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玉米主要叶斑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项目申报书.doc_第1页
四川玉米主要叶斑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项目申报书.doc_第2页
四川玉米主要叶斑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项目申报书.doc_第3页
四川玉米主要叶斑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项目申报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大学生科研兴趣培养计划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 四川玉米主要叶斑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 项目负责人 黄明洋 学 院 农学院 联系电话申报日期 2009年12月28日 项目名称四川玉米主要叶斑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起止时间 2009 年12 月至2010 年9 月负责人姓名年级所在学院、专业联系电话E-mail黄明洋08级农学院植保(药)15008318539949150381项目组成员李倩08级农学院植保(药)15181216568610221606刘萍08级农学院植保(药)15008318556506576353导 师姓名张敏职务/职称通讯地址电话E-mail一、 立项依据(项目意义、现状分析等)玉米是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农作物,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2007年,玉米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分别达到44216.3万亩、15230万吨和344.5公斤/亩,分别比2003年增加8114万亩、3647万吨和23.7公斤/亩。玉米快速发展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做出重要贡献,2003-2007年,玉米总产增加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4%以上,位居各大粮食作物之首。2008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玉米消费也同样受需求弱化的冲击。中国的惠农政策于危难中挽救国内市场,在国内玉米连续五年增产以及经济形势不利的重压之下,玉米价格仍能逆风而上。中国政府明确强调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状况下,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农产品扶持力度。在当前金融危机及能源匮乏的社会大环境之下,玉米加工必将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利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尤其是蛋油肉鱼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主要的饲料原料玉米的消费也将上升。随着畜牧业的稳步发展和玉米加工业的不断壮大,饲料消费稳步增长,工业消费迅猛发展,国内玉米消费将继续刚性增长。四川是粮食生产大省,常年粮食总产量保持在3000万3500万t之间,居全国第3位,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同时,四川也是人口大省和粮食转化大省。种植业是四川农民传统的主要收入来源,而种粮收入占种植业收入的70%以上。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等四大粮食作物在四川粮食生产中占有突出地位。据文献资料,19952005年的11年间,四川玉米的平均纯收益在74.3元/666.7,低于水稻。近几年四川省玉米生产“高成本高产出、低成本低产出”的特征非常明显,作为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玉米在产量上应进一步提高,其中最主要的是应大力推广高产抗病良种和实用增产技术,减轻病虫害损失,提高玉米的单产水平。玉米叶斑病严重危害植株,使叶片布满病斑,甚至干枯,对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对四川玉米主要叶斑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就很重要。二、项目方案(具体方案、实施计划、可行性分析)(一)具体方案:1、供试菌株供试材料主要为玉米叶斑病样品,分别采自四川东部(达州)、西部(甘孜)、北部(绵阳)、南部(宜宾)及中部(成都)的玉米产区。样品经单孢分离后用于致病性测定和提取基因组总DNA。样品菌株经培养产孢,利用梭氏法保存(将容有 1滴细胞悬液的小管置于盛有氢氧化钾或五氧化二磷吸水剂的大试管中用真空泵抽至1.3帕时将大试管密封保存)2、玉米叶斑病菌基因组DNA提取采用CTAB/Nacl微量法置备玉米叶斑病菌基因组DNA。再利用Primer prem软件筛选出最好的引物。3、电泳及资料分析电泳缓冲液均为05 TBE,扩增产物在05琼脂糖凝胶+075 Synergel的凝胶上电泳12 h,电压为110 V,Marker用2kb+。EB染色后用BioRad凝胶成像系统记录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以Quantity One ver 43完成相似性聚类分析。 所有样品处理及所有数据均有3次以上的重复.实验结束后,对所得数据、图谱进行分析。得出四川玉米主要叶斑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4、结果分析方法:用repPCR分析四川省五个玉米产区采集分离的玉米叶斑病菌样品,根据电泳分析,假设四川菌株repPCR的指纹图谱将产生N条扩增带。根据对特征明显、稳定、清晰的扩增带考察比较,将四川平玉米菌株初步分为X个带型。再根据四川玉米叶斑病菌repPCtl指纹图谱的X个带型,用UPGRAM进行相似性聚类分析,在一定相似性水平上将致病菌株划分为Y个系谱。在某个系谱中所含带型、菌株数最多,该系谱对应的病菌为四川省主要分布类群。(二)实施计划:2009年12月-2010年2月资料查阅、整理,实验设计和实验材料的前期准备;2010年2月-2010年8月玉米主要叶斑病菌的群落鉴定、分离以及对其遗传结构的分析;2010年8月-2010年9月整理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并投稿。(三)可行性分析:由于学校能够提供实验仪器等物质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指导,且此方法操作简单,所以此方案可选性很大。三、预期研究成果(如鉴定、学术论文、获奖、申请专利、推广应用等)1、 确定玉米叶斑病菌基因组DNA;2、 确定四川玉米叶斑病菌群体遗传结构;3、 针对其遗传结构研究控制方法;4、在全国统一刊号的学术期刊发表12篇学术论文。四、经费预算(如材料费、资料费、版面费、专利费等)科 目经费/(元)备注(计算依据与说明)(1)测试/分析费用500.00引物设计、序列分析(2)会议费/差旅费500.00(3)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费500.00版面费(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