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野外天文测量系统的原理与方法.ppt_第1页
型野外天文测量系统的原理与方法.ppt_第2页
型野外天文测量系统的原理与方法.ppt_第3页
型野外天文测量系统的原理与方法.ppt_第4页
型野外天文测量系统的原理与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天文测量系统 原理与方法,王若璞 测绘学院测量与导航工程系,实用天文学,主要内容,电子经纬仪简介 新型天文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新旧系统对比 软件使用简介,电子经纬仪简介,电子经纬仪的基本结构 光栅度盘测角原理 编码度盘测角原理 动态度盘测角原理 联机通讯与在线控制技术 Leica经纬仪数据记录格式,徕卡(Leica)仪器:,TC-常规型全站仪 TM-步进电机 TCR-无棱镜反射 TCA-智能型全站仪 TDM-工业测量 TCRM TCRA,TTheodolite Total Station CClassic RReflectorless total station M-Motorized total station AAutomatic taget recognition,徕卡TM5000电子经纬仪,电子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光栅度盘测角原理,1、光栅与莫尔条纹,光栅(optical grating)是用玻璃、树脂或金属制成的表面具有密集等宽等距线条的光学元件。,光栅参数:一是单位毫米长度范围内的线条数,称为线条密度;二是相邻线条之间的距离,称为光栅距 。,2、光栅增量式测角原理,(1)光栅与莫尔条纹,横向莫尔条纹的生成:,横向莫尔条纹的放大作用:,B,莫尔条纹的位移发大作用:当光栅相对移动一个节距W时,条纹移动一个宽度周期B。,莫尔条纹的特性: 莫尔条纹的移动量与光栅的移动量相对应; 莫尔条纹具有位移放大作用; 莫尔条纹具有平均光栅误差的作用; 莫尔条纹便于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测量。,光栅度盘,编码度盘测角原理,编码度盘主要可分为二大类,一是码区度盘;二是条码度盘。,一、码区度盘测角原理 1二进制编码度盘测角,编码度盘上分成若干宽度相同的同心圆环,这种圆环称为编码度盘的“码道n” ;在码道数目一定的条件下,整个编码度盘又可以分成数目一定、面积相等的扇形区,称为编码度盘的“码区S”,2、编码度盘测角原理,分辨率与码道数的关系:,码道数、分辨率有限,需采用测微装置!,各码道从外到内按二进制码的方式处理成透光(1)、不透光(0)或导电(1)、不导电(0) ,即可形成二进制编码度盘。,角度信息是刻制在玻璃度盘上的,仪器一开机即可读取和显示角度信息,并且关机后角度信息不丢失,因此常称编码度盘测角为绝对式测角。,二、条码度盘测角原理 码区度盘是通过多码道的二进制编码或葛莱循环码的方式刻制而成,因多码道码区度盘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成本较高。20世纪90年代以后,徕卡公司的全站仪普遍采用了一种新的编码度盘,即条码度盘。,条码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条码系统是由条码符号设计、制作及扫描阅读组成的自动识别系统。,条码度盘的测角原理如下图所示。由发光管发出的光线通过一定光路照亮度盘上的一组条形码,该条形码由一线性CCD阵列识别,经一个8位A/D(模/数)转换器读出,提供大约0.3gon(0.27)精度的概略读数。,1发光管 2光路系统 3条码度盘 4线性CCD阵列,条码度盘测角原理,在条形码的识别过程中,首先确定CCD阵列上独立编码线的中心位置,适当的计算方法求得平均值,完成精密测量。 单次测量即可包含大约60条编码线,改进了角度内插精度,提高了角度测量的可靠性。,在条码度盘中,对径设置多个条码探测装置,不仅可提高角度的读数精度,而且可消除度盘偏心差,如徕卡的TPS1000系列全站仪(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为0.5)。,动态度盘测角原理,动态度盘测角系统主要由光栅度盘及其驱动系统、与仪器底座连接在一起的固定光栅探测器 和与照准部连接在一起的活动光栅探测器 、以及数字测微系统等组成。,测量时,度盘在驱动系统马达的带动下,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度盘透光条纹通过光电探测器时,输出高电平;不透光条纹,则输出低电平。随着度盘的连续旋转,探测器分别输出所示的方波信号。,在度盘转速恒定,测定夹角实质上是测定某一度盘刻划分别经过、两探测器的时间差T,即:,数据通信与在线控制技术,联机通信与在线控制技术的意义,实现测量数据的远程传输,指令信息的调用; 实现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和自动数据处理; 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测量的自动化、智能化。,联机通信与在线控制技术,全站仪与PDA连接,全站仪与陀螺仪,联机通信与在线控制技术,全站仪与计算机连接,针脚号信号功能 1 :+12V电源 2 :空留 3 :信号地(GND) 4 :数据接收(RXD) 5 :数据发送(TXD),(b)针脚功能,雷蒙(LEMO)5芯插座,全站仪联机通信,T2000ST3000系列,TPS1000系列,徕卡TPS系列全站仪,支持一套接口指令,通过RS232串口允许用户直接接收数据。GSI指令提供了一套具体的命令,包括对全站仪的控制操作以及数据的交换。GSI在线命令提供了四组基本命令: SET命令,用来设置仪器参数。 语法结构:SET/ CONF命令,用来读取仪器内部的设置。 语法结构:CONF/ PUT命令,用以改变或向全站仪内部输入数值(如设置全站仪的角度等)。 语法结构:PUT/ GET命令,用来向全站仪内部读取数据(如测量的角度,距离等) 语法结构:GET/n/WI/ 例如,指令:“GET/M/WI11/WI21/WI22”表示让仪器测量并传回“点号”、“水平角”、“垂直角”的数值内容。,Leica经纬仪数据记录格式,110001+00000111 21.324+09541390 22.324+27247200 3100+00002601 51.+0000+000 110002+00000112 21.324+09541390 22.324+27247280 3100+00002601 51.+0000+000 110003+00000113 21.324+09541400 22.324+27247260 3100+00002600 51.+0000+000,徕卡全站仪测量数据块示例,在GSI数据格式中,除“.”外,其它数据位都有具体含义:,新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系统主要由高精度电子经纬仪、掌上型便携机、GPS天文计时器等组成。,系统组成工作原理,该系统重量轻,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实现了星表自动生成、观测自动寻星、数据自动采集、成果自动处理等功能。工作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几倍到十几倍。,多星近似等高法同时测定经纬度,传统观测方法都是基于T4的,不适合于电子经纬仪,为此,本文研制了多星近似等高法,此方法是在多星等高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但其与多星等高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它采用的是近似等高,每颗星可采十几个到几十个数据(多星等高法只能采一个或5个),大大增加了数据量;使用GPS OEM板进行授时,用计算机进行守时,用电子经纬仪进行测量。此方法使操作过程变得简单易行,提高了作业效率。,由球面三角公式中的边余弦公式,可以得到天顶距z,测站经纬度,恒星的赤经、赤纬,时角t之间的关系式如下: 其中 其中S为观测瞬间的格林尼治真恒星时,由观测瞬间的UTC时刻T观化算得到。 化算方法为:根据时间频率公报(实时解算时用预报值,事后解算用精确公报),将UTC时刻T观化算为T观 ,再将其化为平恒星时,在加赤经章动,将其化为真恒星时S。,基本原理,恒星的赤经、赤纬可由视位置计算程序从星表中加改正得到。天顶距z由观测得到。因此,其中只含未知数 , 。 在使用高度数据前,对高度数据进行大气折射改正: 准真实高度观测高度大气折射差,对多颗星进行观测,其方程式可以写为:,新旧系统对比,传统一等天文测量设备,常规天文测量仪器,DKM3A 经纬仪,T4 经纬仪,Y/JGT-01系统硬件组成,电子经纬仪,计时器,测量控制终端,Y/JGT-01系统软件组成,新型天文测量设备,传统天文测量设备,实现了一等天文测量主设备的更新换代,T4 TM5100A 仪器重量 105kg 17kg 仪器安置 专用基墩 通用脚架 仪器整平 人工 自动补偿 寻星照准 人工 自动驱动 观测数据 人工读数 自动采集,T4 与 TM5100A 的性能比较,传统天文测量设备,新型天文测量设备,系统的自动定向和被测目标的自动寻星功能,“多星近似等高法同时测定经纬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用计算机内部晶振作为测量的时间基准,用卫星授时技术取代BPM短波授时,BPM短波收时器,整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