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护理技术及管理.ppt_第1页
输血护理技术及管理.ppt_第2页
输血护理技术及管理.ppt_第3页
输血护理技术及管理.ppt_第4页
输血护理技术及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血护理技术及管理,临床输血各环节的风险程度,国外资料 血站采血及筛查-非常低的风险 临床医生作出输血决定-未明确风险程度 患者配血样本的采集-高风险 实验室相容性检测-低风险 输血-高风险 对适当的血液制品进行正确的输注-中等至高风险,临床护理风险分析,配血标本错误 运送过程:丢失、损坏、未及时送检 取血:取错病人、取错品种、取错血量、取回不合格的血液 取血时机不对 取血后保存不当致血液变质 输错血 输血方法不恰当 输血监护不当,目 录,一、同种异体输血护理程序 二、输血护理注意事项 三、成分输血护理要点 四、常见输血故障的观察与排除 五、输血不良反应的表现及护理原则 六、输血护理管理,一、细读输血申请单,输血申请单上的信息: 患者基本信息、血型、预定输血日期、输血品种等 护士应明确: 1、受血者是谁 2、是否需要采集血标本 3、何时采集血标本,二、输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1、采血前准备 (1)采血人员:医护人员,实习医生或实习护士应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采集输血标本 (2)准备标本及标签 标本管:检验科指定的输血专用试管 标签:填写或打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号、病案号、采血人、采血时间等,患者信息必须与输血申请单完全符合。 贴标签:竖贴,标签不可将试管完全包裹,应留出观察液面的间隙。 (3)准备采血物品 (4)洗手,戴口罩和无菌手套,二、输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2、采血前核查 采血人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 到患者床旁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 上述信息均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标本。 3、采集血标本 无菌操作,静脉采血。 不可用空针抽血后再注射入真空采血管 4、血标本送检 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与输血申请单一起送交血库 标本运送人员应是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家属和其它无关人员不得送输血标本。 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双方逐项核对无误后,应进行交接登记。 处于标本质量和生物安全方面的考虑,临床科室不宜保存标本。,三、取血,3.1、取血人员: 必须是医护人员,实习医生或实习护士不能独立取血。 3.2、取血前确认: 临床医师已开具输血医嘱和取血通知单 患者在病房 ,患者的情况适宜输血,并且患者也愿意输血。,三、取血,3.3、取血: 取血人持取血通知单和专用运血箱到血库取血。 (3.3.1)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取血通知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做到“三查” (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 血袋有无破损 血液颜色质量)、“八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液有效期、配血实验结果),三、取血,特别注明: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血液不得取回: 配血报告与取血通知单上患者信息不相符 无特殊情况说明,交叉配血结果为“不相合” 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的血袋号与所发血液的血袋号不符 取血通知单、配血报告及所发血液三个血型中有不相同者 所发血液与取血通知单要求的血液品种不相符 血袋有下列情况之一: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血袋有破损、漏血;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过期或其它须查证的情况。,三、取血,(3.3.2)血液交接登记、签名 (3.3.3)将血液装入专用运血箱尽快运送回病房,取血注意事项: 血袋要轻拿轻放,运输过程应保持平稳,避免剧烈震荡、摔打、撞击、挤压等情况发生,以避免机械性溶血发生。 取血后应尽快送回病房,不能再顺带做取药等其他事,以避免血液丢失、摔破等意外情况发生,或是血液脱离低温环境时间过长。 输血记录单(或交叉配血报告单)应随血液一同取回。,四、输血,1、输血前准备 (1)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的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2)确认血液准确无误后,在输血记录单上记录核查结果并签名,在血袋上贴上记录受血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的标签。注意受血者标签不能覆盖血袋标签。 (3)将血液放置于室温平衡温度,但应在30分钟以内输注,病房不能自行储血。 (4)嘱患者排尿,测量并记录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5)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四、输血,2、输血前再次核对 (1)两名医护人员携病历共同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 (2)复核患者血型:询问患者、查阅病历、若患者口述或病历记录血型与待输血血液血型不符,应重新抽取患者血标本送血库再次鉴定血型。,四、输血,3、静脉输血 (1)执行静脉输液操作常规,选择较大的静脉,用管径22G的静脉留置针或9号针穿刺,穿刺成功后,针头进入静脉保持一定深度并固定,用少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2)选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与血袋连接输血: 关闭输血管调节器 拧掉血袋输血插口上的保护装置,常规消毒输血插口,将输血器针头插入插口内,将血袋缓慢倒挂在输液架上,观察有无渗血、漏血。 关闭生理盐水管道调节器,打开输血管调节器,开始输血。,四、输血,3、静脉输血 (3)输血时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后的前15分钟以2ml/min为宜,并严密观察受血者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输血速度。 一般情况下成人输血速度为5-10ml/min,或5-10ml/(kg.h) 年老体弱、婴幼儿及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应慢至1ml(kg.h) 患者急性大出血需要快速输血时,成人速度可达50-100ml/min,或者50ml/(kg.h)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5)输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 密切观察受血者局部和全身状况以及血液输入情况。 定时监测、记录生命体征,以便及早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记录输血记录 输血过程中患者如有不适感,应随时测量。,五、输血后护理,1、输血完毕后继续滴入少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将血液全部输入静脉后用肝素盐水封管或拔针。 2、拔针后压迫止血3-5分钟,观察穿刺部位无异常、无出血后停止压迫,叮嘱受血者24小时内不得洗涤针孔处。 3、将输血开始及结束时间、输入血液种类及血袋号、血型及数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受血者生命体征记入护理记录,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入病历。 4、将血袋装入专用密闭容器,交专人送回血库处理。 5、将用过的其他输血器材按医疗废弃物管理要求处理。,目 录,一、同种异体输血护理程序 二、输血护理注意事项 三、成分输血护理要点 四、常见输血故障的观察与排除 五、输血不良反应的表现及护理原则 六、输血护理管理,输血护理注意事项,1、每项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和心理护理工作,以取得患者及其亲属的配合。 2、一位护士一次只能采集一位患者的输血标本,或为一位患者输血,严防张冠李戴的错误发生。 3、一袋血应在4小时内输完,以防血液在室温时间过长发生变质。 4、需同时输注多种血液成分时,应先输血小板、冷沉淀,再输红细胞、血浆等。,输血护理注意事项,5、输血器连续使用超过4小时应更换。因为输血时间过长,有些血液成分粘沉淀在过滤器上会影响滴速,也有可能发生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6、血袋和输血管道不能随意直接加温。有下列情形血液需要加温时,只能使用医用输血输液加温器。 输血速度:成人50ml/(kg.h); 儿童15ml/(kg.h); 冷型自身免疫性溶血病患者 新生儿换血治疗,输血护理注意事项,7、输血速度不能满足抢救需要时,可进行加压输血,但应采用专门的加压输血器或血泵,加压输血器上应配置压力表,对血袋施加的压力必须均衡,以避免血液发生溶血。 8、紧急非同型相容性输血或加压输血时,护士应全程陪护、严密观察,直到输血结束。,目 录,一、同种异体输血护理程序 二、输血护理注意事项 三、成分输血护理要点 四、常见输血故障的观察与排除 五、输血不良反应的表现及护理原则 六、输血护理管理,成分输血护理要点,一、红细胞输注 1、静置时间较长的红细胞制品,在红细胞层与血浆或添加层之间一层“白膜”,因此红细胞制品输注前应充分混匀,将“白膜”摇散,否则“白膜”碎片会网织一些红细胞,形成微小凝块堵塞输血管路的滤网。 2、混匀红细胞制品可采用将血袋平放于手掌以上下30度夹角,60次/min频率摇摆血袋的方法。,成分输血护理要点,3、根据病情决定输注速度 成人可按1-3ml/(kg.h)速度输注 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减慢输注速度,以免发生循环超负荷 急性大量失血患者应加快输注速度 浓缩红细胞因非常浓稠,可加入一定量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混匀,稀释后输注。,成分输血护理要点,开放式洗涤红细胞,血液被污染的几率大,因此要求在洗涤后6-8小时内输注,因故未及时输注只能在42条件下保持24小时。 冰冻红细胞解冻后42可保存24小时。,成分输血护理要点,二、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保持条件为20-24 振荡保存。 血小板输注前应轻摇血袋,使血小板与血浆充分混匀。 临床科室取回血小板后应尽快输注,因故不能及时输注时不能放冰箱保存,成分输血护理要点,三、血浆灌注 冰冻血浆使用前应垂直放置于37 恒温水浴中解冻。 水浴温度高于37 可能导致血浆蛋白变性和凝血因子活性被破坏,低于30可能导致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析出,因此禁止将冰冻血浆用自来水融化或在室温中自然融化。,成分输血护理要点,融化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应立即输注,以保证不稳定凝血因子的活性。暂时不输时应放入 4 冰箱保存,不能再冰冻保存。 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超过24小时只能作为普通血浆使用,普通血浆融化后在4 冰箱最多只能保存5天。,成分输血护理要点,输注血浆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 输注速度应从慢到快逐步调节,一般控制在10ml/min以内。 对于心功能不全、婴幼儿、老年患者等,输注速度应减慢。 对于失血性休克、严重血容量不足的患者,输注速度可以加快,以便在补充凝血因子的同时迅速扩容。 大手术过程中,在中心静脉压及血压的动态监测过程中,输注速度可大大加快。,成分输血护理要点,四、冷沉淀输注 冷沉淀的保存、融化条件与血浆相同 输注时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 由于冷沉淀中含有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因此融化后必须尽快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快速输注。 由于输注冷沉淀的袋数较多,可将数袋冷沉淀集中混合在一个血袋中静脉滴注,也可由专人在床边换袋。,目 录,一、同种异体输血护理程序 二、输血护理注意事项 三、成分输血护理要点 四、常见输血故障的观察与排除 五、输血不良反应的表现及护理原则 六、输血护理管理,常见输血故障的观察与排除,一、血液流通不畅 血液流通不畅会导致输血时间延长,使某些血液成分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并有使血液变质的可能,是最常见到的输血故障。 原因: 1、针头斜面接触到管壁 2、针头堵塞 3、输血器滤网堵塞 4、血袋出口被堵塞 5、压力过低 6、血液粘度过高 7、针头过细 8、血温过低,血管收缩,常见输血故障的观察与排除,二、针头血管内移位 原因: 多因针头刺入血管壁过浅或针头固定不当,针头脱出血管,血液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导致皮下输血,局部肿痛,滴速减慢。 解决方法: 更换针头,另选血管重新穿刺、固定 预防及护理: (1)尽量采用静脉留置针输血 (2)穿刺血管后,针头顺血管走向沿纵轴向前推进1cm以上再固定。 (3)加强巡视,发现输血滴速过慢或患者自觉输血部位局部疼痛,及时检查穿刺局部是否正常。,常见输血故障的观察与排除,三、血液外渗漏 多因针头与输血器衔接不紧、固定不牢或脱落照成,血液顺肢体流向低位。 常见于危重、躁动不安、意识不清或不能诉说的患者。 护士巡视观察输血患者时,若发现血液滴速突然加快,必须立即揭开盖被,观察有无血液外渗漏,并及时处理。,目 录,一、同种异体输血护理程序 二、输血护理注意事项 三、成分输血护理要点 四、常见输血故障的观察与排除 五、输血不良反应的表现及护理原则 六、输血护理管理,输血不良反应的表现及护理原则,致命性输血反应多发生在输血早期,所以输血刚开始时以及输血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常见的输血反应表现如下: 发热,伴或不伴寒战。发热可能也是单纯的一种输血不良反应,也可能是溶血性输血反应等其他输血不良反应的症状之一。 寒战,伴或不伴发热。 输血部位疼痛,或胸部、腹部、腰部疼痛。 血压变化,包括血压升高或降低 呼吸窘迫,包括呼吸困难、呼吸加快、哮喘、低氧血症 皮肤改变,包括荨麻疹、瘙痒、充血、局部水肿(血管性水肿) 恶心,伴或不伴呕吐 尿色加深,尿色改变可能是全麻患者急性溶血时最早的临床表现 出血或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其他表现,输血不良反应的表现及护理原则,发现有输血不良反应征兆,护理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值班医师对症处理,通知血库值班人员查找原因。 2、不可拔出静脉输液针头,但应及时更换静脉输液管,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以备急救使用。 3、完整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输血器材待查 4、再次查对所以输血相关信息,核查患者姓名及血型、血液血型及品种等是否正确 5、配合医生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