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29班断句研讨程大卫讲解课件_第1页
号29班断句研讨程大卫讲解课件_第2页
号29班断句研讨程大卫讲解课件_第3页
号29班断句研讨程大卫讲解课件_第4页
号29班断句研讨程大卫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后一人哭一人笑,你来说说为什么?,欢迎指导,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趣味断句,学习目标: 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明确文言断句步骤。 2、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能 灵活运用,什么叫断句,考点解析,文言文断句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高考呈上升态势。 2004年高考,仅北京卷考查了断句题;2005年至2013年高考,辽宁、福建、广东、浙江、江苏、重庆、湖南等多个省市的高考卷考查了文言断句。,考试题型,1下列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选择题)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2015山东卷: 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B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C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D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2015四川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限画8处)(4分) 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选自隋书经籍志四),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断句步骤,窍门1: 名词或代词断句: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动词:常作谓语,可前后追问,以定主宾。明确究竟发生了几件事,事谁做的。,温馨提示: 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有时直接省略主语。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限时训练第1练: 5.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A.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B.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C.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D.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答案 A,美题回顾,真题演练: 2015浙江: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窍门二:依靠虚词的特殊位置来断句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放在句首: (一)常用句首语气词(发语词)前面可断句。 如“其、盖、唯、盍、夫、且、凡、窃 (二)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前后都可断句。 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三)常用句首时间词前可断句。 如“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等。,(四)还有一些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如: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嗟夫、虽然、且夫、向使、纵使、然而、然则等等。 (五)常用句末语气词(句尾助词)后面可断句。 如“矣、耶、哉、与(欤)、焉、兮、耳、而已、(乎)、(者)、(也 )”等。,特殊情况: 1、“者”:表示的人、物或用在时间词后面,起语助作用时,其后不能断句 2、“也” 也常用在句间,表句间语气舒缓,诵读时不能停顿,其后不能断句。 2、“乎”有时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如:生乎吾前),其后不能断句。,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真题演练:2015江苏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五处)(5分) 凡 一 言 一 行 之 可 纪 述 者/ 靡 不 旁 搜 广 辑/ 因 文 析 类 /以 成 一 家 言/ 其 大 要 采 诸 序 记 杂 文 之 行 世 者 /而 不 敢 妄 缀 一 词,其详慎不惮烦如是。,窍门三:借助修辞来断句 顶针(注意:相同词语紧相连,中间往往要断开) 对偶 反复、 排比,限时训练第三练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 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美题回顾,真题演练-2014:重庆卷 用分隔号(/)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賦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真题演练-2015:广东卷7下列文句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窍门四:借助习惯句式来断句 (一)表示感叹的固定格式 1、何其也(译为“多么啊”。) 2、一/壹何(译为“多么啊”) 3、(其)之谓也/乎(译为“说的就是啊 (二)表揣度的固定格式 1、得无乎/耶/邪 (可译为“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 2、无乃乎(耶) (译为“恐怕吧?”)(兼表反问) 3、庶几欤(或许吧?) 4、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三)表疑问的固定格式 1、可得欤 2、如何 3、奈何 4、何为 5、何也(何也)6、何以? (四)表反问的固定格式 何之有 2、何为 3、不亦乎 4、安哉 (五) 表选择的固定格式 1、与其孰若(无宁) 2、抑 (六)被动句式 1、为所 2、受于 3、见于,真题演练-2015:湖南卷 治官如治家 A.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B.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C.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D.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窍门五:借助固定词组来断句 固定词组,不要拆散,可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专有名词,如官名、地名、人名,作为独立成分,中间不能断开。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人名,由于古今习惯的不同,很容易混淆。如:何易于、中期、骑劫等。,真题演练-2015:全国二卷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呈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呈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窍门六:借助句式结构来断句: 真题演练-2014北京卷: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A.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B.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A.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B.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2、龙者鳞虫之长王府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A 龙者,鳞虫之长。王府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B 龙者,鳞虫之长。王府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课堂小结,一.实词断句法,二.虚词断句法,一、前提: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五.固定词组断句法,二、巧用方法 先易后难,三.修辞断句法,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文言断句步骤及方法,四.句式断句法,六.结构断句法,口诀,做题前: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做题时: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做题后: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练反复,反复练,断句也要常实践。,达标检测: 1.2015全国一卷: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