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辨治策略ppt课件_第1页
高血压病辨治策略ppt课件_第2页
高血压病辨治策略ppt课件_第3页
高血压病辨治策略ppt课件_第4页
高血压病辨治策略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血压病辨治策略,茂名市中医院 主任医师 教 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 明 2011年6月,高血压病: 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导致心、肾、脑、视网膜等靶器官损害。,卫生部2004年调查: 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18.8%,人数1.6亿。 三低: 1991年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26.6% 12.2% 2.9% 2004年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30.2% 24.7% 6.1%; 三高: 常见病,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中医古代文献:无高血压病病名。 “头痛”、“眩晕”:临床特征与高血压病相符,而“中风”则往往是其变证。 部分高血压病患者可长期无症状。,结论: 高血压病,突破了“头痛”和“眩晕”的范畴。 提示二级预防,既病防变的重要性。,一、辨证论治 1归纳古代文献,多认为: 病位:肝、心、肾; 病性:内火、阳亢、阴虚、痰浊; 病机:上实肝火、肝阳、痰浊, 下虚肾阴亏虚、水不涵木。 即“根于肾,动于肝”。,现代文献对古方研究较多、疗效较好、使用频率较高的方剂: 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二仙汤、六君子汤、杞菊地黄汤、半夏白术天麻汤、龙胆泻肝汤、补阳还五汤等。 中成药:大活络丹、六神丸、华佗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等。,2我院心内科高血压病治疗优化方案: 肝阳上亢型 平肝潜阳,清热熄风羚羊角汤。 阴虚阳亢型 滋阴潜阳,平肝熄风天麻钩藤饮。 肝肾阴虚型 滋补肝肾杞菊地黄汤。,痰浊上蒙型 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 气血亏虚型 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 瘀血阻窍型 活血化瘀,通窍活络血府逐瘀汤。,二结合现代研究观点指导治疗 1近年对中药调节血压的现代研究,已有一定进展: 部分中药降压机制逐渐了解。 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发挥作用。 包括:,(1)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影响 三个位点:抑制肾素活性,或拮抗Ang受体(AT1),或抑制ACE。 包括牛膝、复方潜阳方、清肝泻火类、化湿利水法、活血化瘀法、滴鼻剂降压等研究。,(2)对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如活血化瘀类方药。 (3)利尿排钠 钠和水负平衡,使细胞外液及血容量。草决明、山楂叶等,HCT、ACEI的对照研究。 (4)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如灵芝的干预作用。,(5)对血管功能内皮的影响 舒血管物质NO、CGRP,缩血管物质ET、血栓素B2、前列环素。如穿心莲注射液、蚯蚓提取物、葛根、当归等。,(6)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 阻断交感神经节,或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或拮抗儿茶酚胺受体。 包括葛根素与硝苯地平的研究,松龄血脉康胶囊、镇肝熄风合剂的研究等。,2常用降压中药 按药性分类: (1)平肝熄风类 (2)清热泻火类 (3)活血化瘀类 (4)补益类 (5)利水类 (6)祛风湿类,按药理分类: (1)利尿作用:罗布麻、茯苓、泽泻、桑寄生、杜仲、防己、茵陈。 (2)钙离子阻滞作用:当归、川芎、红花、赤芍、丹参、三七、前胡、肉桂、羌活、独活、葶苈子、桑白皮、五味子、防己、茵陈、海金砂。,(3)受体阻滞作用:葛根、淫羊藿、佛手; 影响心率而降压:黄芩、黄连、黄柏、元参、天麻、三七、益母草、蒲黄。 (4)影响血管紧张素形成作用:板蓝根、瓜蒌、法夏、胆星、青木香、海风藤、山楂、红花、首乌、白芍、牛膝、泽泻、海金砂、降香、木贼。,(5)血管扩张作用:黄芩、钩藤、赤芍、防己、益母草、罗布麻叶;野当归、川芎、银杏叶、葛根、桑寄生、杜仲、菊花、白芍。 (6)中枢降压作用:远志、酸枣仁、钩藤、桑寄生、全蝎、地龙。 (7)对神经内分泌作用:黄连、钩藤、葛根。,三个人体会: 1结合环境、气候、起居、饮食、心理、年龄、遗传、体质、经济等影响因素。 体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个体化治疗。,2先分实证、虚证或虚实挟杂证,重视治标为主,或标本兼治。 即急则治标,药力专一,避免急性心脑血管意外事件。,3遣方用药,尽量扬中医在缓解临床症状之长。 4心理沟通与健康教育: 患者了解高血压病防治常识,配合提高“三低率”、降低“三高率”。,5病程长者,心肾脑靶器官损害,“久病必瘀”、“久病必虚”,化瘀与补虚贯穿始终;,体胖者,多舒张压,血容量,辅以利尿; 青年高血压者,注意清肝泻火; 更年期多是收缩压,伴潮热、烦躁、月经紊乱,为冲任失调,滋阴泻火与补阳并用。,6优势互补,提高依从性和控制率 西药降压疗效肯定,但部分患者对CCB有面红、心悸、浮肿; ACEI有咳嗽、皮肤过敏; 噻嗪类有诱发高尿酸及痛风,水电解质紊乱; 受体阻滞剂可引起高血脂、阳痿、心脏传导阻滞。,还有胃肠道反应、血糖上升、头晕、乏力、便秘等,甚至不能耐受西药的治疗。 临床辨证为阴虚、阳亢、痰浊、气虚诸证,可结合脏腑辨证,除个别调整西药外,配合中药,不但缓解以上症状,还协同降压。,四评价 中医防治高血压病,辨证施治是精髓和灵魂,着眼于整体调节,疗效评价侧重于“证”的改善和患者的感觉。,古今大量的文献资料显示:中医在调整机体内环境,改善症状,提高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减少靶器官损害,低廉的医疗成本,避免化学成分副作用等方面有独到优势。,控制早期和轻度高血压的疗效肯定,配合中医养生,对防止和延缓病情加重及恶化有重要意义。 与西药配搭优势互补,并减少不良反应。,著名循证医学主要创始人之一David Sackett教授,论述关于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临床证据,主要来自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和系统性评价(systematic review)或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现代医学以收缩压和舒张压下 降的百分率和持续时间为指标,比较不同药物的疗效作为评价。 药物作用部位和机理较明确,疗效评定标准直观而量化,易于对比,重复性好。,目前,中药药理研究尚处于探 索阶段,其作用阐释来自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资料。 辨证分型、组方、剂量、增减变化等规律不统一,疗效标准认识不一致等,使可重复性存在质疑。,笔者认为: 在临床实践中,先诊高血压病,符合现代社会对疾病的认识规律,易于中西医统一标准。 西药该用则用,各取优势。 把握病机特点辨证用药。,选方用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