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秦朝的经济政策 二 汉前期经济的恢复 三 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 四 王莽改制及其影响 五 东汉的豪族地主和庄园经济,第六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措施,名词解释:五铢钱;五均六筦 论述题: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简要论述西汉武帝时期的文明成就,然后以此为基础,试分析秦汉社会文明的基本特点。,上农除末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上农除末”政策。秦始皇曾下令把农民迁到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地方去,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迁3万户到沿海的琅琊台,免除徭役12年,目的在于充实边郡,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同时,秦始皇又采取打击不法商人的政策。这一措施对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秦始皇二十八年的琅琊台刻石上有“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的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碣石刻石又称:“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反映出秦始皇确实是实行着打击非生产性活动,鼓励从事农业生产的政策。,一 秦朝的经济政策,统一货币 秦统一前,货币非常复杂,各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都不相同,计算单位也很不一致。 秦始皇统一后以秦国货币为标准,统一全国货币。 汉书卷24食货志下:秦并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臧,不为币。 具体措施是:规定货币为两等,上等为黄金,以镒(20两或24两)为单位,下等为铜币,圆形方孔,重半两,上有“半两”二字。,圆形方孔钱,秦半两钱范,秦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秦统一前,各国度量衡制度各不相同。统一后,秦始皇以秦国原度量衡为基础,实行统一度量衡的措施。官府制作统一的度量衡器发至全国,以作为标准器,“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曰:“维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搏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奠不得意。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制度的措施有力,其制度也比较合理和简单易行,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秦以后,各种度量衡单位的数值,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很多变化,但各种基本单位及其相互比值等制度都长期延续下来,且基本保持着全国范围的统一,这也是秦始皇对国家统一事业的一大贡献。,衡,量,度,(长度),(容积),(重量),秦朝陶量,秦朝铜量,秦量诏版,刻有统一度量衡的秦铜权,秦始皇诏文权 通高5.3cm,径4.7cm,重0.260kg。圆台形,鼻钮。权身有18道瓜棱,棱间刻秦始皇廿六年诏书14行。,秦朝铜权,建立严格的户籍制度 早在秦献公十年(前375),秦国就建立了以“告奸”为目的的“户籍相伍”制度。 秦王政统治时期,户籍制度趋于完备。 秦王政十六年(前231)令男子申报年龄,叫做“书年”。 据云梦秦简,秦制男年十五(或十七)载明户籍,以给公家徭役,叫做“傅籍”。 书年、傅籍,是国家征发力役的依据。,“使黔首自实田”:土地载于户籍 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宣布:“使黔首自实田”,令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这是由于秦对东方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很难掌握。这次登记,在于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稳定赋税收入。这样就以国家统一法令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即以法律形式在全国推行地主土地所有制。 土地载于户籍,使国家征发租税有了主要依据,奠定了国家稳固的经济基础。户籍中有年纪、土地等项内容,户籍制度也就远远超过“告奸”的需要,成为国家统治人民的一项根本制度。,迁徙豪富 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于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将全国各地的豪富之家12万户迁到咸阳。此外,秦还不断强迫个别的豪富、贵族进行迁徙。 秦始皇迁徙豪富的目的,一是在政治上对豪富进行打击。二是促进首都咸阳经济的发展。散居全国各地的豪富,都有大笔财富,也有丰富的经营之道,把他们集中到咸阳,对促进咸阳经济发展和增加秦王朝的收入也是有利的。,二 汉前期经济的恢复 西汉开国之初,针对多年战乱的残破局面,采取恢复生产、与民休息政策。 组织军队复员。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根据功绩大小,按照军功爵位高低,赐给数量不等的土地。 赐军吏卒以爵位。 招抚流亡。令战争期间流亡山泽没有户籍的人口,各归原籍,“复故爵田宅”。 释放奴婢。诏令规定:因饥饿而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汉书卷1高帝纪 (五年五月)诏曰:“诸侯子在關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军吏卒会赦,其亡罪而亡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 (七年春)令民产子,复勿事二岁。 (十一年)六月,令士卒从入蜀、汉、关中者皆复终身。,西汉小半两铜钱,完善各种赋税制度。 田税:汉初实行十税一。后改十五税一,文帝十三年诏免田租;景帝元年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 人头税。算赋,年1556岁,每人每年120钱;口赋,年714岁每人23钱;献费,每人每年63钱。 徭役,成年人每年服役一个月,称“更卒”,亲身去的叫“践更”。如不去可出钱三百由政府雇人,叫“过更”。,赋税制度 汉兴,接秦之敝,天下既定,民无盖臧,上於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汉书卷24上食货志) 减田租,复十五税一。(汉书惠帝纪) 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汉书卷24上食货志) 如淳曰:“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兵车马。”(汉书高帝纪) 孝文皇帝民赋四十,丁男三年而一事。(汉书卷6贾捐之传) “武帝征伐四夷,重赋於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用,至於生子輙杀,甚可悲痛。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汉书卷72贡禹传),编户齐民制,1、含义:,汉政府为了控制与剥削农民,把民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与兵役的依据。那些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编入户籍的民户,主要是广大农民,也包括无爵位的地主和小官吏,其中人数最多是自耕农。,汉朝时期国家统一,政府需对众多人口进行管理。,2、背景:,3、目的:,控制人口,征收赋税,以加强统治。,1)将平民百姓编入政府户籍; 2)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 3)依据财产多少承担义务;,1)田租(即土地税) 2)人口税(算赋口赋) 3)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 4)兵役,6、特点,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刘邦总结秦亡的教训,实行黄老无为政治,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到了文帝、景帝时期,倡导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汉书卷4文帝纪 (二年)春正月丁亥,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民谪作县官,及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汉书卷4文帝纪 (十三年)六月,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令廑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谓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数。” (后元年三月)诏曰:“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馀,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榖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汉书卷5景帝纪 (元年)春正月,诏曰:“间者岁比不登,民多乏食,夭绝天年,朕甚痛之。郡国或硗陿,无所农桑谷畜,或地饶广薦草莽、水泉利而不得徙。其议民欲徙宽大地者听之。” (后二年)四月,诏曰:“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繡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亡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徭赋。欲天下务农蠶,素有畜积,以备灾害,强毋攘弱,众毋暴寡,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县丞,长吏也,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其令二千石各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汉书卷5景帝纪 (后)三年春正月,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间岁或不登,意为未者众,农民寡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吏发民,若取庸采黄金珠玉者,坐臧为盗。二千石听者,与同罪。”,汉书卷4文帝纪 二年十一月诏曰: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託於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予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句以启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十二年三月又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其这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及问民所不便安,而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文帝提倡节俭 史记孝文本纪: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三 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 汉朝经过休养生息,武帝时开始强盛。 史记平准书: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但随着武帝的穷兵黩武和大兴土木,财政开始出现危机。在经济上,汉武帝采取国家统制政策,实行统一货币、算缗告缗、盐铁专营、均输平准等措施,一方面抑制了商人为牟取暴利而对国家和民众经济生活的破坏作用,另一方面也收到了“民不加赋而天下用饶”的效果。 汉书卷59张汤传: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卬给县官,县官空虚。汤承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鉏豪强并兼之家,舞文巧诋以辅法。,1.统一货币 汉承秦制,以黄金和铜钱为主。秦汉时期是金属货币的重要发展时期,它把黄金与铜钱固定为金属货币,称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奠定了封建社会货币制度的基础。 盐铁论错币 大夫曰:“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鐵、煮盐。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山东奸猾咸聚吴国,秦、雍、汉、蜀因邓氏。吴、邓钱布天下,故有铸钱之禁。禁御之法立,而奸伪息。,五铢钱 为解决私人铸劣钱营利造成的币制紊乱问题,汉武帝决定从统一货币种类、统一货币发行权入手。元狩五年(前118年),武帝初令郡国铸五铢钱。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下令改由上林三官(钟官、技巧、辨铜)铸造五铢钱,故亦称“上林三官钱”。规定“三官钱”为全国通行的统一货币,旧时的货币一律作废。由于“三官钱”质量较好,私铸无利可图,从而收到了统一钱币的效果。 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化,至汉武帝铸五铢钱,才稳定下来。五铢钱是当时全国通用的货币。这种五铢钱从汉至隋,历时700多年,基本上行用不废。,汉书卷24下食货志下 天子既下缗钱令,而尊卜式,百姓终莫分财佐县官,於是告缗钱纵矣。郡国铸钱,民多奸铸,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官赤仄,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仄不得行。白金稍贱,民弗实用,县官以令禁之,无益。岁馀,终废不行。 其后二岁,赤仄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废。於是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氐皆遇告。杜周治之,狱少反者。乃分遣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往即治郡国缗钱,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馀顷,宅亦如之。於是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民媮甘食好衣,不事畜臧之业,而县官以盐鐵缗钱之故,用少饶矣。,汉五铢钱,马蹄金,西汉。这种底面呈圆形,内凹,中空,状如马蹄的黄金制品,叫“马蹄金”,由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协祥瑞而制。这种货币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仍需称量,因此也是一种称量货币。,2.算缗告缗 算缗就是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元狩四年(前119年),武帝颁布算缗令,规定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政府自报资产,并按值按物纳税。凡财产2000钱纳税1算(120钱);凡手工业产品每4000钱纳税1算;轺车1辆纳税1算,商人加倍;又规定凡隐瞒不报或报而不实者,一经查出处罚戍边1年,没收全部财产。并鼓励知情者检举揭发,规定凡揭发者,奖给所没收财产之一半,叫做“告缗”。 元鼎三年(前114年),武帝令杨可主持告缗,结果中等以上商人大都被告发,说明隐匿财产者众。,汉书卷24下食货志下 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於是公卿言:“郡国颇被灾害,贫民无产业者募徙广饶之地。陛下损膳省用,出禁钱以振元元,宽贷,而民不齐出南亩,商贾滋众。贫者畜积无有,仰县官。异时算轺车、贾人之缗钱,皆有差下,请算如故。诸贾人末作、贳贷卖买、居邑、贮积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缗钱二千而算一;诸作有租及铸,率缗钱四千算一: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轺车一算:商贾人,轺车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匿不自占,占不悉,戌边一岁,没入缗钱。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3.盐铁官营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任用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大冶铁商孔仅为大农丞,专门负责管理盐铁事宜,从此盐铁由政府专卖。 盐业方面,在各地设立盐官进行管理,当时在28郡国设立35处盐官。 铁业方面,在40郡国设立48处铁官。 这些盐铁官吏大都由盐铁商人充当,他们精通盐铁业务,在盐铁专卖中起了重要作用,使盐铁之利为国家所垄断。,汉书卷24下食货志下 大农上盐铁丞孔仅、咸阳言:“山海天地之臧,宜属少府。陛下弗私以属大农佐赋。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鬻盐,官与牢盆。浮食奇民,欲擅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其沮事之议,不可胜听。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使属在所县。使仅、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4.实行均输法和平准法 均输法就是在中央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由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易地出售,辗转交换,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回长安。 平准法就是在大司农之下设立平准官。用官物在市场上随物价涨落贵卖贱买以营利。 实行均输和平准的结果,京师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贩运商和投机商也无利可图。,汉书卷24下食货志下 而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代(孔)仅斡天下盐鐵。弘羊以诸官各自市相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於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名曰平准。天子以为然而许之。於是天子北至朔方,东封泰山,巡海上,旁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馀万匹,钱金以钜万计,皆取足大农。弘羊又请令民得入粟补吏,及罪以赎;令民入粟甘泉各有差,以复终身,不复告缗。它郡各输急处,而诸农各致粟,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馀谷,诸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四 王莽改制及其影响 1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 西汉时期,沉重的赋役和剧烈的土地兼并不断造成自耕农破产,到汉武帝时情况已相当严重。如前107年,关东出现流民200万,无户籍者40万。宣帝时,因天灾人祸,流民更多。自耕农的破产流亡,使西汉王朝的统治出现危机。 汉书卷72贡禹传 禹又言:“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士,辟地广境数千里,自见功大威行,遂从耆欲。用度不足,乃行壹切之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豰者补吏。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郡国恐伏其诛,则择便巧史书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奸轨不胜,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西汉末年社会危机主要表现 西汉末年阶级矛盾尖锐化,社会危机加深。从汉元帝(前48前33)以后西汉进入后期,社会危机日益加剧。主要表现是土地和奴婢问题。加剧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兼并和政治黑暗。 兼并农民土地的有三种势力: 1、官僚贵族地主。 汉书卷81张禹传:天子数加赏赐,前后数千万。禹为人谨厚,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它财物称是。 2、各地豪强地主。 汉书卷70陈汤传载(汤)上封事言:“初陵,京师之地,最为肥美,可立一县。天下民不徙诸陵,三十余岁矣。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可徙初陵,以强京师,衰弱诸侯。又使中家以下,得均贫富。 3、商人的势力。,西汉后期三位一体大地主形成 官僚贵族地主、豪强地主、商人虽然都兼并土地,但又不以此为满足官僚地主有了土地之后,还往往经商,商人用钱也可以买官,同时政府也用商人做官。这样就使官僚、商人、地主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而形成三位一体的豪族统治集团。大地主集团的形成,标志着封建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汉书卷91货殖传 程卓既衰,至成哀间,成都罗裒訾至巨万。初裒贾京师,随身数十百万,为平陵石氏持钱,其人强力。石氏訾次如苴,亲信,厚资遣之,令往巴蜀。数年间致千余万。裒举其半赂遗曲阳、定陵侯,依其权力,赊贷郡国,人莫敢负。擅监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汉书卷10成帝纪 (永始四年六月诏):“方今世俗奢僭罔极,靡有厌足。公卿列侯,亲属近臣,四方所则,未闻修身遵礼,同心忧国者也。或乃奢侈逸豫,务广第宅,治园池,多畜奴婢,被服绮縠,设钟鼓,备女乐。车服、嫁娶、葬埋过制。吏民慕效,濅以成俗,而欲望百姓俭节,家给人足,岂不难哉?”,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农民 西汉初年自耕农较多,但由于土地兼并,使他们不断丧失土地,成为佃农。“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有的沦为奴婢,“与牛马同栏”。官奴婢达到几十万。有的农民无路可走,“逃亡山林转为盗贼。” 汉书卷24上食货志上 元帝即位,天下大水,关东郡十一尤甚。二年,齐地饥,豰石三百余,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在位诸儒多言监铁官及比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上从其议,皆罢之。其后用度不足,独复监铁官。成帝时,天下亡兵革之事,号为安乐,然俗奢侈,不以畜聚为意。永始二年,梁国平原郡比年伤水灾。人相食。,汉书卷9元帝纪 (永光)二年春二月,诏曰:“阴阳未调,三光晻昧,元元大困,流散道路。盗贼并兴,有司又长残贼,失牧民之术。是皆朕之不明,政有所虧,咎至于此。朕甚自耻。为民父母,若是之薄,谓百姓何?其大赦天下。” 汉书卷83薛宣传 (永始二年)册免宣曰:“岁比不登,仓库空虚,百姓饥馑,流离道路,疾疫死者以万数,人至相食,盗贼并兴。” 汉书卷81孔光传 (建平二年)策免光曰:“阴阳错谬,岁比不登,天下空虚,百姓饥馑,父子分散,流离道路,以十万数。而百官群職曠废,奸轨放纵,盗贼并起。或攻官寺,杀长吏。”,农民有“七亡”、“七死” 大臣鲍宣上书说,农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 “七死”(七条死路)、“七亡”(七种损失)的威胁。“七亡”,主要是:“县官重责,更赋租税”;“贪吏并公,受取不已”;“豪强大姓,蚕食无厌”;“苛吏徭役,失农桑时”等,说明封建国家的赋役剥削和豪强兼并是农民“七亡”的主要原因。“七死”,主要是:“酷吏殴杀”;“治狱深刻”;“冤陷亡辜”等。说明封建国家的严酷刑法和执法官吏的残酷是农民“七死”的主要原因。,汉书卷72鲍宣传 (宣)上书谏曰:“竊见孝成皇帝时,外戚持权,人人牵引所私,以充塞朝廷,妨贤人路,浊乱天下,奢泰亡度,窮困百姓。是以日蚀且十,彗星四起,危亡之徵,陛下所亲见也。今奈何反覆剧于前乎?今世俗谓不智者为能,谓智者为不能。昔尧放四罪而天下服,今除一吏而众皆惑。古刑人尚服,今赏人反惑。请寄为奸,群小日进。国家空虚,用度不定,民流亡,去城郭。盗贼并起,吏为残贼,岁增于前。凡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强大姓,蠶食亡厭,四亡也;苛吏徭役,失农桑时,五亡也;部落鼓鸣,男女遮迣,六亡也;盗赋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殴杀,一死也;治狱深刻,二死也;冤陷亡辜,三死也;盗贼横发,四死也;怨雠相残,五死也;岁恶饥饿,六死也;时气疾疫,七死也。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 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此非公卿守相贪残成化之所致邪?群臣幸得居尊官,食重禄,豈有肯加恻隐于细民,助陛下流教化者邪?志但在营私家,称宾客,为奸利而已。以苟容曲纵为贤,以拱默尸录为智。谓如臣宣等为愚,陛下擢臣严穴,诚冀有益豪毛,岂徒欲使臣美食大官,重高门之地哉?天下乃皇天之天下也。陛下上为皇天子,下为黎庶父母,为天牧养元元,视之当如一,合尸鸠之诗。今贫民菜食不厌,衣又穿空,父子夫妇不能相保,诚可为酸鼻。”,限田限奴议 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大司马师丹提出限田限奴婢的建议,但在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抵制下,特别是哀帝本人一次就赏赐董贤田地二十多万亩,限田诏令变成一纸空文。 汉书卷24上食货志上 哀帝即位,师丹辅政,建言:“古之圣王,莫不设井田,然后治乃可平。孝文皇帝承亡周、乱秦兵革之后,天下空虚,故务劝农桑,帅以节俭,民始充实。未有并兼之害,故不为民田及奴婢为限。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数钜万,而贫弱俞困。盖君子为政,贵因循而重改作。然所以有改者,将以救急也,亦未可详,宜略为限。”天子下其议,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请:“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毋过三十顷;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吏民三十人。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时田宅奴婢贾为减贱,丁、傅用事,董贤隆贵,皆不便也。诏书且须后,遂寝不行。,两极分化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面对自己的悲惨命运,民众只有用武力斗争来争取改善自己的境遇。 成帝时,先后爆发了颍川铁官徒申屠圣、山阳铁官徒苏令以及广汉人郑躬、尉氏人樊并领导的四次工徒、农民起义。 哀帝时,农民武装更是此起彼伏,越来越壮大。 到平帝时,申屠刚指出:“今承衰乱之后,继重敝之世,公家屈竭,赋敛重数,苛吏夺其时,贪夫侵其财,百姓困乏,疾疫夭命。盗贼群辈,且以万数,军行众止,窃号自立,攻犯京师,燔烧县邑,至乃讹言积弩入宫,宿卫惊惧。”(汉书申屠刚传) 农民起义的地火已在岩层下冲腾奔涌,即成喷发之势。,为改朝换代造舆论:“易姓受命”主张的提出 早在昭宣之世,眭弘就提出汉运将终,应该改朝换代。 成帝时,方士甘忠可编造一部包元太平经,“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称汉朝应重新受命于天。 甘忠可虽被认为妖言惑众而入狱病死,但其弟子夏贺良的继续宣传在哀帝时居然得到官方正式认可。 哀帝即位后,相信了改朝的说教,建平二年(前5年)六月下诏,宣称获得再受命的符瑞,将建平二年改元为“太初元将元年”,改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以为这样就符合了更受天命之意。,这种自欺欺人的文字游戏当然不可能产生积极效果。改号以后,社会危机依然如故。很快,夏贺良等阴谋泄漏被处死,改元改号取消,“再受命”闹剧收场。 这种失常举措,充分展现了西汉君臣走投无路、病急乱投医的狼狈形象,暴露出他们当时所面临的严重社会政治危机。 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哀帝时还出现了从关东至京城到处传行西王母的怪事。 汉书哀帝纪载:“四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 人们半夜举着火把,爬上屋顶,无目的地击鼓叫喊。这些现象都是民众失去信念,唯恐天下不乱的心理反映。,2王莽代汉和改制 由于政府统治动荡不安,统治阶层中部分人认为汉祚已尽,王莽乘机篡权。 王莽是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成帝时,王政君的兄弟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朝中重要官吏都出于王氏门下。王家势力的显赫,为王莽代汉奠定了政治基础。 面对在严重的社会危机,人们对王莽产生幻想。王莽的声誉蒸蒸日上,吏民因王莽辞受新野田的封赏而上书的前后竟达48.7万余人。 经过长期策划,王莽在居摄三年(8年),正式废孺子婴,代汉称帝,根据“更受命”原则,改国号为“新”。 面对社会危机,王莽实行托古改制,力图有一番作为。但王莽改制未能解决社会矛盾,反而激起了社会经济的大混乱。加之王莽法禁烦苛,滥用刑罚,又对边境少数民族无理用兵,导致民怨沸腾,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亡汉“老妖”王政君 “亡西汉者,元后之罪通天矣老妖不死,日蚀月龁,以殄汉而必亡之,久矣。故曰:罪通天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王莽的篡位史 黄门令、射声校尉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大司马安汉公宰衡摄皇帝新朝的真皇帝,汉书卷99上王莽传上 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辅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马。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与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凤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久之,叔父成都侯商上书,愿分户邑以封莽。及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中郎陈汤皆当世名士,咸为莽言。上由是贤莽。,永始元年,封莽为新都侯,国南阳新野之都乡千五百户,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宿卫谨敕。爵位益尊,节操愈谦。莽兄永为诸曹,蚤死。有子光,莽使学博士门下。莽休沐出,振车骑,奉羊酒,劳遗其师。恩施下竟同学。诸生纵观,长老欢息。 是时太后姊子淳于长以材能为九卿,先进,在莽右。莽因求其罪过,因大司马曲阳侯根白之,长伏诛。莽以获忠直。根因乞骸骨,薦莽自代,上遂擢为大司马。是岁绥和元年也,年三十八矣。莽既拔出同列,继四父而辅政,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王莽,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 郡县以亭为名者三百六十,以应符命文也。莽下书曰:“常安西都曰六乡,众县曰六尉。义阳东都曰六州,众县曰六队。粟米之内曰内郡,其外曰近郡。有鄣徼者曰边郡。合百二十有五郡。九州之内,县二千二百有三。公作甸服,是为惟城;诸在侯服,是为惟宁;在采、任诸侯,是为惟翰;在宾服,是为惟屏;在揆文教,奋武卫,是为惟垣;在九州之外,是为惟藩:师古曰:“凡此惟城以下,取诗大雅板之篇云价人惟藩,太师惟垣,大邦惟屏,大宗惟翰,怀德惟宁,宗子惟城,以为名号也。解在诸侯王表。”各以其方为称,总为万国焉。”其后,岁复变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复其故。吏民不能纪,每下诏书,辄系其故名,曰:“制诏陈留大尹、太尉:其以益岁以南付新平。新平,故淮阳。以雍丘以东付陈定。陈定,故梁郡。以封丘以东付治亭。治亭,故东郡。以陈留以西付祈隧。祈隧,故荥阳。陈留已无复有郡矣。大尹、太尉,皆诣行在所。”其号令变易,皆此类也。,王莽改货币 王莽称帝后,企图通过货币改革,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 居摄二年(公元7年),王莽在五铢钱以外,另铸“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大泉五十”。 新朝建立以后,王莽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止“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五铢钱,另发行“小泉直一”代替五铢钱。 王莽的货币改革,没有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更加剧了财政金融的混乱。但是其货币制作精美,书法纤秀,有的还错金,在古代钱币中堪称精品。,汉书卷24下食货志下 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是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契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 莽即真,以为书刘字有金刀,迺罢错刀、契刀及五铢钱,而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实货。小钱径六分,重一铢,文曰“小钱直一”。次七分三铢,曰“么钱一十”。次八分五铢,曰“幼钱二十”。次九分七铢,曰“中钱三十”。次一寸九铢,曰“壮钱四十”。因前大钱五十,是为钱货六品,直各如其文。,黄金重一斤,直钱万。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银一流,直千,是为银货二品。元龟岠冉长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公龟九寸,直五百,为壮贝十朋;侯龟七寸以上,直三百,为幺贝十朋;子龟五寸以上,直百,为小贝十朋:是为龟实四品。大贝四寸八分以上,是为贝货五品。 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小布长寸五分,重十五铢,文曰“小布一百”。自小布以上,各相长一分,相重一铢,文各为其布名,直各加一百。上至大布,长二寸四分,重一两,而直千钱矣。是为布货十品。凡宝货五物、六名、二十八品,铸作钱布,皆用铜,殽以连、锡,文质周郭,放汉五铢钱云。,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 是时百姓便安汉五铢钱,以莽钱大小两行难知,又数变改不信,皆私以五铢钱市买,讹言大钱当罢,莫肯挟。莽患之,复下书诸挟五铢钱言大钱当罢者,比非井田制,投四裔。于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及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自诸侯卿大夫至于庶民,抵罪者不可胜数。 汉书卷24下食货志下 每壹易钱,民用破业,而大陷刑。莽以私铸钱死及非沮实货投四裔犯法者多,不可胜行,乃更轻其法。私铸作泉布者,与妻子没入为官奴婢。吏及比伍知而不举告,与同罪。非沮宝货,民罚作一岁,吏免官。犯者俞众。及五人相坐,皆没入。郡国檻车铁锁,传送长安钟官,愁苦死者什六七。,王莽“大泉五十”铜范,小泉直一,大布黄千,第布八百和次布九百,王莽认为“制定则天下自平”。度量衡也是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文物颇有遗留。,统一度量衡,铜卡尺,新莽衡器,新莽铜方斗,铜斛 器身刻篆书81字铭文,记载王莽在全国范围内颁布标准度量衡器的史实。,实行“王田”和“私属”制 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 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父子夫妇终年耕芸,所得不足以自存。故富者犬马餘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奸:俱陷于辜,刑用不错。予前在大麓,始今天下公田口井,时则有嘉禾之祥。遭反虞逆贼,且止。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子九族邻里乡黨。故无田令当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禦魑魅。,9.实行五均六筦制度 王莽改制的重要经济措施之一。 始建国二年(9年),王莽下诏实行五均六筦。五均是在长安以及洛阳 、邯郸 、临淄 、宛、成都等大都市设立“五均司市师”,平抑物价并提供借贷,管理市场。六筦是由国家掌握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等5项事业,不许私人经营;同时控制名山大泽,对其经营者课税。 此项措施旨在节制商人对农民的过度盘剥,制止高利贷者的猖獗活动,并使国家获得经济效益。然而,王莽无力控制用来推行五均六筦的大商贾,这些人乘传巡行,与郡县通同作弊,盘剥人民,损公肥私,与王莽的初衷背道而驰。,汉书卷24下食货志下 国师公刘歆言:“周有泉府之官,收不雠,与欲得。”莽乃下诏曰:“夫周礼有赊货,乐语有五均,传记各有斡焉。今开赊货、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臨菑、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称师。东市称京,西市称畿,洛阳称中,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皆置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工商能采金、银、铜、连、锡,登龟,取贝者,皆自占司市钱府,顺时气而取之。又以周官税民:凡田不耕,为不殖,出三夫之税;城郭中宅不樹蓺者,为不毛,出三夫之布。民浮游无事,出夫布一匹。其不能出布者冗作,县官衣食之。诸取众物鸟兽鱼龟百虫于山林水泽及畜牧者,嫔妇桑蚕织纴纺绩补缝,工匠医巫卜祝及它方技商贩贾人,坐肆列里区谒舍,皆各自占所为于其在所之县官。,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 除其本,计其利,十一分之,而以其一为贡。敢不自占,自占不以实者,尽没入所采取,而作县官一岁。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各自用为其市平。毋拘它所众民,卖买五縠、布帛、丝帛之物,周于民用而不雠者,均官有以考检厥实,用其本贾取之,毋令折钱。万物卬贵,过平一钱,则以平贾卖与民。其贾低贱减平者,听民自相与市,以防贵庾者。民欲祭祀、丧纪而无用者,钱府以所入工商之贡但赊之。祭祀毋过旬日,丧纪毋过三月。民或乏绝,欲贷以治产业者,均受之;除其费,计所得受息,毋过岁什一。,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 王莽之篡位也,建国元年,遣五威将王骏率甄阜、王飒、陈饶、帛敞、丁业六人,多赍金帛,重遗单于,谕晓以受命代汉状,因易单于故印。故印文曰“匈奴单于玺”,莽更曰“新匈奴单于章”。将率既至,授单于印绂,诏令上故印绂。单于再拜受诏。译前,欲解取故印绂,单于举掖授之。左姑夕侯苏从旁谓单于曰:“未见新印文,宜且勿与。”单于止,不肯与。请使者坐穹庐,单于欲前为寿。五威将曰:“故印绂当以时上。”单于曰:“诺。”复举掖授译。苏复曰:“未见印文,且勿与。”单于曰:“印文何由变更!”遂解故印绂奉上,将率受。著新绂,不解视印,饮食至夜乃罢。右率陈饶谓诸将率曰:“乡者姑夕侯疑印文,几令单于不与人。如令视印,见其变改,必求故印,此非辞说所能距也。既得而复失之,辱命莫大焉。不如椎破故印,以绝祸根。”将率犹与,莫有应者。饶,燕士,果悍,即引斧椎坏之。明日,单于果遣右骨都侯当白将率曰:“汉赐单于印,言玺不言章,又无汉字,诸王已下乃有汉言章。今即去玺加新”,与臣下无别。愿得故印。”将率示以故印,谓曰:“新室顺天制作,故印随将率所自为破坏。单于宜承天命,奉新室之制。”当还白,单于知已无可奈何,又多得赂遗,即遣弟右贤王舆奉马牛随将率入谢,因上书求故印。,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 更名匈奴单于曰降奴服于。莽曰:“降奴服于知威侮五行,背畔四条,侵犯西域,延及边垂,为元元害,罪当夷灭。命遣立国将军孙建等凡十二将,十道并出,共行皇天之威,罚于知之身。惟知先祖故呼韩邪单于稽侯狦累世忠孝,保塞守徼,不忍以一知之罪,灭稽侯狦之世。今分匈奴国土人民以为十五,立稽侯狦子孙十五人为单于。遣中郎将蔺苞、戴级驰之塞下,召拜当为单于者。诸匈奴人当坐虏知之法者,皆赦除之。”遣五威将军苗、虎贲将军王况出五原,厌难将军陈钦、震狄将军王巡出云中,振武将军王嘉、平狄将军王萌出代郡,相威将军李棽、镇远将军李翁出西河,诛貉将军阳俊、讨秽将军严尤出渔阳,奋武将军王骏、定胡将军王晏出张掖,及偏裨以下百八十人。募天下囚徒、丁男、甲卒三十万人,转众郡委输五大夫衣裘、兵器、粮食,长吏送自负海江淮至北边,使者驰传督趣,以军兴法从事,天下骚动。先至者屯边郡,须毕具乃同时出。,王莽在西汉末年复杂的贵族宗派斗争中,以外戚身分运用矫情伪饰的手段取得高位,后来成为新朝的皇帝。 王莽在68年的生涯中,进行了非同寻常的政治表演。他的人生轨迹和两汉之际社会大变乱的历史相叠合,他的政治努力大都导致了惨重的失败。于是对于王莽的评价,历来争议纷纭。 王莽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特殊人物,王莽专政的时期,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特殊的时期。,学者评王莽 胡适: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王莽引自剑桥中国秦汉史第248页 1928年,胡适认为王莽是“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是社会主义者、空想家和无私的统治者。他的失败是因为这样的人过早地在中国出现。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王莽的土地国有和放免奴婢的努力,使他得到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者”这一错置时代的称号。,王莽改制的后果 王莽改制,有些措施触及当时社会重大问题,然而这些政策却遭到了剧烈的反对。 首先,改制触及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其次,改制本身存在弊病,加之吏治腐败,导致社会经济日益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从始建国三年(11年)起,水旱蝗灾连年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甚至王莽在诏书中也不得不承认:“惟即位以来,阴阳未和,风雨不时,数遇枯旱,蝗螟为灾,谷稼鲜耗,百姓苦饥。”无穷的人祸又加剧了天灾的破坏力。 新莽政权是在“人心思变”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但王莽改制的失败,又使其在“人心思汉”的潮流中被推翻。长期不堪忍受的痛苦,终于点燃了人民反抗的怒火。新莽末年,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爆发了。,绿林赤眉农民起义 绿林军:公元17年(天凤四年),荆州一带发生饥荒,新市(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兄弟,深得饥民爱戴,被推为领袖,聚众数百人起义。他们的根据地在绿林山(湖北大洪山),故称为“绿林军”。 赤眉军:天凤五年(18年),琅邪人樊崇率领一百多人在莒县起义。他们以泰山为根据地,转战黄河南北。为了同官军相别,樊崇军队每人都用赤色涂眉,因此被称为“赤眉军”。 成昌大捷 22年,起义军在成昌(山东东平)和王莽军展开激战。结果官军大败,廉丹被杀,王匡逃命。 成昌大捷后,赤眉军乘胜向西发展,人数已达到十万人,他们活动在今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绿林军分兵 地皇三年(22年),绿林山中疾疫流行,绿林军出山。一支由王常、成丹等率领,西入南郡(治今湖北江陵),称下江兵;另一支由王匡、王凤、马武等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平林兵加入 新市兵攻随县时,平林人陈牧、廖湛率众响应,于是绿林军中又增添了一支平林兵。汉宗室刘玄这时也投身于平林兵中。 舂陵军 南阳大地主刘寅、刘秀兄弟也是汉宗室,他们以“复高祖之业”相号召,联络附近各县地主豪强,并且把宗族、宾客组成一支七八千人的军队,称为舂陵军。,昆阳之战 绿林建号以后,王莽发州郡兵四十二万,由王邑、王寻率领,阻击绿林军。六月,王莽军前锋十多万人,围绿林军于昆阳(今河南叶县)。绿林军八九千人,由王凤、王常率领,坚守昆阳。刘秀等十三骑突出围城,发郾、定陵营兵数千人援昆阳,王邑、王寻战败,王寻被杀。城中守军乘势出击,莽兵大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昆阳之战。,刘秀,王莽覆灭 公元23年(地皇四年),绿林军乘胜向王莽展开强大的攻势:十月一日起义军攻入长安。长安市民响应起义军,火烧宫门,王莽狼狈逃入渐台。次日,王莽被杀。经过六年的浴血奋战,绿林军终于推翻了王莽的统治。 赤眉军进长安与失败 公元25年春,起义军扩大到三十万人。赤眉军继续西进,与绿林军王匡等联合。同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赤眉军入长安因“城中粮食尽”,只得退出由于缺乏粮食,被迫离开长安东归。公元27年初,赤眉军在今河南渑池一带被刘秀打败,又陷入刘秀设置的重围。最终失败,樊崇等农民起义领袖惨遭杀害。,新莽末年农民起义总结 绿林赤眉农民起义是第二次全国性农民大起义,推翻了新莽政权,显示了农民的反抗力量。樊崇、王匡、王凤一批农民领袖顽强斗争。但也暴露出问题。 1、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君权神授”,只相信刘姓为真龙天子;立刘玄为更始帝,立刘盆子为帝。 2、怀念西汉的鼎盛时期:“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后汉书冯异传)“天下同苦王氏虐政,而思高祖之旧德。”(后汉书郑兴传) 3、缺乏斗争经验,不知道如何把斗争推向前进。刘秀则显示了较高的谋略。,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的措施 释放奴婢 奴婢问题是西汉中、后期以来一直严重存在的社会问题。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使封建政府控制更多的劳动力,以增加赋税收入,光武帝刘秀从建武二年到十四年(公元2638年)中,先后下达六次有关释放奴婢和三次有关禁止虐待奴婢的诏令。尽管汉光武帝的诏令有很大的局限性,也不可能彻底实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自耕农沦为奴隶的发展趋势,对增加社会劳动力,缓和阶级矛盾是有一定作用的。,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下 (建武七年)五月,诏吏人遭饥乱及为青、徐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后事。十一年,春二月己卯,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八月,癸亥,诏曰:“敢炙灼奴婢,论如律,免所炙灼者为庶民。”冬十月壬午,诏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十二年三月癸酉诏“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为庶民。”十三年冬十二月甲寅,诏“益州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民。或依托为人下妻欲去者,恣听之,敢拘留者,比青、徐二州以略人法从事。”十四年十二月癸卯,诏“益、凉二州奴婢自八年以来自讼在所官,一切免为庶民,卖者无还直。”,度田 东汉政府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下诏州郡,清查核实天下的田地以及户口、年纪,即所谓“度田令”。在实行度田过程中,豪强大姓反对清查,隐瞒不报。而刺史、太守惧怕他们的势力,不敢按章如实查核。刘秀以“度田不实”罪处死河南尹张伋等郡守10余人。以刘秀为首的新的统治者本来是大地主集团,凭借政权,进一步搜括土地,占夺人口,都城洛阳地区和光武帝家乡南阳地区尤为严重。“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度田最后不了了之。,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下 (建武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复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 (建武十六年)秋九月,河南尹长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冬十月,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擿,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盗贼而不收捕者,又以畏愞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唯蔽匿者乃罪之。于是更相追捕,贼并解散。徙其魁帅于它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下李贤注引东观记 刺史太守多为诈巧,不务实核,苟以度田为名,聚人田中,并度庐屋里落。聚人遮道啼呼。 后汉书卷52刘隆传 是时天下墾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十五年,诏下州郡,检覈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優饶豪右,侵刻赢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名贵钟表鉴定师职业健康技术规程
- 公司锻压模具工岗位合规化技术规程
- 飞机管工产品服务标准掌握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煤电事业部、金山第三热电有限公司招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招聘(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餐饮服务质量保证合同
- 2025年新疆糖料甜菜种植合同协议范本
- Parsonsine-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春季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河子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兵团中医医院)校园招聘同工同酬52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OPC6-CoA-OPC6-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GB/T 15822.3-2024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3部分:设备
- 工程结算协议书
- 2024-2030年中国痘痘贴行业营销动态及消费需求预测研究报告
- (高清版)AQ 1075-2009 煤矿低浓度瓦斯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通 用技术条件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18年(标准版)第6版
- 疑问句(课件)六年下册英语人教PEP版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介绍家乡恩施
- 房租的询价单
- 【宜家家居物流运作问题与优化建议探析11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