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保健与优生指导课件_第1页
孕前保健与优生指导课件_第2页
孕前保健与优生指导课件_第3页
孕前保健与优生指导课件_第4页
孕前保健与优生指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孕前保健与再生育咨询,衢州市妇幼保健院 何新梅,录,目,CONTENTS,孕前保健,均衡适量摄取营养素,学会吃一些真正需要的食物,也就是说一天至少三餐均衡的包含,该饮食一定要由能保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所构成。 有目的地调整饮食,积极储备平时体内含量偏低的营养素。,均衡适量摄取营养素,不可忽视叶酸的补充 补充叶酸的途径: 1、食物; 2、药物,爱心提醒,1、尽可能减少摄入的物质:人工调味剂、浓茶、可乐、咖啡等; 2、应该停止摄入的物质:各种酒类、兴奋剂、安眠药、香烟等; 3、补充胎儿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如铁、钙、维生素等,多吃牛肉、动物肝脏、新鲜绿色蔬菜、虾皮、乳制品、豆制品等。,制订锻炼计划,一般在怀孕前3个月开始健身 健身运动包括:散步、慢跑、走跑交替、游泳、骑自行车等。 一旦怀孕,就要注意掌握运动时间和运动量,不能让身体太疲劳了。,精子,健康的男子每次性生活射出的精液约2-5ml,正常情况下,每毫升精液中约含6000万到2亿个精子。 精子的寿命为48小时,但在阴道中只能生存3-4小时,4小时后即死亡。 精子发育成熟需要较低的温度,如果长期穿紧身牛仔裤,;因布料厚实,裤裆太紧,不利于散发热量,使睾丸温度太高而不利于精子生成,易造成精子死亡。 畸形精子不具有生育能力。,卵子,卵子由女性的卵巢产生,成熟的卵子外形远比精子庞大,体积是精子的9万倍。其内部有一个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核,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其外形和构造非常复杂,像一个带刺的绣球。 卵子的存活时间约为1-2天。 成年女性每月排卵一次,排出的卵子如不与精子结合,24小时后则开始退化 从卵巢排出的卵子并无活动能力,它主要靠输卵管伞端的“抓举”作用被抓到输卵管内,它与精子在输卵管内结合后靠输卵管的蠕动才慢慢进入子宫,大约需要4天左右的时间。,最佳受孕时间,最佳生育年龄:24-29岁 最佳受孕时间:婚后1-2年,月经不调者可采取“三步曲”,每一步:计算排卵期 第二步:计算同房的日子 第三步:选择最佳体位,营造最佳受孕环境,外界环境中的某些不良刺激往往会影响妊娠的进展和胎儿的发育,甚至会降低精子和卵子的质量 理想的受孕环境应是空气清新、布置温馨、令人舒适的。 室内环境应尽量安静、不受外界的干扰,光线柔和、空气流通,床上用品整洁、干净。,孕前咨询与体检,咨询时给医生提供的信息 双方实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 过去疾病史 家族史 月经、生育、避孕史 以往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家庭和工作岗位接触的环境要素 平时的身体情况,工作强度,一般的生活、劳动能力。,夫妻双方可能涉及的检查项目,女方需进行的检查项目,血压: 妇科检查、白带检查、宫颈涂片、盆腔B超 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空腹血糖 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筛查,产前诊断对象,生育时年龄大于35周岁 夫妇之一方有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或有先天畸形缺陷,可生育过先天畸形儿 携带性连锁遗传病基因 夫妇之一方是先天性代谢病病人或生育过此类患儿 有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史或曾经有不明原因的死胎史,曾经有生育过畸形儿、智力障碍儿、染色体异常儿者 夫妇之一方曾接触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致畸因素 羊水过多 具有遗传病家族史,又属近亲婚配者 怀疑胎儿患有遗传病时 产前筛查高风险者,产前诊断对象,再生育问题解答,前次生育为剖宫产分娩妇女,再次生育18个月以上相对安全。 故剖宫产术后的妇女应严格避孕2年,以降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风险。 强调:并非间隔时间越长越好,太久的话子宫瘢痕缺乏子宫肌肉万分而被纤维瘢痕组织取代,同样易发生子宫破裂。,再生育间隔多少时间合适,哪些人不适宜再生育,1、男女任何一方经医学检查,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的遗传性疾病的,这些疾病一定会代代遗传的; 2、女方患有严重的精神心理疾患正在药物治疗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3、任何一方具有吸毒等严重不良嗜好的。,哪些人不适宜再生育,4、女方子宫不具备妊娠功能,5、严重躯体疾病不能承受妊娠的,如严重心脏病、结核病活动期、癫痫、恶性肿瘤、肝炎、肾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减少),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必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升高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该病对妊娠最大的危害是发生难以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该风险与病情程度相关。本病具有复发性,分娩后可迅速消失。因此,有过本病的孕妇,在妊娠中期和晚期做好总胆汁酸和甘胆酸的筛查。,再生育时哪些产科并发症容易再发生,再生育时哪些产科并发症容易再发生,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有这些病史者下次妊娠易再发生,再次怀孕时应加强检查。根据近年多项研究成果,孕早期末期根据孕妇体重给予合适剂量阿斯匹林直至分娩、每天补充钙剂、控制体重等,可减少发生机会。,3、妊娠期糖尿病:前次妊娠糖代谢异常或有妊娠期糖尿病,再次妊娠时极易复发,故准备再生育前应严格控制血糖,孕期密切随访,如一次OGTT(75克葡萄糖试验)阴性,也不能轻易排除,隔4周要复查。,再生育时哪些产科并发症容易再发生,再生育时哪些产科并发症容易再发生,前置胎盘:指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在子宫颈内口处,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经产妇,尤其是多产妇,在再生育时更容易发生。再研究认为,前置胎盘的发生情况与分娩次数和前次的胎盘位置完全相关。,前次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多数产后糖代谢能够恢复至正常范围,但以后发生2型糖尿病及再次妊娠发生妊娠糖尿病的机会增加。因此,再次妊娠前应明确自己的血糖,即使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再次妊娠后仍需要合理的饮食控制及适当运动,既保证妊娠期间的热量及营养需要,又要尽可能避免餐后高血糖及饥饿性酮症的出现,保证胎儿正常发育,避免巨大儿出生。,前次妊娠期糖尿病再生育需注意什么,前次妊娠期糖尿病再生育需注意什么,若妊娠前已经有血糖水平异常,饮食不能控制,需从妊娠前开始,在内科医生的协助下严格控制血糖,改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确保孕前、妊娠期及分娩期血糖范围正常。,前一次生产巨大儿,再生育需注意什么,合理膳食:少食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和富含维生素的蔬菜、瓜果,适当运动: 孕期保健操、散步等,定期产检:监护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胎儿过大,及时调整包含和孕期活动,前一次宫颈机能不全,再生育需注意什么,对非常严重,顽固性宫颈功能不全者,在孕前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可以经阴道或经腹部。,一般情况在16-18周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或在上次流产发生前2-3周的时间进行。宫颈环扎术后孕妇需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适当卧休息,如果出现宫颈或者胎膜早破、阴道流血等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之前出现两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那么建议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尤其是病毒感染的检查、激素水平检测以及染色体或者遗传方面的检查。另外,需要避免接触一些有毒、污染或有放射性的环境。建议与前次流产相距半年以上,有助于机体恢复,如果之前人工流产次数较多,那么建议到医院B超查子宫、附件,明确子宫内膜情况,有无宫腔黏连等,必要时可以治疗后再尝试怀孕。,如果之前仅人工流产,流产次数不多,手术也顺利,没有出现过或者只出现过一次胎儿停止生长或自然流产情况,那么准妈妈只需要进行常规的孕前检查。,前一次生过后又流产的再生育需注意什么,3、孕16-20周时要进行中期唐氏筛查,以判断胎儿可能出现的病症,对于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产妇建议在孕18-22周做羊水穿刺,2、高龄孕妇要特别注意去正规医院定期产检,做好相应的产前检查和筛查。孕12周前做一次B超,再生育妇女孕期保健需注意哪些问题,1、夫妇双方孕前注意休息和营养,可提高生殖细胞质量。孕前3个月可适当补充叶酸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避免NTD疾病发生,再生育妇女孕期保健需注意哪些问题,高龄产妇易患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孕期要密切关注血糖、血压等指标,应重视甲状腺功能检测,妊娠8周以前为筛查的最佳时期,一旦确认临床甲减,应立即治疗,并尽早达到治疗目标。,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孕孕期期,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再生育妇女孕期体重管理需注意什么,孕期体重增加的范围以11.5-16Kg为宜;怀孕14周以前每周可以增加0.1kg,15周以后至分娩,每周可以稳定稳定增加0.45kg,以不超过0.5kg。 体重增加应该是渐进式的。体重偏轻的准妈妈,要注意饮食均衡,防止营养不良,适当增加钙、铁含量丰富的食物。 偏胖型的准妈妈要注意防止体重增加过快,否则不仅自身患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同时也增加了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