裂解、5和3末端的切除和特殊结构的形成、核苷的修饰、以及拼接和编辑等过程,才转变为成熟的RNA分子。此过程总称为RNA的成熟或称为RNA的转录后加工。,2019/5/7,118,2.1 mRNA前体的加工(真核): 原核生物的mRNA转录后一般不需要加工,转录的同时即进行翻译(半寿期短)。亦有少数多顺反子的mRNA需要核酸酶切成小单位,然后再翻译。 真核生物mRNA(半寿期较长)原初转录物很大,在加工过程中形成许多分子大小不等的中间物,它们被称为核内不均一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hnRNA),其中大约25%需要进一步进行加工修饰转化为mRNA。加工包括: (1)3端添加polyA “尾巴”; (2)5端连接“帽子”结构(m7G5ppp5NmpNp-); (3)hnRNA被剪接,把内含子(DNA上非编码序列)转录序列剪掉,把外显子(DNA上的编码序列)转录序列拼接上(真核生物一般为不连续基因)。 (4)分子内部的核苷酸甲基化修饰。,2019/5/7,119,2019/5/7,120,2.2 tRNA前体的加工: 原核与真核生物的tRNA转录后都需要加工。包括: (1)由核酸内切酶切除前体上3和5端上多余的核苷酸; (2)由核酸外切酶逐个在3切去附加序列,进行修剪。 (3)3 端添加CCAOH序列,由核苷酰转移酶催化。 (接受活化AA) (4)核苷的一些特定的碱基和戊糖进行修饰。,2019/5/7,121,2019/5/7,122,原核与真核生物的rRNA转录后也都需要进行加工。 原核:刚转录的rRNA为30S,先在特定的碱基上进行甲基化(核糖2-羟基)修饰,后逐步裂解(核酸酶的切割)。 真核:45S(哺乳动物)、38S(果蝇)、37S(酵母),P16,P23,P5,16S,23S,5S(一般不含甲基化),28S,18S,5.8S,2.3 rRNA前体的加工:,45S 或38S,37S,26S 17S 5.8S,真核rRNA的甲基化程度比原核高(核糖2-羟基),rRNA原初 转录物30S,研究四膜虫rRNA前体的拼接时发现ribozyme,2019/5/7,123,2019/5/7,124,1.模板:DNA 2.原料:核苷酸 3.合成方向:5 3 4.酶:依赖DNA的 RNA聚合酶 5.碱基互补配对规律 6.产物:多聚核苷酸链,相同点:,2.4 转录和复制的区别,2019/5/7,125,不同点:,模板 两股链均作为模板 模板链作为模板 原料 dNTP NTP 聚合酶 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产物 子代DNA双链 mRNA;tRNA;rRNA 配对 A-T;G-C A-U;T-A;G-C 引物 RNA引物 不需要引物 方式(特点) 半保留复制 不对称转录,2019/5/7,126,两个阶段 (1)其单链RNA可充当mRNA,利用寄主中的核糖体合成外壳蛋白和复制酶的亚基。 (2)复制酶的亚基可与来自寄主细胞的亚基自动装配成RNA复制酶,可进行RNA的复制,以分子中单链RNA为模板(正链),复制出一条新的RNA链(负链),再复制出正链,与外壳蛋白组装成新的噬菌体颗粒。,3 RNA的复制(噬菌体Q和灰质炎病毒),某些RNA病毒可以以自身RNA为模板进行复制。,不同的RNA病毒复制方式不同 P333。,2019/5/7,127,病毒RNA复制的主要方式,单链(+)RNA病毒的复制方式(噬菌体Q和灰质炎病毒)(只含病毒正链RNA) 单链(-)RNA病毒的复制方式(狂犬病毒)(病毒负链RNA+复制酶); 双链RNA病毒的复制方式(呼肠狐病毒)(双链RNA+复制酶); 致癌RNA病毒,2019/5/7,128,不同RNA病毒合成mRNA的 途径可以分4类,逆转录病毒,噬菌体Q,狂犬病毒(带有复制酶),呼肠孤病毒 (带有复制酶),逆转录酶,2019/5/7,129,1、正链RNA病毒(mRNA):噬菌体Q、灰质炎病毒等。 进入寄主细胞后,利用寄主的翻译系统,首先合成复制酶及有关的蛋白质,然后进行病毒RNA的复制,最后由病毒RNA(+)和蛋白质装配成病毒颗粒。 2、负链RNA病毒(带有复制酶):狂犬病毒等 此类病毒带有复制酶,侵入后,复制酶首先合成出正链RNA(mRNA),再以正链RNA为模板,合成负链RNA及蛋白质,然后装配。 3、双链RNA病毒(带有复制酶):呼肠孤病毒等 以双链RNA为模板,在复制酶作用下先转录正链RNA(mRNA),从而翻译出蛋白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联合摄制电影合同书
- 玻璃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考核试卷
- 气压泵治疗仪
- 2025年井口及采油树专用件项目发展计划
- 精神分裂症的长程治疗
- 消防供水施工劳务分包合同
- 零售行业会员制度创新案例研究及2025年忠诚度提升策略报告
- 中国画技巧课件
- 2025年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夺冠】
- 2025年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有一套)
- 高校老师三年发展计划
- 《国土空间规划》-实验教学大纲
- Module6Unit2HappyMidAutumnFestival(课件)英语四年级上册
-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跨学科整合
- 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版)
- 基于PLC的自动洗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合一整合全套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2
- 湖南省张家界市监狱“智慧监狱”项目建设方案
- 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