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_第1页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_第2页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_第3页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_第4页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一、概述 二、心理过程,一、 概述,心理现象 心理的实质,(一)心理现象,(二)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1、心理是脑的功能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是脑的功能,(1).从物种发展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 -动物进化 感觉阶段 单细胞动物和多细胞动物只有感应性而无感觉 如阿米巴原虫 环节动物(如蚯蚓)有了神经系统-产生感觉 知觉阶段 脊椎动物分化出神经和脑-产生感觉和知觉的属性,意识的产生-人 人脑与其他动物的脑相比 人脑脑重指数(脑重与体重之比)最大,思维的萌芽阶段黑猩猩,(2)、从个体发生史来看,心理的发生发展与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关。 吸吮认人说话人格,(3)、近代医学证明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现实的 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社会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小张清晨醒来,看到光亮照进屋子,听到窗外树上的鸟儿正在吱吱地叫个不停。她打开窗户,一阵微风吹来,使她感到凉爽极了。她尽情地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想这花香大概是从不远处的花园里吹来的。她还记得,花园里有许多花,现在也许已开花儿了。今天休息,她很高兴,便在脑子里盘算着今天如果去花园玩儿,该多么惬意啊!她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忽然她又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今天应该交稿了,必须忍耐一下,坚持写完。想到这里,她很快收拾了一下,吃过早饭就开始写稿了,二、心理过程,定义: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认知过程 情绪与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一)、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感觉,1、 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眼、鼻、耳、皮肤,传入神经,客观 事物,感觉器官,大脑感觉部位,感觉剥夺实验,1954年,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D.O.Hebb)、贝克斯顿(W.H.Bexton)等人进行。,试验中,被试进入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实验室,安静地躺在舒适的床上,并蒙眼、堵耳、带手套,吃喝也不用移动手脚,“剥夺”被试的感觉。实验初期被试还能安静地睡着,随后被试变得焦躁不安,全身不适,不耐烦,寻找刺激等。所有被试都感到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没有人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一周。,返回,目录,2、 感觉的分类,依据引起感觉的来源不同,可将感觉分为两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1.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客观事物属性的感觉。 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2. 内部感觉接受有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位置、运动和内脏状态的感觉。 如:内脏觉、运动觉、平衡觉等。,返回,目录,3、感受性及其测定,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指能够引起感觉的最低刺激量。,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并不是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 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例:9L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并不是刺激量的任何变化都能被人们察觉。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例:可乐中加多少糖,口味比现在感觉甜。 差别感受性:对两个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感受阈限,感受性,1 感觉的适应性,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3、感觉的特征,临床上病人听觉适应性差,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常见的感觉现象适应现象,凝视着黑点一段时间后,围绕在黑点的灰色阴影会逐渐收缩。,返回,目录,2 感觉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3 感觉补偿,指某感觉系统的功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功能来弥补。,4 联觉,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感官的感觉,绿色、兰色、紫色-冷色,红色、橙色、黄色-暖色,知觉,1、知觉的概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2 知觉的种类,1. 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的反映。,2. 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3. 运动知觉,对物体的静止和运动以及运动速度等运动特性的反映。,4 错觉 是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 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楼上楼下?,3 知觉的特性,(1)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并由不同部分组成,人们总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知觉对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为一个整体。,(2)选择性,黎明与黄昏 木雕艺术家艾契尔1938年,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周围的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种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3) 知觉的理解性,人们在感知当前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或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的时候,而知觉的映象仍保持不变。,1、概念 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根据记忆的内容 (1)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记忆的内容。 (2)逻辑记忆 以概念、命题或思想等为记忆的内容 (3)情绪记忆 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 (4)运动记忆 以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记忆的种类,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记忆的内容。,逻辑记忆:以概念、命题或思想等为记忆的内容,情绪记忆: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运动记忆:以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1)瞬时记忆 又称指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它的映象仍然一瞬间就消失的记忆,其信息保持的时间约为0.252秒之间。 (2)短时记忆 指一次经验之后,能保持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记忆内容:72组块 137952485393 (3)长时记忆 指从1分钟至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重复,感 官,长时 记忆,短时 记忆,瞬时 记忆,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遗忘,(1)识记 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并存储在记忆系统 根据有无明确的目的分为: 无意识记:没有目的,不需要努力 有意识记:需要通过努力而形成的识记 根据是否理解识记的内容分为: 机械识记:依靠机械地重复而进行的记忆 意义识记: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4)遗忘 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失败。,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 尔乐苦煞吾(26535) 把酒吃(897) 酒杀尔(932) 杀不死(384) 乐尔乐(626),3.1415926535897932384626,返回,目录,遗忘的影响因素:,1、时间 2、识记材料的性质: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较慢;熟练的动作、运动的或形象的材料保持的时间比较长 3、识记材料的数量:一次识记材料数量越大,识记后遗忘的也越多。 4、识记程度:学习程度达到刚刚背诵时效果最差,过度学习了的材料保持最好。 5、材料的系列顺序:一般是材料的首尾容易保持,中间部分容易遗忘。 6、识记者的因素: 对人们意义不大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人们需要的事物容易遗忘,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1、思维的概念,肝性脑病,病史 体格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 粪、尿常规检查 脑电图检查,间接性,概括性,2、思维的分类,按思维要解决的问题 动作思维 以实际行动来解决直观具体问题,形象思维 以直观形象来解决问题,抽象思维 以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按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 集中式思维(求同思维)把各种信息结合起来,寻找出一个固定的正确答案。 发散式思维(求异思维)对同一个问题寻找多种答案,3、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想 象,一旦科学插上想象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 -法拉第(英国),1、概念 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科学幻想,人类探月幻想,2、想象的作用 (1)预见作用 (2)补充作用 (3)替代作用,注意,1、 注意的内涵,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无意注意:无目的,也不需要努力,不需要克服困难就可以完成的注意。,注意的种类,有意注意:有预定目标,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完成的注意。,(1)注意的广度 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单位时间内能注意到的事物的数量,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的影响因素: 当时所注意的事物空间排列 个体的经验和任务的难度,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上的特性。,影响因素: 当时所注意的事物性质以及个体对事物所持的态度。,(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中去的能力,条件: 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根据新的任务有目的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的特性。,影响注意转移的条件有: 原来注意的强度; 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情绪与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1、情绪、情感的概念,我看见了一只小狗。 我看见了一只可爱的小狗。 ”呀,这只小狗太可爱了。,喜,怒,惧,哀,人的基本情绪:,2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新生儿只要吃饱、穿暖、身体健康就会高兴;饥饿、受冻、身体不舒服就会哭闹。但他们还不会爱妈妈、尊敬长辈、热爱家庭。 出现得早,大多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情绪 出现得晚,大多与社会需要相联系情感,生理需要,社会需要,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 情感 人与动物 人 区别 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 易变、不稳定 稳定、相对持久 外在表现明显, 外在表现不显, 易冲动 很少冲动 联系 情绪与情感相互依赖,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 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3 情绪状态,心境: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如:心情好时,看什么都的美好的;心情不好时,看什么都心烦,激情,强烈、爆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情绪情感与健康,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促进疾病的痊愈,消极的情绪会造成延缓疾病的康复,同时能加速疾病的恶化,哎呀 好难受,面对同样的半瓶水 可惜只有半瓶水了 啊,还有半瓶水咯 同学们回忆一下,当你的情绪处于积极或是消极的状态下,你的学习、生活是什么样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心情就是最好的风景!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祝愿大家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意志,学习目标 1、理解意志的定义及特征 2、叙述意志品质的特性及如何去培养良好 的意志,体验: 同学们用嘴叼着笔写几个字,看看你们的 字写得怎么样?,案例: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一出生就没有双臂,没有双臂我们能拥抱吗?没有双臂我们能体验触摸吗?还能牵手吗?但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残疾人演讲家尼克就能,尼克一出生就没有双臂、双腿,除了身体和头唯一有的就是左腿上的“小鸡爪”,尼克就是凭着“小鸡爪”完成了他的人生旅途,在全国各地进行演讲,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残疾人演讲家,而且还拥有了美丽的妻子。,以上说明,尼克具有坚强的意志,为了实现目标不折不挠,并通过努力用行动证明他成功了。,以下情况你会怎么办? 1、要考试了,你准备早上一大早起来背书, 但是你发觉你太困了。 2、周末,你本来打算做作业的,这时候,同学叫你去逛街。 3、当你刚拿起书在看时,电视里播放的是你最喜爱的综艺节目。,意志的概念,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的品质,自觉性 对行动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并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该目的的要求。,坚韧性 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果断性 一个人是否善于明察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自制力 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意志的培养,1、树立正确而具体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2、多参加实践活动 3、发展积极、健康的情感 4、加强自我锻炼,果汁软糖实验 对象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院的孩子,将4岁 孩子留在一间房间里,发给他们每人一颗软糖, 然后告诉他们:“我有事要出去一下,可以你们 马上吃软糖,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 吃,就能够得到两块软糖” 14年追踪调查 得到两块软糖适应性较强、比较自信、独立、性格良好的少年 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对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非常重要,人 格,学习目标 1、掌握个性、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 2、能应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分析和区别人的各种需要。 3、正确说出并理解动机冲突的类型。 4、说出动机的功能。,人格的概念,“人格” personality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 , 指舞台上演员戴的面具 不同的面具体现了角色的特点。,人格,也称个性,反映了一个人整体的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与人之间显著的差别就在于人格。,1.人格倾向性 2.人格特征,决定人态度行为的基本动力,反映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需要 动机 兴趣,气质 性格 能力,人格的结构,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是个体积极活动的指向和推动 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力。包括: 试想一下,现阶段你们都有什么样的需要?,理想,兴趣,信念,需要,动机,世界观,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是个体积极活动的指向和推动 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力。包括: 试想一下,现阶段你们都有什么样的需要?,理想,兴趣,信念,需要,动机,世界观,一、需要,(一)定义 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源泉,是人 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需要是活动的原始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是 为了满足需要而发生的,需要的强度越大,活动 的积极性越高;需要的强度越小,活动的积极性 越低。人的需要是在活动中不断产生和 发展的,一些需要满足了,新的需要就 会产生,直至生命的结束。,需要的特征 1、对象性需要有目的、有对象 2、阶段性年龄、时期不断变化 3、社会制约性生活水平低下、温饱;生活水平提高、高雅的精神生活 4、独特性由于生理、遗传因素,(二)需要的分类,(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维持生命、繁衍后代,人身、财产安全,家庭、朋友、爱情,社交需要,尊重他人、被人尊重,自我实现,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层次之间存在着以下 关系: 一、越是低级的需要就越基本,越不可缺 少。 二、低一层需要基本满足后,便会降低对 人的影响力,使人转而追求高一层的需要。 三、如果某一层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便 会使人长期停留在该层需要的追求之中,该 层需要就成为个体的优势需要。,四、个体在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中,如 果受到过重或过多的挫折的话,还会使个体 返回到较低层次的需要中来,以低级需要的 满足来安慰自己。 五、只有前几层需要都大体满足之后,个 体才能够形成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 永无止境的。,二、动机,(一)定义 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行动目标结合,动机,心身紧张状态,目标刺激,需要,内在条件,外部条件,动机的功能 1激发功能 :即激活功能,即引发人开始进行某一行动; 2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引导这一行动向一定的目标进行。 3激励功能 :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这一行动,使目标能达成。,(二)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 又称原发性动机。 源于生理需要的动机。如:由水、食物、传宗接代、睡眠等生理需要引起的动机。 2、社会性动机 又称心理动机。源于社会性需要的动机。如:由学习、恋爱、成就、独立、防卫等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四)动机冲突,冲突指个体内心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不能同时满足时,往往会产生动机冲突。动机由需要产生,而冲突由两个或多个动机而引起,有动机才可能有冲突。,双 趋 冲 突,双 避 冲 突,趋 避 冲 突,1、双趋式冲突:两个对个体有吸引力 的目标同时出现但双不能兼得时形成的内心冲突。 “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如高考报志愿、找工作、找朋友等,如果有两个目标都很有吸引力,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取舍。如:择偶、择业。,个 体,2、双避式冲突:两个对个体不利的目 标都想回避但不得不选择其一的内心冲突。 所谓“前遇悬崖,后有追兵”,就是典型的双避式冲突。 如一个牙疼的病人,医生建议拔牙,但他又害怕拔 牙手术,在忍受牙疼或接受拔牙手术之间需要作出 选择。如:“贫穷与吃苦”,个 体,3、趋避式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利又有 害,即想追求又想回避的内心冲突。如想 吃鱼增加营养,又不喜欢鱼的腥味。 如:“甜食与肥胖”,个 体,说一说:同学们的兴趣都有哪些?,三、兴趣,(一)定义 是个体力求探索某些事物或从 事某种活动,具有积极色彩的心理倾向。 与需要、动机的关系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并通过实践活动而体现。 兴趣主要是一种认识的倾向,而这种倾向成为诱因,导致行为的冲动,产生动机。 因此,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兴趣是动机的重要表现形式,(二)兴趣的分类 按兴趣的指向:直接兴趣、间接兴趣 活动的本身 活动的后果 (三)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广阔性:主要指范围。 (2)兴趣的指向性:是指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现象。 (3)兴趣的持久性:主要指持久程度 (4)兴趣的效能:是指对活动产生的效果。,人格心理特征,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能力、气质、性格的概念 2、描述气质类型及心理、行为特征。 3、叙述性格及其特征。,个性结构,个性,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需 要,动 机,兴 趣,信 念,世 界 观,能 力,气 质,性 格,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心理活动和行为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 它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并对心理过程有反作用,使其带有个人色彩 一、能力 二、气质 三、性格,一、能力,(一)定义 是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掌握活动速度和成果质量被是为能力的重要标志。 实际能力 能力 潜能 多种能力的结合叫才能,多种才能的完美结 合就是天才。,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天才级的人物,(二)能力的分类,能力的倾向性,一般能力,特殊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音乐能力,数学能力,写作能力,美术能力,专门能力: 从事某种专 业活动或特殊 领域活动所 表现出来的 能力。,普通能力:完 成各种活动都 必须具备的最 基本的能力。,两者的关系: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基础,特殊能力的 发展会促进一般能力的提高。,2、,能力的功能,认 知 能 力,操 作 能 力,社 交 能 力,接收、加工、 储存和应用 信息的能力,劳动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言语感染能力,3,创造程度,模仿能力,创造能力,临摹、学说话、学跳舞,不依据现成的、而是独立的 掌握知识 和技能、创造新方法,(三)能力的发展,1、能力类型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不同个体在能力的不同方面有着不同的差异。如:有的人记忆力强、有的人唱歌很动听、有的人听觉或视觉很发达等。 能力类型的差异不标志能力高低,说明能力的发展的倾向性不同。,(三)能力的发展,1、能力类型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不同个体在能力的不同方面有着不同的差异。如:有的人记忆力强、有的人唱歌很动听、有的人听觉或视觉很发达等。 能力类型的差异不标志能力高低,说明能力的发展的倾向性不同。,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各种能力都有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如IQ(智商)在140以上者为智力正常,IQ在70以下者为智力低下者。IQ高的很高,IQ低也很低,造成两个极端。绝大多数处于中间状态。70IQ140,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发展速度上还存在着早晚差异,有人很小就表现出超常的能力,被称为神童,如莫扎特三岁半能谱曲、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四岁能阅读等。 而有的人则属于“大器晚成”者。如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早年均被认为是智力平平的孩子,但最终成为天才。,唐代诗人白居易一岁开始认字,五岁开始作诗,九岁就能精通音韵,而齐白石四十多岁才展露绘画才能 。,某剧院的演出正式开始了五分钟后,剧院 门口来了四个迟到的观众,工作人员按照惯例, 禁止他们入场。 先到的A面红耳赤地与守门员争执起来,他争辩说,戏院地时钟块了,打算推开工作人员径直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并说他不会影响任何人,结果与工作人员闹得不可开交。 迟一点到来的B立刻明白,人家是不会让他进入剧场里去的,但楼上还有个检票口,他认为从那里进入或许便当一些,就跑到楼上去了。 差不多同时到达的C看到不让进入正厅,就想:“第一场大概不太精彩,我还是暂且去小卖部转转,到幕间休息时再进去吧。 最后到来的D说:“我真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就这样倒霉!”接着就回家去了。,猜一猜: 四个人的心里活动都涂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 A 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容易激动,心境 变化剧烈; B 则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注意力容 易转移。他们两人的性格都具有外向性。 C 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 外露,善于忍耐; D 则孤僻、自卑、行动迟缓,多愁善感。他们两 人的性格部属于内向的类型。,(二)气质 (一)定义 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 动力特征。 动力特征是指情绪与行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气质是个体身上由某种生理素质派生出来的个性特征。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性情、脾气。 日常术语:风度、气概等,后天形成。 心理学术语:脾气、先天遗传,气质的外显动力特征: 1、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 速度、思维的灵活性、注意的稳定性、兴趣的稳定性。 2、心理活动发生的强度: 如:情绪的强度、意志力的强弱等。 3、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内心体验或外界世界。 气质是具有天赋性的个性心理特征。但气质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二)气质的特征,1、感受性:人对身体内外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2、耐受性:人对外界刺激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 3、指向性:外向性,是兴奋过程强的表现;内向性,是抑制兴奋强的表现。 4、可塑性:人根据外界事物的变化而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能力。 5、情绪兴奋性:是情绪表现的强弱特点。 6、反应的敏捷性:一般的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三)气质的内型,按体验学说分4类,多血质,抑郁质,胆汁质,黏液质,(三)气质的内型,按体验学说分4类,多血质,抑郁质,胆汁质,黏液质,神经特点强而不平衡。感受性低而耐受性 高,能忍受长时间刺激、长时间 工作而不累,外向型,性格直爽、 热情,但脾气暴躁难控制。 神经特点强、平衡且灵活。感受性低而 耐受性高,性高,行为敏捷、活泼好 动、反应快、外向型、不怕生、容易接受新的东 西、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胆汁质,多血质,型的胆 汁质类型 三国演义里张飞就是典,神经特点强、平衡但不灵活。感受性低 而耐受性高, 反应速度慢、内向 型、做事头脑 保持清醒、有条不紊、 踏实、循规蹈矩、注意力易集中、不善言谈。 神经特点弱、不平衡、不灵活。感受性高 而耐受性低,疑心重、内向型、敏感、聪明机智、但是胆小、性格孤僻、爱独处、不爱交往、不 过做事认真、动作缓慢、不容易相信 别人。,黏液质,抑郁质,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就是典型的抑郁质类型,(四)气质的意义,1、有利于正确认识气质的本质属性,减少对 气质类型的偏见。气质类型本身并无好坏之分, 了解自己,扬己气质之长,抑己气质之短。 2、有利于正确认识气质类型的社会价值或意义。 气质类型不能决定成就的高低。 3、有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不同的气 质类型要具体分析。 4、气质类型不同对人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不同。,三、性格,谈一谈:唐僧师徒四人各 自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想一想: 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这四个主要人物区分得 很清楚,这是为什么呢? 1、因为他们各有特点(相貌特征:相貌 是区别人与人之间的外在特征) 2、各有性格(性格特征: 性格是区别人 与人之间的内在特征),说一说: 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是属于哪一种类型? 内向型 外向型 同学们看一下,自己又属于哪一种类型?,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300多年前,在普鲁士王宫里,大哲学家莱布尼茨正 在滔滔不绝地向王室成员和众多贵族宣传他的宇宙观。话 锋一转,他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听者 哗然,不少人摇头不信。于是,好事者就请宫女到王宫花 园中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谁知,数十人寻个遍也无 法找到。人们惊愕,原来千世界是如引丰富多彩。后来人 们都用莱布尼茨的这句话来比作人的性格,(一)定义 性格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对自己稳定的 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 如一个人在各种场合都表现出热情奔放、 豪爽无拘、坚毅果断、见义勇为等。这种稳 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就是他的性 格特征。而那些在个体生活中偶然的、 暂时的表现不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性 格特征。,1、性格的形成是先天 和后天的合金 2、性格不是一朝一夕 就能改变的。 3、,25岁以后 稳定,成年期,少年期,婴儿期,3岁之前 不稳定,初中以后 可塑性,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区别: 1、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 2、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 联系: 1、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 2、气质可以影响某些性格特征形成的速度。 3、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二)性格的特征,4个方面,性 格 的 态 度 特 征,性 格 的 理 智 特 征,性 格 的 情 绪 特 征,性 格 的 意 志 特 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