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微量喂养的护理体会.doc_第1页
早产儿微量喂养的护理体会.doc_第2页
早产儿微量喂养的护理体会.doc_第3页
早产儿微量喂养的护理体会.doc_第4页
早产儿微量喂养的护理体会.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产儿微量喂养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研究早期微量喂养对不成熟的消化道功能的促进作用,以增加胃肠道耐受性,尽早达到满足营养的足量喂养。方法 出生后24 h内按体质量的不同从小剂量开始实行微量喂养,逐渐增加奶量并伴以奶前非营养性吸吮。结果 两组从4个指标做标准,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微量喂养可激活肠道酶系统,提高肠道防御机制,减少胃肠不耐受,缩短全胃肠道足量喂养时间,减少住院天数。 【关键词】微量喂养;消化道功能;早产儿营养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水平及早产儿的存活率越来越高,营养问题日益受到儿科护理工作者的关注。临床表明:消化系统功能成熟的早晚,是影响早产儿成活率的关键因素1。国内外研究证明:早期的营养干预对实现快速的追赶生长及体质量增加,防止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落后有关键作用。对远期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有证据表明:早期营养与成年后许多疾病相关2。我科从2004年以来开始,对早产儿微量喂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微量喂养,可以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有助于缩短全胃肠道足量喂养时间,减少胃肠功能障碍及NEC发生率,缩短静脉营养时间,缩短住院天数,是一种方便易行的适宜技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自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以来 入住我院NICU的早产儿,体质量<2000 g,>900 g,胎龄<33周,>28周。临床上无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出血,HIE等,呼吸系统疾病,如;吸入性肺炎,NRDS,呼吸衰竭等,且无先心及其他畸形表现。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微量喂养组为治疗组,非微量喂养组为对照组。治疗组:123例,对照组:94例。 12 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静脉营养基础上进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出生后72 h后开始经口喂养或鼻胃管喂养,待病情稳定后在开始胃肠道喂养;微量喂养组,24 h内,最早12 h内开始;体质量<1000 g,05 ml,6 h,05 ml,4 h,1 ml3 h,1 ml;体质量>1000 g,<1500 g, 1 ml,6 h,1 ml,3 h,2 ml,3 h;体质量>1500 g,2 ml,3 h,2 ml,3 h,3 ml,4 ml。 喂养奶采用母乳,无母乳条件者,采用雀巢公司特别力多精喂养,微量喂养可持续数日或数十日,依个体情况决定渐增喂养量,不能吸吮者,给以胃管鼻饲并伴以奶前非营养性吸吮。 如有喂养不耐受情况出现,不要废弃混有消化液的残奶,将残奶再注入胃内,不再增加奶量或减少相当于残奶量喂养。如喂养过程中吞咽,吸吮,呼吸不协调,表现为不吃,发绀,转头等压力表现时应给予适当时间休息。 13 临床观察指征 喂养耐受情况:以下情况为喂养不耐受或称为胃肠功能障碍。呕吐,1d大于3次;腹胀;胃储留(残奶量大于上次喂养总量的1/3)。出现以上情况也不停止微量喂养,可视临床考虑暂空奶一次,继续进行微量喂养。 对以上病例的住院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2检验。 2 结果分析 两组喂养结果见表1。 3 讨论 早产儿的营养支持是促进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早产儿出生后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营养问题,而早产儿客观上又存在着吸吮,吞咽反射不良,肠道血液减少,胃容量小等胃肠道功能不成熟表现。早产儿的消化酶含量比足月儿少且活性低,胃动力功能差伴着胃肠激素水平低。加上早产儿 肠道微生态系统未正常建立。故不适宜的喂养方式极易导致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或NEC的发生3。造成长时间不能达到全胃肠道足量喂养。延长静脉营养时间,增加院内感染概率,延长住院时间。 早期足量喂养非营养作用,主要是利用其生物学特点,使胃肠道早期得到食物刺激,反射性的提高胃内激素分泌,促进胃肠功能发育与消化酶含量,激活胃肠道免疫防御机制。促进了吸吮能力及肠上皮细胞的发育。34周以前、吸吮、吞咽功能不成熟,缺乏哺乳的物质基础支持4,出生后24 h内早期实施微量喂养能较好的控制奶量和加奶速度,既不增加胃肠道负担,又可防止胃肠道废用性萎缩,促进肠上皮细胞发育,预防喂养不耐受及NEC发生。又能促进胃排空能力和胎粪排出,减少胃食管反流,预防吸入性肺炎对早产儿的伤害。另外在早期微量喂养的刺激下,胃肠道激素水平与发育较完善的肠上皮细胞协同使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下降,肠道防御机制增加,减少呕吐、腹胀给早产儿带来的不适,提高早产儿生存的活力,为达到足量喂养做好准备,缩短足量喂养的时间。减少肠外营养的治疗时间。而非微量喂养组,过快过量的喂养使肠道容量急剧增加,导致局部组织对血液的需求增加,而早产儿肠黏膜血管床的代偿能力不能满足其需求,造成相对缺血增加胃肠功能障碍及NEC发生概率,故早期足量的胃肠道喂养对促进早产儿营养适应,培养健全的消化系统,获得早期的营养支持。同时又能满足早产儿吸吮,进食带来的愉快感受,满足生命早期心理上对进食的满足感。能建立良好的情绪反应模式。提高早产儿生命的活力,也有助于成年后良性人格的建立5。因此,早期微量喂养是一种安全有效,易于掌握的适宜喂养方式。 参 考 文 献 1 董梅,王丹华,丁国芳,等.极低体重儿胃肠喂养的临床观察.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87-90. 2 王丹华.早产儿营养的研究进展.中国优生优育,2004,增刊:41-50. 3 李在玲,叶鸿瑁,王继山,等.危重症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与血清胃泌素动态变化及临床情况的研究.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