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理化生初中化学2012考前押宝讲解足够经典特级教师整理课件_第1页
初三理化生初中化学2012考前押宝讲解足够经典特级教师整理课件_第2页
初三理化生初中化学2012考前押宝讲解足够经典特级教师整理课件_第3页
初三理化生初中化学2012考前押宝讲解足够经典特级教师整理课件_第4页
初三理化生初中化学2012考前押宝讲解足够经典特级教师整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类型一 酸碱指示剂,命题角度:酸碱指示剂遇酸碱溶液时的颜色变化。,例1 小红同学学习了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后,尝试用紫包菜自制指示剂。她将切碎的紫包菜放入玻璃杯中,加入_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得自制指示剂。这种指示剂遇石灰水变蓝色,遇盐酸变红色。将少量白醋放入玻璃杯中,加入几滴自制指示剂,显_色。,酒精,红,第12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色素一般不易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故应加入酒精浸泡。用紫包菜自制的酸碱指示剂,遇石灰水变蓝色,遇盐酸变红色,白醋与盐酸都显酸性,所以向白醋中加入几滴自制指示剂,指示剂应显红色。,方法点拨 酸碱指示剂除了常用的石蕊和酚酞溶液以外,还可以利用植物汁液来替代。,第12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二 酸和碱溶液敞口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命题角度:浓酸和碱的性质。,例2 2011北京下列物质敞口放置,质量会减轻的是(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碳酸钙,方法点拨 酸和碱溶液敞口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有的是物理变化,有的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引起质量变化是物质本身的挥发引起质量减少或是由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引起质量增加。化学变化是常温下,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或水等成分而引起变质或质量的增加。,C,第12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它们的质量会增加;碳酸钙质量不变;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第12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三 酸、碱溶液的化学性质,命题角度:探究酸、碱所具有的化学性质。,例3 2011北京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121所示8个实验。,第12课时 归类示例,已知:Na2CO3CaCl2=CaCO32NaCl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Fe2O36HCl=2FeCl33H2O,稀盐酸,无色酚酞溶液,第12课时 归类示例,(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写出所有可能)。,Ca(OH)2Na2CO3=CaCO32NaOH,Na2CO32HCl=2NaClH2OCO2,NaCl或Na2CO3与NaCl,方法点拨 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要以常见的酸、碱为核心,按相互关系整理成网络,将其同类物质的性质理成线,从而加深对酸、碱的化学反应的理解和掌握,并能综合运用。,第12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是Fe2O3和HCl相互反应;(2)澄清石灰水能使酚酞变红,加足量的稀盐酸后红色会消失变为无色;(3)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说明有CaCO3生成,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滤液中含有溶质Na2CO3;(4)实验后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且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现象,说明是稀盐酸和Na2CO3溶液的反应,反应后溶质是NaCl或Na2CO3与NaCl。,第12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四 NaOH溶液与CO2反应的实验设计,命题角度:对NaOH溶液和CO2反应现象和产物的分析。,例4 2010咸宁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_。 (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122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 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CO2Ca(OH)2=CaCO3H2O,第12课时 归类示例,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_。,氢氧化钠溶液与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降低,第12课时 归类示例,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_。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照实验是_。 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_,观察到_ _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_(填代号),理由是_。,CO2能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压降低,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加氯化钙溶液有沉淀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容易伤到手,第12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 NaOH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和水,由于反应中没有出现我们常见的颜色、状态、气体、沉淀等现象,因此很难判断出NaOH和CO2是否发生了反应,为了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NaOH和CO2的特性,可以设计很多实验方案来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实验中还要考虑CO2到底是与水反应还是与NaOH反应的,这需要进一步做对照实验。,第12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1)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而使溶液浑浊;(2)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使试管内、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得试管内液面上升、气球胀大;但究竟是CO2与NaOH发生反应,还是CO2与NaOH溶液中的水反应,需要做对比实验。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生成物中有Na2CO3,也证明了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第13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类型一 pH与酸碱性,命题角度:根据物质的pH判断酸碱性。,例1 2011宿迁某同学对家中的一些食品及生活用品进行了pH测定,结果如图132:,图132,第13课时 归类示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食醋可以除去皮蛋的涩味 B牙膏是中性物质 C酱油显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色 D胃酸过多的人宜多吃葡萄,解析 要正确解答此题,要理解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食醋pH3,属于酸性溶液,皮蛋的pH10,显碱性,酸碱中和可以除去涩味,故A选项正确;牙膏pH9,属于偏碱性物质,故B选项错误;酱油pH5,属于偏酸性物质,不能使酚酞变色,故C选项错误;葡萄pH4,属于酸性物质,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故D选项错误。,A,第13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1)小明同学用pH试纸,测定洗发剂和护发剂的pH。测得洗发剂的pH略大于7,则洗发剂显_性;测得护发剂的pH略小于7,则护发剂显_性。 (2)人们在用洗发剂洗过头发后,通常还要用护发剂涂抹头发。由此说明在_性环境下对头发的健康比较有 益。,方法点拨 该类型题目考查的是对pH概念的理解。题目不是抽象的给予,而是放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弱碱(或碱),弱酸(或酸),酸(或中),第13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洗发剂的pH大于7,表明呈碱性,护发剂的pH小于7,说明呈酸性。洗过头发后需要用护发剂涂抹,说明酸性或中性的环境有益于头发的健康。,第13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二 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命题角度:通过图像和实验现象判断中和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氢氧化钠溶液,NaOHHCl=NaClH2O,第13课时 归类示例,(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的pH,用其他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 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_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此溶液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_。 结论:此溶液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硫酸铜(或氯化铜等),溶液无色,第13课时 归类示例,如下实验:,则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Na、H、Cl,第13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 在做酸碱中和实验时,一般要在指示剂的指示下进行,不然一旦加入的碱或酸过量,溶液酸碱性就会变得与原来相反,导致中和反应的失败。要注意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也可通过是否有热量,来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解析 (1)从题给的曲线中可以看出,a处溶液的pH大于7,说明M是一种碱溶液,应是氢氧化钠溶液。(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或氯化铜溶液都会有蓝色沉淀生成;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无色,说明是b处氯化钠溶液或c处氯化钠、盐酸的混合溶液;若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溶液中溶质有NaCl和HCl,存在Na、H和Cl离子。,第13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三 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命题角度: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例3 2010上海胃酸能帮助消化,但过多的胃酸会危害健康。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 ) ANaCl BAl(OH)3 CCaO DNaOH,解析 胃酸为酸性,所以要治疗胃酸过多应食用碱性的物质以中和过多的胃酸,所以可以首先排除中性的NaCl,但在食用时还要考虑物质不能有腐蚀性,而CaO、NaOH都是具有腐蚀性的物质,不能食用,所以答案为B。,B,第13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2011肇庆 甲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少量氢氧化钠和硫酸钠,与乙化工厂排出的废水混合后,测得溶液的pH7,且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溶质。请填空: (1)乙化工厂的废水中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_; (2)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HCl、BaCl2,或Na2SO4BaCl2=BaSO42NaCl,HClNaOH=NaClH2O,第13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废水中的NaOH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H2O,废水中的Na2SO4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NaCl,由于NaCl溶液显中性,故测得溶液的pH7,且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溶质。,第14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类型一 盐的化学性质。,命题角度:硫酸盐的化学性质。,例1 2011龙岩甲同学对有关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整理。,第14课时 归类示例,(1)上述盐的排列是依据_顺序归纳整理的。 (2)上述盐因组成上相似而具有某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都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任选其中一种盐即可)。 (3)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 成。他将这些知识间的相互关系整理成如图141所示的网络 图,请将此图补充完整a_,b_。,金属活动性,BaCl2K2SO4=BaSO42KCl,酸,碱(顺序可以调换),第14课时 归类示例,(4)乙同学提出可用此图指导进行物质的制备,请写出2个有关硫酸亚铁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_; _。,FeH2SO4=FeSO4H2,FeOH2SO4=FeSO4H2O,第14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归纳 盐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四点: 盐(可溶)金属1金属2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金属不是钾、钙、钠) 盐酸新盐新酸 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盐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第14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1)盐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很容易看出表中的盐所含的金属是按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的;(2)因表中的盐均含SO4,故属于硫酸盐,硫酸盐都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3)生成盐的途径有很多,除了表中给出的物质种类以外,还可以有酸与碱、酸与盐反应均生成盐,碱与酸、碱与盐反应也可生成盐,故a、b可以是酸、碱;(4)FeSO4是一种硫酸盐,活泼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氧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均能得到FeSO4。,第14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二 粗盐的提纯,命题角度:用粗盐来制备NaCl的实验操作。,例2 2010镇江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并配制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第14课时 归类示例,(1)操作、依次为图143中的(填字母)_。,图143,C、B、A,第14课时 归类示例,BC,2.5,量筒,第14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 上述操作过程中,每一步都要用到玻璃棒。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用于搅拌,加速溶解;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用于引流;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用于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或晶体飞溅;计算产率过程中玻璃棒用于转移固体。,解析 (1)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2)蒸发时有固体溅出、溶解粗食盐时NaCl没有完全溶解,都会造成滤液中NaCl的损失,使得NaCl的产率偏低;(3)需称取NaCl的质量为:50.0 g5%2.5 g,配制溶液还需要量筒。,第14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三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命题角度: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判断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例3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利用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不能发生反应,请注明“不能”。,第14课时 归类示例,(1)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答案 K2CO3CaCl2=CaCO32KCl,第14课时 归类示例,(2)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 (3)稀硫酸和氯化钾溶液; (4)硫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5)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答案 (2)Ca(OH)22HCl=CaCl22H2O (3)不能 (4)K2SO4BaCl2=BaSO42KCl (5)NaClAgNO3=AgClNaNO3,第14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 在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而酸、碱、盐在溶液中均能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实际上是离子间的互换反应。只要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中的一个条件,反应就能发生:在反应中有沉淀生成;在反应中有气体放出;在反应中有水生成。,解析 复分解反应发生必须满足生成物有沉淀、气体或水。,第14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四 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命题角度: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反应。,例4 2010哈尔滨A、B、C、D、E分别是铁、氧气、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物质。用五个圆表示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转化关系,在图144中标出五种物质的名称;,第14课时 归类示例,图144,(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 _; (3)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2NaOHCO2=Na2CO3H2O,氧气,铁,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第14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 有关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关系的题目,首先要回忆各类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弄清哪些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哪些物质之间不反应,然后再去进行分析判断。,解析 排列时将可以反应的物质连接在一起,如铁和氧气、铁和硫酸铜溶液,可考虑铁在两圆中间,再考虑其他物质就比较容易得出答案。,第14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五 化肥的种类和使用,命题角度:化肥的识别和使用方法。,例5 2011天津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步骤一: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出来的是_。 (2)步骤二: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_。,磷矿粉,碳酸氢铵,第14课时 归类示例,(3)步骤三: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的是_。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_。 A硝酸钡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酚酞溶液 D稀盐酸,氯化铵,碱,A,第14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 氯化铵、碳酸氢铵是含有NH的盐,属于铵态氮肥。铵态氮肥与碱混合加热,都会有氨气放出。所以铵态氮肥不要和碱性物质混用,以免降低肥效。,解析 (1)因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固体,从颜色上就可识别出来;(2)碳酸氢铵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3)氯化铵、碳酸氢铵均含NH3,遇碱会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所以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用;硫酸钾含SO4,与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即可区分氯化铵。,第15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类型一 原子的结构,命题角度:从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考查对原子构成知识的掌握情况。,解析 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据此可以判断质子数为2。,B,第15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2011芜湖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发了核泄漏事故。事故发生时,放射性原子氮16可短暂存在,氮16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9。下列有关氮16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核外电子数为9 B相对原子质量为14 C和普通氮原子是相同的原子 D和普通氮原子属于同种元素,方法点拨 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理解这些关系是解决有关问题的关键。,D,第15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以及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可以得出氮16的核外电子数是7,相对原子质量是16。由于氮16的中子数与普通氮原子不同,所以它和普通氮原子不同,但由于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属于同一种元素。,第15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二 粒子与物质的构成关系,命题角度:从粒子的结构模型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解析 根据模型表示,可推断选项A、D中都只含有一种元素,它们表示的均是一种单质分子,选项B中含有三种元素,只有选项C中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C,第15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2010苏州下列粒子结构图示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 ),方法点拨 任何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粒子的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就会不同;粒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质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分析构成物质的粒子的种类和排列方式。,B,第15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根据结构图示,结合水的化学式是H2O,可排除选项C和D,在水分子中,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所构成的图形状如“米老鼠”,故选项A不正确。,第15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三 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命题角度:认识结构示意图所包括的信息,并能够加以运用。,D,第15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 根据结构示意图确定原子和元素种类的关键是看核电荷数;确定原子或元素性质的关键是看最外层电子数。掌握了这些规律,就不难解题。,解析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其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故该微粒是一种原子,而不是离子。,第15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四 粒子的基本性质,命题角度:根据宏观物质表现出的现象考查粒子的基本性质。,例4 2011杭州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 ),A,第15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 构成物质的粒子具有一些基本性质,运用这些基本性质可以解释一些宏观现象。解题的关键是要将粒子的基本性质与宏观现象对应起来。当物质发生体积或状态变化时,主要是与粒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有关;一些扩散现象(如溶解、蒸发、挥发等)与粒子的不停地运动有关。,解析 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是由于糖的分子不停地运动造成的,糖的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第16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类型一 物质的元素组成,命题角度:根据具体的物质区别元素与原子。,例1 2011聊城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导致核电站爆炸,使防辐射成为热点话题,“吃碘防辐射”的说法造成社会上短暂的“盐荒”。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 ) A碘元素 B碘分子 C碘离子 D碘原子,A,解析 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食盐中所有碘原子的总称,即指碘元素。,第16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 任何物质都是由相应的元素组成的,在描述物质的组成成分时,指的是物质中所含的元素而并不是所含的原子或分子。由于物质中的各种元素往往是相互化合在一起的,并不是以单质形成存在,因此,描述物质成分时指的也不是某种单质。,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二 化学符号的书写,命题角度:考查学生正确书写化学符号的能力。,例2 2010广东用化学用语表示: (1)五个氮原子_; (2)两个氢氧根离子_; (3)正六价的硫元素_;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解析 氮原子可用N表示;根据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则氢氧根离子的符号是OH;硫元素的符号是S,化合价要标在其正上方;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符号是H2O。书写时还要注意粒子的数量应在符号的前面反映出来。,5N,2OH,H2O,第16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2011临沂用化学符号或者化学式填写: (1)2个氢原子_; (2)五氧化二氮分子_; (3)食盐水中的溶质_;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方法点拨 掌握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化合价的有关规律,对于正确书写化学符号尤为重要。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这是书写和检验化学符号是否正确的重要依据。在离子中,离子所带的电量和电性与相应的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相对应,这是书写离子符号时的一项技巧。,2H,N2O5,NaCl,Al,第16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1)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5; (3)食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化学式是NaCl;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符号是Al。,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三 化学符号的含义,命题角度:根据提供的化学符号,考查学生对化学符号含义的理解能力。,例3 2011内江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属于食品行业的违禁药品,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9ON2Cl3。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瘦肉精由五种元素组成 B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C瘦肉精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A,第16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根据瘦肉精的化学式,可知瘦肉精中含有碳、氢、氧、氮、氯五种元素,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而不是一个氮分子;每个瘦肉精分子是由37个原子构成的;瘦肉精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2)1691。,第16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2011福州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 AAlCl3氯化铝 BCa2钙离子 C2O2个氧元素 D2H2O2个水分子,方法点拨 化学式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从宏观方面看,表示某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各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从微观方面看,表示某物质的一个分子及原子构成。解题时只要围绕这两个方面的含义答题即可。,C,解析 元素没有个数的概念,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只表示原子的个数,因此,2O表示两个氧原子。,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四 根据化学式确定元素的化合价,命题角度:根据提供的化学式,考查学生运用化合价知识求某种元素或原子团化合价的能力。,例4 2010上海氯化钴(CoCl2)试纸常用来检验水是否存在,其中钴(Co)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2 B1 C2 D1,解析 由于氯元素通常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判断钴元素的化合价是2。,A,第16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2010自贡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是 ( ) ANO BNH3 CHNO3 DHNO2,方法点拨 根据化学式确定元素的化合价,主要依据是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另外,对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要注意熟记。,D,第16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由于氢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判断NO中氮元素化合价是2,NH3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HNO3中氮元素化合价是5,HNO2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第17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类型一 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命题角度:根据化学式求各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例1 2011肇庆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其中,塑化剂(DMP)化学式为C10H10O4。求: (1)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 (2)DMP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 (3)DMP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01%)_。,194,60532,32.99%,第17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 此题包括了有关化学式的三种最基本计算,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化学式中的两个量,即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第17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二 求某元素的质量,命题角度:根据物质的质量求物质中含某元素的质量。,例2 赤铁矿石是炼铁的重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铁(Fe2O3)。请计算: (1)氧化铁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 (2)80 g氧化铁中含有的铁元素的质量为_g。,73,56,第17课时 归类示例,第17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某种含硫酸亚铁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服用这种含铁元素10%的药物112 mg,则每天他服用的这种药物中含硫酸亚铁(FeSO4)的质量是(该药物中其他成分不含铁元素) ( ) A30.4 mg B15.2 mg C22.4 mg D22.6 mg,A,第17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三 标签中化学式的计算,命题角度:根据标签中相关信息进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第17课时 归类示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求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2)求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若成人每天摄入5 g这样的“碘盐”,至少补充碘元素多少毫克?,答案 (1)3912748 (2)59.3% (3)0.1 mg,第17课时 归类示例,第17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2011广东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不同,哺乳期妇女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200 mg。图172为某保健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图172,第17课时 归类示例,(1)该药片主要为人体补充_元素和_。 (2)维生素D3的化学式为C27H44O,则维生素D3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是_。 (3)每片药片含钙_mg。 (4)假设某哺乳期妇女每天除食物摄入外,还需另外补充600 mg的钙,则她每天需服“钙尔奇”_片。,方法点拨 此类试题往往截取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化肥、农药、食品、药品或其他一些化学试剂)的标签作为命题素材,要求在阅读信息的基础上解决一些问题。排除干扰,提取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钙,维生素D3,27441,600,1,第17课时 归类示例,第17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四 有关混合物组成的计算,命题角度:与混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有关的计算。,例4 2010镇江 已知NH4NO3和KH2PO4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25% C85% D80%,解析 NH4NO3和KH2PO4固体混合物中只有NH4NO3中含氮元素,设混合物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x,NH4N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则有35%x28%,x80%。则KH2PO4的质量分数为:180%20%。,A,第17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2011锦州图173是兴农化肥厂包装袋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你通过计算填空:,图173,(1)尿素中碳、氧、氮、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 (2)这种化肥实际含尿素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精确到1%)。,3471,90%,第17课时 归类示例,第18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类型一 能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命题角度:根据提供的具体物质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例1 2010上海“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属于 (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解析 根据题中的描述,黑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硝酸钾三种物质组成的,故属于混合物。,D,第18课时 归类示例,图181,B,第18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所给物质的组成情况,从所含物质的种类和所含粒子的种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不能被文字描述中的“洁净”“混合”等字眼所迷惑而产生错误的判断。,第18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二 能识别单质与化合物,命题角度:由具体物质或反应微观示意图识别单质与化合物。,例2 2011荆门臭氧(O3)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 A单质 B稀有气体 C化合物 D氧化物,解析 臭氧是一种纯净物,且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A,第18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1 2011陕西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8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第18课时 归类示例,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解析 乙是汞,汞由汞原子构成,A不正确;丙是氧气,不是氧化物,B不正确;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即分子种类一定改变,C不正确;甲是HgO,乙是Hg,丙是O2,故D正确。,第18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2 2011上海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彰显化学对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固态的H2O,还有Hg、NH3、CH4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是_,属于有机物的是_。如果除Hg以外的其余三种物质按照H2O、NH3、CH4的顺序排列,则排列的依据是_(写一种即可)。,方法点拨 单质与化合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组成元素的种类上是否单一。解答此类题目时,往往由于将化合物与混合物、单质与纯净物相混淆,从而造成判断上的错误。要注意找到各类物质之间的从属关系。,Hg,H2O,CH4,分子中氢原子个数由少到多,第18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Hg属于单质;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H2O属于氧化物;有机物一般含有碳元素,CH4属于有机物;按照H2O、NH3、CH4的顺序排列的依据有很多,可以是分子中氢原子数的多少,也可以是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多少,还可以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等。,第18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三 能对物质进行分类,命题角度:考查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能力。,例3 2011嘉兴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常用方法。对下列纯净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 ) A碳酸钙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 B二氧化碳和臭氧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氧化铜和高锰酸钾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后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都是碱,C,第18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有机物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含碳酸根的化合物并不属于有机物;氧化物指含有两种元素,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臭氧不属于化合物,因此它不属于氧化物;碱指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而不是指有碱性的化合物,故碳酸钠不属于碱。,第18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1 图183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图183,A单质、氧化物 B化合物、氧化物 C单质、化合物 D含氧化合物、氧化物,B,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代表单质,代表化合物, 代表含氧化合物,代表氧化物。,第18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见的方法。要善于发现各类物质的特点,如:有相同的状态、气味,相同的元素,相同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等等,只要有相同点就可以将它们归为某一类。,C,第18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选项A中纯碱不属于碱而属于盐;选项B中,KClO3不属于氧化物,而属于含氧元素的盐;选项D中木材不属于化石燃料。,第19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类型一 燃烧条件的探究,命题角度: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例1 2011广安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192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发现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 ),D,第19课时 归类示例,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B物质燃烧的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与氧气隔绝 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解析 物质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必须是可燃物,同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第19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2010绵阳图193中、是研究燃烧的条件的装置,试分析后填空:,第19课时 归类示例,图实验是利用不同物质在_条件下燃烧和不燃烧,来证实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仅用图所示装置就可以证实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才能燃烧,其做法是:_。,方法点拨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在进行探究时,主要采用对比实验,解题时要注意围绕燃烧的条件分析哪一个条件没有满足。,相同温度,间歇通入氧气,第19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二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命题角度:生活中采用的灭火方法所运用的原理。,例2 2011雅安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解析 灯帽盖上后可以隔绝酒精与空气的接触,达到灭火的目的。,C,第19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2011绵阳人们常在可燃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 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方法点拨 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即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或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或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解题时要注意分辨所采用的方法是破坏了燃烧的哪一个条件。,A,第19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Mg(OH)2这种阻燃剂的主要灭火原理是分解吸热从而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物质的着火点是不随外界条件改变的。,第19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三 防灾安全常识,命题角度: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例3 2011眉山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高层住宅发生特大火灾,58人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 退到卫生间暂避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封闭房门 跳楼 A B C D,解析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且匍匐前进可以减少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伤害,高层楼房跳楼会直接导致伤亡。,A,第19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2010苏州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 A严禁烟火 B禁止使用手机 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D降低燃料着火点,方法点拨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燃烧往往会发生爆炸。解题时要注意分析是否有可燃性的物质遇到明火或加热时的情形。另外,对一些安全图标的含义也应有所了解。,D,第19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加油站周围汽油分子浓度较大,遇到明火或电磁信号产生的电火花都可能引发爆炸。燃料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能降低。,第20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类型一 化石燃料与生活,命题角度:化石燃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例1 2010芜湖小王同学在学习了甲烷性质的有关知识后,查阅相关资料时惊奇地发现1体积甲烷完全燃烧时消耗约10体积空气中的氧气!当氧气不足时,其产物除了水和二氧化碳外,还可能含有一氧化碳。请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甲烷(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 (2)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在使用天然气灶具时应注意调节灶具通风口的大小,以免_、_。,产生污染,浪费燃料,第20课时 归类示例,(3)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最终会被耗尽,请写出一种你所知道的新能源_。 (4)“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消耗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生活方式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_(填序号)。 a随手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