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滑坡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价方法讲座,梁启超,滑坡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价方法讲座,要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应建立在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滑坡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价方法讲座,第一讲:滑坡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价的 相关概念和基本知识 第二讲:滑坡调查与危险性区划技术要点 第三讲:滑坡稳定性评价的若干问题 第四讲:实例,一、基本概念 二、滑坡与斜坡运动 三、滑坡类型划分,第一讲:滑坡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价的、 相关概念和基本知识,内容,概念(Idea;Notion;Concept)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如地质灾害、人、会议室等。 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该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对概念所下的定义)。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对象(概念的划分结果)。,定义(definition)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把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揭示出来。 对人这种概念所下的定义: 人是具有智慧的高级动物。 划分(division)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将一个概念分成若干种概念。 对人这种概念的划分结果 : 男人、女人。,坡面泥石流,(2)斜坡的局部稳定性受破坏,在重力作用下,岩体或其他碎屑沿一个或多个破裂滑动面向下做整体滑动的过程与现象(360百科)。 (3)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各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百度百科)。 (4)斜坡上的 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保持结构而向下滑动的过程和现象。,(一)滑坡与地质灾害,(5)斜坡岩土体在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沿一定的剪切破坏面产生滑移破坏,整体向坡下运动的地质现象 (正在编制的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名词术语规范 )。 (6)斜坡岩土体沿优势滑动面基本作整体性、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滑动过程和结果(本讲座的定义)。,(一)滑坡与地质灾害,滑坡主要表现特征为: 滑坡体始终沿着一个或几个软弱面(带)滑动,岩土体中各成因的结构面均有可能为滑动面,如古地形面、岩层层面、不整合面、断层面、贯通的节理裂隙面等。 发生变形破坏的岩土体以水平位移为主,除滑坡体边缘存在为数较少的崩离碎块和翻转现象外,滑坡体上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在滑动前后变化不大。 滑坡滑动过程可以在瞬间完成,也可能持续几年或更长的时间。规模较大的“整体”滑动一般为缓慢.长期或间歇的滑动。,(一)滑坡与地质灾害,坡面泥石流,常规情况下高速滑坡形成的6条件,具有相当大的高差(后缘剪出口距离100m) 具有相当大的体积(100万m3) 具有较陡的滑面坡度(200) 具有较大的峰残强度差(比值一般大于2) 具有较高的滑坡剪出口 滑坡前方有开阔地形,从广泛的社会学层面来说,滑坡是地质灾害! 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所有滑坡都属于地质灾害!,2、滑坡是地质灾害吗?,(1)地质灾害定义?! a.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b.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对地质灾害的定义)。 (2)作为地质灾害应具备的充分必要条件 a.地质灾害首先是一种地质作用(现象); b.这种地质作用(现象)必须对人类造成危害(这种危害可以理解为直接的、看得见的!); c.诱发因素: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滑坡是一种外动力地质作用或工程地质作用。,(2)滑坡与地质灾害的关系?!,(2)滑坡与地质灾害的关系?!,滑坡可能对人类生命财产、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也可能不对人类生命财产、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尤其是古滑坡)! 滑坡诱发因素: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 结论,a.当滑坡发生在与人类活动相关地区,对人类生命财产、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时,滑坡才构成灾害。此时,滑坡才成为一种地质灾害。 b.当滑坡不对人类生命财产、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时,滑坡就不是一种地质灾害。,(3)结论,A 滑坡,B 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的自然灾害,滑坡地 质 灾 害,集合运算中的交集AB,从上述滑坡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可以看出: 地质灾害概念的提出,是将自然科学领域的对不良地质作用研究延伸到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强调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由于现今人类活动已广泛深入到地质环境中,包括滑坡在内,现今发生的所发生的不良地质作用均或多或少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 因此,从广泛的社会学层面来说,现今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良地质作用均被约定俗成地称为地质灾害,滑坡也不列外!,3、地质灾害是六大类自然灾害之一,滑坡又是12类48种地质灾害中的一种。,共有12类、48种,世界重大滑坡灾害实例,上世纪以来一些典型滑坡灾害实例,廿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一些重大滑坡灾害,廿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一些重大滑坡灾害,续表 廿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一些重大滑坡灾害,(二)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的目的、任务、技术路线、方法与控制工作量,2014年10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要求 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评价技术要求 (试用版)提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总体目标任务是:以流域为单元,部署开展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查明流域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特性、斜坡结构类型等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查清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分析地质灾害成灾模式,建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库,开展不同比例尺的地质灾害图件,提出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和山区城镇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地质依据。并提出具体目的任务、调查范围、技术路线和方法:,(二)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的目的、任务、技术路线、方法与控制工作量,1、目的 为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2、 任务(8大任务) 滑坡地质灾害形成条件调查与编图; 滑坡地质灾害调查编录与填图; 斜坡结构和沟谷工程地质剖面测量及其稳定性分析; 典型滑坡地质灾害勘查与剖析;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与危险性区划; 数据库建设; 专项调查与专题研究; 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编制,8大任务的具体内容,a. 滑坡地质灾害形成条件调查与编图 收集气象、水文、植被及土地利用状况,查清流域地貌成因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调查分析区域新构造特征、地震与主要活动断裂分布特征,研究河谷地貌演化过程;开展地层岩性、主要地质构造、斜坡地质结构等调查,划分工程地质岩组,研究主要易滑地层的工程地质特性;揭示区域地质环境条件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相关性;编制地质灾害调查专门工程地质图。,b. 地质灾害调查编录与填图 查明地质灾害类型、规模、结构特征、分布范围、影响因素、诱发因素、威胁范围及危害程度等,按图幅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隐患点进行编录、填图;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分析其可能的变形破坏方式、潜在影响范围、危害程度,论述其形成演化过程与成灾模式。,c. 斜坡结构和沟谷工程地质剖面测量及其稳定性分析 选取不同类型斜坡和沟谷断面,结合工程地质钻探、山地工程,开展工程地质剖面测量,重点调查岩土体组合、斜坡结构类型,分析斜坡稳定性。,d.典型地质灾害勘查与剖析 选取典型地质灾害(或隐患)进行工程地质勘查,揭示其变形破坏特征,开展稳定性分析评价,提出防治方案或防灾对策建议。,e.地质灾害易发性与危险性区划 开展1:50000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分区评价,编制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危险性区划图,提出流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对1:1万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分区评价,初步分析不同概率水平的地震或降雨量等触发因素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f.数据库建设 利用GIS(MapGIS或ArcGIS)技术,录入地质灾害调查基础数据(包括地质灾害基本特征、钻孔数据、测试试验数据、调查卡片资料等),以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矢量图形要素,建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空间数据库(按照空间数据库建设指南要求)。,g.专项调查与专题研究 对存在的易滑地层物理力学性质、断裂活动性以及物源丰富、威胁人口众多的沟谷等特殊情况,采用适当比例尺开展专项调查,并进行评价分析;对全流域或某图幅调查区存在的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成灾模式等关键问题,以及调查评价技术方法应用示范,开展专题研究。,h.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编制 对威胁人口和财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向隐患点所在乡镇国土所提交地质灾害隐患一览表,所提交地质灾害隐患一览表,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出处置建议和群测群防措施建议。野外工作全部结束后应及时向县(市)级国土部门提交该县(市)地质灾害隐患一览表,并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出处置建议和群测群防措施建议。地质灾害一览表按风险大小排序,以指导各级政府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必要时附图片和文字说明。,3、调查范围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 4、技术路线和方法 以流域为部署单元,以1:50000标准国际图幅(约460km2)为工作单元,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遥感解译、工程地质测绘、地质灾害测量和工程地质勘查等手段,开展流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特性、斜坡结构类型等孕灾地质环境背景和工程地质条件调查,查清地质灾害类型、规模、特征,综合分析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与成灾模式;对流域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建立流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库,编制调查评价图件,提出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建议。,(二)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的目的、任务、技术路线、方法与控制工作量,5、调查类型与精度 (1)调查类型确定 根据危害对象等级(表1)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表2)确定为一般区调查、重点区调查、典型点勘查三个层次(表3)及专题研究。,(二)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的目的、任务、技术路线、方法与控制工作量,5、调查类型与精度,(二)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的目的、任务、技术路线、方法与控制工作量,5、调查类型与精度 (2)不同层次调查类型的精度 一般区调查 对全流域进行1:50000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 重点区调查 对流域内具有典型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且威胁重要基础设施、人口密集区的地段,开展1:10000专项工程地质测绘和滑坡地质灾害填图。,(二)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的目的、任务、技术路线、方法与控制工作量,典型点勘查 典型点勘查是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1:500-1:5000比例尺勘查,标绘斜坡变形迹象和局部破坏特征,开展滑坡稳定性评价和分区,对泥石流沟进行汇水面积、沟谷水流流量与流速、松散堆积物储量等调查,研究潜在地质灾害的成灾机制,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提出综合减灾防治措施。 专题研究 结合流域地质灾害关键性问题、区域宏观规律问题或图幅内重点地质问题等实际设置。,(二)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的目的、任务、技术路线与方法,6、 控制工作量 为确保调查工作精度,应控制必要工作量。,每1:5万图幅基本工作量表,(二)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的目的、任务、技术路线与方法,6、 控制工作量 为确保调查工作精度,应控制必要工作量。 (1)区域综合工程地质测绘采用遥感调查和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绘点要控制主要地质构造、地貌单元、工程地质岩组、水文地质单元等,测绘路线线距15 km,测绘点不少于20个点/100 km2(相当于工程地质调查规范要求的1/3)。 (2)滑坡 地质灾害点测绘路线线距15 km,与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同步进行。 (3)重点调查区应采用点、线、面相结合,遥感解译与野外测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点数不少于3点/km2。,(4)典型滑坡测绘,典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勘查工作参考DD0220-2011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一般控制在图上1个测绘点/图上20 cm2,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少量勘探点。 (5)斜坡地质结构剖面测绘,应结合山地工程进行,对不同地层岩性组合、斜坡结构、河谷岸坡类型进行1:2001:5000比例尺地质剖面测绘。 实测地层剖面,选择地层岩性出露完整、受动力地质作用影响轻微露头条件较好的剖面线路,实测工程地质剖面,以岩性、颜色及层理划分工程地质岩带,以掌握调查区内正常层序和地层岩性特征。,1、调查的定义与要素 (1)调查的定义 应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关联系,从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活动。 (2)调查主要要素 明确的调查目的; 具有社会意义的调查对象; 科学的调查方法; 实际的调查效果。,(三)地质灾害调查与勘查 survey of geological disaster,2、勘查的定义 (1)实地查看、现场调查的 。利用现代科学原理、现代科技知识和方法,对需要取证的事实进行勘验、检查、调查访问、寻找、发现、固定和提取有关的痕迹、物品等证据材料和信息的活动。 (2)亦作“勘察”。今多指在采矿或工程施工以前,对地形、地质构造、地下资源蕴藏情况等进行实地调查。,(三)地质灾害调查与勘查 survey of geological disaster,3、地质灾害调查的定义 (1)与地质灾害勘查具有相同的含义; (2)对地质灾害进行的一般性考察了解。 对于第二个定义,其精度比较低,使用的技术方法比较简单,主要应用遥感和地面调查手段,利用简单、易携带的工具和仪器进行大致测量,以此确定地质体的特征、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为划分地质灾害分区,论证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性提供依据。,(三)地质灾害调查与勘查 survey and investigation ofgeological disaster,4、地质灾害勘查(察)的定义 用专业技术方法调查分析地质灾害状况和形成发展条件的各项工作的总称。 根据勘查目的和勘查精度,分为小比例尺的全国或区域地质灾害勘查;中等比例尺的地区性地质灾害勘查;大比例尺的地质灾害点或地质灾害区的专门性勘查。 从地质灾害调查与勘查(察)的定义来看,地质灾害勘查(察)包含了地质灾害调查。,(三)地质灾害调查与勘查 survey and investigation ofgeological disaster,很显然地质灾害调查借用了社会学调查的概念!,(三)地质灾害调查与勘查 survey and investigation ofgeological disaster,5、需要重点关注的 (1)从更为狭义的角度来看(也是目前的发展趋势),地质灾害调查注重区域性和规律性研究,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地质依据。地质灾害勘查(察)注重单个地质灾害点的特征、成灾机制、危险性和危害性研究,更接近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8-2006)就规定该规范适用于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阶段及应急治理工程勘察,(三)地质灾害调查与勘查 survey and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2)地质灾害勘(查)察包括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防治工程勘,(三)地质灾害调查与勘查 survey and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1、地质灾害易发性 Geohazard Susceptibility 一个地区基础地质环境条件所决定的发生地质灾害的空间概率的度量,也即“什么地方易于发生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危害性 Geohazard Consequence 地质灾害发生所导致后果或潜在后果的严重程度,一般用财产损失价值、建筑物破坏价值及人员伤亡数等指标来表征。 3、地质灾害危险性 Geohazard Probability 地质灾害易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性大小,重点是危害性大小的预测。,(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Dangerous Assessment of Geohazard,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Dangerous Assessment of Geohazard a.地质灾害易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性大小,重点是危害性大小的预测。,(三)地质灾害评价 Dangerous Assessment of Geohazard,b.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好搜百科) dangerous assessment of geohazard 又称地质灾害灾变评价。在查清地质灾害活动历史、形成条件、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危险性评价。主要是对地质灾害活动程度和危害能力的分析评判。 反映地质灾害活动程度的基本指标是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或活动规模)、活动频次(或地质灾害的发展速率)、活动范围以及延续时间等。不同地质灾害的具体指标不同:如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活动程度指标为灾害体体积和一定时问内灾害发生的频次; 反映地质灾害危害能力的基本标志是地质灾害事件的危害范围与危害强度;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则是不同强度危害区的分布情况。,(三)地质灾害评价 Dangerous Assessment of Geohazard,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历史灾害危险性和潜在灾害危险性。 历史灾害危险性是指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通过对历史灾害的调查分析确定。 潜在灾害危险性是指那些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在调查历史地质灾害规律和地质灾害活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确定。 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确定地质灾害活动参数,圈定地质灾害危害范围,划分危害强度,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 其目的是为评价地质灾害破坏损失程度以及规划、部署、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三)地质灾害评价 Geohazard Evaluation,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成果 确定地质灾害活动参数,圈定地质灾害危害范围,划分危害强度,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 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目的 为评价地质灾害破坏损失程度以及规划、部署、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三)地质灾害评价 Dangerous Assessment of Geohazard,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包括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和单个灾害体的危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是在区域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按大、中、小三级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为区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单个灾害体的危险性评价是根据防治工程勘查成果,预测单体地质灾害点的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危害性大小,为制定防治规划或应急预案提供地质依据。,(三)地质灾害评价 Geohazard Assessment,一、基本概念 二、滑坡与斜坡运动 三、滑坡类型划分,第一讲:滑坡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价的、 相关概念和基本知识,内容,二、滑坡与斜坡运动,1、滑坡是斜坡运动类型之一 (1)斜坡运动 斜坡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破坏过程与结果。 我国早期斜坡运动统称为“走山”、“塌方”、“塌方滑坡”、“塌方流泥”。 随后按照变形的深度(规模)分为坡面变形,边坡变形和坡体变形三类。并按运动特征和物质组成进一步分为二十亚类。,我国铁路部门斜坡运动分类,2、斜坡运动分类 IAEG滑坡委员会推荐美国人伐纳斯(D.J.Varnes)1978年以运动方式为主而以岩土类型为辅的斜坡运动分类方案:按运动方式分为崩塌(落)(falls)、倾倒(topples)、滑动(狭义的滑坡,slides)、侧向扩离(lateral spreads)、流动(flows)和多种方式的复合(complex)。其中,滑动又再分为平面滑动和转动滑动,而按材料特性则分为基岩(bedrock)和工程土,工程土又细分为以粗粒土为主的碎石土(debris)和以细粒土为主的土(earth)。二者相结合的类型划分方案如表所示。,二、滑坡与斜坡运动,Varnes的斜坡运动类型,?深层蠕动 在与上部相对坚硬坡体相对应的相对软弱、产状较缓的斜坡下部或坡体内部,在上覆岩层重力作用下,向临空方向蠕动,并引起上覆坡体变形与解体。蠕动方式是由坡面逐渐向深处发展的。 与滑坡相比,深层蠕动速度十分缓慢,没有一个贯通性的滑动面!,当软弱基座塑性较大时,坡脚主要表现为向临空方向的蠕动和挤出,当软弱基座具有一定脆性时,则可能通过密集的张性破裂使软弱层错位变形。,侧向扩展Lateral spreads (扩展式旋转滑坡),斜坡运动主要类型示意图 a.山崩(崩塌);b.滑坡;c.错落;d.倾倒;e.坍塌;f.岩体深层蠕变,3、滑坡的基本要素,(1)滑坡体 滑坡的整个滑动部分,简称滑体 (2)滑坡壁 滑坡体后缘及侧缘与不动的山体脱离开后,暴露在外面的形似壁状的分界面。,(3)滑动面 滑坡体沿下伏不动的岩、土体下滑的分界面,简称滑面。 (4)滑动带 平行滑动面受揉皱及剪切的破碎地带,简称滑带。 (5)滑坡床 滑坡体滑动时所依附的下伏不动的岩、土体,简称滑床。,( (10)滑坡鼓丘 滑坡体前缘因受阻力而隆起的小丘; (11)滑坡裂缝 滑坡活动时在滑体及其边缘所产生的一系列裂缝。位于滑坡体上(后)部多呈弧形展布者称拉张裂缝;位于滑体中部两侧,滑动体与不滑动体分界处者称剪切裂缝;剪切裂缝两侧又常伴有羽毛状排列的裂缝,称羽状裂缝;滑坡体前部因滑动受阻而隆起形成的张裂缝,称鼓张裂缝;位于滑坡体中前部,尤其在滑舌部位呈放射状展布者,称扇状裂缝。,(6)滑坡舌 滑坡前缘形如舌状的凸出部分,简称滑舌; (7)滑坡台阶 滑坡体滑动时,由于各种岩、土体滑动速度差异,在滑坡体表面形成台阶状的错落台阶; (8)滑坡周界 滑坡体和周围不动的岩、土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 9)滑坡洼地 滑动时滑坡体与滑坡壁间拉开,形成的沟槽或中间低四周高的封闭洼地;,一般情况下,滑坡平剖面形状是不规则的,单个滑坡诸要素也发育不 全。 只有在中小型土质和岩土质新生滑坡中,以上滑坡诸要素才可能同时具备。,二、滑坡与斜坡运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外卖O2O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支部工作手册讲解课件
- 支气管哮喘吸入剂
- 操场跑道课件
- 播音主持社团课件
- 2025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院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公共管理学真题含答案
- 撞人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医学技术专业讲解
- 唯奋斗最青春+课件-2026届跨入高三第一课主题班会
- 共青团中央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度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分级护理制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中喀斯特地貌说课课件
- 气候变化与健康课件
- 公司电脑配备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花盆人参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娱乐直播培训课件下载
-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非常详细
- 临沂在编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