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而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知识梳理,1.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 _通_,意思是:_,增加,曾,增,2.古今异义 (1)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_ 今义:士兵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_ 今义:判断 (3)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_ 今义:用作因果关系的连词,用这些来,狱官,这样的,3.词类活用 (1)被动用法 舜发于畎亩之中 原意:发现,在文中的意思: _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原意:举起,在文中的意思: _,举用,被选拔,起,被任用,(2)使动用法 劳F其筋骨 原意:劳累,在文中的意思: _ 饿其体肤 原意:饥饿,在文中的意思: _ 空乏其身 原意:缺乏,在文中的意思:,使劳累,使饥饿,使经受穷困、缺乏之苦,行拂乱其所为 原意:混乱,在文中的意思: _ 所以动心忍性 原意:惊动,震撼,在文中的意思:_ 原意:坚忍,在文中的意思: _ (3)名词用作动词 人恒过,然后能改 原意:过错,在文中的意思:,过失,这里是犯错误的意思,使扰乱,使惊动,使坚忍,(4)动词用作状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 原意:进入,在文中的意思: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原意:出去,在文中的意思:,在外面,指国外,在里面,指国内,4. 一词多义 拂 行拂乱其所为 _ 入则无法家拂士 _,辅弼,辅佐,违反,阻挠,5.其他重点实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 畎亩:_ (2)百里奚举于市 市:_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_ (4)饿其体肤 体肤:_ (5)人恒过 恒:_ (6)衡于虑 衡:_,阻塞,不顺畅,田间,市场,担子,责任,身体,常常,(7)而后作 作:_ (8)征于色 征:_ (9)发于声 发F:_ (10)而后喻 喻F:_ (11)入则无法家拂士 法家: (1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敌国F:,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奋起,征验,表现,发出,了解,有法度的世族大臣,6.文言虚词 (1)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 (2)而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必先苦其心志 _,代词,他的,介词,从,给,在,然后,表承接,但是,表转折,7.句子朗读节奏 (1)故/天 将 降 大 任/于 是 人 也 (2)所 以/动 心 忍 性,曾 益/其 所 不 能,8.文意理解 (1)这篇文章阐明了什么道理?请你再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文章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因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湎于舒适安宁的生活之中,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振作精神,奋发有为。,(2)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013营口),在国内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有足以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3)结合文中的事例,请简要谈谈你对人才成长的认识。,示例:一个人要成就大事,获得器重,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这样,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提升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只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到挫折、逆境则会消沉绝望,终将一事无成。,(4)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有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已经过时了,你认为它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联系现实简要谈谈你的认识。,有意义。不利和忧患能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因此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更要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意志。,一、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15题。(12分)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至若/春和景明 C.贤者/能勿丧耳 D.策之/不以其道,【解析】A项正确的节奏划分应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A,金题演练,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 B.必先苦其心志(代词,他的) C.曾益其所不能(益处) D.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解析】C项中“益”为一词多义词,此处应译为 “增加”,C,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文章第一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 B.文章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的观点。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文章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解析】分析原文可知,本文的论述先谈人,主要体现“生于忧患”;后论国,主要体现“死于安乐”,故D项表述不正确。,D,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所以动心忍性。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以后才知道,忧愁祸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灭亡的道理。,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5.文章在论证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2分),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先举了六个人物事例,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用道理论证的方法,从国家的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14题。(12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孙叔敖举于海 ( ) (2)必先苦其心志 ( ) (3)法家拂士 ( )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外面,指国外,任用,使苦恼,辅弼,辅佐,2.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而后作”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学而不思则罔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隶而从者,【解析】例句中“而”为连词,表顺承。A、C两项中“而”均为连词,表转折。D项中“而”为连词,表并列。B项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故选择B项。,B,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忧虑)表现在脸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别人了解。,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4.本文开篇列举的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示例: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磨难有时会不期而至。生活在“顺境”中的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磨炼自己,让自己的性情变得坚韧起来,自立自强,勤奋进取,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3题。(12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奏折乞用韩琦、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支:通“肢”。使:假使。惮:怕,畏惧。乞:乞求,请求。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 ) (2)劳其筋骨 ( )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4)非徒愈病 ( ),起,使劳累,通晓,只,仅仅,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假使良医不能完全施展他的医术,那么天下的病就会更重。,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样的人身上。,3.【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4分),【解析】【甲】文由个人转入对治国的论述,最后进行总结,从“然后知”可以顺利地找到作者的观点。【乙】文先分析“天下之病”,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从“愿”字可以看出。第二问从【甲】文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及【乙】文中作者提出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两文都认为人才对国家至关重要,并且向君主提出建议要重视人才。,【甲】文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文观点:选拔贤材,收取众人策略,大胆改革。(或“选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 相同之处:都认为人才对国家至关重要,君主要重视人才。,【参考译文】【乙】当今天下的问题,请允许我以病人来作一个比喻:人们在平常好好调养身体,肯定不会得病;最初病情表现在皮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作业关键指标与规定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药品购销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艺部工作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服装入职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化学实践学习成果评价试题
- 固定搬运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物理名校联考仿真试题(二)
- 客服主管笔试试题及答案
- 公共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餐饮考试题及答案
- 基于IPv9技术的商务港交易平台构建:设计、实现与展望
- 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技术试题(含答案)
- 2026年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电动牵引车司机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秋季安徽合肥市建投集团招聘2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人保新员工岗前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现代施工工程机械》课件(共十四章)
- 金属圆锯机操作安全规程标准版
- 消杀灭虫技术培训课件
- 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上册)2025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