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 【摘要】采用走访和问卷形式,就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前景、目前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中西医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前景,大家普遍认可。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势头良好,生源和就业前景等普遍反映较好。但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及教材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为了大力、快速推进我国的中西医结合事业,开办国家高等教育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一个合适的选择。目前许多院校相继开设了中西医结合专业,但专业发展前景、人才培养模式等还存在一些争议,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1,2。因此,我们对国内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较早、影响较大的院校就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方法 重点考察了天津中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湖南中医学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4所在全国影响较大的院校,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全国26所医科院校、中医院校有关中医药专家和教学管理专家、学校领导发出问卷146份,收回132份,对中西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关问题进行了专家咨询,回来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了论证。 二、结果 1.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前景 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必要性调查时发现,认为很有必要的48份,占36.4;有必要的73份,占55.3;没有必要的11份,占8.3。对中西医结合专业是否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时,非常肯定66份,占50;肯定的45份,占34.1;不肯定的21份,占15.9。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认为很好的63份,占47.7;认为好的38份,占28.8;认为一般的19份,占14.4;持不乐观的12份,占9.1。 2.中西医结合专业目前发展状况 目前全国有近30余所中医院校和综合性医科大学中开办了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教育,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系或学院,如1993年湖南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成立中西医结合系并开始招收5年制本科生,2000年招收7年制本硕连读。河北医科大学1992年开始招收3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专科生,1993年成立中西医结合系,2001年改为中西医结合学院,2001年招收5年制本科生,2002年招收7年制本硕连读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于2002年3月正式建立,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7年制本硕连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近几年来每年均招收中医学专业(七年制中西医综合方向)7年制本硕连读生近100人。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联办2000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7年制本硕连读。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2000年成立,2001年正式招收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生。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7年制本硕连读。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中西医结合专业为主的民办高等学府,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5年生,在校本科、专科学生达到6000人。 3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模式 学制问题,认为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长学制(7年制)为好的75份,占56.8;认为开设短学制(5年制)的57份,占43.2。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类型,认为科研型的23份,17.4;认为临床型的44份,33.3;认为临床科研型的65份,占49.2。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中医与西医比例,64的12份,占9.1;55的56份,占42.4;46的64份,占48.5。关于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材,认为采用现有中医和西医教材的39份,占29.5;认为重新编写中西医结合教材的93份,占70.5。调查还发现要办好中西医结合专业,最重要的因素是师资,而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师资力量普遍认为比较缺乏,有必要加大培养力度。 三、讨论 中西医结合方向在解放后就作为一只主要的力量与中医、西医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和发展,虽然作为本科教育迅速发展却是近10余年来的事情,2001年国家教育部才同意在专业目录外设置“中西医结合专业”,但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本科教育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目前大部分人都认为有必要开始中西医结合专业,对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前景看好。有的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招生人数比中医专业招生人数还要多。从上述数据可见,中西医结合专业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高速发展”。以此也可以推测市场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巨大需求。由于我国基层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在我们调查的专家中绝大多数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毕业生在近10年不会存在就业压力,认为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在未来10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目前中医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在表格中宁愿填写自己是“中西医结合专业”,也不愿填“中医专业”。在本科招生中,中西医结合专业是最抢手的专业,往往要比同当次的其他专业高出几十分,这些说明中西医结合专业社会需求确实很大,发展前景看好。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育还不够成熟。现在国内对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由于发展较快,在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才培养模式。中西医结合要中西医兼通,要有较为厚实的中西医功底,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要力戒两个中专水平的相加。同时,在基础理论、认识论领域的中西医结合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层次的探索。基于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现状,本科教育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最为合适,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制设置究竟多长时间为宜,以及具体的课程安排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2.师资。师资力量缺乏是反映最为普遍的问题,是制约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中西医结合专业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较好地掌握中、西两套医学理论体系,并且有较丰富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才有可能将两者融会贯通,把课程讲好讲活。由于缺少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教员,存在西医讲不深,中医讲不透的情况,尤其是后期的临床课教学,问题更为突出。 3.教材。一套科学、系统、全面的教材是保证院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快速发展,本科、大专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教材已经编辑出版了若干套,多种版本的教材各有特点,有竞争对学科建设固然有好处,但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目前推出的全国统编规划教材有16本,单从科目而言,还不够完整系统,且基础课程的教材与现行中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区别不大,缺乏明显的自身特色。 4.教学模式。目前各院校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两个基础,一个临床。即西医基础,中医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教学中沿用中医专业和西医专业的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在课程安排上,先西医,后中医;多实验。临床教学中采取西医、中医结合教学的方法。 通过上述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目前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与时俱进,把握了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对于中西医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前景,大家普遍认可。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势头良好,招生规模、生源质量、就业前景等普遍反映较好。但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及教材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中西医结合专业在该不该设置的问题上,大家意见已经比较统一,就是有必要设置,目前的重点是如何建设好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问题。尤其需要加强中西医结合师资力量的培养,逐步编写适应性更强的中西医结合教材,加强各各院校之间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研讨,对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进行广泛的论证和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南充图书馆招聘试题带答案分析2024年
- 内蒙巴彦淖尔图书馆招聘试题带答案分析2024年
- 河南鹤壁图书馆招聘试题带答案分析2024年
- 动力部文员岗位说明书
- 安徽亳州图书馆招聘试题带答案分析2024年
- 2024-2025学年环保局考试经典例题完美版附答案详解
- 建筑公司跨部门协作项目推进办法
- 建筑公司装配式构件进场验收制度
- 建筑公司环境监测数据自动上报制度
- 建筑公司资料员竣工资料移交规定
-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急救培训的重要性及策略探讨
-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件 第七章 面向对象编程
- 2024年辽宁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潍坊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粮油仓储管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第七章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设备接口68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纸质考试第三大题分析题库2025春期版
- 成都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 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
- 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心理学》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疑难病例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