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六)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市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5世纪上半叶,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财力,创办航海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派遣一次又一次的探险和贸易活动。以下在开辟新航路历程中由葡萄牙王室支持取得的成果是()A郑和船队多次抵达印度B哥伦布船队发现美洲大陆C迪亚士船队到达好望角D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解析:选C郑和船队是在明王朝的支持下,故A项错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故B项错误;迪亚士船队到达好望角是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故C项正确;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故D项错误。215世纪,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下列对此说法认识正确的是()A当时欧洲经济水平全球领先B16世纪后地中海商业更兴旺C利益驱动下的西欧积极探索D英国和荷兰是航海时代先驱解析:选C15世纪左右,中国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达领先世界,而非欧洲领先世界,故A项错误;16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B项错误;据材料“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可知利益的驱动促使西欧积极探索,故C项正确;西班牙与葡萄牙率先进行新航路开辟,故D项错误。3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这反映了()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解析:选C依据所学,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促进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错误;据材料“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手工业发达,手工产品竞争力强,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成为西、葡两国的白银流入国,而不是强调西、葡两国的贸易伙伴地位,故D项错误。4(2017浙江11月选考)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孔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解析:选D重新联结传统商路是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不是其所产生的影响,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故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快速形成,故C项错误;新航路又被称为“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各民族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故D项正确。5(2017浙江4月选考)下图所示为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其形成的原因不包括()A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 B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C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 D“商业革命”的兴起解析:选A由图片殖民据点的分布可以看出此时为新航路开辟初期,此时远洋运输业并不发达,故选A项。6“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结合相关史实解读这番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亚非拉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C进一步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D各大洲之间的经济交流已经取代了战争解析:选B“新航路开辟后”亚非拉依然处在落后的状态,没有资本主义,故A项错误;据材料“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可得出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故B项正确;C、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7(2016浙江10月选考)下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制造业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C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D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解析:选B根据图中信息“1750年、1860年、1900年”“美、德制造业”可以得出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制造业的发展,反映了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故B项正确;A、C两项图中无从体现;D项不符合史实,美、德两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818世纪初,荷兰每年还有大约200艘船开往圣彼得堡,50年后则减少到原来的2/3,到1795年只剩下1艘,而同年英国有500艘商船开往圣彼得堡。此状况可折射出()A俄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化 B荷兰造船业日益衰落C英荷对外贸易争夺激烈 D欧洲商业霸权的转移解析:选D材料强调的是欧洲商业霸权的变化而非俄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荷兰造船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英荷对外商船数量的变化而非英荷对外贸易的争夺,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英国逐渐取代荷兰成为新的欧洲商业霸主,故D项正确。9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他们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B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C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D新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解析:选C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于18世纪夺得世界殖民霸权,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多国进行对外殖民,殖民竞争加剧,在此情况下,英国政府授权武装商船劫掠他国船只,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推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未体现新航路转移促进贸易的繁荣与否,故D项错误。1017世纪英格兰诗人约翰克利夫兰曾写道:“英格兰是个完美的世界!又拥有了东、西印度!请修改您的地图吧:纽卡斯尔(位于英格兰东北部,当时英格兰的煤炭出口中心)就是秘鲁。”这反映了当时()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拓展B工业革命加速英国扩张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D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17世纪英国对外殖民扩张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拓展,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60年代,故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故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故D项错误。1118世纪英国的商业,一些历史学家使用了诸如“商业革命”“一场真正的商业爆炸”等字眼。国内商业以较大的幅度增长,而海外商业活动增幅更大,国际贸易在英国当时的商业发展领域里遥遥领先。导致英国商业爆炸的主要因素是()A工业革命完成的推动B殖民扩张和殖民霸主地位确立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D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解析:选B工业革命的完成是在19世纪中期,故A项错误;殖民扩张和殖民霸主地位确立使得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因此国际贸易在英国当时的商业发展领域里遥遥领先,故B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保障,故C项错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是在19世纪中期,故D项错误。12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就在定居新领土的人口来说,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就是从非洲向美洲运送黑奴。自中世纪以来,这种奴隶制就从未完全消失。自17世纪末以来,很多国家还为此颁发特许权。”这说明()A自由贸易遭到了逆转B殖民扩张引发了劳动力问题C非洲经济出现了转型D奴隶制迎合了社会发展趋势解析:选B在17世纪的时候,欧洲正盛行重商主义,故A项错误;欧洲在美洲的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杀戮当地的印第安人,从而导致美洲的劳动力严重不足,才会有黑奴贸易,故B项正确;黑奴贸易是从非洲掠取黑奴,与非洲的经济转型无关,故C项错误;黑奴贸易在19世纪被取消,奴隶制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故D项错误。13在新大陆的金银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后来,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到亚洲和欧洲,从亚洲购买商品,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运到欧洲的白银也被投入到中国市场,以购买丝绸、茶叶和瓷器。这表明()A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B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C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D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解析:选D材料仅体现了欧洲对外贸易的状况,不能体现出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时间是新航路开辟后,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贵金属流入及与亚洲的对外贸易都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C项不全面,排除;从材料中欧洲利用美洲白银和亚洲商品进行贸易活动,可知欧洲开始了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积累资本的阶段,故D项正确。14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阿克莱特的“最灿烂光辉”之处是()A发明了蒸汽抽水机 B推行标准化生产C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 D创制水力织布机解析:选C发明蒸汽抽水机的是英国塞维利,故A项错误;推行标准化生产的是美国惠特尼,故B项错误;创立近代大工厂制度的标志是英国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创立水力织布机的是英国卡特莱特,故D项错误。15“无论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的起点推回到多久远,工业资本主义矿物质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使之摆脱了前工业社会共有的制约是到1800年代才诞生的。”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C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逐步成熟D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解析:选B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即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工场,A、C两项属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并非核心特征,故A、C两项错误,B项正确;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并非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161785年,瓦特在给客户的信中说:“你要求我们派人去安装和修理蒸汽机,这如同向我要一马车的金子一样难以办到,我们自己的机器现在都找不到人修。”这反映了()A蒸汽机的生产技术还不成熟B人们普遍敌视蒸汽机使用C技术人才影响着新技术推广D英国政府禁止使用蒸汽机解析:选C1785年,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故A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蒸汽机运作出现问题,需要修理,非“普遍敌视”,故B项错误;题干中“你要求我们派人去安装和修理蒸汽机我们自己的机器现在都找不到人修”,说明缺乏修理机器的技术人才,进而影响新技术推广,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得到政府的法律支持,且蒸汽机推动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故D项错误。1718世纪中期以后,在英国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中,土地税所占的比例呈现了一种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结构的变化 B农业生产的衰退C对外贸易的发展 D税收政策的调整解析:选A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在经济结构中,工业的比重逐渐增加,而农业的比重逐渐降低,从而导致土地税的比例逐步下降,故A项正确。1819世纪欧洲工人的工资有明显增长,工人家庭的食品支出下降了25%。工人们既有结余用以订阅报纸,也可以到音乐厅或咖啡厅休闲。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掠夺积累财富 B商品输出获利丰厚C工人斗争改善待遇 D生产方式发生变革解析:选D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工人在其中受益,即是生产方式变革的结果,故D项正确。19在“蒸汽”时代的英国,许多贵族出巨资购置设备,开发煤矿、投资修筑铁路、开凿运河;工商业资本家不断追寻市场、发现商机、谋取利润;工人为了按日或按月的薪水拼命工作;农舍中劳作者也经常为小雇主工作。据此可知()A两大对立阶级矛盾越来越激化B英国的民族主义具有殖民主义的特点C投机行为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D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蒸汽”时代英国各阶层的工作状况,没有体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各阶层在“蒸汽”时代生活和工作的状况,没有涉及英国的民族主义具有殖民主义的特点,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和工作体现不出投机行为,故C项错误;材料中英国各阶层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有工业化大生产的特点,体现了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故D项正确。20下表是17501850年间英国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其大型工业企业时所属社会阶层分布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社会阶层划分数量所占总数比例(%)上等阶级83.0中等阶级14253.4底层中等阶级8532.0劳工阶级3111.6A.工业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B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C19世纪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D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化解析:选D材料的主旨是工业革命与社会阶层变动间的关系,与产业结构和城市化进程无直接关联,故A、B两项错误;根据所学,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工业家在成为工业资产阶级之前他们分属于“上等阶级”“中等阶级”“底层中等阶级”“劳工阶级”,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故D项正确。21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B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D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解析:选D本题实际上考查英国“世界工厂”确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英国率先开展并在19世纪上半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确立起了“世界工厂”地位,故D项正确。22“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许多技术成果在被发明之前,其原理已经在理论上被阐明,如电气技术的发展完全依赖于电学的发展。19世纪是自然科学获得长足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在热力学、电磁学、化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的新进展,并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材料突出强调了()A科学与技术尚未做到真正结合B电的发现是推动新工业的主要途径C科学理论一直落后于技术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发展解析:选D题干中“电气技术的发展完全依赖于电学的发展”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并以此推动生产发展,故D项正确。23福特的创新是用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驱动福特式“创新”的是()A集中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B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C美国的劳动力严重短缺 D标准化生产开始出现解析:选A从材料中“福特的创新是用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可知福特式创新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集中生产的垄断组织出现,故A项正确。24托拉斯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组织形式。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其中第二条规定:“凡垄断或企图垄断,或与其他任何人联合或勾结,以垄断州际或对外贸易与商业的任何部分者,均作为刑事犯罪。”这表明()A托拉斯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B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C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D美国力图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解析:选C垄断组织托拉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适应了当时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故A项错误;根据“垄断州际或对外贸易与商业的任何部分者,均作为刑事犯罪”可知美国打击垄断对外贸易的行为,并非贸易保护主义,故B项错误;美国通过制定法律来打击垄断,是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的表现,故C项正确;美国当时早已建立起统一的国内市场,故D项错误。25下表为18711900年列强攫取的土地和人口数量统计表,据此可知19世纪末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增加的土地(万平方英里)增加的人口(万人)英国4256 600法国3502 600德国1001 300俄国50650比利时90850A.整体世界的形成 B殖民扩张的需要C工业文明的发展 D原始资本的积累解析:选A“18711900年列强攫取的土地和人口数量”可得出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掠夺殖民地,瓜分世界,最终世界成为一个整体,故A项正确;表格中的数据显示为殖民扩张的情况,不能说是扩张的需要,故B项错误;“列强攫取的土地和人口数量”虽然与工业革命有关,但表格数据突出显示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界,故C项错误;材料中“18711900年”时间上与原始资本的积累不相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26题25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十三行在中国近代史中,关系最巨,以政治而言,行商有秉命封舱停市约束外人之行政权,又常为政府官吏之代表,外人一切请求陈述,均须有彼辈转达,是又有唯一之外交权;以经济而言,行商为对外贸易之独占者,外人不得与中国其他商人直接贸易。此等特殊制度,无论中国外国,皆蒙不利,鸦片战争,即为击破此种外交制度及通商制度而来,自此一战,中国一蹶不振,外交经济,皆为不平等条约所束缚,百年以来,皆受十三行所贻之祸。摘编自朱希祖广东十三行考1937年版序言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在此后200多年里,东印度公司享有印度贸易的垄断权。这个权力在1813年被取消后,该公司仍然继续持有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垄断权,直至1834年才被取消。1623年詹姆士一世又授予公司任命官员、审判和惩罚下属的权力。1661年,查理二世扩大公司权力范围,可宣战、媾和、维持军队、设立法庭和独立处理与印度及其他国家的关系。由于公司成立时没有得到国会一个便士的支持,因此它具有相对独立性,避免政府对自己行动的干涉。摘编自赵伯乐从商业公司到殖民政权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变化(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十三行的特点及影响。(1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的获得和解除分别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并比较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的不同之处。(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最后一句话,从对政治、经济、文化的阻碍上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第二小问,可以从形成的原因、目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不同之处。答案:(1)特点:政治、经济双重性质;外交通商权和贸易垄断权。影响:抑制先进经济因素的成长;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近代中国遭受侵略的原因之一;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2)思想: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不同:前者是闭关锁国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后者是出于保护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前者的设立有抵制外国之意,后者有利于对外扩张;前者属于政府经济和外交机构,后者是殖民统治机构;前者受控于政府,后者相对独立;前者阻碍社会进步,后者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很早就有手工提花法,西汉提花机能用提花束综控制上万根经纱。明代提花织机的结构更为完善。明初农工生产在政府的奖励政策下,得以迅速恢复,产量提升,手工业发达与商业的繁荣,造就了明代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丝绸纺织城镇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促使明代蚕桑丝绸业的生产与贸易,走向商品经济与专业分工,同时提高丝绸生产的技术与质量,创造出璀璨的明代提花丝绸艺术。摘编自阙碧芬明代提花丝织物研究材料二(英国)唯一的例外是约翰凯伊发明的并于1733年取得其专利权的“飞梭”一种能使纬纱来回穿越经纱的速度得到加快的简单的弹跳装置。但是,仅有“飞梭”是不够的,于是,人们为鼓励那些促进了生产的发明,谨慎地开展了一场协调一致的运动。1754年,“技艺、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成立,该会为已被确定的成就提供金钱、奖章和其他报酬。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提花纺织技术的发展历程,说明提花纺织技术对明清时期纺织业生产关系发展的促进作用。(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近代英国和古代中国纺织技术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8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前两句话概括其历程,据后两句话分析其作用。第(2)问,从出现时间和技术进步上分析其不同,结合两国国情从政治体制、经济环境等方面分析原因。答案:(1)历程:从手工提花到发明提花机,在明代提花机结构更完善。促进作用:提花机的发展提高了纺织品的质量和数量,纺织业走向专业分工,商品大量外销促使明朝中后期纺织业手工工场出现了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不同之处: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出现较早,但技术进步缓慢。而英国近代纺织行业短期内涌现了很多技术发明并进步迅速。原因:古代中国耕织结合的经济结构有利于早期纺织技术的出现,但后来海禁政策和重农抑商等因素不利于纺织技术的发展。近代英国思想解放,崇尚科学和理性的风气,海外殖民扩张后海外市场的需求,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后有利的社会政策和环境,这些都有利于英国纺织技术快速发展。28时间是一个计量单位,还是人类用于记录历史、开展各种工作所必需的工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代英国时间标准统一过程近代中国时间标准统一过程1675年,格林尼治时间已经制定,但直至工业革命前,其影响力有限。1839年,英国出现了第一张火车时刻表,把火车运行流程精确到了分钟。1860年,英国主要城市都能通过电报报时信号,与格林尼治时间保持一致。19世纪6070年代,在社会普遍要求下,英国大部分市镇调整为格林尼治时间。1880年,英国法律规定:格林尼治时间成为英国标准时间。1884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1874年,法国传教士采用“海岸时”这一时间标准,为外国船只服务。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1927年将北京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据分析师高级面试题集
- 桡尺骨骨折课件
- 2025年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方案策划师招聘面试题解
- 2025年双语数学教学职位应聘面试攻略模拟题及答案解析民办学校
- 2025年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监理员招聘安全知识预测试题集
- 2026届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南省扶沟高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法律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考察试卷及解析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综合能力)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保安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专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废气处理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麻醉师进修汇报
- 基坑监测评审汇报
- 2025-2026年秋季学期各周国旗下讲话安排表+2025-2026学年上学期升旗仪式演讲主题安排表
- 物业公司电瓶车管理制度
- 肺占位性病变护理查房
- 广告创意与用户体验-第3篇-洞察阐释
- 幼儿园一日常规安全培训
- 5G基带芯片算法验证平台:从设计到实现的关键技术与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