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药学课件(精品资料)_第1页
简单中药学课件(精品资料)_第2页
简单中药学课件(精品资料)_第3页
简单中药学课件(精品资料)_第4页
简单中药学课件(精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药 学 课 件,第一部分 总论 第一章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 第一节 绪论 中 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础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 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知识的 一门学科。 目前可供使用的中药材有9000多种,中成药有6000多种。,第二节 中药的品种、产地、采制、贮存 一、中药的品种 品种直接关系内在质量。 、正品与伪品 正品: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品种均为正品。 伪品: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以 非药品冒充的,或以它种药材冒充正品 的均属伪品。 2、优与劣 优: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虽品种正确,但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规定的中药。,二、中药的产地 中药材的生长和形成取决于所处的自然环境。 “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栽培(养殖) 加工合理,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 显地域特色且质量优于其他产地的中药材。 我国划分川、广、云、贵、怀、浙、关、秦、淮、北、南、蒙、藏、维等14个道地药材区,公认的道地药材共有200余种。 三、中药的采收 适时合理的采收是确保药材质量的关键。 1、植物药采收时间 根、根茎:秋、冬、初春。 茎木:秋、冬。 皮:春末、夏初。 叶:开花前、果熟前。,2、动物药:根据品种不同采收时间各异。 3、矿物药可随时采收。 四、中药的炮制 1、炮制的目的:增效、减毒、纠性、保质量、矫臭味。 2、炮制的方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 五、中药的贮存 1、常见的变质现象:虫蛀、霉变、变色、走油等。 2、贮存条件:清洁、干燥、通风的环境,温湿度适宜。 3、贮存方法:花椒防虫、石灰防潮等传统经验和现代 新技术。 4、贮存与药效:绝大多数药材贮存越久药效越差。,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 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变化以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 能减轻或清除热证的药物为寒凉药。 清热力强为大寒或寒;清热力弱为微寒或凉。 能减轻或祛除寒证的药物为温热药。 祛寒力强为大热或热;力稍次为温、再次为微温。,二、五味 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反映药物补泻散敛的作用性质。 五味的作用特点: 辛味:能散、能行。具发散表邪、行气、活血作用。 甘味:能补。具补虚作用。 酸(涩)味:能敛。具收敛固涩作用。 苦味:能燥、能泄 。具燥湿、清热泻火、降泄肺气、 降泄胃气、泻下通便作用。 咸味:能软、能下。具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三、归经 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一或某些部位(脏腑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 四、升降浮沉 是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升:向上;降:向下;浮:向外;沉:向内。 意义:根据疾病的病位、病势选择不同趋向的药物。 五、毒性 是指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是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一种性能。,第三节中药的应用 一、中药的配伍 配伍: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的需要,以安全有效用药 为目的,按照一定的法则,将两味以上的药物 配合应用,称为配伍。 中药学中的配伍关系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其中,单行为相互不影响药效;相须、相使为增强疗效;相畏、相杀为减轻毒副作用;相恶为降低疗效;相反为增强毒副作用。 方剂学中的配伍关系君、臣、佐、使。,二、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 (1)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2)十九畏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宜。,2、妊娠禁忌 1,禁用药:主要为毒性药、堕胎药、作用峻猛的药。 2,慎用药:多为活血、行气、攻下作用强或温热性偏 盛的药物。 三、中药的用量 应根据应用的目的、选择的剂型、药物的自身特性以及患者的个人情况而选择用量。 四、中药的用法 1、给药途径:口服、注射、局部。 2、剂型:汤剂、丸剂、散剂、酒剂、合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栓剂、膏剂、气雾剂等。,第二部分 各论 第一章 解表药 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本类药发散风寒,用于风寒表证。 风寒表证以恶寒、发热、汗出不畅、苔薄白、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兼有头身疼痛、鼻塞等症状。 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风寒表证表实无汗者;各种喘咳;水肿。,桂枝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温助阳气。 应用:风寒表证表虚有汗者;寒凝痛经、 风湿痹证;心、脾、肾阳虚证、阳虚水肿。 紫苏功效:发汗解表、行气止呕。 生姜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被前人喻为“呕家圣药”。 荆芥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止痒、炒炭止血。 应用:风寒、风热表证;麻疹不透、 风疹瘙痒;炒炭后治疗各种出血。 防风功效: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止痉。 内风外风均可,被前人喻为“治风通用之剂” 羌活功效:祛风散寒、祛风湿止痛。,白芷功效:祛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 细辛功效:祛风解表、通窍止痛、温肺止咳.(小毒) 本类药还有:香薷、藁本、苍耳子、辛夷等。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本类药发散风热,用于风热表证及温病卫分证。 风热表证及温病卫分证以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为主要临床表现,还可兼有咽干、喉痒咳嗽、头昏痛、目赤多泪、鼻塞流涕等症状。 薄荷功效:发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应用: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头昏头痛、 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肝郁气滞。,牛旁子功效: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透疹。 桑叶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肺、清肝明目。 菊花功效:疏散风热、清肺热、清肝明目、平肝阳。 能清肝热、养肝阴、平肝阳。 蝉蜕功效: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清肝明目、 息风止痉。善宣肺开音。 柴胡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功效:解表退热、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葛根功效:疏散风热、清肺热、清肝明目、平肝阳。 临床常用葛根素扩张血管。 本类药还有:蔓荆子、淡豆豉等。,第二章 清热药 以清泻里热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里热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本类药物主要清气分实热和脏腑实热,用于温病气分实热证和心、肝、肺、胃等脏腑实热及火热上炎证。 温病气分实热证以高热、烦躁、口渴、汗出、脉洪大为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药物有: 石膏功效:清热泻火、清肺胃热、收湿敛疮(煅)。 本品为清气分实热要药。 知母功效:清热泻火、清肺润燥、清胃止津、 滋阴降火。特点:既清热又滋阴。,栀子功效:清热泻火、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特点:泻火作用强,通泻三焦。 芦根功效:清热泻火、清胃生津、祛痰排脓。 天花粉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清肺润燥。 夏枯草功效:清肝火、散郁结。 本类药还有:竹叶、淡竹叶、决明子、谷精草、 青葙子、密蒙花等。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本类药清湿热,用于湿热病证。 湿热病证主要有湿热黄疸、湿热带下、湿热痢疾、湿热淋证、湿温、暑湿、湿疹、湿疮等。,黄芩功效: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功效: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 黄柏功效: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 龙胆功效:清热燥湿、清热泻火。 特点:善泻肝胆实火。 苦参功效:清热燥湿、解毒杀虫、利尿。 秦皮功效:清热燥湿、解毒、清肝明目。 黄芩、黄连、黄柏在功效及应用上的异同: 相同:三者均有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功效。,不同:1,黄芩作用广泛适用于多种湿热证;黄连善清肠胃湿热;黄柏善清下焦湿热。 2,黄芩善清肺火;黄连善清心火、胃火;黄柏善退虚热。 3,黄芩除上述功效外还具有凉血止血、除热安胎功效。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本类药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病证,该证多以火热内 盛、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 热毒病证主要有热毒疮痈、内痈、咽喉肿痛、痄腮、 热毒血痢、虫蛇咬伤、癌肿等。 金银花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前人喻为“治疗一切阳性疮痈之要药。”,连翘功效:清热解毒、泻心火、疏散风热。 前人喻为“疮家圣药” 蒲公英功效:清热解毒、清热利湿。为治乳痈要药。 板蓝根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大青叶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青黛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息风止痉。 鱼腥草功效:清热解毒、清热利湿。为治肺痈要药 。 大血藤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为治肠痈要药。 败酱草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为治肠痈要药。 白头翁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治痢疾要药。,穿心莲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本类药还有:野菊花、紫花地丁、射干、山豆根、马勃、 马齿苋、鸦胆子(小毒)、蚤休(小毒)、白花蛇舌草、 山慈菇(小毒)、熊胆、土茯苓、漏芦、白蔹、绿豆等。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本类药清热凉血,用于温病热入营血及内科杂病热 盛出血。 温病热入营血,症见身热夜盛、烦躁不眠、甚至神 昏谵语、斑疹、出血、舌绛、脉细数。 生地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功效:清热凉血、解毒散结、滋阴降火。,牡丹皮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 赤芍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水牛角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 紫草功效:清热凉血、解毒透疹。 第五节 清虚热药 本类药清虚热,用于阴虚内热证,症见午后潮热或骨蒸潮热、手足心烦热、两颧潮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青蒿功效:退虚热、解暑热、截虐。 地骨皮功效:退虚热、泻肺热、凉血。 银柴胡功效:清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功效: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第三章 泻下药 以泻下通便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大便秘结、里实积滞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第一节 攻下药 本类药泻下通便,攻下积滞,用于便秘证及肠胃积滞证。 大黄功效:泻下通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活血化瘀、清利湿热。 应用:便秘、食积、虫积;脏腑火热上炎、热毒疮痈、烧烫伤;血热出血;各种瘀血;湿热黄疸、淋证。 注意:泻下宜生用,应轻煎或泡服;活血宜酒炒、止血宜炒炭。 芒硝功效:软坚泻下、清热消肿。,番泻叶功效:泻下通便。 芦荟功效:泻下攻积、清肝热、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第二节 润下药 本类药润肠、缓泻通便、用于改善肠燥便秘。 本类药有:火麻仁、郁李仁。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本类药攻逐水饮,泻下作用峻猛,用于水饮内停实证 , 能引起剧烈水样腹泻,均有毒! 甘遂功效:峻下逐水、消痈散肿。(毒) 牵牛子功效:峻下逐水、泻下攻积、驱虫。(毒) 京大戟功效:峻下逐水、消痈散肿。(毒) 芫花功效:峻下逐水、祛痰止咳、杀虫疗癣。(毒) 巴豆功效: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大毒),第四章 祛风湿药 以祛风湿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风湿痹证为风寒湿邪留滞于经络、肌肉、骨节,导致肌肉、关节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关节屈伸不利、肿大甚至变形等。 风湿痹证日久化为热证,则有关节红肿热痛表现。 风湿日久累及肝肾,可致肝肾亏虚、筋骨痿软。 第一节祛风湿散寒药 本类药适用于风湿痹证寒邪偏盛者,寒邪偏盛则疼痛明显、痛处不移、遇热得缓。 独活功效:祛风湿、止痹痛、发散风寒。 威灵仙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川乌(草乌)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毒) 适用于寒邪凝滞各种疼痛,为治疗风湿寒痹要药。 蕲蛇功效: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金钱白花蛇、乌梢蛇) 木瓜祛风湿、舒筋脉。 本类药还有: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老颧草、 路路通。 第二节祛风湿清热药 本类药祛风湿清热,用于风湿热证、关节红肿热痛者。 防已功效: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秦艽功效:祛风湿、通经络、退虚热。 雷公藤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桑枝功效:祛风湿、通经络。 本类药还有: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药 本类药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湿日久累及肝肾所致肝肾亏虚、筋骨痿软。 桑寄生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五加皮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消肿。 狗脊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千年健功效: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第五章 化湿药 以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湿阻中焦证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湿阻中焦证多因涉水淋雨、久居潮湿等外湿所致,湿浊犯脾,脾的运化受困而产生脘腹胀满、体倦、恶心呕吐、口甘多涎、食少、便溏、苔白腻的症状。 广藿香功效:化湿、解表、止呕。 佩兰功效:化湿、解表。 厚朴功效:燥湿、行气、平喘。 苍术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解表。 砂仁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 白豆蔻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果功效:燥湿、温中、截疟。,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以通利小便、排泄水湿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水湿病证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利水指通利小便;渗湿指将水湿之邪缓缓渗透入水道,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水湿之邪所致病证主要有:水肿、淋证、黄疸、泄泻、痰饮、带下、湿痹、湿温、暑湿、湿疹、湿疮等。 茯苓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薏苡仁功效:利水渗湿、舒筋、清热排脓。 猪苓功效:利水渗湿。 泽泻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车前子功效: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滑石功效:利水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 木通功效:利尿通淋、泄热、通经下乳。 通草功效:清热利水、通气下乳。 石韦功效: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海金沙功效:利尿通淋、止痛。 地肤子功效:利尿通淋、祛风止痒。 萆薢功效:利湿祛浊、祛风除湿。 茵陈功效:利胆退黄、清利湿热 。 金钱草功效:除湿退黄、利尿通淋、清热解毒。 虎杖功效: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祛痰止咳。,第七章 温里药 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温里药。 温里药的适应证有:脾胃受寒或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泻痢;肺寒痰饮证,症见痰鸣喘咳、痰白清稀;肝经受寒证,症见少腹冷痛、寒疝作痛、厥阴头痛;肾阳不足证,症见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滑精遗尿;心肾阳虚证,症见心悸怔忡、畏寒肢冷、肢体浮肿;亡阳证,症见畏寒蜷卧、汗出神疲、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附子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毒) 应用:亡阳证;心、脾、肾阳虚证、寒凝疼痛。,干姜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治疗脾胃受寒或脾胃虚寒之要药。 肉桂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具引火归元之功,为治命门火衰要药。 吴茱萸功效:散寒止痛、温中止呕、燥湿止泻。 丁香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小茴香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花椒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本类药还有:高良姜、荜茇、荜澄茄、胡椒等。,第八节 理气药 以疏理、调畅气机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气机不畅之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 气机不畅见于脾胃,体现脘腹胀痛、嗳气吞酸、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泻痢不爽等症状;见于肝则为肝郁气滞,症见胁肋胀痛、情绪不舒、乳房胀痛、疝气疼痛、月经不调等症状;见于肺则为肺气壅滞证,症见胸闷、咳嗽气喘等。 陈皮(橘皮)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青皮功效:疏肝理气、消积化滞。 枳实功效:破气消痞、化痰消积。为消痞满要药。 木香功效:行气止痛。为行气止痛要药。,沉香功效: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香附功效: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薤白功效:理气宽胸、行气导滞。为治胸痹要药。 乌药功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柿蒂功效:降气止呃 本类药还有:川楝子(毒)佛手、香橼、玫瑰花等。 第九章、消食药 以消化食积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饮食积滞证的药物,称消食药。 山楂功效:消食化积、活血散瘀。善消肉食。 麦芽功效:消食化积、回乳。善消米面食。 神曲功效:消食化积。,谷芽功效:消食健胃。 莱菔子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功效:消食健脾、涩精止遗、化结石。 第十节 驱虫药 以驱除或毒杀人体肠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病的药物。 槟榔功效:驱虫、行气消积、利水。 杀虫力强,善杀绦虫。 使君子功效:驱虫、消积。驱蛔虫要药。 苦楝皮功效:驱虫、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毒) 本类药还有:南瓜子、鹤虱(小毒)、鹤草芽、雷丸(小毒)。,第十一章 止血药 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出血证的药物。 出血证主要有咯血、鼻衄、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出血证由多种原因造成,血热出血色鲜红,虚寒出血清稀色淡,出血兼瘀滞者,色紫黯。 白及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收敛止血要药。 仙鹤草功效:收敛止血、解毒止痢、杀虫。 大蓟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消痈。 小蓟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消痈。 槐花功效:凉血止血、清肝火。,地榆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侧柏叶功效: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白茅根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三七功效: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 茜草功效: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蒲黄功效:化瘀止血、利尿。 艾叶功效: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炮姜功效: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本类药还有:苎麻根、花蕊石、降香、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刺猬皮、灶心土。,第十二节 活血化瘀药 凡以活血化瘀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血瘀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 常见的血瘀病证有:妇科血瘀证,如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等;内科血瘀证,如胸痹心痛、癥积痞块、风湿痹证、中风半身不遂等;外科血瘀证如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川芎功效: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本品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中开郁结、旁达四肢并被喻为“血中之气药”。 延胡索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治上下一身诸痛,止痛作用优良。,郁金功效:活血行气止痛、清心热、利胆退黄、凉血。 姜黄功效: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乳香功效: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伤科要药。 没药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伤科要药。 五灵脂功效: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丹参功效: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安神。 牛膝功效: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 引火(血)下行、利水通淋。 红花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活血化斑(番)。 桃仁功效:活血祛瘀。(小毒) 益母草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鸡血藤功效: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王不留行功效:活血通经、消痈下乳、利尿通淋。 骨碎补功效: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土鳖虫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自然铜功效: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马钱子功效:散结消肿、通络止痛。(大毒) 苏木功效: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血竭功效:活血疗伤、止血生肌。 儿茶功效: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敛疮。 莪术功效:破血消癥、行气止痛。 三棱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水蛭功效:破血逐瘀消癥。(小毒) 虻虫功效:破血逐瘀消癥。(小毒) 斑蝥功效:破血逐瘀消癥、攻毒散结。(大毒) 第十三节 化痰药 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痰证的药物,称化痰药。 痰证分有形及无形。有形之痰为咯出之痰液、喘息之痰鸣。无形之痰复杂,随气升降无处不在,痰阻经络则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瘰疬、痰核、阴疽及等;上扰清空则眩晕;聚于咽喉则出现梅核气;痰迷心窍则胸痹心悸、或痴、或癫;痰火扰心则失眠、易怒、或痉痫、或躁狂。,半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 (毒)应用:寒痰、湿痰及眩晕、心下痞、梅核气、 瘰疬、痰核等;胃气上逆呕吐; 痈疽肿痛、毒蛇咬伤等。 天南星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 (毒)应用:寒痰、湿痰、炮制后可用于热痰;中风 半身不遂、癫痫;痈疽肿痛、毒蛇咬伤等。 禹白附功效: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毒)应用:中风口眼歪斜、惊风、癫痫、偏头痛。 瘰疬痰核、毒蛇咬伤。,白芥子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寒痰喘咳;痰湿阻滞关节疼痛、阴疽。 旋覆花功效: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白前:降气化痰 前胡: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桔梗功效:祛痰止咳、利咽、排脓。 川贝母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消痰散结。 浙贝母功效:消热化痰、消痰散结。 应用:热痰咳嗽、风热咳嗽;瘰疬、瘿瘤。 瓜蒌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应用:痰热、燥热咳嗽;胸痹证;肠燥便秘。,竹茹功效:清热化痰、清胃止呕。 竹沥功效: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应用:热痰咳嗽;中风、小儿惊风(高热惊厥)。 天竹黄功效: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应用:小儿惊风、癫痫、中风、热病神昏。 礞石功效:坠痰下气、平肝镇惊。 应用:顽痰胶结;癫痫、躁狂。 胖大海功效: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本类药还有:皂荚、海藻、昆布、黄药子(毒)、 瓦楞子等。,第十四章 止咳平喘药 以制止或缓解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咳喘证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小毒) 紫苏子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枇杷叶功效:化痰止咳平喘、清胃止呕。 百部功效:润肺止咳、杀虫(蛲虫、虱子)。 紫菀功效:止咳化痰。 款冬花功效:止咳化痰。 桑白皮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葶苈子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第十五章 安神药 以宁心安神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心神不宁的药物,称安神药。 心神不宁表现为失眠、心悸、健忘、多梦、头昏目眩。主要原因有阴血不足、心火亢盛、痰浊内阻、暴受惊恐等。 酸枣仁功效:养心安神、收敛止汗。 柏子仁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首乌藤功效: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远志功效:宁心安神、化痰开窍、祛痰止咳、 消痈散肿。 朱砂功效:镇心安神、清热解毒。,龙骨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磁石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 纳气定喘。 本类药还有:琥珀、合欢皮等。 第十六章 平肝潜阳药 以平抑肝阳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肝阳上亢病证的药物。 肝阳上亢为素体阴虚或肝郁化火,暗耗肝阴,阴不制阳而致。以气血上冲之头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为主症,可伴有头重脚轻、腰膝酸软、急躁易怒、心悸、失眠、舌质红、脉弦等症状。,石决明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珍珠母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牡蛎功效: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代赭石功效:平肝潜阳、降逆止呕、降气平喘 。 蒺藜功效:平肝抑阳、疏肝理气、祛风明目、止痒。 本类药还有:紫贝齿、罗布麻。 第十七节 息风止痉药 以平息肝风,制止痉痫抽搐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肝风内动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 肝风内动属内风, 主要表现为痉挛抽搐,产生原因主要为温热病热极动风、肝阳化风、风痰上扰、风毒内袭(破伤风)。,羚羊角功效: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清热解毒。 应用:肝风内动证为治肝风内动、痉痫抽搐之要药;肝阳上亢证;肝热目疾、肝火头痛;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壅盛。 牛黄功效: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本品尤宜于治疗热盛动风之壮热神昏、痉痫抽搐,也常用于热毒壅盛之咽喉肿痛、疮疡痈肿。 钩藤功效: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天麻功效:息风止痉、平抑肝阳、通络止痛。 息风止痉效果良好,且药力平和,无论寒、热、虚、实之痉痫抽搐皆可配伍应用。,僵蚕功效: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地龙功效:清热息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 全蝎功效: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毒) 应用:各种原因之痉痫抽搐;疮疡痈肿、瘰疬、结核、癌肿;风湿顽痹、顽固性偏正头痛。 蜈蚣:同全蝎且无论药力、毒性均强于全蝎。 第十八章 开窍药 以开通心窍、启闭醒神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开窍药。 闭证神昏为神志昏迷之实证,有寒热之别。热闭为热陷心包、蒙蔽清窍之神昏谵语;寒闭为中风、惊痫等猝然昏厥表现面青、身凉等寒象者。,麝香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应用:闭证神昏(本品有较强的启闭醒神作用,无论寒热用之皆效);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证、胸痹心痛;癌肿、疮痈、咽喉肿痛;难产。本品活血通经作用极强,药效颇佳。孕妇忌。 冰片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消肿。 苏合香功效:开窍醒神、温里祛寒止痛。 石菖蒲功效:开窍醒神、宁心安神、化湿和胃。 蟾酥功效:开窍醒神、止痛、解毒。(大毒) 应用:食物中毒、中暑之吐泻而致神昏;恶疮、瘰疬、咽喉肿痛、癌肿。 樟脑功效:内服同蟾酥之开窍醒神。 外用除湿杀虫、消肿止痛,第十九章 补虚药 以补虚扶弱、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虚衰的病理偏向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 第一节 补气药 补气药主治气虚病证,针对脾、肺、心、肾不同脏的气虚不足进行治疗。 脾气虚,症见食欲不振、虚胀、便溏、体倦乏力、面色萎黄、消瘦或浮肿、甚者中气下陷。 肺气虚,症见气少不足以息、动则更甚、咳嗽无力、声音低微、甚则喘促、体倦神疲、出虚汗。 心气虚,症见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动后加剧、失眠健忘、脉虚。,肾气虚:症见尿频、遗尿、男子遗精早泄、女子崩漏、带下,甚或短气虚喘、动则喘甚汗出等。 人参功效:大补元气、补益心肺脾肾之气、 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应用:元气虚极欲脱证; 心、肺、脾、肾气虚证; 热病津伤口渴、消渴证;心脾气虚之失眠见忘等。 现代研究表明,人参有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提高脑力、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等药理作用。 党参功效:补脾气、益肺气、生津、补血。 西洋参功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太子参功效:补气生津。,黄芪功效:补脾益气、升阳举陷、利水消肿、 益卫固表、托疮生肌。 白术功效: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甘草功效:补心气、补脾气、止咳祛痰、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应用:心气虚;脾气虚;各种原因所致咳喘; 脘腹及四肢挛急疼痛;药、食中毒及 热毒病证;缓解处方中药物的毒、峻之 性并调和诸药。 山药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大枣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蜂蜜功效:补中缓急、润燥、解毒。 饴糖功效:补中缓急,润肺止咳。 灵芝功效:补心脾肾气、安神、止咳祛痰。 刺五加功效:健脾益气、补肾安神。 红景天功效:健脾益气、清肺止咳、活血化瘀。 第二节 补血药 补血药主治血虚证。 血虚证,症见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甲色淡,脉细无力。血虚心失濡养,则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肝失濡养则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妇女冲任失养,则月经不调、量少色淡,甚则经闭。,当归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熟地黄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何首乌功效:制用:补益精血、固肾乌须; 生用:截疟、润肠通便。 阿胶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白芍功效:养血调经、平抑肝阳、缓急止痛、 敛阴止汗。 第三节 补阴药 补阴药能补阴、滋液、润燥主治阴虚病证。 阴虚病证,阴虚则热症见如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颧潮红,阴虚则津液亏少症见咽干、口渴、眼目干燥,另有舌红少津脉细数症状。,五脏皆可见阴虚,心阴虚则心悸失眠;肝阴虚则头晕目眩、两目干涩、爪甲不荣;脾胃阴虚则胃脘隐痛、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肺阴虚则干咳少痰、咯血;肾阴虚则腰膝酸软、耳聋耳鸣、牙齿松动、遗精、盗汗等。 北沙参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功效: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百合功效: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麦冬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天门冬功效:补肺胃阴、滋肾降火。,玉竹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黄精功效:滋肾润肺、补脾益气。 枸杞子功效:补肝肾明目、益精血。 墨旱莲功效:补肝肾阴、凉血止血。 女贞子功效:补肝肾阴、乌须明目。 石斛功效:养阴清热、益胃生津、补肾养肝明目。 桑椹功效: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黑芝麻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龟板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 养血补心。 鳖甲功效: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第四节补阳药 补阳药以补肾阳为主,主治肾阳虚证。 肾阳虚症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冷痛、筋骨不健,性欲淡漠、男子阳痿不育、遗精、早泄 、女子宫寒不孕,遗尿、尿频,便溏、五更泻,小儿发育迟缓,成人早衰。 鹿茸功效:补肾阳、强筋骨、益精血、托毒生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