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建设专项验收工作导则(试行)(初稿)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指导项目公司做好火电工程建设专项验收的各项工作,满足国家对新电源点建设与管理的要求,特制定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建设专项验收工作导则(试行)(简称“本导则”,下同)。第二条 火电工程建设专项验收必须以批准的文件、设计图纸、设备图纸及国家颁发的有关标准、规程和法规等为依据。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集团公司控股建设的所有新(扩、改)建火电项目。第四条 项目公司是各专项检验与验收的责任主体。集团公司控股建设的所有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都必须从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始,对照本导则的要求,在开展项目前期、设计、施工、调试、验收等过程中,熟悉各专项验收的工作内容与要求,有计划地做好各专项验收的有关工作。第五条 本导则描述的专项验收工作主要是指应通过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验收的环保、消防、水土保持、档案、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起吊机械)、涉水工程(水利、港务、海事、航道)、铁路、防雷接地等工作。第六条 专项验收工作应充分遵循验收主管部门的意见。对涉外工程,应遵照合同的有关约定。第二章 一般工作要求第七条 集团公司及其分公司(控股公司)根据整体工作计划,负责对项目公司的专项验收工作进行指导、检查与协调等。第八条 对项目公司的要求。8.1 项目公司在集团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的领导下,须高度重视专项验收工作,保证必要的投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指定有专门人员负责各项专项验收工作。8.2 项目公司在制定工程的总体工作计划时,必须同时制定专项验收的工作计划,并负责计划的有效实施。8.3 项目公司应熟悉各专项验收的依据、条件、要求与程序等,负责专项验收工作的对外联系与协调。8.4 项目公司负责对专项检验或验收条件的实施、检查与确认。在条件具备后,首先由项目公司组织设计、施工、调试、监理等单位进行自查。自查合格后,由项目公司申请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专项验收。8.5 专项验收工作必须按节点完成,不得影响机组整套启动、移交生产等工程进度。第九条 对参建单位的要求。9.1 项目公司对设计单位,要求设计单位须严格执行国家或行业的设计规程与标准,保证设计质量,所有须专项验收的设计应通过国家或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合项目单位完成专项验收工作。9.2 项目公司对施工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施工组织与设计应得到设计单位和项目公司的批准,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 施工质量需分阶段检验或验收的,应按照有关检验或验收要求,取得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配合项目公司完成专项验收的其它工作。9.3 项目公司负责设备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对设备制造厂家,须保证所供应设备的质量,对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定的,应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产品出厂,须提供完整的质量证明等出厂资料。9.4 项目公司对调试单位,要求编制调试大纲和调试措施。 按计划与措施组织与落实调试工作。须由验收主管部门指定单位参与调试、检验或评价的项目,应完成项目验收前的调试、评价或评估工作。出具调试或检测报告,配合项目公司完成专项验收的其它工作。9.5 项目公司对监理单位,要求编制监理大纲和监理工作细则,明确监理的安全、质量、工期和投资等控制目标。监理人员到位,严格履行监理工作职责,负责设备供货、施工、调试等环节监理实施项目的受理与签证。出具监理结论与报告,配合项目公司完成专项验收的其它工作。第三章 附则第十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工程建设部负责解释。第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附录一 环保专项验收工作导则附录二 消防专项验收工作导则附录三 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工作导则附录四 档案专项验收工作导则附录五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专项验收工作导则附录六 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专项验收工作导则附录七 涉水工程(水利、港务、海事、航道)专项验收工作导则附录八 铁路专项验收工作导则附录九 防雷接地专项验收工作导则附录一 环保专项验收工作导则1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护法(2005年4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25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1)第13号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465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环发2004164号) 2 工作要求2.1 项目核准阶段2.1.1 项目公司在项目初期可根据各省具体情况向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咨询是否需要办理项目环境保护申请或备案手续。2.1.2 项目公司在项目前期应委托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要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同步。2.1.3 项目公司将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完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上报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按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465号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的要求报送有审批权限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由有审批权限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咨询机构(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各省级评估机构)负责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技术评估。咨询机构出具技术评估意见,有审批权限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级或省辖市)出具环境影响报告书预审意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有审批权限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项目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同时规定:(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项目公司)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项目公司)。2.2 设计阶段2.2.1 初步设计阶段2.2.1.1 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具体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投资概算。 2.2.2.2 项目公司在初步设计会审前向有审批权限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设计文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委托下一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参加设计审查。必要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可单独审查环保篇章。 2.2.2 施工图设计阶段2.2.2.1 根据初步设计审查的审批意见,项目公司会同设计单位,在施工图中落实有关环保工程的设计及其环保投资。2.2.2.2 项目公司报批开工报告。批准后,建设项目列入年度计划,其中应包纳相应环保投资。2.3 施工阶段2.3.1 项目公司会同施工单位做好环保工程设施的施工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等资料、文件的整理建档工作备查。2.3.2 项目所在省、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可组织有关人员检查环保报批手续是否完备,环保工程是否纳入施工计划及建设进度和资金落实情况,提出意见。2.3.3 项目公司责成施工单位负责落实环保部门对施工阶段的环保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2.4 试生产和竣工验收阶段2.4.1 建设项目试生产前,项目公司应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对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火电建设项目,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其试生产申请,并将其审查决定报送国家环保总局备案。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接到试生产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组织或委托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试生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做出审查决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设施已建成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已按规定要求落实的,同意试生产申请;对环境保护设施或其他环境保护措施未按规定建成或落实的,不予同意,并说明理由。逾期未做出决定的,视为同意。2.4.2 经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项目公司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需同时投入试运行并做好试运转记录。2.4.3 项目公司应当自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个月内,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对试生产3个月确实不具备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项目公司应当在试生产的3个月内,向有审批权的环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延期验收申请,说明延期验收的理由及拟进行验收的时间。经有审批权的环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项目公司方可继续进行试生产。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2.4.4 项目公司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前,应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编制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2.4.5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分期验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未经批准的建设项目,不得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3.1 项目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3.2 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3.3 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3.4 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3.5 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和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3.6 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3.7 环境监测项目、点位、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有关规定的要求。3.8 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清洁生产进行指标考核,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已按规定要求完成。3.9 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项目单位采取措施削减其他设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采取“区域削减”措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其相应措施得到落实。3.10 项目公司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前,应会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相关文件资料和现场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预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正式验收前所有问题整改结束。4 验收程序4.1 项目单位在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个月内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4.2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组织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成立验收组(或验收委员会)。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的编制单位应当参与验收。验收组(或验收委员会)应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现场检查和审议,提出验收意见。对符合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批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4.3 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收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国家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告制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附录二 消防专项验收工作导则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9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BGJ140-9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93-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G/TJ08-306-2001 J10112-2001 惰性气体IG541灭火系统技术规程美国全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2001(1996版) 清洁灭火剂灭火系统标准GB50074-2002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A503-2004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98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DL5027-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GJ24-91 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范2 工作要求2.1 因火电工程建设的规模不同,各地规定公安消防机构对消防工程的管辖权限不尽相同。一般2300MW及以上规模机组建设的消防工程管辖权为省级消防局(总队)建审处。项目单位应事先做好与公安消防机构的沟通联系,掌握工程项目消防审核与验收申报的要求。2.2 消防设计审核2.2.1 在项目正式开工前,项目单位应完成与公安消防机构的沟通与施工图设计审批手续。项目单位向公安消防机构领取并填写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申报表、自动消防设施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2.2.2 项目单位出具设计审核申报文函,并提供项目的施工图消防设计文件,包括总平面布置图、建筑施工图、工艺流程图、其他专业消防设计图、消防设计专篇说明等。2.2.3 在规定的工作日内,项目单位配合公安消防机构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对施工图消防设计进行审核,取得公安消防机构出具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2.3 火电工程建设的消防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与行业的消防设计规范,积极采用成熟的消防设备与技术。消防系统的设备供应单位、设备施工安装单位应具备规定的资质,并具有在电力行业的工程业绩。2.4 设备的安装调试除应满足消防行业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的要求,做到设备选型得当,管线布置合理规范,标志标识清楚,接线接触牢固可靠,防护保护措施得力。2.5 消防竣工验收2.5.1 项目隐蔽工程竣工后,项目单位应与公安消防机构联系进行施工期间的消防监督检查。2.5.2 项目竣工前,应完成消防系统工程的技术检测。此项工作一般由项目单位或施工单位(依合同约定)委托具有消防技术服务资格的消防检测单位承担。取得合格的检测报告。2.5.3 由于火电工程建设的特殊性,一般同期工程为两台机组建设,因此要求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应同期完成,各机组的消防验收可分步实施,最后履行整个工程的整体消防验收。2.5.4 每台机组的消防工程验收,都应取得公安消防机构的验收批复,作为机组启动与投产的依据。2.5.5 每台机组竣工投产前,其消防系统均应符合竣工投用的标准,局部尚未完工的辅助设备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同时消防车辆(含随车器材)配置、营房建设及人员配备应到位。2.6 整个消防工程的竣工图纸应完整,技术资料、随机附件备品齐全,系统软件密码、设备机箱钥匙应按规定向项目单位移交清楚。2.7 设备供应、安装施工及调试单位应提供系统操作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负责为项目单位的运行、检修、管理等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2.8 消防系统属安全设备,其调试、验收应严格执行规范,完全符合设计与质量标准,不允许降低标准和隐瞒暇疵。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3.1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及相关批复文件。3.2 竣工图和设计变更通知单。3.3 消防工程施工安装单位资格证书及施工安装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消防系统的调试记录、联动控制试验记录和灭火系统的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冲洗或吹扫记录。3.4 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自验收合格记录。3.5 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测试合格的报告。3.6 消防产品的出厂合格证、规范规定的进场检(试)验报告,以及消防产品符合法定市场准入规则的证明文件,消防系统及其主要组件的使用维护说明书。3.7 与具备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资格的企业签订的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合同。3.8 建筑消防设施操作管理制度和管理、维护人员登记表。3.9 项目竣工后,项目单位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依照工程建设国家消防标准和施工图消防设计文件,对项目消防质量进行自验收。自验收合格后,到公安消防机构领取并填写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4 验收程序4.1 项目单位出具消防验收申报文函和填写好的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4.2 项目单位联系公安消防机构,约定验收时间,并提前通知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设备供货单位、施工安装单位、消防检测单位,准备工程项目消防竣工验收的工作汇报。4.3 由项目单位牵头,公安消防机构主持,相关单位参加,进行工程项目消防竣工验收。取得公安消防机构的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附录三 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工作导则1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8-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2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1994513号文 1994-11-22)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 1993-1-1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第5号令1995-5-30)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总200367号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2004-8-18)水利部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200389号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6号令2002-10-14)2 工作要求2.1 项目公司根据项目计划工期和进度,应及时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做好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申报工作。2.2 在初设前,项目公司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写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报有审批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部或水利厅)进行审查。报告书必须有项目单位提供的下列附件:(1) 编制方案的委托书。(2) 市规划局对工程规划选址的复函。(3) 市国土资源局对工程用地的复函。(4) 省水利厅或水利厅主管部门对工程取水的复函(最好是取水许可预申请)。(5) 工程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协议。(6) 脱硫副产口石膏综合利用的协议。(7) 工程所需回填土的供货协议。(8) 工程所需砂石料的供货协议。(9) 对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及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承诺函。2.3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审查后,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报水行政主管部门,由水利部发批文。报批稿除送审稿9项附件外,还需附:(1) 送审稿的审查意见。(2) 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确认函。该函内容由编制单位提供、项目公司、地方水利局、编制方三方盖章。2.4 工程施工前,项目公司需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对工程水土保持进行监理、监测的合同,委托该单位对工程水土保持进行监测、监理,提供监理、监测报告。2.5 施工阶段2.5.1 项目公司、施工单位必须按水保方案中提出的要求,落实施工中的各项水保措施。2.5.2 根据监测、监理合同的要求和内容,监理单位项目施工进行全过程的监测、监理。2.5.3 项目单位应加强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的联系,对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3.1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完备,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财务支出、水土流失监测报告等资料齐全。3.2 水土保持设施按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符合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的要求。3.3 治理程度、拦渣率、植被恢复率、水土流失控制量等指标达到了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批复文件的要求及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技术标准。3.4 水土保持设施具备正常运行条件,且能持续、安全、有效运转,符合交付使用要求。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维护措施落实。3.5 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上述条件进行技术评估,完成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3.6 项目公司编写工程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总结报告。4 验收程序4.1 以上工作完成后,项目公司向水利部(水利厅)发要求验收的请示函。并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和项目公司编写的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总结报告。4.2 项目公司、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测报告编制单位应当参加现场验收。附录四 档案专项验收工作导则1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建设项目(工程)档案验收办法 国档发19928号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 档法199715号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 国档法19884号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11822-2000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和整理规范 DA/T28-20022 工作要求2.1 项目公司应将项目档案工作纳入项目建设计划和管理程序,与项目建设实行同步管理,建立项目档案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包括各参建单位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2.2 项目公司根据项目计划工期和进度,应及时与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档案机构沟通,做好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和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申报工作。2.3 项目档案管理登记2.3.1 凡新建、在建、收尾和竣工试生产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按隶属关系组织登记。属于国务行业主管部门的,由项目公司工程部负责组织填写国家重点建设档案管理登记表,同时抄送项目所在地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便于相互配合,监督指导。 2.3.2 登记表共分三种,分别于项目开工后6个月内、项目档案预验收后1个月内和项目档案正式竣工验收后1个月内填写,并逐级报至国家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2.4 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组织2.4.1 档案验收组织成员分别由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部门的档案机构和建设单位、生产(使用)单位、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档案人员参加。2.4.2 在大、中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组织的成员还包括当地的城市建设档案部门。2.4.3 国家档案局和省级档案局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档案机构,参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的竣工验收;其它建设项目则分别由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机关档案部门参加竣工验收。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3.1 有运行良好的档案管理体制,对项目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3.2 归档的文件材料齐全完整、签署完备、制作质量良好。符合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和整理规范DA/T28-2002、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0等中的规定要求。3.3 竣工图的编制准确、清晰、规范。符合原电力工业部电建1996159号颁发的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电建1996666号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的通知的要求。3.4 全部档案已进行系统整理,案卷质量、档案编目等符合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3.5 已运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库。3.6 档案库房和档案保护设备符合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3.7 在项目建设和试运行中积极主动提供档案利用并取得一定效果。3.8 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前,项目公司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调试及生产等有关人员进行档案自检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档案工作自检报告。自检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概况及项目档案管理概况;项目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项目档案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和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情况;竣工图编制情况及质量;项目档案安全保管情况;档案在项目建设和试运行中发挥作用情况;项目档案的总体评价、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4 验收程序4.1 项目公司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前三个月向档案验收组织单位递交档案专项验收申请报告,并附基本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申请表(一式两份)和项目档案工作自检报告。4.2 档案专项验收的主持单位在接到项目公司的档案专项验收申请后15日内,与有关单位协商,确定专项验收时间、地点及验收组成员单位。 4.3 召开档案专项验收会议:4.3.1 档案专项验收分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重点应放在初步验收阶段。项目档案初步验收时,在验收主管单位组织下,验收组抽查一定比例的档案案卷,对档案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性情况作出评价,写出初验意见,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要求,限期解决。各参建单位按初步验收的改进意见在竣工验收前加以改进。档案专项验收通过后应由验收主持单位审核并在档案专项验收申报表上签署确认意见。4.3.2 项目档案验收时应由验收主管单位组织编制档案的专项验收报告。在验收报告中写明档案情况。在项目竣工验收鉴定书中要有档案情况的评价。附录五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专项验收工作导则1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5-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44号)关于印发安全评价通则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安监管技装字200337号关于印发安全预评价导则的通知 关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备案的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电力和贸易等行业建设项目(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审查备案的通知 安监管司办字20042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办字200139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卫生部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2002年3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72 工作要求2.1 安全预评价 2.1.1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2.1.2 项目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报省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由省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安全预评价附件:(1)委托书;(2)省发改委项目建议书。2.2 项目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报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2.3 项目设计单位应将安全预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要求和安全措施纳入项目设计中。2.4 安全验收评价2.4.1 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2.4.2 检查建设项目中安全设施是否已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评价建设项目及与之配套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2.4.3 从整体上评价建设项目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是否正常、安全、可靠。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项目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工程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分别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4 验收程序4.1 工程竣工后,项目公司向地方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及卫生部门(一般为省级)申请验收。4.2 劳动安全(职业卫生)验收程序一般包括:前期准备;编制劳动安全(职业卫生)验收评价计划;劳动安全(职业卫生)验收评价现场检查;编制劳动安全(职业卫生)验收评价报告;劳动安全(职业卫生)验收评价报告评审。附录六 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专项验收工作导则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国务院令(2003)第37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质检锅(2003)194号 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国质检锅(2003)207号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DL647-2004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DL/T586-95 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 DL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GB50278-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1-9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T5905-1986 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2 工作要求2.1 本附录中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专项验收程序与工作要求是指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领取使用证的程序与工作要求。2.2 设备监造在项目单位与制造厂签订的合同中应明确设备监造内容。项目单位应委托有资格的监造单位进行设备监造工作。监造人员应根据项目单位与制造厂的合同中明确的监造项目,按设备制造进度到现场进行监检,对存在问题和处理结果定期向项目单位报告。监造单位应在设备出厂前提供正式的设备监造报告。2.3 制造质量监检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的制造过程必须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项目单位应委托有资格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监督检验。监检结束后,检验检测机构应在设备安装前出具监检综合报告,并提出设备总体安全技术评价。2.4 安装质量监检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的安装过程必须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项目单位应委托有资格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行监督检验。监检结束后,检验检测机构应在设备投入试生产前或使用前出具监检综合报告,对设备安装质量作出评价。2.5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负责。特种设备出厂前,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和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2.6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安装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施工单位对设备的安装质量负责。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3.1 项目单位申请办理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时应提供下列相关文件:a) 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制造、安装过程监督检验证明;b)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c) 锅炉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书;d) 锅炉水处理方法及水质指标;e) 承压附件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质量合格证以及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f)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g) 每台锅炉压力容器的锅炉登记卡或压力容器登记卡;h) 持证司炉工、水处理工情况。3.2 项目单位申请办理起重机械使用登记时应提供下列文件资料:a)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b) 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c) 起重机械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d) 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报告书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e) 操作特种设备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f) 与维修保养单位签订的维修保养合同,或者与本单位取得特种设备维修保养资格的人员签订的维修保养责任书;g) 维修保养单位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保养资格证或者本单位维修保养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h) 安全使用的管理制度。4 验收程序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项目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附录七 涉水工程(水利、港务、海事、航道)专项验收工作导则1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家主席令第74号2002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主席令第88号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3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企业专用码头建设和管理试行办法国家经贸委、交通部84交海字17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令第15号2002年3月24日)关于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资源2002145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15号令)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程序规定(水利部令第4号1994年6月9日)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国务院令第119号1993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号1988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66号1996年5月15日)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22号)2 工作要求2.1 项目公司根据项目计划工期和进度,应及时与地方水利、海事、航道、口岸等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做好涉水工程审核和验收申报工作。2.2 取水许可2.2.1 取水许可预申请2.2.1.1 在可研编制前,项目单位委托有资质(甲级)的单位编制工程取水“水源论证报告书”。2.2.1.2 在编制取水水源论证报告书时,项目公司需提供以下资料:(1) 工程初设总说明及工程总平面图(取、排水水工建筑物位置)(2) 温排水模型试验成果(3)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部份成果(4) 相邻取水用户的承诺函2.2.1.3 “水源论证报告书”按级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2.2.1.4 通过评审后,项目单位填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取水许可预申请”,经市、省、长江委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机构)批准。2.2.2 取水许可申请项目立项后,项目单位填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取水许可申请”,经市、省、长江委(流域机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2.3 办理项目取水证取、排水工程竣工验收后,由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项目取水许可证。2.3 涉水工程(包括码头工程及取水、排水工程) 2.3.1 在初设前,项目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建设项目河势及防洪影响分析,必要时还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试验。2.3.2 在初设前,项目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建设项目码头工程“水上通航安全及通航环境评估报告书”。项目公司需提供以下资料:(1)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交通部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提供);(2)码头工程对河势及防洪影响分析(由水文水资源勘测单位提供)。2.3.3 在初步设计审查后,由项目公司分别(码头、取水泵房)发文请示,办理项目涉水工程的批文。请示函分别报市水利、海事、航道、口岸等行政主管部门,再由各部门审批后报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码头视规模还需报流域机构审批)。上报时需附件:(1) 项目立项批文;(2) 工程防洪影响评价审查意见;(3) 工程总平面图、码头及取水泵房等初步设计技术方案审查会议纪要;(4) 有关码头及取水泵房的初设图纸。2.3.4 码头、取水、排水工程施工图出来、施工单位落实后,在施工前申请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2.3.5 需单独办理工程以下批文:(1) 排污口设置申请(按水利部门的表填写)。(2) 防洪(浪)堤建设标高的确定。(3) 向海事部门办理水上、水下作业许可申请。 2.4 施工阶段2.4.1 在施工中项目公司和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2.4.2 项目公司应认真落实该项目通航安全及通航环境评估报告中提出的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和专家组评审意见。2.4.3 项目公司应会同施工单位加强与地方水利、海事、航道等行政主管部门联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安全管理措施和现场维护措施,确保施工期的安全。2.4.4 码头施工期间,须设置施工专用标志,以保证施工及过往船舶安全。3 验收前应具备的条件3.1 涉水工程竣工后,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泵房、排水口、码头等的座标进行测量,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3.2 取水计量设施安装并投运。3.3 填写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涉水工程竣工验收表”,该表需项目公司、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盖章,同时请施工单位做好涉水工程的施工总结和资料。3.4 涉水工程竣工后,项目公司应组织本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整个工程进行预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正式验收前所有问题整改结束。4 验收程序涉水工程预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束后、投入运行前,项目公司分别向所在市水、海事、航道、口岸等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验收要求,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协调组织各部门共同(或单独)进行验收。附录八 铁路专项验收工作导则1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附录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的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法规、标准与规程。未全部列出的,以检验或验收的主管部门的依据为准。中华人民共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进出口合同履行环节详解
- 2025年湖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 2025林地租赁合同书
- 2025茶叶生产收购合同
- 2025房屋租赁合同的要点解析
- 钼铁冶炼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租赁合同设立协议
- 2025餐饮技术转让协议书
- 道岔钳工作业指导书
- 2025国际通讯设备租赁合同
- GB/T 26527-2024有机硅消泡剂
- 业主授权租户安装充电桩委托书
-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1全册导学案
-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45-2015
- 儿科系列常见病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变应性鼻炎
- 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样本
- T-JSIA 0002-2022 能源大数据数据目录指南
- 药食同源课件
- 《数学与科技》课件
- 医疗设备与医院感染控制
- 铁路桥涵设备检查-铁路桥梁桥面检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