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一二章 ppt课件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二章 ppt课件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二章 ppt课件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二章 ppt课件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二章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第一章 导论,第一 节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宏观经济学密切地联系着我们的生活; 一国政治中心;国际政治中心; 经济政策的制定是领导者的事, 但解释整体经济的任务落在经济 学家身上;,1.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经济学。,1) 短期产出的决定与变动?,2) 中期产出与价格的调整?,3) 总产出的长期增长?,2、宏观经济学要平衡的四个市场 及部分关键问题,1) 产品市场国内生产总值,2) 货币市场通货膨胀,3) 劳动力市场失业率,4) 国际市场贸易余额,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总量分析法,3、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 1)宏观经济学的特殊研究角度与范围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广义讲就是“效率配置”,具体说:第一,生产效率;第二,配置效率;第三,跨时期效率。 宏观经济学就是研究第三:跨时期效率,目的是“对人们提出的减少经济波动,稳定经济增长的命题加以研究”。 宏观经济学:是在给定的经济制度条件下,在经济长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某一较短时期内由各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所决定的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能够减少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调节政策,以改进经济的“跨时期效率”。,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生产效率、配置效率、企业利润最大化、产业经济结构问题; 宏观经济学:它研究个别行为主体所面对的一类特定的问题:如消费与储蓄行为、投资行为就业行为等与跨期效率相关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在给定的制度条件和微观效率条件下,也就是在给定的总共给条件下,研究有需求的波动而引起经济波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短期内”采取措施尽可能快地克服波动的问题。 如有人认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短缺或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不足,而供给不足是由于企业无效率,投资无效率。这就把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绞在一块了。再如把宏观经济波动归为结构失衡属类似情况。,3)宏观经济学与增长理论问题,第一,增长理论研究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问题和何种长 期增长率的问题;如技术进步、何种储蓄率最优的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波动”问题。 第二,增长理论研究的是“真实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的问 题,如收入、消费、储蓄、投资、人口增长、技术进步等, 而宏观经济学则更进一步研究“名义变量”,如货币、金融 资本、信用、通货膨胀、汇率等。,微观经济学以价格决定问题为核心,因而可称其为”价格 理论”;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决定问题为核心,因而也被称为 “收入理论”。,4)国际经济学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第一,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与国内经济关系的最基本 区别:在国内,生产要素至少在原则上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而在国际上,可流动的只是商品,不是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从其载体“劳动” 和“资本”中抽象出来的) 第二,国际经济学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的出发点(要素的流动性)和落脚点都不同;,总量分析法(制度的处理) 经济模型法:是对经济现实的概要性描述;(假设问题:临时性的、永久性的) 均衡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 静态、比较静态、动态分析法; 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 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4、 宏观经济学的方法,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演变,1、孟可列钦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重商主义的出现(1615)(1517世纪),2、17世纪中叶,随着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在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古典学派也取代了重商学派称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萨伊、穆勒、马歇尔、庇古; 斯密1776年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一书,是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和“看不见的手”的思想。,古典学派的几个假设:,假设一:各种价格都是充分弹性的,因而能够迅速做出调整以出清所有市场。 假设二: 货币中性;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中,其实质仍然是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 假设三:供给可以创造需求(萨伊定理),总供给总是等于总需求。因而供给分析是经济分析核心。 根据上述观点,市场经济在调节资源配置和利用方面是有效率的,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萨伊定律的主要内容: 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隐含的假定是,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包含三个要点: (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 (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也是暂的; (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凯恩斯主义 19291933的经济大危机,导致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总产出 就业量,总有效 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边际消费倾向,收入水平,资本的边际效率,利率,又叫预期利润率,货币数量,流动偏好 (货币需求),投机货 币需求,交易货 币需求,凯恩斯认为:非自愿失业的产生源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造成的,而消费、投资需求不足又是有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决定的。 三个基本心理规律:1、消费倾向规律;2、资本边际效率规律;3、流动偏好规律; 凯恩斯主义的三个基本特点:1、非市场出清假设; 2、货币非中性假设;3、凯恩斯分析的重点放在短期。 凯恩斯结论:政府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对于消除非自愿失业是必要和有效的。 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综合派将传统的价值和分配理论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结合起来,并在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方面补充和发展了凯恩斯理论。,70年代西方国家大多陷入了经济“滞涨”的泥潭,给凯恩斯理论带来了致命的冲击。,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弗里德曼、卢卡斯、菲尔德斯坦等人对凯恩斯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提出了自己的宏观经济理论: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在理性预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学派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理性预期学派将“理性人”概念从确定环境引入到“理性预期”的非确定环境。理性预期使得政府的政策归于无效。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努力弥补凯恩斯主义缺乏微观基础的缺陷,在吸收了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某些方法和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价格粘性理论在内的一系列理论,称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与本书的结构,一、基本观点(宏观经济学各流派比较一致的看法): 第一、在短期,产出水平、价格不变,产出的波动主要是需求的变动引起的。故短期进行需求分析。 第二,在中期,产出水平不变,价格可变,价格的变化与供给和需求都有关,故中期需进行供求分析。产出和价格的调整又关系到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三,在长期,工资和价格可以充分调整,故经济的长期实际产出仅有供给因素(生产要素和技术状况)决定。 第四,宏观经济学需建立在对个体行为进行分析基础上的微观基础。,二、本书的结构(5篇13章) 第一篇: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二篇:产出的短期波动 第三章 商品市场;第四章 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第五章 开放经济的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第三篇:产出与价格的中期调整 第六章 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劳动市场;第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四篇:产出的长期增长 第八章 增长的源泉与核算;第九章 增长理论与政策 第五篇: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第十章 消费;第十一章 投资;第十二章 货币市场 第十三章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作业:简述凯恩斯学派与古典学派理论假设的基本区别。,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概念,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 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 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或附加 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净值(NDP):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后, 就得到国内生产净值。,衡量国民收入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等,国内生产总值的理解:,1、GDP是市场价值 2、“所有的” 3、“最终” 4、“物品与劳务” 5、“现期生产的” 6、“一个国家之内” 7、“在某一既定时期内”,计算GDP的规则,1、苹果与橘子相加 2、二手货 3、存货的处理 4、中间产品和增加值 5、住房服务与警察、消防员服务的价值估算,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定义:是一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额。 在一个没有贸易和要素流动的封闭经济中,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是相等的,但在开放经济中这两个数值通常是不等的。 净要素支付(NFP):指国外付给国内生产要素的收入减去国内付给国外生产要素的收入。 关系式:GNP=GDP+NFP,表1:19801990年美国的GNP、GDP及净要素收入NFP (10亿美元单位),年份 GNP GDP NFP,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2732.0 3052.6 3166.0 3405.7 3772.2 4014.9 4232.6 4515.6 4873.7 5200.8 5463.0,47.6 52.1 51.2 49.9 47.4 40.7 34.4 29.0 33.5 37.6 38.6,2684.4 3000.5 3114.8 3355.9 3724.8 3974.1 4197.2 4486.7 4840.2 5163.2 5424.4,三、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1) 名义的GDP(Nominal GDP) 以一定时期市场价格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作该时期的名义的GDP。 计算公式: 2) 实际的GDP(Real GDP) 以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作该时期的实际的GDP。 计算公式: 实际GDP具有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的特点,名义GDP和实际GDP,项目 苹果 梨子 合计,2002年的名义GDP 产量20*价格0.1=2 产量30*价格0.2=6 8,2003年的名义GDP 产量22*价格0.12=2.64 产量33*价格0.22=7.26 9.9,2003年的实际GDP 产量22*价格0.1=2.2 产量33*价格0.2=6.6 8.8,表: 名义GDP与实际GDP,价格与产量,年份 热狗价 热狗产量 汉堡包价 汉堡包价,2001 2002 2003,1(美元) 2 (美元) 3 (美元),2(美元) 3(美元) 4(美元),年份 计算实际GDP(基年是2001年),年份 计算名义GDP,2001 (每个热狗1美元*100个热狗)+(每个汉堡包2美元*50个热狗)=200美元 2002 (每个热狗2美元*150个热狗)+(每个汉堡包3美元*100个热狗)=600美元 2003 (每个热狗3美元*200个热狗)+(每个汉堡包4美元*200个热狗)=1200美元,年份 计算GDP平减指数,2001 (200美元/200美元)*100=100 2002 (600美元/350美元)*100=171 2003 (1200美元/500美元)*100=240,100(个) 150(个) 200(个),50(个) 100(个) 150(个),2001 (每个热狗1美元*100个热狗)+(每个汉堡包2美元*50个热狗)=200美元 2002 (每个热狗1美元*150个热狗)+(每个汉堡包2美元*100个热狗)=350美元 2003 (每个热狗1美元*200个热狗)+(每个汉堡包2美元*200个热狗)=500美元,4. GDP平减指数(GDP的隐含价格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GDP平减指数反应了经济中物价总水平 所发生的变动;,P当年,P基年,GDP平减指数的定义将名义GDP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衡量产量-实际GDP; 另一部分衡量价格-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实际GDP*GDP平减指数,补充:经济中另外经常用到的两个概念: 环比、同比的定义。,四、GDP与经济福利,1)GDP是衡量社会福利最好的指标 GDP没有直接衡量生活中许多有意义的东西, 但它确实衡量了能使我们过上这份有意义生活 的投入能力。,2)GDP并不是衡量经济的完美指标 没有衡量休闲所带来的福利; 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反应产品质量的改进; 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 包括进来; 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及产出的外部价值; GDP没有涉及收入分配; 国内生产总值难于比较两国的物质生产水平;,案例研究:GDP的国际差异与生活质量,表5:GDP、预期寿命、识字率,国别 人均实际GDP(1999) 预期寿命 成人识字率%,美国 日本 德国 墨西哥 俄罗斯 巴西 中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尼日利亚,31872 24898 23742 8297 7473 7037 3617 2857 2248 1834 1483 853,77 81 78 72 66 67 70 66 63 60 59 52,99 99 99 91 99 85 83 86 56 45 41 63,课堂作业:名义GDP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又给出实际GDP和平减指数的概念?写出三者的公式关系。 作业:自己造一个例子,说明“名义GDP”与实际“GDP”、平减指数三者的关系,进一步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在判断经济福利时用实际GDP,而不用名义GDP?,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循环,1. 收入,支出和循环流程,家庭,企业,收入(10000亿),支出(10000亿),总支出,总产出,GDP同时衡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中所有人的 总收入; 二是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总收入,总支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 与劳务,当一家企业将部分产品出售给一位顾客时,这位顾客 的购买价值就等于企业所得的收入;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10000亿 企业按三种方式分配所得到的收入:1、企业间的支付; 2、支付工资;3、资本收入(支付贷款利息+利润) 加总一国经济中所有企业的收益(封闭经济):,国内顾客的购买总值=企业的总收益 =工资+资本收入+企业间的购买,减去企业间的购买值,等于最终需求;总收益减去从 其它企业的购买等于一国经济中企业的增加值; 即:最终产品=增加值=工资+资本收入=总收入,家庭,企业,总收入10000,要素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储蓄3000,消费7000,总产出10000,投资3000,贷款3000,漏出:指家庭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减少对产品的 消费指出,即形成漏出; 存货支出:由于漏出,使企业的产品出现存货,我们 把此存货看成是企业对自己生产的产品的支出。由此 还是构成:总收入=总支出,注入:企业从货币市场贷款进行设备等投资,从而增 加产品市场的支出,此增加的支出称为注入。,家庭,企业,总收入10000,要素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储蓄2000,消费7000,总产出10000,投资2000,贷款2000,政府,国外,税收1000,政府购买1000,出口1000,进口1000,二、四部门国民收入循环,现实的经济包括四部门:家庭、企业、政府、国外; 政府通过支出和收入对产品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 的收入是税收,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 付;,下图:简化的循环模型,作业:应用题 第一题 1、填完下表,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国内生产总值 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 净出口,4532 589 861 -45,4804 3320 629 -58,3544 673 977 -54,2、GDP最大的支出部分是什么? 3、投资包括股票和证券的购买吗?为什么? 4、政府购买包括用于失业津贴的政府支出吗?为什么? 5、说净出口为负是什么意思?,年份 名义GDP 实际GDP GDP平减指数,1 2 3,$ 120 150,$ 100 125,100 120,第二题,1、填写右表; 2、哪一年是基年? 你是如何分辨的? 3、从第一年到第二年, 是实际产量增加了还是 物价上涨了?解释之。 4、从第二年到第三年,是实际产量增加了还是物价上张了?解释之。,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的。 GDP=C+I+G+(EX-IM)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支出,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消费支出,耐用品 非耐用品 劳务(服务),投资支出,家庭住宅投资 企业投资,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原材料 半成品 产成品,政府支出,转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购买支出(产品与劳务),净出口支出:出口 与进口的差额,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1.最终产品法(支出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由等式: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知核算方法有以下三种:,表4:用支出度量的199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私人消费C 投资I 政府消费G 净出口 (出口:534.7 进口: -611.3),国内生产总值(10亿) 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5,424.4 3,658.1 745.0 1,089.0 -76.7,100.0 67.4 13.7 20.2 -1.4,2. 生产法,又叫部门法、增值法 是从生产的角度,加总各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来计算GDP的。,增加值:是企业销售产品所得的收益和它为使用其它 企业的产品而支付的款项之间的差额,此差额构成企业 的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部门法,一块面包的GDP的部门法核算,生产部门,农资公司(种子化肥),农场(种小麦),面粉厂(磨面粉),面包厂(烤面包),批发商(批发),零售商(销售),合计,市场价值(元),附加价值(元),0.10,0.20,0.35,0.55,0.75,1.00,0.10,0.10,0.15,0.20,0.20,0.25,1.00,2.95,3.收入法( Income Approach) 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 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 (+间接税+折旧),国民收入由五个部分构成: (1)雇员报酬,包括净工资和雇主支付的额外补贴,如医疗保险、 社会保险和养老退休金。 (2)净利息:指家庭贷出款项所获得的利息减去其为借款所支付的利息。 (3)租金收入,租金收入是个人出租土地、房屋、设备等产品所获得的 收入。 (4)公司利润:指资本的利息和企业家才能的利润总和。公司利润以股 东分红和未分配利润的形式计入收入。 (5)业主收入,几点说明:,国民收入:按国民的口径计算的生产要素报酬,它包 含了国外净要素支付。 国内收入:国民收入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是根据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计算的,而 国内收入是根据企业出售产品所得到的价格计算的, 两者的差别是间接税(销售税及国内货物税)和折旧。 要素收入+间接税=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净值+折旧=国内生产总值 用支出法计算的是总产出,而用收入法计算的是净产出 (不包括间接税)。二者的差别是折旧,又叫资本消耗 毛利润、净利润(收入法只包括净利润),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首先,将一国居民的生产要素报酬加总起来,求得该国的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生产要素报酬 =雇员报酬+净利息收入+公司利润+租金收入+业主收入 其次,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国外净要素报酬,求得国内收入。 国内收入=国民收入国外净要素支付 再次,在国内收入的基础上加上加间接税,求得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收入+间接税 最后,在国内生产净值的基础上再加折旧,求得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折旧,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个人收入(PI)是交纳所得税前个人所得到的总收入。 个人收入与国民收入的异同 (一)国民收入是生产要素的总报酬,而生产要素报酬中,有一部分不 能作为个人收入。在公司利润中,只有作为股息支付给个人的部分才成为个 人收入,其余的部分则作为公司保留利润和公司所得税。(二)企业支付的 工资和个人得到的工资是不同的,两者的差别是社会保险税。 (三)个人收入的来源并不限于要素报酬。个人可从政府债券和其他 非商业来源得到一部分利息收入,从政府和企业得到一部分的转移支付,如 政府支付的社会保险和其他社会救济金等。这些收入都是个人收入,但不包 括在国民收入之内。,故: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保留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个人非商业利息+政府和企业的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国民收入 减:社会保险税 减:公司保留收益 加:个人非商业利息 加:政府和企业的转移支付 等于:个人收入 减:所得税 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5799.2 660.3 373.8 313.4 1022.6 6101.1 794.6 6306.5,表:1995年美国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10亿),二、国民收入关系,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不考虑折旧,这样可以省去区分国内生产总 值(GDP)和国内生产净值(NDP)的麻烦。有了这种简化,同时 不考虑间接税,那么国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就可以互用。,假设经济中只有家庭和企业两种经济活动的主体。那么根据国民收入 等于总支出的原理,Y等于消费加投资,即:Y=C+I 这个恒等式说明,生产的产出等于售出的产出,而售出的产出等于 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之和。没有售出的部分构成企业的非自愿投资, 即存货投资。非自愿投资的存在,保证了国民收入始终等于总支出。,1、两部门经济情况,另一方面,简单经济中国民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 入部分用于消费,部分用于储蓄。因此,Y=C+S 故:C+ I (支出)YC+ S(收入分配) I=YC=S,2、四部门经济情况,现在引入政府和国外部门 ,则:YCI+G+NX,引入政府之后,国民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不再相等。国 民收入的一部分被用于缴纳政府税收,而个人可支配收入中 也获得了除国民收入以外的净转移支付。 用 表示个人可支配收入,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TA表 示政府税收,则: Y+TRTA,另一方面,个人可支配收入被用于消费和储蓄,于是有: C+S C+S Y+TRTA 或 YC+S+(TATR),其中,TATR是政府的净税收。如果用T表示政府的净税收, 就可得到下述等式:YC+S+T,它说明,国民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和储蓄,就是用于交纳税款。,联系总支出的公式得:C+I+G+NXC+S+T,它表示,在现实的四部门经济中,生产的产出等于售出的 产出,售出的产出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构成, 生产的产出价值等于收入,而收入或者用于消费和储蓄, 或者用于交纳税款。等式两边消去C,并移项,得:,I=S+(T-G)+(M-X),其中,(T-G)表示政府公共储蓄,它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另一方面,因为从本国的角度来看,M代表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收入,X代 表其他国家从本国购买商品的支出,二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