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10101,授哲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格规范的学风,2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当代发展,具备坚实的哲学功底和广阔的视野。3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本领域做出富有创造性的成果。4熟练地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2社会认识论与人文社会科学哲学3社会认识论与社会信息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类别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普通博士研究生总学分53学分29学分修课学分36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6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10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学分,其中: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硕士专业课4 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选)专业课4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注: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秋、春外国语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1408.810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2秋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必修4学分411.800英语论文写作322秋外国语学院一级学科基础课406.50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必修8学分(硕士研究生阶段)406.502西方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406.503中国哲学专题(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406.505解释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二级学科基础课406.513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402春2哲学系限定选修4学分(硕士研究生阶段)406.514社会认识论与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国际化课程)402春2哲学系硕士专业选修课程406.519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全英课程)483秋2哲学系4学分406.520实践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83秋3哲学系406.512现代西方哲学专题402秋3哲学系406.553价值哲学专题研究402春2哲学系博士专修课程406.838解释学原著选读(全英课程)402春1哲学系4学分406.812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专题研讨(一)1春/秋哲学系406.8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专题研讨(二)1春/秋哲学系跨一级学科课程跨一级学科课程(博士可选修硕士生课程)2全体必修2学分非学位课补修课程西方哲学史哲学系本科非哲学类的学生必修中国哲学史逻辑学研究环节650.8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博)1哲学系650.802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博)1650.803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1650.804发表论文(博)1650.805学位论文(博)15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1650.502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1650.503学位论文(硕)10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根据需要,可以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博士生指导小组由35名教授(含副教授)组成。2博士生专题研讨课博士生专题研讨课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并公开做学术报告。每完成一次研讨内容,得1学分。3博士生申请论文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博士生申请论文资格的基本条件是:(1)必须修完所有规定的课程;(2)完成博士论文选题报告。博士论文选题报告应包含的内容有:(1)选题的由来、理论和实践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包括成就、问题、原因及发展趋势等;(3)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4)研究中的难点、重点与创新之处;(5)在论文资格考核时已完成的相关工作;(6)主要参考文献。4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士生在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应及时向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成或有关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进展,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论文撰写中期应作一次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报告。5博士生培养和毕业的其它方面事宜及学位论文要求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10101,授哲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本学科注重于高级理论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较为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结合时代需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2倡导学以致用,化理论智慧为实践智慧,以哲学特有的智慧与功能服务于社会。3研究生的去向:(1)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导论以及相关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人事、文秘、宣传、政策理论研究、企业策划及企业文化工作;(3)电台电视台、新闻出版机构及报刊杂志从事文化事业工作。二、主要研究方向1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2社会认识论与人文社会科学哲学3现代性社会与文化理论4马克思与西方实践哲学传统5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6价值哲学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6学分修课学分2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4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任选专业课4 (任选)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非哲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必须补修三门哲学专业本科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2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秋、春外国语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1一级学科基础课406.50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必修8学分406.502西方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406.503中国哲学专题(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406.505解释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二级学科基础课406.513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402春2哲学系限定选修4学分406.514社会认识论与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国际化课程)402春2哲学系硕士专业选修课程406.519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全英课程)483秋2哲学系4学分406.512现代西方哲学专题402秋3哲学系406.520实践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83秋3哲学系406.553价值哲学专题研究402春2哲学系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非学位课补修课程西方哲学史本科非哲学专业硕士生必修(备注见下)中国哲学史逻辑学研究环节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1哲学系650.502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1650.503学位论文(硕)10备注:本科非哲学专业硕士生必须补修三门非学位课,要求全程听课并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后才能申请毕业论文答辩,否则一律不能参加答辩。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哲学(中国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10102,授哲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格规范的学风;2培养学生熟悉中国哲学基本理论及其当代发展,具备坚实的哲学功底和广阔的知识视野;3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中国哲学领域做出富有创造性的成果;4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一至两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先秦道家哲学;2先秦儒家哲学;3墨家与名家哲学;4汉代道家哲学;5汉代儒家哲学及经学;6魏晋玄学;7佛教哲学;8宋明理学;9现代中国哲学。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类别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普通博士研究生总学分53学分29学分修课学分36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6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10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学分,其中: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硕士专业课4 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选)专业课4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注: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秋、春外国语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1408.810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2秋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必修4学分411.800英语论文写作英语强化训练322秋外国语学院一级学科基础课406.50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必修8学分(硕士研究生阶段)406.502西方哲学专题(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406.503中国哲学专题(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406.505解释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二级学科基础课406.523道家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2哲学系限定选修4学分(硕士研究生阶段)406.524儒家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硕士专业选修课程406.539解释学原著选读(全英课程)402春1哲学系4学分406.528现代中国哲学研究402秋3哲学系406.526佛学专题研究402春2哲学系406.525周易研究402春2哲学系博士专修课程406.838解释学原著选读(全英课程)402春1哲学系4学分406.821中国哲学专业专题研讨(一)1春/秋406.822中国哲学专业专题研讨(二)1春/秋跨一级学科课程跨一级学科课程(博士可选修硕士生课程)2全体必修2学分非学位课补修课程西方哲学史哲学系本科非哲学类的硕士生必修中国哲学史逻辑学研究环节650.8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博)1哲学系650.802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博)1650.803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1650.804发表论文(博)1650.805学位论文(博)15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1650.502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1650.503学位论文(硕)10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根据需要,可以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博士生指导小组由35名教授(含副教授)组成。2博士生专题研讨课博士生专题研讨课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并公开做学术报告。每完成一次研讨内容,得1学分。3博士生申请论文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博士生申请论文资格的基本条件是:(1)必须修完所有规定的课程;(2)完成博士论文选题报告。博士论文选题报告应包含的内容有:(1)选题的由来、理论和实践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包括成就、问题、原因及发展趋势等;(3)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4)研究中的难点、重点与创新之处;(5)在论文资格考核时已完成的相关工作;(6)主要参考文献。4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士生在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应及时向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成或有关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进展,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论文撰写中期应作一次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报告。5博士生培养和毕业的其它方面事宜及学位论文要求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哲学(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10102,授哲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本学科注重于高级理论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较为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结合时代需要把握中国哲学的精神实质。2倡导学以致用,化理论智慧为实践智慧,以哲学特有的智慧与功能服务于社会。3研究生的去向:(1)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中国哲学、哲学导论以及相关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人事、文秘、宣传、政策理论研究、企业策划及企业文化工作;(3)电台电视台、新闻出版机构及报刊杂志从事文化事业工作。二、主要研究方向1先秦哲学2汉唐哲学3魏晋玄学4佛教哲学5宋明理学6近现代中国哲学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6学分修课学分2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4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任选专业课4 (任选)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非哲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必须补修三门哲学专业本科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2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季节后的数字1、2指按学年排课)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秋、春外国语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1一级学科基础课406.50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必修8学分406.502西方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406.503中国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406.505解释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二级学科基础课406.523道家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2哲学系限定选修4学分406.524儒家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硕士专业选修课程406.539解释学原著选读(全英课程)402春1哲学系4学分406.528现代中国哲学研究402秋3哲学系406.526佛学专题研究402春2哲学系406.525周易研究402春2哲学系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非学位课补修课程西方哲学史本科非哲学专业硕士生必修(备注见下)中国哲学史逻辑学研究环节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1哲学系650.502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1650.503学位论文(硕)10备注:本科非哲学专业硕士生必须补修三门非学位课,要求全程听课并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后才能申请毕业论文答辩,否则一律不能参加答辩。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外国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10103,授哲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格规范的学风。2熟悉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及学术意义,具备坚实的哲学功底和广阔的知识视野。3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本学科或本领域做出富有创造性的成果。4熟练地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德国古典哲学; 2德国现代哲学; 3西方知识论。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类别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普通博士研究生总学分53学分29学分修课学分36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6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10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学分,其中: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硕士专业课4 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选)专业课4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注: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秋、春外国语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1408.810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2秋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必修4学分411.800英语论文写作英语强化训练322秋外国语学院一级学科基础课406.50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必修8学分(硕士研究生阶段)406.502西方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406.503中国哲学专题(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406.505解释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二级学科基础课406.539解释学原著选读(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限定选修4学分(硕士研究生阶段)406.537德国古典哲学专题(国际化课程)402秋2哲学系硕士专业选修课程406.531基督教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4学分406.512现代西方哲学专题402秋3哲学系406.534现象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春2哲学系博士专修课程406.838解释学原著选读(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4学分406.832外国哲学专业专题研讨(一)1秋哲学系406.833外国哲学专业专题研讨(二)1春哲学系跨一级学科课程跨一级学科课程(博士可选修硕士生课程)2全体必修2学分非学位课补修课程西方哲学史哲学系本科非哲学类的硕士生必修中国哲学史逻辑学研究环节650.8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博)1哲学系650.802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博)1650.803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1650.804发表论文(博)1650.805学位论文(博)15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1650.502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1650.503学位论文(硕)10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根据需要,可以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博士生指导小组由35名教授(含副教授)组成。2博士生专题研讨课博士生专题研讨课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并公开做学术报告。每完成一次研讨内容,得1学分。3博士生申请论文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博士生申请论文资格的基本条件是:(1)必须修完所有规定的课程;(2)完成博士论文选题报告。博士论文选题报告应包含的内容有:(1)选题的由来、理论和实践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包括成就、问题、原因及发展趋势等;(3)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4)研究中的难点、重点与创新之处;(5)在论文资格考核时已完成的相关工作;(6)主要参考文献。4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士生在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应及时向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成或有关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进展,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论文撰写中期应作一次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报告。5博士生培养和毕业的其它方面事宜及学位论文要求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外国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10103,授哲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系统把握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坚实的整体哲学史背景知识。2就其所研究的方向领域有深入和前沿的研究。3对所研究领域有一个很好的原语言训练,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原著。二、主要研究方向1古希腊罗马哲学2基督教哲学3近代西方哲学4现代西方哲学5德国古典哲学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6学分修课学分2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4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任选专业课4 (任选)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2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秋、春外国语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1一级学科基础课406.50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必修8学分406.502西方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406.503中国哲学专题(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406.505解释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二级学科基础课406.539解释学原著选读(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限定选修4学分406.537德国古典哲学专题(国际化课程)402秋2哲学系硕士专业选修课程406.531基督教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秋1哲学系4学分406.512现代西方哲学专题402秋3哲学系406.534现象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春2哲学系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非学位课补修课程西方哲学史本科非哲学专业的硕士生必修(备注见下)中国哲学史逻辑学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1650.502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1650.503学位论文(硕)10备注:本科非哲学专业硕士生必须补修三门非学位课,要求全程听课并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后才能申请毕业论文答辩,否则一律不能参加答辩。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哲学(伦理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10105,授哲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熟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当代发展,具备坚实的哲学功底和广阔的理论视野。2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本专业领域做出富有创造性的成果。3熟练地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价值哲学 2理论伦理学 3部门伦理学4中国伦理学 5西方伦理学 6制度哲学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类别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普通博士研究生总学分53学分29学分修课学分36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6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10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学分,其中: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硕士专业课4 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选)专业课4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注: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伦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秋、春外国语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1408.810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2秋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必修4学分411.800英语论文写作英语强化训练322秋外国语学院一级学科基础课406.50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402秋1哲学系必修8学分(硕士研究生阶段)406.502西方哲学专题研究402秋1哲学系406.503中国哲学专题402春1哲学系406.505解释学专题研究402春1哲学系二级学科基础课406.551理论伦理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限定选修4学分(硕士研究生阶段)406.552西方伦理学专题研究(全英课程)402秋1哲学系406.558中国伦理学专题研究402秋2哲学系硕士专修课程406.554现代西方伦理学专题研究(全英课程)402春1哲学系4学分406.586科技伦理学专题研究(全英课程)402春2哲学系406.553价值哲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春2哲学系博士专修课程406.838解释学原著选读(全英课程)402春1哲学系4学分406.851伦理学专业专题研讨(一)1春1哲学系406.852伦理学专业专题研讨(二)1春2哲学系跨一级学科课程跨一级学科课程(博士可选修硕士生课程)2全体必修2学分非学位课补修课程西方哲学史哲学系本科非哲学类的硕士生必修中国哲学史逻辑学研究环节650.8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博)1哲学系650.802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博)1650.803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1650.804发表论文(博)1650.805学位论文(博)15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1650.502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1650.503学位论文(硕)10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根据需要,可以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博士生指导小组由35名教授(含副教授)组成。2博士生专题研讨课博士生专题研讨课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并公开做学术报告。每完成一次研讨内容,得1学分。3博士生申请论文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博士生申请论文资格的基本条件是:(1)必须修完所有规定的课程;(2)完成博士论文选题报告。博士论文选题报告应包含的内容有:(1)选题的由来、理论和实践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包括成就、问题、原因及发展趋势等;(3)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4)研究中的难点、重点与创新之处;(5)在论文资格考核时已完成的相关工作;(6)主要参考文献。4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士生在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应及时向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成或有关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进展,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论文撰写中期应作一次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报告。5博士生培养和毕业的其它方面事宜及学位论文要求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哲学(伦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10105,授哲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较为系统地、全面地、准确地掌握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2较好地掌握12门外语; 3能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资料。二、主要研究方向1价值哲学;2理论伦理学;3生命医学伦理学;4政法伦理学;5科技伦理学;6经济伦理学;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2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6学分修课学分2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4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任选专业课4 (任选)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2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秋、春外国语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1一级学科基础课406.50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402秋1哲学系必修8学分406.502西方哲学专题研究402秋1哲学系406.503中国哲学专题402春1哲学系406.505解释学专题研究402春1哲学系二级学科基础课406.551理论伦理学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402春1哲学系限定选修4学分406.552西方伦理学专题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自动化高级操作工技能竞赛题库
- 2024新外研社版英语八年级上单词表(开学版)
- 2025年工业自动化工程师高级面试指南及预测题解析
- 24节气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6785-2018结构用木质覆面板保温墙体试验方法》
- 关雎板块式教学课件
- 2024年全国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工作实务考试重点试卷附答案469
- 2024高层管理人员劳动合同
- 2025年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短对话专项突破试卷 考前冲刺
- Ⅰ期糖尿病肾病护理查房记录
- 企业职工感恩教育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工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GB 17051-2025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 山西线上红娘培训课件
- 临沧市市级机关遴选真题2024
- 【物化生 高考西北卷】2025年高考招生考试真题物理+化学+生物试卷(适用陕西、山西、青海、宁夏四省)
-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天津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工控机(IPC)行业应用态势与前景动态预测报告
- 生产部三级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挂耳咖啡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阜康市西部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环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