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收益》PPT课件.ppt_第1页
《每股收益》PPT课件.ppt_第2页
《每股收益》PPT课件.ppt_第3页
《每股收益》PPT课件.ppt_第4页
《每股收益》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 每股收益,一、适用范围 二、基本每股收益 三、稀释每股收益 四、计算每股收益时的特殊考虑 五、列报与披露,一、适用范围 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 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 自愿列报每股收益信息的企业,二、基本每股收益 计算公式: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基本每股收益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分子: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净亏损 合并报表中应为:合并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分母: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1、计算公式: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 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 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 购时间报告期时间,2、计算分母时应注意 (1)仅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 (2)如有库存股应减去 (3)权数的计算:应以天数为基础(在不影响计算结果合理性前提下,简化方法按月数计算),(4)新发行普通股:以应收对价之日开始算 为收取现金而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从应收现金之日起计算。 因债务转资本而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从停计债务利息之日或结算日起计算。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作为对价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从购买日起计算;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作为对价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应当计入各列报期间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为收购非现金资产而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从确认收购之日起计算。,举例: 1、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0000股。3月2日新发行 4500股。12月1日回购1500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1000012/12+450010/12-5001/12 =13625股,2、假设某公司2005年年初普通股股数为5000万股,4月1日增发新股1000万元,7月1日回购其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0万股。要求计算该公司2005年的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00010009/125006/12 =5500(万股),3 、甲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2005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300万股。 (2)2005年4月1日出售新增普通股40万股。 (3)2005年7月1日,甲公司采用购买法进行企业合并,增发 普通股30万股。 (4)2005年10月1日,甲公司采用权益法进行企业合并,甲公司以2股换1股的比例换入乙公司普通股30万股中的95%。 (5)2005年12月1日,甲公司回购其发行在外普通股30万股 (6)甲公司2005年报告的净利润为800万元,无优先股。 要求:计算甲公司2005年的基本每股收益。,分析: 首先,甲公司不存在优先股,确定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 润为800万元。 其次,计算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1)2005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300万股。其加权平 均数仍为300万股。 (2)2005年4月1日出售新增普通股40万股。这40万股的已发 行时间为9个月,所以其加权平均数应为:409/12=30(万 股 (3)2005年7月1日,甲公司采用购买法进行企业合并,增发 普通股30万股。购买法下普通股的已发行时间的计算起点为购买 日7月1日。所以,其加权平均数应为:306/12=15(万股),(4)2005年10月1日,甲公司采用权益法进行企业合并,甲公司以两股换1股的比例换入乙公司普通股30万股中的95%。乙公司30万股的95%为28.5万股(3095%),为换取乙公司的28.5万股, 甲公司需要增发新股57万股(28.52)。根据准则规定,购买法下普通股的已发行时间的计算起点为期初,所以,其加权平均数还是57万股。 (5)2005年12月1日,甲公司回购其发行在外普通股30万股。这30万股的已回购时间为1个月,所以其加权平均数为: 301/12=2.5万股。,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为=300+30+15+57-2.5=399.5(万股) 最后,计算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800/399.5=2(元),三、稀释的每股收益 定义:是指企业存在具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情况下, 以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为基础,在分母中考虑稀释性潜 在普通股的影响,同时对分子也作相应的调整。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目前常见的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 基本原则:假设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于当期期初(或发行日)已经全部转换为普通股,分子的调整: 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 相关所得税的影响 分母的调整: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 计算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时,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1、可转换公司债券 比如公司发行了可转换公司债券100万元,利率10%。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年的利息费用为10万元。这10万元的利息费用在计算公司利润时已经扣除。如果假定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当期转换为普通股,则这10万元的利息费用就没有了,这样公司利润就增加了10万元。考虑所得税影响后,增加的净利润为10(1-33%)=6.7(万元)。,例:某公司2005年1月2日发行年利率为4%可转换债券,面值800万元,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1元面值普通股90股。2005年净利润4500万元。2005年发行在外普通股4000万股。所得税税率33%。 计算:基本每股收益、稀释的每股的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4500/40001.125元,调整后净利润800 4% (1-33%)21.44万元 普通股股数的增加800/100 90720万股 考虑稀释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40007204720万股 稀释的每股收益(450021.44)/47200.96元,2、认股权证、股份期权 行权时发行的普通股包括两部分: 按当期平均市场价格发行的普通股,不具有稀释性,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时不必考虑 未取得对价而发行的普通股,具有稀释性,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时应当加到普通股股数中,(1)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2)企业承诺将回购其股份的合同中规定的回购价格高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回购价格承诺回购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承诺回购的普通股股数,例1: 某公司2005年初对外发行100万份认股权证,行权价格 3.5元。2005年度净利润2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00万股。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4元。 计算:基本每股收益200/5000.4元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001003.5412.5万股 (3504=87.5 3503.5=100) 稀释的每股收益200/(50012.5)0.39元,例2:某公司2005年发行在外普通股15万股,年净利润 为50万元。该公司曾发行认股权证5万股,持有者可按每 股20元的价格购买5万股普通股。该公司本年普通股平均 市场价格为24元。 要求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首先计算增加的普通股股数 50 000(2050000)24=8333(股) 其次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500 000(150 000+8333) =3.16(元),3、多项潜在普通股 分别判断其稀释性,而不能将其作为总体考虑。 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稀释程度:以增量股的每股收益衡量(即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时,将增加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金额。) 期权和认股权通常排在前面计算,因为此类潜在普通股转换一般不影响净利润。,例、某公司2005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75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500万股。年初已发行在外的潜在普通股有:(1)股份期权1200万份,每份股份期权拥有在授权日起五年内的可行权日以8元的行权价格购买1股本公司新发股票的权利。(2)按面值发行的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6300万元,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为2.6%,转股价格为每股12.5元。(3)按面值发行的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11000万元,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为1.4%,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12元,年度内没有期权被行权,也没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被转换或赎回,所得税税率为33%。假设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负债和权益成份的分拆。,基本每股收益=3750/12500=0.3元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1200-1200812=400万股 63002.6%(1-33%)=109.746万元 6300/12.5=504万股 110001.4%(1-33%)=103.18万元 11000/10=1100万股,续前例确定潜在普通股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的顺序:,4、子公司、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 例:A公司2005年度净利润为480万元(不包括子公 司利润或子公司支付的股利),发行在外普通股400 万股,持有子公司B公司80%的普通股股权。B公司 2005年度净利润为216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40万 股,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8元。年初,B公司对外发 行6万份可用于购买其普通股的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为 4元,A公司持有1200份认股权证。假设除股利外, 母子公司之间没有其他需抵销的内部交易。,基本每股收益=216/40=5.4元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6-648=3万股 稀释的每股收益=216/(40+3)=5.02元 A公司: 基本每股收益=(480+5.44080%)/400 =1.63元 稀释的每股收益= (A公司净利润正常持股分回的利润认股权证行 权可分回的利润) /400 = (480+5.024080%+5.0230.12/6)/400 =1.60元,A公司持有B公司认股权证的比例,按持股比例应分回的收益,四、计算每股收益时的特殊考虑 (一)重新计算 1、企业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或并股等 会增加或减少其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的数量,并不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也不改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为了保持会计指标的前后期可比性,应当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上述变化发生于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应当以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这种调整应当以相关报批手续全部完成为前提。,例: 某公司2004年和2005年净利润分别为190万元和220万元。2004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00万股 2004年4月1日按市价新发行普通股20万股 2005年7月1日分派股票股利,以2004年12月31日总股本120万股为基数每10股送3股,企业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或并股等(续) 2005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100+2036)12/12=156万股 2005年度基本每股收益=220/156 =1.41元 2004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1001.312/12+201.39/12=149.5万股 200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190/149.5 =1.27元,视同普通股发行时就发股票股利,12万股 103,100100310,2、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 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对以前年度 损益进行追溯调整或追溯重述的,应当重新计 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二)配股 1、在计算每股收益时的特殊处理 配股是向全部现有股东以低于当前股票市价的价格发行普通股,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按市价发行股票和无对价送股的混合体。 也就是说,配股中包含的送股因素导致了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增加,但却没有相应的经济资源的流入。 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应当考虑这部分送股因素,据以调整各列报期间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2、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理论除权价格(行权前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公允价值配股收到的款项)行权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调整系数=行权前每股公允价值每股理论除权价格 因配股重新计算的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调整系数 本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配股前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调整系数配股前普通股发行在外的时间权重配股后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举例: 例:某企业2005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9600万元, 2005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4000万股,2005年6月10 日,该企业发布增资配股公告,向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股 权登记日)所有登记在册的老股东配股,配股比例为每5股配1 股,配股价格为每股5元,除权交易基准日为2005年7月1日。 假设行权前一日的市价为每股11元,200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2.2元。那么,2005年度比较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如 下:,每股理论除权价格(1140005800)(4000+800) =10元 调整系数=1110=1.1 因配股重新计算的200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2.21.1=2元 2005年度基本每股收益 =9600(40001.16/12+48006/12) =2.09元,五、列报与披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