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类固醇讲》PPT课件.ppt_第1页
《皮质类固醇讲》PPT课件.ppt_第2页
《皮质类固醇讲》PPT课件.ppt_第3页
《皮质类固醇讲》PPT课件.ppt_第4页
《皮质类固醇讲》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质类固醇 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张德仁 深圳南山医院疼痛科 中法疼痛诊疗中心深圳临床基地,基本指征,皮质类固醇由Hench和Kendall博士于1949年发现,并于次年获得诺贝尔奖 皮质类骨醇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适应证 治疗骨科、疼痛科、风湿科疾病, 主要有2个基本指征 抑制炎性级联反应 修饰免疫反应 By Gregory J. Dennis , Rheumatology secrets, Glucocorticoids-Systemic and Injectable;2nd Edition,Ch85,皮质类固醇抗炎机制,抑制炎症部位炎症早期白细胞的粘附、迁移和聚集,防止炎性反应进一步发生 抑制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酶释放以及炎症前细胞因子(尤其是白细胞介素-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 诱导脂调素的产生;脂调素能够抑制磷脂酶A2产生从而花生四烯酸的合成下降;在炎症级联反应中使对应的白三烯、前列腺素的产生减少,皮质类固醇抗炎机制,皮质类固醇也抑制环氧化酶2(COX-2)的产生 T细胞增殖以及白细胞介素合成和分泌的下降 通过抑制B抑制因子基因的转录活性抑制粘附因子(ICAM-li)以及细胞因子(IL-1,TNF)的分泌,从而抑制核转录因子NF B的产生 干预Ap-1,NF-AT转录因子的活性 诱导淋巴细胞的调亡 By Gregory J. Dennis , Rheumatology secrets, Glucocorticoids-Systemic and Injectable;2nd Edition,Ch85,在疼痛治疗中的适应症,软组织或骨关节无菌性炎症 引起的疼痛 肌肉韧带劳损 炎症或创伤后遗症状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 癌痛 风湿病引起的疼痛 非疼痛性病症,治疗软组织或骨关节 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疼痛,肌筋膜综合征 腰3横突综合征 臀上皮神经炎 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小关节紊乱综合征 脊神经根炎 颈2横突综合征 枕神经炎,落枕 颈椎病 肩周炎 肱骨外上髁炎 腱鞘炎 骨性膝关节炎 蹠腱膜炎 蹠趾滑囊炎等,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原称反射交感性营养不良( 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RSD) CRPS的治疗非常棘手,GCS的应用为本病的治疗带来一线曙光。 其治疗本病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早期应用GCS,可以明显地减轻炎症反应,及时减量维持,缓慢停药。 美国麻省总医院把GCS作为CRPS的常规治疗用药,并强调早期应用。,癌 痛,骨转移痛 脊髓压迫症 神经丛病变 淋巴性水肿引起的疼痛 肝肿大引起的疼痛 部分原发性肿瘤引起的疼痛,风湿病引起的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性脊柱炎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风湿性肌痛,与疼痛相关的非疼痛性病症,过敏性疾病 休克 严重急性感染 血液病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症,禁 忌 症,有严重的精神病和癫痫病史者 活动性溃疡病,近期胃肠手术史 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 如水痘、麻疹、霉菌感染等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症 中度以上的糖尿病 严重的高血压 妊娠初期与产褥期 骨折与创伤修复期 角膜溃疡,应用基本原则,短效或中效的试剂(溶于水) 用于疾病急性期; 长效制剂(不溶于水) 主要用于疾病慢性期,骨科基础科学(第二版)骨关节肌肉系统生物学和生物力学,应用基本原则,药物剂量尽量低,疾病允许时即停药 尽量进行物理治疗,避免制动,预防肌病 防止反跳现象出现 补钙:最低量1500mg/天 补充维生素D:最低量400IU/天 二磷酸盐治疗,有利于骨质重建(推荐7.5mg/天,最少3个月) 对皮质类固醇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患者教育,By Gregory J. Dennis , Rheumatology secrets, Glucocorticoids- Systemic and Injectable;2nd Edition,Ch85,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注射感染(发生率1/1.4万-1/5万) 皮肤色素减退 皮质类固醇结晶导致的滑膜炎(注射后潮红)(发生率2%) 皮下组织萎缩 肌腱断裂(禁忌跟腱注射) 骨坏死(罕见) 红皮病,常用药物分类,给 药 途 径,口服 肌肉注射及静脉注射 局部敏感点注射 关节腔内注射 硬膜外腔注射 蛛网膜下腔(鞘内)注射,局 部 阻 滞,治疗对象:对于可触及硬结、条索、敏感压痛点的病例。 方法:敏感点注射消炎镇痛液。 治疗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针及注射液对敏感点的良性刺激作用 药液对疼痛病因的直接消除作用,常用注射部位和方法,韧带损伤 注射到韧带的表面 和其下面 肌肉损伤 注入筋膜之下 腱鞘炎、腱围炎 注入鞘内腱外 滑囊炎、关节内 注射于其内,如何防止皮质类固醇注射 引起的局部皮肤萎缩,局封注射穿皮进入时防止漏液 局封后关节制动 负重的关节应当在注射后休息大约24小时 避免反复的关节内注射 韧带注射时注意药物注射到韧带周围,避免韧带内注射 肌腱炎或腱鞘炎注射时应当将药物注射到肌腱的周围或鞘内, 不要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肌腱本身上, 防止肌肉萎缩 美国骨关节炎的治疗指南中建议使用荧光镜透视检查以保证注射部位的准确性 Paul Creamer. Intra-articular corticosteroid treatment in osteoarthritis Curr Opin Orthop 2000,11:66-70.,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象:有关节滑膜炎及积液的患者,可用消炎镇痛液作关节腔注射。 关节腔内皮质类固醇注射目的是使局部作用最大化,全身作用最小化 主要用于骨关节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附加治疗 关节内类固醇作用的机制: 抑制血管形成,减少中性粒细胞移行到关节,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 方法疗程:根据制剂特点安排疗程,一般制剂每12周一次,三次为一疗程。,骨科基础科学(第二版)骨关节肌肉系统生物学和生物力学,关节腔穿刺示意图,硬膜外腔注射,治疗对象:有神经根炎性疼痛的病人。 作用机制: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神经根部位 抑制前列腺素等炎性物质的生成 抑制受损感觉神经异常放电 改善损伤神经根的血流量 作用于神经膜,阻断脂质过氧化 稳定细胞膜Ca2+通道,促进Ca2+外移,减轻Ca2+超载后所引发的一系列有害反应,硬膜外腔注射常用方法,后路正中入路 椎板外切迹 经小关节间隙 小关节内侧缘 骶裂孔 经椎间孔,椎板外切迹,小关节间隙,小关节内侧缘,正常腰椎CT,蛛网膜下腔(鞘内)注射,Naoki Kotani, M.D., Tetsuya Kushikata, M.D., Hiroshi Hashimoto, M.D.等人进行研究显示:鞘内注射甲基强的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