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对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响应.ppt_第1页
实验四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对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响应.ppt_第2页
实验四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对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响应.ppt_第3页
实验四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对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响应.ppt_第4页
实验四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对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响应.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四、 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对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响应,一、实验目的,(一)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方法; (二)重金属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及其机理。,酶:由活细胞产生的具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酶催化底物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酶促反应);,与一般催化剂的相同点 反应中质与量不变,用量少、缩短平衡时间,不改变平衡点、只催化特定反应、降低反应活化能。 不同点 高效 (106-1013) 高度专一 对反应和反应物有严格选择性 条件温和(酶易失活)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能使酶失活,2H2O2 2H2O+ O2,过氧化氢酶(catalase),干旱、重金属等环境胁迫下植物机体内容易产生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如:O2-、H2O2、OH-等,因此激发保护酶体系(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清除自由基,提高抗逆性。,几乎所有的生物机体都存在过氧化氢酶,其普遍存在于能呼吸的生物体内,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动物的肝和红细胞及某些组织内的过氧化体中,其酶促活性为机体提供了抗氧化防御机理。主要作用就是催化H2O2分解为H2O与O2,使得H2O2不致于与O2在铁螯合物作用下反应生成非常有害的OH - 。,二、实验原理,Cu2+使植物体内活性氧代谢加强,H2O2积累,使细胞受害,而过氧化氢酶可以清除H2O2,是植物体内重要的酶防御系统之一。植物体内H2O2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植物抗逆性密切相关。 H2O2在240nm具有强烈吸收峰。,三、实验仪器和用具,(一)实验器材 光照培养箱、白瓷盘、医用纱布、烧杯、移液器、离心机、离心管、电炉、紫外分光光度计、天平、研钵、容量瓶(25ml)、试管、水浴锅。 (二)材料 水稻种子。 (三)试剂 2.0 mM CuSO4、磷酸缓冲液、木村B培养液。,四、实验方法和内容,前处理 浸种催芽 培养(木村B培养液,20培养至2叶1心) 处理(对照和2.0mM CuSO4处理),1.酶液的提取 称取新鲜水稻叶片0.5g置于研钵中,加入2-3ml 4 预冷的pH 7.0磷酸缓冲液和少量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后,转入25ml容量瓶中。用缓冲液冲洗研钵数次,并合并冲洗液,定容。 容量瓶于4 冰箱中静置10min,取上清液在4000rpm下离心10min,上清即为粗酶液。,冰箱中静置10 min,4000rpm下离心10min,2.测定 取10 ml试管3支,其中2支为样品管,1支为空白管,按表1加入试剂。,表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H2O2样品配置表,对照管:煮沸3-5 min; 样品管25 预热5min,样品管25 预热后,逐管加入0.3ml 0.1mol/L的H2O2,每加完一管立即记时,并迅速倒入石英比色皿中,240nm下测定吸光度,每隔1min读数1次,共测4次。对照管在煮沸5min后加入H2O2,并测定。等3支试管测定完后按下式计算酶活性。,数据记录,3.结果计算,式中,AS0加入煮沸酶液的对照管吸光值; AS1, AS2样品管吸光值; VT粗酶提取液总体积(25 ml); V1测定用粗酶液体积(0.2 ml); FW样品鲜重; 0.1A240每下降0.1为1个酶活力单位; t从加过氧化氢到最后一次读数的时间(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