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中级)_第1页
中医基础知识(中级)_第2页
中医基础知识(中级)_第3页
中医基础知识(中级)_第4页
中医基础知识(中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知识,中医学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自 测 题,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 A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B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C 恒动观 D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E辨病治疗和辩证治疗,自 测 题,2、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 3、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辨病。(),阴 阳 学 说,1、定 义 2、基本内容 3、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 行 学 说,1、定 义 2、基本内容 3、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气,1、含 义 2、来 源 3、分 类 4、功 能 5、气的运动,血,1、含 义 2、来 源 3、功 能,津 液,1、含 义 2、生 成、输 布 与 排 泄,气、血、津液的关系,1、气与血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2、气与津液 3、血与津液,自 测 题,1、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E)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气机的含义为:(A) 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3、下列不是津所布散的主要部位的是: (D) A皮肤 B孔窍 C肌肉 D关节 E血脉 4、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C)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自 测 题,5、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 () 6、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E)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藏 象 学 说,1、五脏:心 肝 脾 肺 肾 2、六腑: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三焦 3、奇恒之腑:脑 髓 骨 脉 胆 女子胞,五 脏,1、功 能 2、在 窍、在 华,六 腑,脏腑之间的关系,自 测 题,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C)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B) 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 3、水谷之精又称为(B) A 先天之精 B 后天之精 C 宗气 D 清气 E 营气 4、肾主纳气是指肾有主持呼吸运动的功能。() 5、脾属阴土,故喜润而恶燥;胃属阳土,故喜燥而恶湿。() 6 、一脏一腑相表里的主要依据是解剖位置临近。(),自 测 题,7、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E) 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 8、在阴阳失调病机中,阳偏衰以哪脏为根本: (E) A心 B肝 C 脾 D肺 E肾 9、脾之华在:(B) A毛 B唇 C发 D 面 E爪 10、“血之府”是指:(C) A心 B肝 C脉 D冲脉 E任脉,自 测 题,11、与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D) A肺与心 B肺与肝 C脾与肺 D肺与肾E心与肾 12、被称为“水谷之海”的是: (C) A脾 B小肠 C胃 D大肠 E三焦 13、“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B) A肺 B脾 C肾 D三焦 E肝 14、下列哪项不是阴阳平和体质的人的特点(C) A 目光有神 B 患病后往往不药而愈或易于治愈 C 亢奋多动 D舌红润 E脉和有神,病 因 病 机 学 说,病 因 学 说,1、六 淫 六淫致病的特点 六淫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2、七 情 含义 与脏腑的关系 与气机的关系 3、痰饮与瘀血,自 测 题,1、风邪的致病特点是(A) A 主动 B 收引 C 趋下 D 易夹湿 E 易动血 2、寒邪的致病特点是(B) A 主动 B 收引 C 趋下 D 易夹湿 E 易动血 3、六淫致病,易合邪伤人,多自肌表、口鼻而侵入。(),自 测 题,4、七情致病引起气机紊乱,以下哪项是正确的?(B) A 惊则气下,悲则气消,恐则气乱,喜则气缓; B 惊则气乱,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喜则气缓; C 惊则气缓,悲则气下,恐则气消,喜则气乱; D 惊则气消,悲则气乱,恐则气下,喜则气缓; E 惊则气结,悲则气下,恐则气郁,喜则气乱。 5、不能按时进食,或长期饥饿,饮食量少,可以导致(A) A 气血津液不足 B 易生疮疖 C 易生痰湿 D嗳腐吞酸 E 小儿疳积,自 测 题,6、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E) 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 E偏嗜某种食物 7、由于饮食不洁而见腹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症,一般是由于发生了(A) A 蛔虫病 B 蛲虫病 C 肺吸虫病 D 钩虫病 E 血吸虫病 8、劳神过度,长期用脑过度,可以导致(A) A 耗伤心血 B 损伤肾精 C 肝气郁结 D 脾虚气滞 E 气血不足 9、痰饮的形成多与(A)功能失调有关 A 肺、脾、肾 B 肝、脾、肾 C肺、脾、胃 D肝、脾、三焦 E肺、大肠、小肠,自 测 题,10、 下面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D) A饮食 B六淫 C七情 D瘀血 E疫疠 11、瘀血病证所致的疼痛,多为(E) A 隐痛 B 胀痛 C 绞痛 D 掣痛 E刺痛,病 机 学 说,1、邪正与发病 2、阴阳失调,自 测 题,1、阴阳偏胜,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2、证候虚实的“实”是指(C) A 体质壮实; B 正气旺盛; C 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D 素体虚弱,痰瘀内阻引起的证候;E 疾病早期 3、虚寒的产生多由于(A) A 阳偏衰 B 阴偏衰 C 阴偏盛 D 寒邪直中 E 寒邪袭表 4、肝气郁结证主要临床特征是(E) A 胸闷善太息 B 咽喉如梗 C 妇女乳房胀痛 D 胸胁、少腹胀痛 E 病情随情绪变化而加重或减轻,自 测 题,5、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D) A治法 B 因人制宜 C 因地制宜 D 因时制宜 E 扶正 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D) 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 7、预防的意义是(A) A 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B 重视精神调养; C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D 注意生活起居 E人工免疫,中医诊断学 诊法 辨证 望 闻 问 切 全身望诊 局部望诊 神 色 形 态,临床意义 健康 得神 正气充盛 轻候 少神 正气虚弱 慢性病 邪气盛 失神 正气衰败 重危证 精气夺 假神 正气将绝 死亡征兆 辨别正气盛衰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 推断疾病预后,2、望 色:五色主病 3、望 形体:肥人多痰 瘦人多火 4、望 姿态:动主阳 静主阴,2019/5/15,34,舌 诊,2019/5/15,35,1、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2、望 舌质 3、望 舌苔,1、听声音 2、嗅气味,闻 诊,2019/5/15,37,2019/5/15,38,问 诊,1、脉 诊 2、按 诊,切 诊,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