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长乐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3分,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内)1.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 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 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受封可能性较大如微子启;D乙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受封可能性较大因为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封可能性较大如太公吕尚;B丁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受封可能性小。故此题应选B项。点评:分封制常考的知识点:对象:同姓亲族为主,还包括功臣、姻亲、殷商降族;义务:受封诸侯有政治、经济和军事义务(核心是分封土地和人民)效果:一是周朝扩大了统治区域;二是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三是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2. 图出自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这种制度确立的意义有 ( )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官僚政治由此取代贵族政治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以判断这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在秦朝,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的实行,所以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3. 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所谓“谱乃一家之史”。下列制度中,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答案】B【解析】家谱体现的是血缘联系,所以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宗法制,故答案为B。AD项与血缘没有关系,排除;C项分封制虽然在西周时期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与血缘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不符合题干中的要求“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4. 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 )A. 周王卿诸侯士 B.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 周王诸侯士大夫 D. 周王大夫士卿【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5.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上述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A. 汉朝 B. 唐朝C. 宋朝 D. 明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信息反映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代废丞相6. 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主)独制四海之内”。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 禅让制 B. 分封制C. 宗法制 D. 郡县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要在中央”、“(君主)独制四海之内”可知,韩非子主张的是加强君主专制,A项禅让制是依据能力和品德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不符合君主专制的要求。B项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C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7.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 )A. 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 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C. 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 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唐代三省共同行使原有一个宰相的权利,并且相互之间相互制衡,即相权一分为三,皇权因此得到强化,故B项正确;A项与题意无关; CD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8. 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A. 西周 B. 秦朝 C. 宋朝 D. 清朝【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依据材料中的“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其中“二府”是枢密院、中书省;“三司”是度支、户部、盐铁司。只有C项符合题意,正确,ABD三项均排除。故选C。9.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有的答:“功成名就。”朱元璋都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 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 万钢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 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 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讲的是朱元璋对“畏法度”的赞同,在古代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因此“畏法度”就是畏君主,是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服从,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材料“畏法度者快活”是解题的关键。10. 内阁制正式确立是在 ( )A. 明太祖时期 B. 明成祖时期C. 明宣宗时期 D. 明宪宗时期【答案】B【解析】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但他们很少能参与决策政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故本题选B。11.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答案】A【解析】周之失,在于“制”是指在于分封制的意思,秦之失,在于“政”是指在于暴政的意思,不在“制”是指不在于郡县制度的意思,故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2. 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 B. C. D. 【答案】A13. 下图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 )A.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官 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答案】D【解析】进士出身第三甲等字眼足以证明图中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而非按军功授官、察举制,也非九品中正制,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4.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 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 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 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 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答案】B【解析】明太祖加强皇权,借胡惟庸擅权一案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废除,所以清朝不存在宰相,故B项正确,其他说法均不符合史实。15. 在某一学校的一节历史课堂上,学生这样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三人的情况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皇帝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合理之处,于是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类别交给六部中的一个部去办理。请回答:剧本分别反映的情况最主要代表的是什么朝代的中央官制?A. 秦朝汉朝 B. 汉朝宋朝C. 秦朝唐朝 D. 元朝唐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负责监察百官)。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所以选C,A、B、D三项不符合史实。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16.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A. 周天子分封天下 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开拓疆土 D. 忽必烈一定乾元【答案】B【解析】秦始皇灭掉六国,实现统一,确立皇帝制度。故答案为B项。西周时期没有皇帝,排除A项。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均排除。17.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 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C. 丞相权力不断分散 D. 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答案】A【解析】丞相的官职增多是在分散丞相的权力,是在加强皇帝的权力,即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封建中央政府不存在民主政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丞相权力不断分散是表面现象,加强皇权才是实质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中央对于地方的问题而是强调相权和皇权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加强皇权往往要通过多设宰相、分散宰相权力而实现的。18.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属于明朝设立,故C正确。唐朝没有设立内阁,故A排除。元朝也没有内阁,故B排除。清朝有内阁,但不是最早的朝代,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19. 下面四幅关于中国历史上皇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 ) 【答案】B【解析】皇权势力是一直增长的,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皇权是一直下降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皇权是有升有降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皇权是曲折增长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皇权加强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20. 元朝时期管理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是 A. 四川行省 B. 中书省C. 宣政院 D. 青海行省【答案】C【解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所以综上所述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二、材料题(共二大题,40分)21.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 请回答:(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哪种制度? (2)图二图三中推行的制度分别是为了解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哪两对基本矛盾? (3)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4)列举唐朝、明朝、清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答案】(1)西周的分封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2) 君权与相权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1)核心:皇帝制度,皇权至上(4)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清朝:设军机处总体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图一是西周的分封制度,图二涉及到三省六部,所以图二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图三涉及到很多行省,所以图三是元朝的行省制度。(2)图二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为了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图三是元朝的行省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设立的,所以是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的产物。(3)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强调皇帝的权力,是强调皇权至上,这也是基本识记点。(4)唐朝君权和相权主要突出设立三省六部,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主要突出废除丞相,而清朝君权与相权关系主要突出设立军机处,君主的权力空前的强化。其影响主要突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从而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22. 读下图,回答问题:(1)明、清两朝分别设立上述机构的原因是什么?(2)观察两幅图片,概括这两个机构的特点,说明其设立反映的本质问题。【答案】(1)明朝初年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忙,设内阁以备顾问;清朝建立后,重要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皇权受到很大限制,雍正时期设军机处以强化皇权。(2)两个机构的办公场所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禁烟知识培训通知课件
- DB61T 508.1-2011 富硒双低油菜产地环境
- 普法试卷及答案
-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5年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 向下管理高尔夫完整备注2讲课文档
-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一中学2025年数学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
- 产科知识竞赛测试题及答案
- 禁毒志愿者培训课件
- 苏武传节选课件
- 血管活性药的配置和使用讲课文档
- 病理科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表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写作素材:人物篇(墨子)
- 成人学习者数字素养的培养
- 管理会计模拟实训实验报告
- 数学知识讲座
- 新闻采访课件
- 赣县清溪中心学校早期民办、代课教师稳控应急预案
- 上市公司合规培训
- SPACEMAN(斯贝思曼)冰淇淋机 安装调试培训
- 利润分成合同
- 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