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动化技术(绪论).ppt_第1页
楼宇自动化技术(绪论).ppt_第2页
楼宇自动化技术(绪论).ppt_第3页
楼宇自动化技术(绪论).ppt_第4页
楼宇自动化技术(绪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楼宇智能化 技术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Architecture /08sjsb/znjz/index.html,IB (Intelligent Building),智能大厦 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 楼宇智能化,自我介绍,董德发 大庆石油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学院 TEL:6503303(H) E-Mail:DDF DDFA668163.COM DDFA668126.COM DDFA668Sina.COM QQ:459564267,教学要求,30学时 必修课 教材: 陈虹楼宇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章云建筑智能化系统 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络资源 讲授与研讨相结合: 要我学 我要学,教材及参考书,1 张振昭,许锦标,万频编.楼宇智能化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1999 (第2版 2003) 2 程大章主编.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与实施.上海:同济大学出版 社,2001 3 倪群等编著.NOVELL网络规划安装与管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 4 雷振明编著.下一代的电信交换 宽带交换.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5 李正福编著.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6 赵宗基等编著.通信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7 赵济安编著.现代建筑电子工程设计技术.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8 龙惟定,程大章主编.智能化大楼的建筑设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9 陈一才编著.楼宇安全系统设计手册.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10 中国建筑东西设计院主编.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教材及参考书,11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编著.智能建筑设计技术.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12 张端武编著.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及其工程实施(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3 电声词典编写组编.电声词典.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 14 王锡胜等编.有线电视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 15 方学忠等编.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技术.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16 戴延年主编.建筑电气设计与应用.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17 杨运年编著.VSAT卫星通信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18 吕海寰等编著.卫星通信系统.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19 殷琪编著.卫星通信系统测试.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20 李东明编著.建筑弱电工程安装调试手册.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教材及参考书,21 区益善等编著.计算机网络与办公自动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22 李林著.智能大厦系统工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23 徐志强编著.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24 徐良贤等译.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25 刘贺湘等编著.Internet实用技术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6 邹旭楷主编.Intranet技术及其应用.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27 刘有信编著.网联互联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28 陈一才编著.大楼自动化系统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9 戴有炜编著.Windows NT Server 4.0中文版实用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0 蔡皖东编著.Windows NT Server 4.0(中文版)组网技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教材及参考书,31 石祥生译.客户/服务器实用技术指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 32 车敦仁等译.Sybase开发者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33 王行刚编著.计算机网组网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34 王常力等编.集散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35 黄步余主编.集散控制系统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4 36 刘国林主编.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7 胡道元编著.智能建筑计算机网络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8 段培永,齐保良编著. 智能建筑计算机网络.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9 王波主编. 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40 马海武,张继荣,任庆昌编著. 智能建筑通信系统与网络.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教材及参考书,41 程大章主编.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工程实施.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42 罗国杰编著. 智能建筑系统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3 胡崇岳主编. 智能建筑自动化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4 王波主编. 智能建筑基础教程.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45 杨志,邓仁明,周齐国编著. 建筑智能化系统及工程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6 陕西省广播电视局.现代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及应用.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47 刘修文.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的使用与维修.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48 李学明.远程教育系统及实现.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49 黄孝健.有线电视交互式电视与多媒体接入.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50 朱秀昌.会议电视系统及应用技术.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相关网站: 中国智能建筑网 上海智能建筑网 中国智能建筑服务网 中国智能建筑信息网 国际智能建筑,绪 论,第一节 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建设智能楼宇的目标 第三节 智能楼宇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楼宇智能化技术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基本概念,一、智能楼宇与楼宇智能化技术 二、智能楼宇的发展,一、智能楼宇与楼宇智能化技术,1) 智能楼宇通过其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的最佳组合提供一种高效和经济的环境。 2) 智能楼宇能在上述环境下为管理者实现最小的代价提供最有效的资源管理。 3) 智能楼宇能够帮助其业主、管理者和住户实现他们的造价、舒适、便捷、安全、长期的灵活性以及市场效应的目标。,定义,目前,国内外对于智能建筑有着多种定义,尚未统一。 尽管如此,从下面给出的几种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定义是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智能建筑概念的内涵的。,l )美国智能建筑学会定义: 智能建筑是通过对建筑物的4 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设计,从而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具有高效、舒适、便利环境的建筑空间。 2 )日本智能大楼研究会定义: 智能大楼是指具备信息通信、办公自动化信息服务以及楼宇自动化各项功能的、满足进行智力活动需要的建筑物。,3 )欧州智能建筑集团定义: 智能化建筑是使用户发挥最高效率,同时又以最低的保养成本,最有效地管理其本身资源的建筑。 4 )新加坡定义: 智能建筑必需具备3 个条件,一是具有保安、消防与环境控制等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自动调节大厦内的温度、湿度、灯光等参数的各种设施,以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使数据能在大厦内流通;三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与能力。,5 )国内定义 定义l :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定义2: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等功能,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的本质,简单说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优越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这种环境具有安全、舒适、便利、高效与灵活的特点。,1990年,各国的智能建筑专家会聚在美国的华盛顿,成立了第一个世界性的智能建筑协会,即“世界智能建筑协会”,提出了一个对智能建筑的综合性定义:,智能建筑是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一计算机系统管理的一体化集成系统,提供一个投资合理,拥有高效率的优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能够帮助建筑物业主和物业管理者在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二、智能楼宇的发展,智能楼宇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综合体现,它已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智能楼宇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1) 智能楼宇正朝着健康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 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技术产业。 4) 智能楼宇的功能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 采用最新高科技成果,向系统集成化、综合化管理以及智能城市化和高智能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发展史,发展的背景: 1984年: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 United Technology Corp.) 的子公司联合技术建筑系统公司(United Technology Building System Corp.),在康涅狄格(Connecticut)洲 的哈特福德(Hartford)市改建完成了一座名为都市大厦 (City Place )的建筑, Intelligent Building首次出现在其 宣传词中。 国外智能建筑的发展:参见智能建筑基础教程 国内智能建筑的发展:参见智能建筑基础教程,发展史,智能建筑的发展的趋势: (参见智能建筑基础教程) 建筑智能化的外延在扩展 智能建筑范围在扩大 建筑智能化与绿色生态建筑 (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智能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参见智能建筑基础教程) 概念的原因 建筑师的原因 设计图的原因 供货商的原因 技术力量的原因 网络资源:(参见资料部分),第二节 建设智能楼宇的目标,一、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优质服务 二、建立先进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 三、节省能耗与降低人工成本,第三节 智能楼宇的主要特征,如图表示智能楼宇的内涵 图中: BAS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为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OAS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为办公自动化系统; CAS (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为通信自动化系统; SCS (Structured Cabing System)为结构化综合布线 系统,它包括综合布线系统PDS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SCS,3A,5A系统,BAS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OAS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办公自动化系统; CAS (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 通信自动化系统; FAS(Fire Automation System) 消防自动化系统 BAS SAS(Safety Automation System) 保安自动化系统,第四节 楼宇智能化技术的主要内容,一、楼宇通信自动化系统 二、楼宇自动化系统 三、楼宇共用办公自动化系统 四、智能楼宇的结构化综合布线和系统集成,“智能建筑体系结构参考模式”,用“智能建筑体系结构参考模式” (INTELLIGENT BUILDING ARCHITECTURE REFERENCE MODEL,即IBA-RM) 来描述智能楼宇的逻辑构成,IBA-RM采用层次结构描述,从底向上分为7个功能层,如图所示。,一、楼宇通信自动化系统,适用于智能楼宇的CAS,目前主要有三种技术: (1) 程控用户交换机PABX (2) 计算机局域网络LAN (3) PABXLAN的综合以及综合业务数字网,二、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实现技术主要涉及到自动控制、计算机管理及其系统集成技术。 楼宇设备空调系统 按其自动化程度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 单机自动化 (2) 分系统自动化 (3) 综合自动化 楼宇运营管理系统的功能可以分为: (1) 柜台业务处理 包括各种房间和设施的预约、分配、计费等面向客户的服务。 (2) 面向楼宇管理者的功能 楼宇管理机构的人事、财务、经营决策等一般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3) 综合楼宇自动化系统,三、楼宇共用办公自动化系统,(1)基于文字和数据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2)基于声、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四、智能楼宇的结构化综合布线和系统集成,(1)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是:将所有的语音、数据、视频信号等的布线,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智能楼宇的三大子系统BAS、CAS、OAS有机的连接起来。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为智能楼宇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 (2)智能楼宇的系统集成 所谓系统集成,通俗地讲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硬件和软件技术,把构成智能楼宇的各个主要子系统(BAS、OAS和CAS等)从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和协调的系统,使资源达到充分地共享,管理实现集中、高效和便利的目的。 (3)智能楼宇系统集成的实现 系统集成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性应用领域,它从设计到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应用系统工程观点的全过程。,例1,例2,例3,例4,自动化技术 的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自动控制 计算机控制 DCS FCS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类型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依据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考虑 综合布线系统支持,计算机控制系统,高位水槽液位控制系统 控制目标:稳定液位 控制方案:人工控制 自动控制 仪表 计算机,引例:,大脑,测量变送,对象,调节阀,眼,手,液位,人工控制,信息流图,眼(观察),手(操纵),脑(决策),SP:设定值 PV:过程变量,SP,PV,自动控制,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自动化装置,使系统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律自动地进行。,调节器,测量变送,对象,调节阀,液位,H,信息流图,仪表控制,计算机,测量变送,对象,调节阀,液位,计算机,信息流图,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测量变送,对象,调节阀,液位,信息流图,电脑是对人脑的解放, 计算机的作用相当一台仪表。 计算机控制绝对不神秘!,反馈 负反馈,开环 闭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 控制对象 I/O接口电路,计 算 机,控 制 对 象,D/A,功率 放大器,执行器,执行器,测量,A/D,采样保持,报警,外 存储器,操作 控制台,打印机,测量,数字量,开关量,计算机控制 系统示例,注意: A/D D/A,信息,信息,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反馈,实时数据采集(信息输入) 实时决策 (信息处理) 实时控制 (信息输出),计算机控制系统信息流图,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巡检系统 DDC (Direct Digital Control) SCC (Supervisory Computer Control) 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按计算机参与控制的方式分为:,计 算 机,监 测 对 象,测量,报警,显示,制表,过程输入通道,人工 控制 或 控制 装置,巡检系统,特点: 开环指导系统 强大的信息 处理功能 科研和经济 核算,计 算 机,控 制 对 象,D/A,功率 放大器,执行器,执行器,测量,A/D,采样保持,报警,外 存储器,操作 控制台,打印机,测量,数字量,开关量,DDC (Direct Digital Control),特点: 计算机代替 控制仪表 给定值 人为设定,监 督 计 算 机,控 制 通 道,模拟调节器/数字计算机,输入通道,输出通道,报警,打印机,操作 控制台,外 存储器,输入通道,SCC (Supervisory Computer Control),特点: 分为两级 上位机 优化计算 下位机控制 给定值由 上位机给出,车间级监督计算机,控 制 对 象,工厂级集中监督计算机,企业级经营管理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