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2013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3年11月4日) 罗志军深化合作 共创繁荣 尊敬的俞正声主席, 尊敬的曾培炎理事长, 尊敬的萧万长理事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充满收获喜悦的美好时节,两岸企业家和各方嘉宾今天相聚在美丽的紫金山麓,共同出席2013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我谨代表江苏省委、省政府,向出席峰会的俞正声主席、曾培炎理事长、萧万长理事长和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江苏发展和苏台交流合作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届峰会是理事会成立后的首届年会。在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的背景下,本次峰会以“两岸产业合作新局:挑战与对策”为主题,邀请两岸企业家共商合作大计、共谋发展之道,契合了两岸经济转型升级的共同任务,顺应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深化的历史潮流,对于振兴中华民族经济、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与台湾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情缘,又有着紧密的现实联系。南京有幸成为峰会大陆永久举办地,这为两岸经济界人士对话交流搭建了制度化平台,也为苏台交流合作持续推进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建好这个平台,为两岸企业家深化合作创造条件。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两岸双方应该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道路,倡导“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与两岸经济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机会千载难逢,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两岸只有深化合作,才能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培育新优势,共同壮大中华民族经济。 江苏是大陆经济发展质量好、开放程度高、市场活力强的省份之一。现在,江苏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正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与时俱进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八项工程”,以过硬成果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作为大陆与台湾交流交往十分热络的地区,江苏在深化两岸产业合作上,不仅有着良好的基础,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江苏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深化苏台产业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4万亿元,人均突破1万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6%,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提质增效的好势头。两岸企业家都为此作出了贡献,也从中收获了成果。俗话说,好田块才能种出好庄稼。我们欢迎更多两岸企业家到江苏这片“稳产高产”的沃土上拓展事业、成就梦想。 江苏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为深化苏台产业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们把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把推进科技创新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7.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3%,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位居大陆首位。现在,以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已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们欢迎更多两岸企业家在江苏推进转型升级中,共尽其力、共享其利。 江苏改革创新的探索实践,为深化苏台产业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拉开全面深化改革的帷幕。我们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市场活力,以创新金融、财税、投资等引导政策优化市场环境,以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创造市场需求,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释放体制机制创新红利。我们也将通过这样的探索实践,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两岸企业家在江苏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分享更多发展机会。 江苏“四个新高地”的加快建设,为深化苏台产业合作拓展了更大空间。目前,江苏累计利用台资占到大陆的1/3强,苏台贸易额占到两岸贸易总额的1/4。为巩固发展互利合作的良好势头,我们正打造苏台交流合作“四个新高地”,就是台资产业集聚新高地、台企创新发展新高地、台商投资环境新高地、两岸交流交往新高地。我们将加快“四个新高地”的建设,以更多的政策利好和创新举措,为两岸企业家深化合作提供有力支撑和广阔舞台。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苏台产业合作基础坚实,互补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真诚期望两地企业、企业家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共同繁荣。 第一,在合作领域上突出一个“宽”字,全方位打造共赢发展的利基。拓宽产业合作领域,是两岸业界的共同期待,也是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的现实需要。随着ECFA后续商谈持续推进尤其是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拓展现代服务业领域合作正迎来重要机遇。江苏实体经济发达,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我们的重要战略取向。我们希望苏台两地在深化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领域合作的同时,进一步扩大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物流分销、文创设计、商务服务等领域合作,共同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让共赢发展的成果惠及各行各业、造福两地同胞。 第二,在合作层次上突出一个“高”字,不断提升共赢发展的水平。品牌+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两大法宝,也应成为深化产业合作的重点。我们正围绕打造江苏经济“升级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凤凰涅槃”;同时鼓励和支持在苏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我们也希望苏台两地在产业合作创新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由整合物质资源要素向共同开发利用科技资源转变,由单纯项目配套向联手拓展国际市场、共同制定行业标准迈进,合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民族品牌,努力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成为“领跑者”。 第三,在载体建设上突出一个“特”字,高起点构筑共赢发展的平台。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的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为两岸推进产业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我们将用足用好先行先试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放大政策效应,使这个平台叠加更多功能、彰显特色优势。我们也希望两岸工商企业界加大参与力度,联手开发建设,共同把昆山试验区打造成为两岸产业合作转型升级的先行先试区、两岸中小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载体、两岸交流合作模式创新的示范平台。我们还将鼓励和支持苏中苏北及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创办一批富有特色的经贸合作新载体,为深化苏台产业合作搭建更多平台。 第四,在发展环境上突出一个“优”字,更大力度提供共赢发展的保障。江苏素有亲商、安商、富商的优良传统和创业、创新、创优的社会风尚。在前两届峰会上,我们提出了促进苏台经贸合作“六个进一步”和“六加一”的政策举措,去年底又颁布了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台湾同胞投资条例。这些政策举措正在全省各地得到落实,惠及越来越多的台商台胞。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持续加强政策创新,采取务实举措,尽最大努力为台商台企多解难事、多办实事、多做好事,让包括台商在内的所有企业家在江苏有保障、有钱赚、有发展!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古人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两岸共同尊崇的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之深切夙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