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7页,全卷二大题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已的姓名、考试科目、班级和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考号在答题卡相关的区域内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的答案符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卷交给监考老师。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其“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经济根源是A.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B. 分封制崩溃,宗法制瓦解C. 贵族没落,“士”阶层活跃D.“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2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反对在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认为在法律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这一学派是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3.有战国时期思想家认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位思想家是A. 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 王阳明4.史记有如下记载:汉景帝时期窦太后喜欢老子,却被儒生辕固生讽刺,窦太后让辕固生与野猪搏斗。汉武帝时期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这些记载说明A. 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 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 汉朝治国思想从无为到有为的转变D. 政治的统一需要思想的统一5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汉代董仲舒则完成了儒学意识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指 A用法家思想来取代仁政学说 B宣扬君权至上维护专制统治 C吸收不同派别思想神化君权 D汲取佛道理论确立天理体系6唐代皇帝将老子李耳追认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C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配合政治统治的需要7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 A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D佛道兴盛冲击儒家伦理道德8“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 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9宋明理学思想包含了“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这说明宋明理学 A以提高个人修养为根本目的 B注重培养经世致用人才 C使儒学逐渐完整并走向成熟 D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推崇10.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 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1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 A. 批判宋明理学 B. 批判重农抑商 C. 批判君主专制 D. 批判农工商皆本12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 A反对尊崇孔子 B提倡独立思考 C反对专制皇权 D批判程朱理学13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社会现实,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下列学术著作中属于“实学”范畴的是 A论语集注 B本草纲目 C朱子语类 D四书章句集注14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从以上现象我们可以得知 A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 B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 C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 D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15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文化教育的兴盛 C重文轻武的政策 D印刷技术的进步16右图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学科贡献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我国古代A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B实用科技居于主导地位C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从事科技研究人员众多17.一些本草书中曾记载服食“金丹”可以长生不老;服食黄连、芫花等可以成仙不死。李时珍严肃地批评说这是“方士谬言”大豆,古方称之能解百毒,但临床用之如何,并不十分清楚,李氏意欲通过自己的试验,判断其是否能解百毒。于是他先用大豆解毒,但“每试之大不然”,说明大豆解毒功能不确切,后来加入甘草,结果“其验乃奇”。这说明李时珍A.专注于中药药物的研究 B.证实大豆能够解毒C.纠正了前人的错误说法 D.注重经验的积累18.唐代一诗人写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对该诗理解正确的是A作者是晚唐诗人杜甫 B创作背景是“安史之乱”C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 D“天宝”是唐太宗的年号19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 C南宋的词中低迷感伤的情绪增多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20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A形象化的发展方向 B逐渐走向繁复化 C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D实用性不断增强21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反映的我国古代绘画风格是 A表达主观情趣的写意画 B反映市井生活的风俗画 C表现社会百态的人物画 D描绘贵族生活的宫廷画22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是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C“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D“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23.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没有绝对的美德,如仁慈、公正、美、平等,等等。人们用感官体验到一切美德和品质都是相对的,不完美的。绝对的美德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这说明柏拉图A主张“理念论” B否定存在美德C反对直接民主 D主张理性至上24.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A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D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25.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的序言中写道:“出於渴慕真道、明辨事理的愿望;文学硕士、神学硕士和维登堡大学常任讲师马丁路德神父拟主持对下列各条进行的公开辩论,并希望不能参加口头辩论者提出书面意见。”这说明马丁路德写九十五条论纲的目的是A. 与罗马教会对抗 B. 改良罗马教会C. 崇尚理性与科学 D. 宣传人类平等26.康德在1784年写道:“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A. 康德高度肯定法国大革命的现实意义B. 康德反对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专制C. 康德主张用理性的武器实行社会变革D康德认为新的偏见会取代旧的偏见27莱布尼茨说:“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缺乏数理逻辑推理 不重实用 不注重科学分析 注重经验总结A B C D28意大利在14世纪初书籍价格极高,用一所房子加一块土地才能购置一本文法书,甚至教皇尼古拉五世未发迹时曾因购书而身负重债。至17世纪,囊中羞涩之士购买心仪书籍已非难事,而佛罗伦萨购书上百册的家庭已超过136%。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A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B人文精神的普及 C资本主义萌芽推动 D近代教育的发展29.在美剧生活大爆炸第四季第二十集中,哥伦比亚大学物理与数学教授布莱恩格林本色出演,里面布莱恩格林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们的宇宙是唯一的吗我们也许是茫茫空间里众多宇宙中的其中一个。”据此,我们能够得知布莱恩格林说的可能与以下哪位科学家的研究有关?A. 伽利略 B. 爱因斯坦 C. 普朗克 D. 波尔30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A三权分立说 B法律平等 C天赋人权 D社会契约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31题22分,32题18分共40分)31.(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历史时期中国西欧国家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16世纪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1819世纪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卢梭:“人民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有人们直接指使,不能被代表。”请回答:(1)据材料,概括各个时期中国和西欧国家思想发展史的共同历史特征。(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分析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中西方思想文化政策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8分)(3)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19世纪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不同。(8分)32(18)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代。阅读材料:材料一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三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请回答:(1) 据材料一,指出宋代阶级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 材料二称“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3)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5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代经济文化的总体认识。(5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中段测试题高二历史 答卷31(1)共同历史特征(2)相似性 (3)主张原因32(1)变化(2)说明:(3)进步之处 (4)认识:2018学年第一学期广东二师附中中段测历史答案12345678910ACBCCDACCD11121314151617181920DCBCDDCBDD21222324252627282930BAADBCCBAD31. 26.(22分)(1)特征: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都出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都出现了反传统(正统)思想的思想家。都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答对三点计6分)(2)思想共同点:注重人和人类社会;注重人的美德;注重教育(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团队出差费用报销及市场拓展合同
- 个人艺术收藏借款合同范本
- 民政殡葬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孤独症康复专业试题及答案
- 医师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转专业考试语言试题及答案
- 社交媒体医械信任度提升-洞察及研究
- 木材加工技术革新与政策法规应对策略-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中央商务区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湿喷混凝土机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会议管理服务合同样本
- 中医养生馆合作协议书范本
- 海底捞晋升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教育事业统计综合调查制度
- 穿越机的基础知识
- 《仓库出入库流程》课件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表(2024版)
- 《员工质量意识培训》课件
- 有债务男方愿意承担一切债务离婚协议书范文
- 2024年湖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专项训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